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价值
2020-03-15吴正彪王贞俨
吴正彪,王贞俨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2006 年5 月20 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成十大类,即:1.民间文学;2.民间音乐;3.民间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杂技与竞技;7.民间美术;8.传统手工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民间文学类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排在第一类。尽管后来在公布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对这些分类又作了调整,但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保持不变。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民族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特别丰富,而且还蕴含着多个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学术价值。
一、瑶族民间文学体裁分类及其在非遗中的定位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面广的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国内的广西、云南、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及境外的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现有人口约300 余万人。瑶族由于支系多,方言土语复杂,在居住分布上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民间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体裁上分,有民间口头韵体文学,如民间歌谣、叙事长诗、古史歌、谚语、谜语等;民间口头散文体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等;民间口头说唱文学,等。在这些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古史歌《密洛陀古歌》《盘王大歌》《桂北瑶民起义歌》《瑶族苦难歌》《联谊信歌》《甲子歌》《情歌》《立传歌》《祭神歌》《婚姻歌》《生产劳动歌》《时政歌》《“读焚”古经辞》《射岩箭》《神话故事》《民俗故事》《历史人物传说》《童话故事》《石牌话》《地方风物传说》《神话传说》《祭祀辞》《祝辞》《谚语》等。这些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内容,决定了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多方面学术价值以及在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科学定位。
(一)母语文化的民族性定位
民族性也是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同时在母语文化中也体现出“我者”与“他者”的不同。如我们在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对当地白裤瑶的民间口碑古籍歌谣进行记录时,这里的老人们介绍说,他们这支瑶族现在还流传有《丧葬开路歌》《婚嫁送别歌》《铜鼓木鼓起源歌》《“油锅”祭祀辞》等,但从瑶语的表达中,这些歌的名称表达是与汉语的表达是不一样的:《婚嫁歌》在瑶语中称为[ʦao53ntei33tou33],这里的[ʦao53]指“歌”,[ntei33tou33]指“烤火”,这首歌的准确译法应当是《火塘歌》,也就是嫁女时所举行的婚嫁送别歌。《丧葬开路歌》则由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即“给死人开路”,这里的指“开路”直译为“人死”,意译为“给死人开路的仪式歌”;二是即“解麻歌”,这里的[nthou33]指“解开、解除”之意,[ntou53]则指用来制作衣服裙子时的麻类植物;三是,即“交牛歌”,这里的[nam33]有“交代、给予、送给”等意,指“水牛”,[vo33]指“黄牛”等。
要体现出“我者”和“他者”的不同,我们认为只有母语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呈现出来,我们的民族性定位才有说服力,才有自己的独特性特色依据。
(二)不同支系文化丰富性的准确定位
