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海参养殖现状及产业发展建议

2020-03-15黄亮华冯鹏霏潘传燕梁方方潘传营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海参养殖业广西

黄亮华, 冯鹏霏, 潘传燕*, 梁方方, 潘传营

(1.广西中医药大学海洋药物研究院, 南宁 530200; 2.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 南宁 530021;3.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 南宁 530023)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多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海参约有1 200多种[1],我国约140种。可食用的海参品种不多,全世界仅有50多种,我国有21种[2]。我国可食用海参如刺参(Stichopusjaponicus)、糙海参(Holothuriascabra)、花刺参(Stichopusvariegatus)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中,以北方黄渤海的刺参品质最好[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海参需求量不断增加,海参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海参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是海参资源量最大、种类最多的海域[4],周边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在海参捕捞和增养殖技术方面有较多研究[5]。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海参资源量急剧减少,而海参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推动了海参人工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6]。各临海国家的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也不断发展,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等开展了糙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研究[4,7-8]。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刺参人工育苗及增养殖技术研究,并在90年代逐步实现了海参规模化养殖[9]。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多元化”的养殖格局,海参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海参养殖技术不断提升,养殖方式多样化,主要养殖模式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围堰养殖、海洋底播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等[10-12]。

广西濒临北部湾的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和环境适合海参生长。广西浅海滩涂面积辽阔,滩涂面积约100 050 hm2,0~20 m的浅海面积约733 700 hm2[13],但广西海参养殖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通过捕捞野生海参和人工养殖两种方式获得海参,海参养殖业的发展水平和其他临海省份相差甚远。近年来,野生海参资源量急剧下降,人工养殖品种为糙海参和花刺参,粗放养殖,产量小,获得的海参作生鲜食用,几乎没有多余的海参进入加工企业,以致广西海参尚未形成产业链。目前,关于广西海参产业发展的研究文献很少。为了促进广西海参产业发展,力争成为南方海参主产区,推动广西海洋渔业经济增长,提升广西海洋经济竞争力,本文介绍了广西的海参资源及养殖概况,分析了广西海参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广西发展海参养殖业的优势,并对广西海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1 广西海参资源及养殖业发展现状

广西沿海地区自然海域里海参种类较多,主要种类有:花刺参、糙海参、玉足参(Holothurialeucospilota)、棕环海参(Holothuriafuscocinerea)[14-15]。20世纪70、80年代,糙海参常见于广西沿海,后来由于海水污染,海参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海参自然资源逐渐减少。目前,近海海域海参已基本绝迹[16]。在海参养殖方面,在2009—2018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仅2010—2013年有广西海参养殖产量和海参养殖面积的数据,从已有数据来看,广西海参养殖产量极低,养殖产量最高时也仅占全国的0.01%,养殖面积极少[17-19]。

广西的海参养殖品种主要是糙海参。2011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南方糙海参人工催产与育苗试验,首次成功应用升温等刺激方法引导糙海参产卵,催产成功率为50%,并实现了批量人工育苗[20]。在这之前,还没有人工育苗,糙海参的获得全靠天然捕捞。2015年,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糙海参天然海区围网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21]。广西海参养殖主要集中在北海、钦州和防城港3个城市浅海区域。2010年,北海市引入北方的海参品种辽参并顺利养成出售。辽参在北海成功养殖,首次实现了辽参南养[22]。尽管广西的海参养殖业在以上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广西的海参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基本没有增加,海参养殖业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多数沿海省份。和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广西海参养殖品种少,养殖规模小,多是个体养殖户养殖,少有专门的海参养殖企业。

2 广西海参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

目前,广西海参大多是粗放式、环境不友好式养殖,海边渔民利用近海空地挖池塘引海水进行池塘养殖,也有部分进行围堰养殖、浅海滩涂放养。从表1可以看出,广西海参养殖规模极小,2010—2013年的养殖面积分别为16、24、17、17 hm2,养殖面积最大时也仅占全国海参养殖面积的0.016%;养殖产量极小,2010—2013年养殖产量分别为12、15、13、14 t,养殖产量最高时也仅占全国的0.01%。相对于北方刺参的规模化养殖,广西海参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养殖规模小且分散,养殖户绝大多数是个体户,从业人员仅靠经验进行养殖,养殖技术水平低。生产投入少,“靠天吃饭”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由于养殖规模小,产出的海参主要用作生鲜海产品食用,几乎没有多余的海参用于深加工,也没有形成产业链。

表1 2008—2017年广西海参产量和养殖面积Table 1 Production and culture area of sea cucumber in Guangxi from 2008 to 2017

2.2 养殖布局不合理,设施化水平低

广西沿海20 m等深线以内适宜水产养殖的浅海面积就有466 690 hm2,如利用1/10的浅海水域进行海参养殖,每年可产出70 000 t糙海参[23]。然而,在浅海养殖区域,缺乏全面规划和有效管理,现有的养殖布局不合理,布局分散零乱,浪费了有效的养殖空间,养殖产量低,养殖效益差,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信心。广西海参养殖基础设施薄弱,存在建造不规范、进排水系统不科学等问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与大多数沿海省市相比,广西海参的设施养殖水平极低,工厂化人工养殖几乎是空白。

2.3 缺乏基础理论研究,技术支撑力量薄弱

目前,广西主养品种糙海参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研究等相对缺乏,营养学和病害学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见研究成果,海参饲料基本是参考其他水产动物的饲料配方制成,这些理论知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糙海参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技术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广西现有的海参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养殖技术培训,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全靠经验,养殖效益低。在参苗繁育方面,2010年广西水产研究所繁育糙海参早期稚参19.43万头,苗种培育成活率为16.7%[23]。同年,辽宁省秋苗成活率为10%~40%,春苗成活率在70%以上[24]。这表明,和海参产业发达省份相比,广西海参育苗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关于广西海参成参养殖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2.4 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

