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选择
2020-03-15朱素阳
徐 青, 朱素阳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都程度不同地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一些学校长抓不懈,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价值被轻视甚至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象,在高等学校客观存在,这对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生成、提高构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应当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一般简称《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基本参照,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必要性,努力通过多种路径切实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以充分实现、彰显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
一、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今天,“90后”“00后”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学生的主体。应当看到,有一部分大学生具有鲜明的劳动意识和较强的劳动技能。他们崇尚和践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负担、加压力,每逢双休日或放假回家,还能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做点家务或在家庭经营业务上帮点忙,他们相信劳动、奋斗是快乐、幸福的源泉,他们深知父母的钱是辛勤的劳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因此十分珍惜和注意节俭。特别是一些贫困生,他们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和少给学校、社会和国家添麻烦,总是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打短工、勤工俭学,努力做到自食其力,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练就了不惧艰难、自立自强的硬核素养。然而,劳动意识淡漠、既想享受又不想付出、不珍惜劳动成果、看不起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劳动技能差等问题,在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更有极少数大学生,他们看不起作为普通农民、打工者的父母亲,他们有的自理能力差又比较庸懒,甚至把自己一个星期的换洗衣服背回家给母亲洗,等等。
令人不无担忧的大学生劳动素养状况,既与社会的消极价值观念和一些家庭轻视劳动教育有关,也与高校劳动教育的淡化、弱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很多高校,在思想教育方面,既缺乏劳动教育在学科、专业和公共课程及课外讲座中的渗透,又缺乏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严重缺失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熏陶、引领。在劳动实践教育方面,既缺乏顶层设计,也缺乏学期、学年计划,零星的劳动实践和假期劳动实践安排也是重形式轻内容、重视宣传报道,轻视精心组织和严格考核,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1]。应当说,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高校劳动教育现状,与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之间构成了比较尖锐的矛盾,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不相适应。要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应当说,这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劳动观念强、劳动精神面貌好、劳动价值取向正和劳动技能水平高,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很有必要,势在必行。
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2]50“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2]4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离不开劳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44青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知识,必须依靠劳动,必须依靠广大青年”[3]。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和最具活力、潜力的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黄金期与民族复兴关键期叠合的新时代,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们要能值得托付,必须对他们进行“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的劳动教育,通过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不要养成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4]习近平同志强调:“这是真正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一定要抓好”[4]。高校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站在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和民族伟大复兴高素质人才的高度,从劳动教育制度构建和劳动教育实践取向上切实改变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的现象,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
二、高校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高校的劳动教育,是思想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的总和,即以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思想教育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其进行引导、熏陶、锻炼的总和。劳动教育,思想教育不可或缺,劳动实践教育是主要载体和渠道,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高校之所以要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在于劳动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独特育人价值,具有为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协调统一奠基的深刻意蕴。一方面,它可以使大学生青春出彩,人生升华拥有素质基础;另一方面,它可以使社会发展进步、民族复兴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力量支撑。正如《意见》所指出的: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一)树德价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计,树德为先。以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的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思想教育,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对其进行引导、熏陶、锻炼的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引导、促进大学生养成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为核心的思想品德。
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确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的确证,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社会历史、推动社会进步、开创未来、促进人类解放、具有至高无上价值地位。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而摒弃贬低劳动、丑化劳动、轻视劳动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实现世界观的升华。
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劳动是美好生活源泉的信念、涵育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品德。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体悟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真正懂得“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5],体认劳动无贵贱之分,内化、外化热爱劳动的品德,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进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做到既尊重普通劳动者,又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
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身临其境经受锻炼、磨练品质,深刻体认业精于勤荒于嬉,认识只有勤奋努力、艰苦奋斗、一丝不苟、不断创新、乐于奉献才能事业有成,如果懒惰、贪图安逸、马马虎虎、墨守成规、一味索取、不思奉献则一事无成的道理,深刻体认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有利于大学生涵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
(二)增智价值
什么是智?根据人才学对人才素质的理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智”,不只是知识,而是识、才、学的统一,即见识、才能、知识的总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技能、增加和提升生活智慧、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般接触社会比较少,对不同社会领域、不同行业缺乏了解,面对社会往往比较茫然甚至有点恐惧,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出象牙之塔,开阔眼界、扩展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劳动实践平台这个窗口了解社会、感受时代变迁,把握时代脉搏,认清社会发展大势,增强时代适应性。
同时,处理自己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事务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是一种必备且终身受益的能力。通过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独立处理日常起居事务,有利于大学生学会独立生活,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生活技能和智慧。