瑶族在汉藏语系中按照语言分类主要由苗瑶语族的苗语支和勉语支以及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拉珈语三个部分组成:勉语支又称瑶语支,有四个方言、九个土语,即勉方言(其内部包括广滇土语、湘南土语、长坪土语、罗香土语等4 个土语);金门方言(其内部包括滇桂土语和防海土语两个土语);标敏方言(其内部包括东山土语、石口土语、牛尾寨土语等3 个土语;澡敏方言[1]192-193。苗语支的布努语有三个方言,即布努方言(其内部包括东努土语、努努土语、布诺土语3 个土语);包瑙方言;努茂方言(其内部包括努茂土语和冬孟土语两个土语)此外,由于“原布努语的巴哼、唔奈、尤诺和炯奈四个方言不是从原始布努语中分化发展而来的,它们与原布-瑙方言都是从原始苗瑶语族苗语支分化发展而来的”,在苗瑶语方言的归类中另“作为瑶族语言系统中的几种独立语言”[1]322-327。自称为“拉珈”的瑶族属侗水语支系,俗称“茶山瑶”和“那溪瑶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金秀、平南和蒙山以及湖南省的洞口县等地[2]6。瑶族语言的多元性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而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需要在多种类型中准确定位,避免以偏概全,以一地或某一支系中某一种民间文学定位为代表整个民族的非遗文化现象。
(三)民间口头文学中的红色文化定位
从20 世纪20 至30 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左右江革命老区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当时的很多瑶族与壮族、汉族和苗族一起参加革命,流传在广西革命老区的红色歌谣就有很多瑶族的民间歌谣。如广西东兰县瑶族山歌《瑶苗壮汉一条心》唱道:“千条枪杆劈空起,瑶苗壮汉一条心;跟着拔哥生死战,豺狼虎豹消灭净。万杆红旗出山林,枪口对准白匪军;冲锋陷阵把命拼,各族人民享太平。”[3]86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老根据地的《西山瑶族革命歌谣》则这样唱:“民国十八年(1929),西山闹革命;山上架石头,山脚安火炮;人民团结紧,好比西山石;敌人来侵犯,总是逃不了。民国十九年(1930),人民很苦难;敌人来犯我,到处烧杀掳。民国二十年(1931),右江大革命;据地在东兰,师长韦拔哥;痛苦的瑶民,心心向着党;组织自卫队,严守西山岗;军民战术高,胜利接胜利;革命意志坚,胜利在眼前。”[4]45从这些歌谣中看到, “瑶苗壮汉一条心”的“石榴子”精神与“各族人民享太平”的革命“初心”都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瑶族同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得始终”的精神动力,是瑶族在艰苦环境中,永远都在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保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一个文化定位。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所进行的选择性定位
在瑶族民间文学作品中,无论是韵文体的口传歌谣,还是散文体的民间故事传说,都蕴含有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等丰富内容的追求与践行。如《千家峒歌》称“祖先住在千家峒,四周高山团团围,峒中良田几万亩,山林茂密土地肥。耕山耕地五谷收,生活过得好富华;瑶人住有千把户,歌堂不断真逍遥。”[5]98此即对富裕生活的追忆与向往。在瑶族《石牌话》中还有:“瑶山二十四花山,我们三十六瑶村;木置牌,造村社;三家为一村,五户为一寨;立得十二条三多(‘三多’是瑶语,即‘法规’之意),制成十三条俄料(‘俄料’是瑶语,这里译成汉语即‘法治的条款’);朝还朝,瑶还瑶;人人安分又守己,个个守己又安分;谁个若乱捣粑粑(‘捣粑粑’指‘胡作非为’之意),作恶行凶天不饶,谁犯三十三天法,谁乱九十九地规;把他烧成铜,将他化成锡;我们同心又同德,瑶家世代保平安。”[6]142这些同样体现了瑶族民间对法治社会的遵循与维护。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且大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里所反映出来的理念和思想一致,因此,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瑶族民间文学类的导向定位,对弘扬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引导瑶族人民自觉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价值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中国学者认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存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7]90人类口头的民间文学亦然。在我们看来,这种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讲,有民族学价值、伦理学价值、革命传统教育价值、民俗学价值等。
(一)民族学价值