广西海参主要养殖品种是糙海参,其苗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一是在北部湾海域采集野生参苗,这种途径获得的苗种有限;二是本地糙海参人工育苗,但目前尚未成规模;三是从外地引种,主要是从海南、广东引进。野生采集的苗种规格不整齐,人工繁育的本地苗种和外地引进的苗种未经选育。而其他养殖品种如辽参仅占广西海参养殖的极小部分。总的来说,广西海参养殖品种单一,种质资源良莠不齐。

3 广西发展海参养殖业的优势

3.1 地理位置优越,养殖环境良好

广西北部湾气候适宜,海岸线曲折绵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正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区域。沿岸浅海底部地形多变,礁石多,特别适合海参养殖和栖息。北部湾地处亚热带,水温高,海参生长期长、生长速度快。北部湾海域海水质量良好,广西2017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5]指出,广西近岸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冬、春、夏和秋季达到国家海水水质Ⅰ类和Ⅱ类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分别为95.1%、89.2%、84.4%和88.5%,各增养殖区海水中砷、铅、镉、铬符合Ⅱ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的比例均为100%。近几年广西主要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状况见表2[25]。北部湾海域工业污染较轻,如钦州湾近岸水域春季和秋季的污染等级均为轻度污染或无污染[26],海水养殖的水质良好。广西北部湾滩涂和浅海的环境条件和开发潜力优于我国其他任何海区[13],良好的水域环境为广西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无论从养殖面积还是从养殖水体质量来看,广西海参养殖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表2 2015—2017年广西主要海水养殖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表[25]Table 2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major mariculture areas in Guangxi from 2015 to 2017[25]

3.2 多方重视海洋事业,增强科技研发实力

一直以来,广西海洋渔业科研能力薄弱,科技对广西海洋渔业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极低[27]。近几年,广西海洋渔业事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行政机构方面,2017年广西调整了部分政府机构,组建了广西海洋与渔业厅,各地市也紧跟步伐,组建了海洋与渔业局,共同推动广西海洋渔业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在科研机构方面,原有的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和广西海洋研究所稳步发展;国家海洋局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户北海,目前正在建设中,它将成为广西海洋渔业事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同时,广西整合现有资源,组建了广西海洋研究院;广西医科大学于2015年成立了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为开发海洋药物资源,广西中医药大学成立了海洋药物研究院,并引进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百人计划”入选者刘永宏及其团队,而海参正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在教学机构方面,区内各高校也高度重视海洋渔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广西大学成立了海洋学院[28];广西民族大学成立了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钦州学院成立了海洋学院、海运学院,并于2015年组建了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等等。这些机构的调整将增强广西海洋渔业科研实力,强有力地推动广西海洋渔业事业的发展。

4 广西海参产业的发展建议

4.1 依靠区位优势挖掘优势种质资源,建立育苗基地

广西北部湾海域特别适合海参生长,在涠洲岛附近海域尚有糙海参自然资源。种质资源是生物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种质资源是广西发展海参产业的前提,广西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海参自然资源,发挥广西本地海参资源优势,开展种质资源评估和海参遗传育种研究,培育生长性能良好的海参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建立海参育苗基地,逐步实现工厂化育苗,提供优质参苗,为广西海参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合理规划布局,改善基础设施

合理规划布局,将海参养殖产业、海参加工产业和海洋医药产业集中到一个区域,形成完整的海参产业链。在实际操作中,将现有的分散养殖连成片,建设规模育苗场和养殖场,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和产业集群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科学设计池塘,合理设置进排水管道,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并引导企业进入海参产业,提高养殖积极性。同时,扶持海参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基础设施是渔业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渔业设施将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要大力发展网箱、工厂化等现代设施养殖,利用现代渔业设施实现海参养殖产业化。

4.3 开展海参繁养技术研究,提高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业要发展,养殖技术是关键。目前,广西海参养殖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养殖技术极低,生产过程中基本靠经验,海参育苗更是从零开始。因此,必须结合广西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海参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并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其从业水平。同时引进并改良其他省份的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结合广西实际,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海参育苗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海参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广西海参养殖业快速发展。

4.4 开发海参深加工产品,打造广西海参出口品牌

目前,广西海参的主要消费方式是作为生鲜海产品食用,待海参养殖规模扩大后,可开发海参深加工产品,例如,可提取海参药用成分,开发海洋药物[29],逐步形成广西特色的海参养殖、加工和出口产业链,并打造广西北部湾海参品牌。广西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东南亚,而东南亚正是海参的主要贸易市场和消费市场[5,30-31],香港和新加坡分别是世界干参第一、第二中心市场,广西的海参加工产品可出口东南亚,为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做贡献。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以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广西海参产品出口将大有作为,广西海参走向国际市场将指日可待。

4.5 加强管理,推动海参产业有序发展

在海参自然资源保护方面,为了海参渔业资源的持续、有效开发利用,必须加强海参渔业的管理,严格控制野生海参的捕捞量,避免过度捕捞。在海参生产加工方面,海参育苗、增养殖、加工过程都需要相关的标准来规范生产活动。目前,广西还没有相关的管理标准,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立足实际,制定海参育苗、增养殖技术规范和标准、海参加工行业标准等,规范海参育苗、养殖和加工行为,引导广西海参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海参养殖业广西
广西贵港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感谢海参
《广西戏曲》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