不同的劳动需要不尽相同的知识、技能和诀窍。引导、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参加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有利于大学生增长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积累工作经验,增强社会适应性。
人才的能力是一个体系,既有不同人才共有的通用能力,也有特定类型人才的专业技能,一专多能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斜杠人才普遍受社会欢迎。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既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增强通用能力,也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增强各种专业技能、能力,还有利于提升他们在特定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从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此外,现代社会的任何劳动往往都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必须与人交往,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合作。
(三)强体价值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才的基础性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增强抗压能力,承受刻苦磨练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也是其走上工作岗位后胜任职场的必要条件。
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体认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都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支撑,否则势必力不从心甚至只能无奈叹息。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检验自己的身体素质状况,深刻体验、感受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劳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日常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努力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劳动教育特别是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体质,特别是增强身体的韧性和耐受力,为勤奋刻苦学习和未来工作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增强对未来常态化劳动的适应性。目前有一些大学生,四体不勤,或身体单薄、体质虚弱,稍稍劳动便感到气喘吁吁,难以忍受,他们应当通过劳动实践、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适度的劳动实践,有利于大学生逐渐增强身体对劳动的适应性,久而久之,甚至能够练就适应不同劳动挑战的身体素质。
(四)育美价值
具备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是美好生活对人的素质提出的要求。高校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培育大学生学会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劳动教育具有美育功能、育美价值。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46-47,“劳动创造了美”[7]49。生产、劳动创造美,体现为劳动实践的构想之美、过程之美和成果之美,它凸显的是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智慧之美。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认识美的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认识美的形式的多样性,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学会欣赏美、创造和展示美。特别是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能够使大学生直观深切地感受到人的本质力量,享受到由之产生的身心愉悦和美感。一方面,劳动实践能够使大学生在劳动中享受到其他劳动者兢兢业业的劳动态度、娴熟的劳动技能、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劳动气质、林林总总的劳动成果等带来的美感,感受到劳动者们的创造和智慧之美,从而矫正自己的审美取向、升华自己的审美观。另一方面,劳动实践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自己劳动技能的提高、劳动能力的增强,欣赏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中获得身心愉悦亦即审美愉悦,从而深化对美的认识,增强创造美、展示美的能力。
总之,劳动教育内在地包含一定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这种育人价值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不可替代的。当然,它并不具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部功能,不能替代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有所侧重的,它集中表现为有利于大学生的融德智体美于一身,集思想观念、精神品质、审美取向、知识经验、技能能力等于一体的劳动素养的提高。
三、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
这里所说的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一种可能的价值,它的充分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具备实现条件,其中恰当的劳动教育路径选择是育人价值充分实现的必要条件。高校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把握。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实现的路径选择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
知是行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劳动教育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引领。思想教育,重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本质观、劳动历史地位观、劳动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劳动态度、劳动规范包括安全要求的引导等。思想教育应当坚持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是劳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或主要依托课程,应当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足课时,本科院校应不少于32学时,高职高专等职业院校应不少于16学时,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创业指导课统筹安排。课程内容应当充实并形成体系,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社会主义劳动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社会主义劳动态度、社会主义劳动规范、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等等。课程教学应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和效果,杜绝形式主义。劳动教育中的思想教育应当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高校其他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非实践性专业课程,应当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元素,重在培育大学生观念性劳动素养。此类劳动教育内容应当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中得到体现。
劳动实践教育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意见》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1]。劳动实践应当坚持集中统一组织与分散进行相结合。在集中统一组织方面,高校应以专业实训、实习、专业服务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并以集体劳动和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或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分散进行主要是指学生按统一要求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和有偿的校内外勤工俭学活动等。其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应当明确并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志愿服务可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劳动实践,旨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1]。总之高校以劳动实践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应当将思想教育引导融入其中,实现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的融合。
(二)坚持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
劳动教育要实现综合育人价值,必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一方面,劳动教育要自觉充分体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彰显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价值。另一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应当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劳动教育,凸显劳动教育元素,使之真正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支持力量。
德育内容很广,但必须把大学生观念性劳动素养的培育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智育涉及多门学科、诸多课程和活动,内容更为广泛,我们应注重挖掘其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恰当地进行劳动教育。体育,无论是体育课程,还是早操或晨练,抑或是校、院(系)、年级运动会和其他体育比赛活动,都应当把劳动教育融入其中,特别是要把体育精神与劳动精神的培育统一起来。美育,应在培养大学生认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能力与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取向和能力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劳动者、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之美,厚植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