瑶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不仅有自己的本民族母语,而且在口头的民间文学中也有着明显的民族性。从瑶族古歌《密洛陀》中,我们就可窥视到它所具有的多重民族学价值。《密洛陀》是在十分庄重肃穆的祭祀仪式活动中唱诵的,因此在名称和内容结构上都承载有瑶族布努支系深厚的民族性特点。首先从名称上看,“密洛陀”指的是古老的女性祖先神。“密”在瑶语中是对老辈女性的尊称,汉语直译有“娘、妈、母亲”,由于古歌是在祭祀神灵的宗教场所吟诵,不可以用单音节词来表达,否则被视为对祖先神的不敬,而必须要以双音节词“密本”“密阳”的读音形式出现;“洛陀”语义也是重点在“洛”这个读音上,有“老”“长辈”等意思,也是由于在宗教场所念诵,同样要以“洛陀”“洛西”的双音节读音形式出现。“密洛陀”在称谓上是“密本洛西”“密阳洛陀”的简称[7]90。在生理性别的身份上,“密洛陀”是瑶族的一个女性祖先神。就其名称而言,这是一首形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古歌。同时也反映了瑶族早期社会发展中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其次,《密洛陀》古歌反映了瑶族人民对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始认知,并从人类及万物的起源中将早期瑶族的“文化遗留”通过古歌诵唱的方式传承着自己的母语文化。古歌《密洛陀》就曾如此叙述道:“拿蜂仔来造人,用蜂蜡捏头,用蜂蜡捏手,用蜂蜡捏脚,捏成了人样,捏了一个又一个,放进瓦缸里。/密洛陀在缸边:‘如果是鸡仔,二十天才生;如果是狗仔,两个月才出世;如果是马仔,十二个月才生;如果是牛仔,十个月才出世,如果是人仔,九个月才生。’/到了九个月,密洛陀去种地,九兄弟在家,听见瓦缸里有哭声。/九兄弟打开缸子,蜂仔已成人,有男又有女,个个白又胖。/密洛陀回来了,九兄弟对密洛陀讲:‘蜂仔成人啦!’密洛陀打开瓦缸,人仔动手又动脚,密洛陀心高兴,密洛陀心欢喜。密洛陀拿饭喂人仔,人仔不吃饭;密洛陀拿酒给人仔喝,人仔不喝酒。密洛陀叫来咪令,咪令胸前有两个凸凸,凸凸里有奶水,咪令用奶喂人仔,人仔吃着奶,一天天长大。/风吹过楠竹,楠竹吱吱响,人仔听见竹枝声,学会把话讲,人仔讲话不一样:有的讲汉话,有的讲壮话,有的讲瑶话。/密洛陀送他们走,密洛陀叫他们结婚,蓝和罗成双,韦和蒙结对,姓蓝到涅货涅东,姓罗到坡山坡之,姓蒙到坡细坡蒙,姓韦到可昌可所。”[8]54-58在这段古歌里,瑶族人认为,人类的祖先是由蜂蜡捏制而成的,同时也传递了饲养蜂蜡的乡土知识。古歌还透视出这样一个信息:尽管人类说着不同的语言,归附于不同的宗族,但都是由祖先神“密洛陀”创制而来的,都有着相同的命运共同体。
(二)伦理道德价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伦理道德观念的价值体系,并以此构成该民族所固有的意识形态。“有民族就必然有道德,没有道德的民族是没有的,一定的道德形式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民族形式之中。”[9]4这种伦理学价值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习俗礼仪、族际交往、团结互助等各个方面,在具体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同样普遍存在。在民间传说《白裤瑶族的蜘蛛图腾与传说》是这样去表达他们的感恩思想:很早以前,瑶族人就居住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瑶人在瑶王“义勇”的带领下经过长期开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安居乐业,农忙种田耕地、农闲上山围猎,得到当朝皇帝的“先有瑶人,后有朝臣”高度赞誉,并赐给“义勇”一枚方形印章作为“印信”掌管地方的依据。“义勇”通过“印信”来对瑶族的社会生活进行管理,瑶族同胞的生活也在有条不紊中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却引起了地方土司和外族人的嫉妒。于是,地方土司便联合一些恶霸势力强行侵占瑶族的田土,并抢走了作为印信的方形印章。瑶族人在无可奈何中携家外逃,而这些追兵也一直穷追不舍,瑶族人逃到一个大悬岩的山洞里躲难时,追兵也随后赶到,但看到洞口挂满了很多蜘蛛网,便认为里面没有人,瑶族人为此逃过一劫。为了感恩蜘蛛编织的网封住洞口让瑶族人幸存下来,瑶族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会随意伤害蜘蛛,而且还形成了保护蜘蛛甚至将蜘蛛作为生命保护神来加以崇拜。每当家里的小孩受到惊吓生病时,通常都会请祭司到山上去“喊魂”,然后用树叶将一只蜘蛛小心翼翼地包好带回家放到病人的身旁,用蜘蛛来代表“生命的灵魂”使病者“依附”,让其“灵魂”得到“回归”,并在这一图腾动物的护佑下“帮助”病者早日恢复健康[10]258-259。类似的感恩故事还有很多,如《瑶山白裤瑶族“长席宴”的起源》《谷种从什么地方来》等,都反映了瑶族人对自然万物的感恩思想。除了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之外,瑶族人的民间口文学中还有许多反映“诚信”“与人为善”“尊老爱幼”“勤俭善良”等内容,这些伦理道德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革命传统教育价值
