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高职院校扩招社会类学生分类培养研究*

2020-03-15沈文明史新民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0年5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沈文明,史新民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201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一年,高职百万扩招作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群体报考高职院校,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困境,缓解社会结构性就业压力。面对这些复杂的多元化生源结构,社会类学生与传统类学生在属性上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如何对他们进行人才培养以实现质量型扩招,是一个现实的挑战。高职院校亟需构建科学的学生分类培养体系,从多维视角来认识分类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办学格局。

一、国家宏观政策角度: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和就业质量

高职扩招作为社会治理的政策性工具[1],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控和财力支持吸引更多的生源接受高职教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他们文化基础较薄弱、行业技能不高,但是有一定的社会从业经历,对某一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比较了解。他们接受高职教育的初衷是学历提升、增长本领,将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发展的“加油站”与“充电器”,进而实现突破职业发展瓶颈,这种价值取向与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导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更好地促进稳定就业。

(一)助推个人社会阶层流动

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从较低的层次向较高的层次转变,因此,高职教育要增强社会分层流动能力,特别处于生产管理一线的职业阶层。而在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越来越凸显核心技术和高技能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的当下,高职院校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使不同学生群体在细分的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才能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自我,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从入学初始状态跨向更高的职业岗位,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最终实现不同阶层流动的目的。因此,针对社会类学生,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育,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基层群体的职业发展诉求,尤其在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培养产销对路的行业人才,促进社会供给侧改革,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需要高职院校有新的人才培养策略。

(二)围绕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从目前一些政策配套的文件来看,高职扩招的指向性更强,如人社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家政服务提质扩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职业院校新增家政服务等专业;农业农村部也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要培养新时代的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深入推进精准扶贫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难看出,高职扩招为行业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契机,撬动了社会人力资源提质增效的杠杆。因此,基于高职院校在招生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办学方向贴近于市场化的特点,相比与往,此次高职院校要应对更多的社会类学生对学历教育与就业提升的双重问题,解决这一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需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确立分类培养的发展思路。传统类学生毕业是直接走向劳动力市场,从事的行业与专业相关性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甚至相关性很难确定,更无法研判职业发展需求;而大多数社会类学生是在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是带着“提升”需求走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有明确的职业发展导向。因此,社会类学生培养的目标性更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岗位真正实现无缝对接的培养对象。

二、高职院校发展角度:高职教育深层次、全方位改革的举措

4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发展之路[2],即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数量到质量、由层次到类型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每一次职业教育大发展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规划行动,其目标是解决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问题。当前正处于高职扩招的时代大机遇,抓住这一历史契机,需要不断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从现实倒逼角度推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推进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扩招前,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包括教育方式、师资匹配、教学模式、学业考核等;而高职扩招后,不同的受教育群体,多元化生源结构,原有模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因此,要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摒弃用统一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多元化的学生。不同生源的知识基础不一样,社会经验、就业认知、教育需求等因素也完全不同,当用整齐划一的教育思想面对这些扩招生源时,就无法应对多元化学生成才的诉求,不足以应对高职扩招所带来的职业教育现状。如果学校人才培养与学生的职业提升没有达到某种契合,学生预期的职业教育效果没有实现,不仅影响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很难得到行业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若社会类学生对高职教育办学质量产生质疑,也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多元化、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拓展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建立社会类学生培养的“特区”,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1+X证书等方面实施规划和改革,制定有利于社会类学生成才的教育管理机制。

(二)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布局

专业设置直接反映学生就业方向与职业岗位,也是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所在。高职扩招所带来的教育大变局,关乎职业教育规模与内涵式发展。首先是扩招后社会类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生源结构越来越复杂,面临的发展问题也会相应增多;其次是如何“贴近”学生的需求,是主动创新专业设置还是按原有专业应对;最后是如何确保社会类学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问题。这三个层面相互影响、相互推进,涉及诸多方面的发展要素,但专业设置与就业方向是核心要素,因为专业技术是吸引社会类学生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方法。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考虑学生专业学习质量,还要评估就业前景,更重要的是推进专业对接区域性产业,而在稳经济、稳就业等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基于这三种因素综合统筹,推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生源的多元化必然要求专业设置与之相适应,从当前高职扩招中可以发现,首次招生的专业设置基本是原有专业结构,由于这是政策实施的第一年,高职扩招工作刚起步,在优势专业上招生是基于“好招生、好就业”的考量,但随着高职扩招改革发展的深入,新的符合社会急需的专业及其布局将日益丰富多元,这也反映出社会职业需求的多样性。

面对社会群体多元化的就业需求,高职院校要在原有专业目录范围内做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甚至在国家目录框架外自主设置与学校发展相关的专业(群),以满足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群体。如果只是增加原专业点的数量,而不是专业结构的“再造”,社会类学生的专业教育就无法与他们的就业期望相对接,进而也很难与产业升级发展相适应。事实上,培养未来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家政服务人员、行业技能型等人才将是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重点改革方向。因此,从学生选择的专业抓起,设置不同专业方向,充分考虑学生受教育和就业的预期心理,同时兼顾产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动态、灵活的专业结构。