应该说,劳动教育只有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才能避免“孤岛效应”,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功能才能更加全面、充分地释放,高校才能不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劳动教育要增强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的价值自觉,注重发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功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也要增强劳动教育自觉,那种把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割裂开来的狭隘做法应当切实避免。
(三)坚持家庭、社会与学校相协同
高校的劳动教育不能仅靠高校本身,而应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协同,否则,孤掌难鸣。开展劳动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各有其侧重点、着力点和独特作用。《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1.家庭发挥基础作用
高校学生一般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大多远离家庭、远离父母。但是,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和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不会因为空间上的分离而消失,只是影响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家庭仍应发挥基础作用。
其一,父母应注重言传身教。父母应当引导作为大学生的子女树立劳动既是财富源泉也是幸福源泉的信念和劳动光荣的思想,养成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注重学习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父母更应以身作则,拒绝好逸恶劳、不劳而获、奢侈浪费、歧视普通劳动者等行为,以尊重劳动、勤奋劳动、诚实劳动的言行和用劳动创造家庭幸福生活、为社会作贡献的实践,为子女树立榜样,以崇尚劳动的家风熏陶子女。
其二,鼓励子女节假日参与家务劳动。在节假日,很多大学生会回到家庭与父母团聚。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当要求子女独立处理应当由自己处理的生活事务,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而不应大包大揽。至于那些住家不住校的大学生,父母更应要求他们把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积极参与家务劳动作为生活常态。
其三,鼓励支持子女适当参加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活动。勤工俭学,通常被认为是贫困生的事,其实即便是家境优裕的大学生也有必要适当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勤工俭学是大学生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涵育自立自强精神、节俭意识和正确的劳动观念,还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劳动技能,等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每个大学生的应有选择,因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涵育公共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因此,父母应鼓励支持大学生子女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适当参加勤工俭学和志愿服务活动。
2.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或承担者,应当切实承担大学生劳动教育主体责任,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并结合本校实际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决策,既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又主动、积极寻求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以及家庭支持,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劳动教育。
一是要明确劳动教育要求,突出重点。劳动教育要求是全面的,包括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但重点应当突出。高校应当把引导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涵育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和公共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择业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并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作为着重点。
二是要明确劳动教育实施机构和成员,并构建全员开展劳动教育的机制。高校劳动教育必须设置党委领导、行政主导下的专门实施机构并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和全员开展劳动教育的机制,并明确责任。这是有效开展劳动教育的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机制保证。
三是要按照思想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要求把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统一在劳动教育实践之中。思想教育,要开足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其他课程和课外讲座等要承担起劳动教育的责任,全校教职员工要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熏陶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安排,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并以校外为主。集中开展的劳动实践项目的选择,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并体现学科、专业特点,体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相结合、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结合,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
四是主动、积极寻求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劳动教育都负有责任,但他们对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的具体需求并不完全清楚,因此高校不能坐等帮助,而应主动、积极寻求他们的支持。劳动教育需要学生家庭的支持,高校应当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如言传身教、督促子女从事日常生活服务劳动等,进行劳动教育。
3.社会发挥支持作用
高校的劳动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社会蕴藏着巨大的劳动教育资源,社会各方面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支持高校的劳动教育。
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尤其是新型服务性公司、高新企业应当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搭建平台并做好指导。城乡社区应当为大学生了解、参与社会治理和参加公益劳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类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要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大学生深入福利院、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当加强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礼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舆论导向,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家庭发挥基础作用、学校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发挥支持作用,三大路径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格局,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统筹、整合、规范、引导。
(四)坚持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和科学考核评价相统一
高校劳动教育要充分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首先应当科学决策。所谓科学决策,就是要对劳动教育有一个合理的顶层设计,即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主要是明确劳动教育必须做什么,以及谁来做、达到什么要求。同时,劳动教育体系应当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其次应当精心组织。所谓精心组织,是指专门设置的劳动教育实施机构和相关部门、院系、教师等各责任主体,在学校党委领导和行政主导下各司其职,将劳动教育体系转化为生动、扎实的劳动教育实践。
再次,应当进行科学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一种检测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导向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一是对劳动教育主体(学校,学校的部门、院系及其负责人、责任人和相关教师)的考核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价。对劳动教育主体的考核评价应以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价为重要依据之一。对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应当坚持过程考核评价和结果考核评价的统一。过程考核评价主要是看态度、看投入、看做了什么、看怎么做以及做得如何。在结果考核评价方面,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重点看成长度特别是劳动素养的提高度,尤其要做好整个大学阶段的综合评价;对劳动教育主体的考核评价重点看学生评价、社会反响和学生成长度特别是劳动素养提高度。对劳动教育的考核评价,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决反对和严肃处理弄虚作假,并注意考核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应当将学期或学年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将整个大学阶段的评价结果作为毕业依据之一;应当将考核评价结果适当纳入劳动教育主体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对学生劳动素养的监测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考核评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才能有说服力,考核结果合理运用才能发挥应有的导向作用。
有耕耘就有收获,久久为功,劳动教育必有建树。我们期盼并相信,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优化选择劳动教育路径,高校劳动教育就能够充分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