瑶族分布较为集中的黔桂滇粤湘接壤地带位于20 世纪30 年代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特别是左右江革命老区,如今在当地汉族、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中流传下来的革命歌谣,对教育当代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着不可缺少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在1993 年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志》收录的瑶族民间歌谣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民歌,如:“支支粉枪怒火凶,门门土炮好威风,把把大刀闪闪亮,壮瑶团结缚苍龙。”又如:“自从成立苏维埃,瑶民个个笑颜开,翻身解放得平等,骑马出弄上街来。”再如:“右江成立红七军,为了百姓打豪绅,古弄瑶友扛梭镖,杀鸡饮血去当兵。”[11]714-717等等。在2003 年的《巴马瑶族自治县志》中也收录了很多类似的革命传统教育歌谣,如:“刀架颈来眼不眨,要行共产不怕杀,莲藕折断丝还在,韭菜割了又发芽。”“西山顶上有蜜桃,要想摘桃莫怕高,要想翻身就革命,快跟拔哥打土豪。”又如:“乘凉想起树遮阴,穿衣想起种棉人;瑶家翻身分田地,咉啰——,耕田想起红七军。西山楠竹根连根,架上葡萄藤牵藤;红军瑶家同播种,咉啰——,种下禾苗绿茵茵。大雁展翅向北飞,红军远征杀敌人;瑶家美酒捧在手,咉啰——,盼着红军来尝新。”[12]675-685等。这些内容丰富、文化厚重的民间歌谣不仅体现了老区瑶族人民冒着生命危险紧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人民政府干革命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反映了贫苦瑶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深情厚谊。教育者将这些红色歌谣与左右江革命遗址、红色历史文化博物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激励后人奋发向上,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在我们今天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四)民俗研究价值
民俗文化作为“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在民俗学的名称定义中被译称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13]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分类中,“民俗”与“民间文学”一起成为一个专门的类别。瑶族的很多传统节日、人生礼仪、服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都穿插有相应的民间口传歌谣和故事对这些民俗事象进行“合理”的阐释。如湖南宁远县里溪一带瑶族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半年节》、广东连山一带瑶族每隔三至五年在农历十月十六举办“耍歌堂”民俗活动、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过“赶鸟节”等,都有相应的故事传说对这些节日来源进行“合理”的解释。《过半年节》的传说是这样讲的,瑶族人生活在大山里,长期整天整年都在忙于狩猎和耕种田地,把祭祀神灵的事情忘记了。那些神灵们享受不到人类敬供的祭牲和香火,便到玉帝那里告了瑶人一状,于是玉帝便派了管疟疾和发痧的两个神灵进入凡间残害瑶人,又害怕把瑶人害绝了以后再也享受不到人们敬供的祭品,让这两个害人的精灵在过完瑶年后就离开瑶山。两个瘟神来到瑶山,伸手抹这个抹那个,那些被抹的人随即遭殃生病死去了。然而这两个瘟神又搞不清瑶族过年的时间,这样一直折腾到五六月间。瑶家人知道只要过完瑶年瘟疫就会消除,于是便商量在六月初六这一天给土地公公过生日时隆重一点,以此假借为“瑶年”让瘟神离开。节日这一天,十二姓瑶族人会聚到土地庙里杀鸡杀鸭、屠猪宰羊,燃放鞭炮、唱诵节日歌谣,按照过“瑶年”的方式过起节来。但这两个瘟神还是不相信,说是瑶族过年要吃萝卜、地上要有白雪,他们的猜疑被瑶人知道了,大家便去找来萝卜制作菜肴,分别用石灰喷洒在山上、田土里、房上、地面,到处是白生生的一片。两个瘟神这才离开瑶山。而当年喷撒石灰在田土里的地方,种出来的庄稼也特别好。从此,瑶族人就在农历十二月三十过大年,在六月初六过“半年节”[14]444。除了通过传说来解释各种节日的来源外,瑶族的婚丧礼仪活动中都伴随有相应的礼俗歌和祭祀古经辞,这些都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民”和“俗”的学术价值看,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以此来体现民众的社会记忆,如《过半年节》是对瘟疫灾难的历史印记、《“耍歌堂”的传说》则是对抗击恶势力暴行的记忆,等。另一方面,就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口头语言,以丰富的情感形式充分地将各种文化积淀逐一表达出来,让每个“在场”人熟知“我们的文化”是怎么样的,并在文化认同中自觉地传承这些文化。
三、抢救记录整理与数据化保护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