(三)“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育实践探索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蓝图和方向已经绘就,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需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进实践探索。虽然20年前高校扩招包含职业教育部分,但与此次高职扩招相比,后者更加强调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社会类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不能是简单的传统教育,更多的是要与学生的职业岗位或行业相对接,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职业教育的获得感。显然,传统型的人才培养体系不适应这种教育现状。类型教育涉及面更广、综合考虑要素更多,办好质量型扩招难度也更大。高职扩招一方面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办学,另一方面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精神。高职扩招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作出调整,对于适用于传统类学生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群体。要应对并解决此类现实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改革探索,推行分类培养模式,走出一条职教新道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策略,必然在招生考试、培养机制、管理评价、创新创业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划和调整,如针对社会类学生的培养问题,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组建(产业)工匠学院,配备相关人员,协调学生处、教务处、二级学院等部门力量,通过各种方式吸纳能工巧匠,成为新工匠人才培养的集聚地。另外,社会类学生要实行单独编班、单独分层教学、单独考核,在学分认定和转换管理上,根据学习成果的不同性质,按不同要求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及成绩,实现多样化培养等质效果,这种改革探索必将伴随高职扩招的深化而同步深入推进,并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学生发展角度:办“适合的教育”的体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教育要为不同群体学生提供“适合的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与分类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文化自信,使职业教育由学生无奈选择转变为理性选择乃至首要选择,破解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优质职业教育需求与目前粗放单一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供给之间的矛盾[3]。

(一)夯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来源的差异性首先表现在地域属性上,传统类生源主要来自于应届高中生和中职毕业生,而社会类学生则来自于多个行业与部门,如军队、企业、农业、个体户等。其次表现在社会行业认知上,由于传统类学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对接,缺乏对社会的足够了解,对行业发展现状更是知之甚少,一般只是停留在模糊的概念上;而社会类学生则完全不同,社会经验较丰富,对自我的需求更加明晰。最后表现在就业选择上,传统类学生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主要接受学历教育,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第一要务,学生就业观大多形成于大学最后一年,就业需求的主观意识较弱,被动就业、慢就业现象比较突出。相反,社会类学生在入学时就有着明确的职业教育目标,虽然他们对学历提升有需求,但更多地是带着“职业提升”与“职业困惑”走进教学课堂的,学习的过程始终与职业需求紧密相连,其最终目的就是提升职业发展,有更多、更大的职业选择空间。

高职院校坚持社会需求办学导向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体特征与成长背景,满足高职扩招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期望,也就是说,这种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不仅要关注社会市场的需求,更要关注人的充分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学习型社会框架下,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4]因此,进一步夯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科学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倾听不同学生群体的心声,研究学生需求信息,为职业教育探索提供现实参考和行动指南。要大力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对于传统类生源,社会类学生自身的诸多不同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从入学教育、课程设置、个性考核、就业指导等方面都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新机制,加大因材施教的力度,以推动适应他们的个性化教育模式,真正做到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线上与线下教育方式相结合,促进各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真正将“适合的教育”落地生根,做到实处。

(二)树立多元化、终身化的成才观

就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现有学生的生源特点来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成长观需要有所调整[5]。高职扩招的政策旨意在于从更大范围内培养各类人才,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题,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去热门化”或“去中心化”,学生不过于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好职业,而是结合自身经验、兴趣等因素,通过职业教育的培养与训练,开发适合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行业。因此,从学生来说,要切实考虑到自身学习特点和职业规划,同时,高职院校不能过于设置大量同质化专业,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布局,在培养方向上体现差异性和特色性[6]。职业教育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避免同类专业人才大量培养而出现扎堆就业难现象。换句话说,社会职业分工多种多样,三十六行,行行能出人才,人人能出彩,在各行各业都能实现人生价值,对高职扩招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得到专业化培养,就是要树立多元化、终身化的成才观,改变对人才的单一评价,立足学生价值选择职业发展,从多个维度阐释人才的标准,用动态、发展的视角理性看待各行各业的现状及未来。

(三)持续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将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即技术技能教育与产业人才培训。与此同时,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中专门强调职业院校要“做好分类教育管理工作”,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培养、短期培训等将成为职业院校办学的重要方式,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社会群体可单独编班,采取弹性学制和灵活多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扩招学生培养方式将发生改变,这势必导致学生教育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对象不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应届与非应届、就业与未就业、不同年龄段等教育管理模式也不一样。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政策导向,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构筑适应生源需求的多层次教育管理模式,打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平台[7]。尤其针对社会类生源,更要大力增强服务意识。值得注意的是,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看,多层次、多元化教育管理模式将成为高职办学的新常态,过去适用于统一的学籍管理、教育方法、行为管理等制度需要扩充新的内容,探索新的途径,需要实行分类引导、分类教育管理,以提高在新形势下的教育管理水平。

