APP下载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20-03-15郭丽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郭丽萍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世界旅游业的开端很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从19 世纪的下半叶开始,近代旅游蓬勃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进入现代旅游阶段,社会化大众旅游迅速普及世界各地。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晚,起点低,直到1978年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现代中国的旅游业才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1 世纪初期,旅游业已成为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旅游业总收入达8935 亿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27%。“朝阳产业”的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体现。[1]13-19

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空间活动,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2]17+19,决定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并对与自己日常生活环境差异较大的区域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憧憬。

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比较偏远,自然环境优美,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风格,无疑对旅游大众主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3]48-53

一、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大的文化差异。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他们的生活生产中处处得以体现[4]33-35。

(一)饮食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因为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加之各民族在生产活动、民族信仰方面的不同,在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上也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生活在东部平原地区,以农耕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如朝鲜族、锡伯族、傣族、壮族等,他们的主食和汉族一样,以五谷为主。但是具体的饮食习惯又各不相同,朝鲜族喜食米饭、冷面。羌族人则喜欢将大米掺入玉米混蒸,称“金裹银”。蒙古族、鄂伦春族、怒族和牧区藏族,居住在寒冷地区,当地又多水产和畜肉,为抵御严寒,以高热量的肉类为主食。维吾尔族人爱吃手抓饭(用大米、羊肉和胡萝卜等做成)、拉面、烤羊肉、馕等。哈萨克人喜欢吃用奶油混畜肉装进马肠内蒸熟的“金特”和用碎肉拌香料蒸成的“那仁”。此外,少数民族各自的图腾信仰和对动植物的崇拜也影响到饮食文化。如鄂温克族的祖先禁止猎熊,他们的饮食虽以肉类为主,却很少吃熊肉。

(二)服饰

由于自然环境差异和民族风俗不同,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特点。各民族服饰的取材各不相同。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土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高原草场,从事畜牧业生产,衣服原料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服上,常在衣领、袖口、衣襟、下摆处镶以色布或细毛皮来装饰。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总体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保暖性好。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温暖湿润,多种麻植棉,衣服的主要用料为自织的麻布和土布。织物精美,花纹绮丽。衣裙多短窄轻薄,以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服饰的总体风格生动活泼,式样繁多。

民族服饰色彩差别也很大。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衣饰以鲜艳的大红、大紫、大绿、大蓝为主色调,色调和层次非常丰富,视觉印象非常强烈,以蒙古族、苗族、土族为代表。我国东北的朝鲜族、西南地区的傣族和白族,他们的服饰明快素雅,秀丽和谐,衣饰的色彩多以浅色调为主,既鲜艳明丽,又不繁缛杂叠,给人以和谐悦目的审美感受。还有的民族崇尚黑色和蓝色,衣饰整体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阿昌族、德昂族、佤族、侗族、基诺族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三)建筑

少数民族的建筑反映了人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高寒地区的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却很小,是为了增强建筑的保温效果。南方地区气候闷热,少数民族的民居多为干栏式,人们一般居住在二层,首层架空既可以避免地面潮湿,又可以防蚊虫,傣族的竹楼是典型代表。在湘西地区苗族,当地易取的建材是木材和竹子,民居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建造,为半干栏式建筑。维吾尔族的住房多就地取材,用土坯建造,依地形组合成院落住宅。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为了便于迁徙,民居多为用牛羊皮毛搭建的帐篷毡房,就地取材,易搭易拆,而且保暖。侗族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鼓楼和风雨楼闻名于世。

少数民族的建筑也受到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藏族的民居建筑,深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色彩鲜明、粗狂宏丽。藏族的“庄窠”,四面住房相接围在一起,从外面看方方正正四堵墙,既防风又安全。傣族信奉佛教,建筑风格受同为佛教流行的泰国、缅甸等国的影响,在富于特色的干栏式民居外,还建有许多玲珑妩媚的佛寺佛塔。

(四)节日庆典

祭祀性质的节日活动在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自然科学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既崇拜又恐惧。人们多通过舞蹈模仿自然界、模仿动物的形态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对万物之神的崇拜,希望以此来取悦神灵,祛除灾难,保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的原始信仰祭祀活动,逐渐被固定下来,在特定的日子举行,慢慢演变为节日,世代相传。

在贵州黔东南的苗族,每年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龙船节”,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是“六月节”,又称“若扎扎”,其含义是驱赶瘟神,保佑人畜平安,度过青黄不接的日子。藏族的“朝山节”是为了求得佛祖保佑的宗教节日活动。

少数民族还有纪念性质的节日,大都是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如,锡伯族的“杜因拜专扎进坤”节,也叫“西迁节”和“四·一八”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锡伯族由辽宁迁往新疆戍边垦殖的历史事件。云南的傈僳族的“刀竿”节,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相传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在云南边境抗击外敌入侵的明朝兵部尚书王骥。农历二月初八是王骥去世的日子,傈僳族人们以上刀竿表明前赴后继杀敌的决心。贵阳附近的苗族的传统节日“四月八”节,是为了纪念古代英雄“亚努”。