从2006 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如今已经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属于瑶族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申报的《密洛陀》(第三批)和湖南省江永瑶族自治县申报的《盘王大歌》(第四批),这与方言土语复杂、支系繁多、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浩瀚的瑶族民间口头文学比较起来,不仅需要在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加大工作力度,使之成为当下国家正在提倡的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的今天,抢救记录整理与数据化保护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对国家的整体性协调发展还是以“石榴子”精神在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抢救性记录整理和数据化保护,确保即将濒危的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存,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供资料储备。瑶族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搜集整理,从20 世纪以来就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搜索到的这些成果有如赵元任1930 年著的《广西瑶歌记音》,多个版本的《盘王大歌》(或称《盘王歌》)出版,国家民委五种丛书中《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歌谣搜集整理,1958 年4 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办公室编的《广西大瑶山瑶族歌谣故事集(第五、第六部分)》,1981 年由广西民间文学研究会搜集、莎红整理的《密洛陀(瑶族创世古歌)》,2002 年张声震主编的《中国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古歌(上中下)》,各个瑶族聚居区文化部门组织搜集的三套集成·民间文学卷,等等,可以说是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是除了赵元任著的《广西瑶歌记音》和张声震主编的《中国瑶族布努支系密洛陀古歌(上中下)》是用国际音标记录的瑶族母语歌谣外,其他的文本多为汉文记录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贵州、云南、湖南、广东等省出版的瑶族民间文学资料中,用国际音标记录的资料微乎其微。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瑶族民间文学资料已经处于濒危的状况。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看到,许多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间文学口碑古籍已经濒危或正在消失,如在贵州荔波的三个支系瑶族中,生活在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老人中能够完整地念诵祭祀辞的目前不超过6 人、生活在瑶麓的青瑶不仅用瑶语唱诵的瑶族母语歌谣如今已经没有传承人,即便是一些婚丧和狩猎的祝颂辞也只有七十多岁的高龄老人能够零星地念出几句、生活在黎明关水族乡的长衫瑶支系,能够用本民族语言唱诵瑶歌的也是寥寥无几。在广西巴马、大化、都安等瑶族自治县,一些传统的瑶语古经辞如“读焚”等,能够准确翻译解释的人也不是很多。
基于瑶族母语民间文学资料的濒危和消失状况,我们认为除了使用国际音标实地抢救记录翻译整理这些资料外,还应使用录音、录像等数据库资料保存的方式,尽早及时将这些资料搜集记录翻译整理出来,使瑶族的民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储存。
2.点面结合,补齐调查记录短板,确保每一个种类、每一个题材、每一个语言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的完整性。瑶族内部方言土语差异大、支系复杂,呈现在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丰富多样,因此在搜集记录整理民间文学资料时,对于每一个语言点的歌谣、叙事诗、古史歌、古经辞、故事传说等等,都要确保每个主题的资料搜集一定要有完整性。只有保证其完整性,这些民间文学的民族性也才会得到体现,而“民族性是民族文化中不变的固有内容,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特有模式。”[15]8同时也是一个民族长期积淀起来的精神文化魅力之所在。
3.高校专业人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互配合,在记录整理的基础上共创品牌,推动非遗项目的多元化申报,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熟悉掌握国家音标记录瑶语歌谣和故事的专业特长,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保障调查和出版经费并协调好口传文化传承人的发音唱诵配合,逐点推进,在抢救搜集到大量民间文学资料的基础上,合作创建文化品牌,为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塑造发挥各自优势,使之成为瑶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