(四)加强学生支持服务体系

对于社会类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遇到的学习生活困惑,高职院校应提前谋划、做足相关准备工作,做好调查研究,在学习指导、心理疏导、专业导师、职业规划等方面加强配套资源建设,即在现有基础上,优化和增加资源配置,建立多元化、专业化的学生服务机构,在实际工作中构建科学的分类辅导体系,使学生支持服务体系在传统类学生与社会类学生方面有不同的应对策略,使学生事务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化和精细化。只有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切身利益诉求,才能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方面教育服务,确保新时期学生事务工作的成效性。[8]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积极参考并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成熟做法,如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关于如何做好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咨询与服务工作,以支撑和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必要的心理引导和行动帮扶,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做好这些方面的学生工作,一方面是基于社会类学生从事社会工作而脱离了学校环境,他们从社会到学生需要转变角色,以适应高职校园文化;另一方面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观念比较薄弱,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员和组织机构履行辅导职责,帮助他们快速适应高职教育模式。

四、区域经济角度:更深层次地促进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高职院校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尤其是在传统型与支柱型产业上,社会贡献作用更加明显。同样,区域经济结构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社会服务、发展定位等办学要素。高职扩招极大地丰富了生源结构,学生多元化意味着更多的社会类群体将带着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信息)进入高职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多层次沟通、协商、合作,走向更深度的融合。

(一)根据职业岗位确定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过去一直强调“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实际上,高职院校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专业课程体系仍然按照“学科-知识-课程”构建,没有按照“岗位-能力-课程”构建课程新体系。[9]教学内容与区域发展需求脱节,缺乏岗位发展要素,行业指导参与办学力量不足,校企合作浅显化,各个院校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不一,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质量也参差不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于体现学校教学效果的适切性,往往需要重新经过行业企业的再次培训,才能胜任岗位要求。

实行分层教学、分类培养,一方面是根据不同学生特点走差别化的人才培养之路,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是将高职教育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将相同或类似的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综合能力反映到教学实践中,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教学标准,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间岗位、资源、人才等信息的合理流动机制[10]。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定期与企业的技术专家、行业骨干合作参与教学实践,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这种机制对于社会群体学生来说,更契合了他们的工作经历,提高了学习兴趣,所学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在工作岗位上能得到快速应用,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而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融合,经过分类培养的社会类学生更能在岗位上得心应手、有更多创新突破的可能。

(二)立足行业要求培养职业核心能力

社会类学生大多具有一定行业工作经历,甚至部分学生是在职在岗接受高职教育。由于他们身处工作环境之中,熟知行业规则,在产品设计、流程管理、规范操作、技术要求等环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实践认知,但由于他们技能有限,特别是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不足,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只能从事简单的操作工和流水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囿于自身条件,他们很难获得更高的职业岗位和长足的职业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阶层的流动。

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其必须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重心。[11]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社会类学生有别于传统类学生开展人才培养,不仅仅要重视掌握适当的理论知识、学到专门技术,更要从发展的眼光,引入产学研机制,利用多方力量培养学生所在行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产业人才。相对来说,培养就业核心能力符合他们的职业期望,贴近于实际情况,能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挖掘更多的增值空间,拓展更大范围的就业上升渠道,实现学生就业从初级岗位到高级岗位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创新解决企业技术发展难题,又能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促进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

(三)增强高职社会服务能力

面对大规模扩招和生源扩容,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也应随之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引导制度[12]。从高职扩招的社会群体地域属性来看,主要是本地生源或外籍户口在本地务工的人员。相同属性意味着有共同的发展需求,社会类学生立足于本地区就业,区别于传统类学生就业地点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对于这些社会类学生与传统类学生要进行分类培养和引导,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就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系和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本地产业文化的认同,建立职业情感归属感,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使更多毕业生流向本区域、就业于本区域、服务于本区域,强化高职院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教育优势。在当前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现实进程中,需要有大量能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各类专业人才,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特色发展和农业经济管理对专门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区域化人才培养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引擎[13],也是切实有效的途径,将有力地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范围与质量。

(四)转向开放办学的教育格局

长时间以来,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专科层次人才,学历教育主导了整个办学走向。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职业教育是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14]。高职教育要主动融入当地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进行学历教育的人才培养,还需要拓展职业院校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开展本区域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技能提升、技术咨询、科技推广等服务工作。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实施高职扩招的政策背景下,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使命,更应满足各类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积极的行动来协调解决内外部关系。例如高职生源多元化、复杂化,既有传统型生源,又有来自军队、企业、农业、个体等社会类生源,这样有教无类的“宽进”模式即将形成,不同类别的学生混合在高职院校,需要推进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社会各个阶层、类别的群体都可以接受教育,高等教育正步入人人、时时、处处可接受教育的时代,高职教育将承担更多的教育使命,越来越向开放的格局迈进。

正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所强调的,要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使更多社会力量举办、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教育评估等。这些政策导向与实践措施说明高职教育正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承担并将履行起更多的教育功能,其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丰富。不难看出,这种开放性一方面是指高职办学视野要紧跟国家及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关系,相互促进,在宏观结构上凸现多层次、多领域、多群体的融入;另一方面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上,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在微观层面优化师资队伍、教学标准、质量评价等内容,以适应在新形势下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发展要求。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