少数民族地区庆贺性质的节日也很多,最典型是春节、藏历新年、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十月年节等。我国许多民族和汉族一样 ,以春节作为主要的节日。我国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都有庆祝开斋节的习俗。傣族的泼水节是庆祝傣历新年。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庆祝节令的节日,如四川马尔康地区的仡佬族,在每年农历七月的花开季节,庆祝“赏花节”;湖南、贵州一些苗族地区的“赶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

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专门用来进行社交娱乐活动的节日。例如:广西地区壮族的“三月三”节;布依族每年正月初一到二十一,要举行传统的“跳花会”;生活在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的“绕三灵”,这些都是人们聚会娱乐活动的节日。

二、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

发展民族旅游有助于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与整理,许多被遗忘的、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激活而得以再生。现在,许多被淡忘的民族歌舞重新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开来。在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广泛参与到旅游工艺品的制作与展示中,并且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学习使用新技术、新机械、新设备,使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文化旅游发展也使各少数民族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增加了本民族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但是,我们也看到旅游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干扰,大量的民族文化遗址遗迹受到破坏,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令人担忧。

(一)民族文化受侵犯

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旅游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在现代文明没有进入到云南丽江之前,摩梭人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居乐业,在旅游开发升温后,大量的游客涌入泸沽湖地区,摩梭人安静的生活受到严重干扰,同时大量的民族文化遗址、遗迹遭到破坏,照相机的闪光灯,游客的呼吸、汗水,使很多地方的历史古迹受到腐蚀,甚至其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商业利益,随意毁坏民族建筑和文化场所,令人痛心。

(二)民族文化被同化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大批游客的造访,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多元的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对当地原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导致民族地区人们的服饰、语言使用和文化特征发生转变[5]17+19,有的原住地居民已经换下民族服饰,住进楼房。甚至有的地区过起了洋节日。对旅游的不当开发正在扼杀少数民族的原生文化,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会逐渐衰落或消亡。

(三)开发形式单一、过度商品化

民族文化开发形式单一、风格雷同,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中非常普遍。好多传统的民族节日本来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举行,但是现在为了迎合游客的时间,往往选在旅游业旺盛的黄金时间来举行[7]13-16。彝族的火把节和傣族的泼水节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后,凡有彝族聚居的地方,都推出火把节;凡是傣族聚居的地方也必有泼水节。原先的火把节只是小规模,分散在各彝族山寨中举行,现在的火把节能把整个县城变成火的世界。传统的傣族泼水节,在农历的4 月清明节后第七天举行,历时3 至5 天,现在有的地方,只要有旅游团光临,泼水节就可以举行,传统的节日庆典变成了商业表演,失去了传统节日原有的神圣和庄严。

除了时间,有些景区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节日中增加了传统节日中没有的商业化项目。这种行为是与传统节日的初衷和民族精神相悖的,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形象。

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保护措施

(一)挖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中,有文化精髓的沉淀,也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的残留。有专家提出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要利用静态和动态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对待。在特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蒙昧、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即将消亡的,却又在本民族发展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现象,实行静态保护。比如独龙族妇女的纹面习俗,并不为现代人所接受,现在存活在世的纹面女也越来越少,仅有几十位。如果能采用影像技术把她们的照片和视频保存下来就是对这一文化的保护。让游客能了解这一习俗,又不用为了对其保护,而要求现代的独龙族女性纹面。

对那些优秀的文化元素,进行动态的保护,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相关专家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开发、提纯和升华,将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和风俗民情展现给世人。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一定要注重与当地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突出旅游资源的地方性和民族性,才能突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才能使民族文化保持永久的魅力。旅游资源的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深刻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特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生命力所在。

(二)提高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性,避免被外来文化同化

文化是植根于社会并由人来传承的,当大量游客前来欣赏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时,也带来了多元的外来文化。所以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教育。加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加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并愿意为传承本民族文化扎根本土,积极挖掘整理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同时鼓励年轻人也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为本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注入新的活力。

少数民族决不能在旅游开发中,丢失自己的特色,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丧失道德的底线,使淳朴的民风受到污染。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部门认真规划,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提高民众素质,规范人们行为,避免造成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以致旅游地吸引力降低等负面影响。少数民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对民族文化真正起到保护作用,文化旅游也才能真正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

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多姿多彩,衣食住行皆是文化,民族歌舞,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还有独特的自然风景,都对外地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要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综合效益,必须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推出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和线路,使各项旅游资源一体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做好旅游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开发部门要做出合理的规划,对各地的旅游开发条件进行细致分析,对旅游开发的总体做出长远规划。靠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收到良好的效益,也会对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有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奠定经济基础。[8]60-63

结 语

各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观园中耀眼的奇葩,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在民族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广大游客领略到少数民族地区灿烂的文化的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游客的引导管理,让旅客尊重旅游地各民族的文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积极参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