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城市背景下“绿谷”建设与研究
2020-03-14边昕
边 昕
(山东女子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我们赖以生活、生产的城市也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规模由原先的大、中城市变成了当今的特大、大城市;建筑由原先的底层、多层为主,到了如今的高楼林立,特大、大城市争相热衷于建设超高层——摩天大楼;交通由原先的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为主,道路顺畅,到了当今的私人小汽车拥有量迅速攀升,道路拥堵不堪;城市河流由原先的自然驳岸、树木茂盛、清澈见底到了当今的树木稀少、浑浊不堪、蚊虫聚集;城市公园由原先的自然物种丰富、生态植被良好到了当今的自然物种稀少、生态植被遭破坏;由城市硬化面积较少、土壤透水能力较强、气候稳定到了当今的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土壤透水能力减弱、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较大等。我们的城市能否承受如此之大的荷载?我们的城市能否健康和谐的发展?我们的城市能否走出“病魔”的困扰,早日实现“康复”?城市“绿谷”建设不失为一剂有效的良方,是当今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紧凑型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迫切而又必要的模式。
一、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概况
中国城镇化是过去、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城镇化速度的逐年提高,由此而衍生的城市、环境、资源、人口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地激化。生态城市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确定“用综合生态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及其他人类居住地”[1]1-4。到了20世纪80 年代后期, 与生态城市相关的各种理论、思想也相继提出,生态理论与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不断深度融合, 对未来城市发展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生态城市建设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不仅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要以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为代价的发展。城市环境的发展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新能源、新技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之路。
2.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论。食物链主要是指生物之间能量梯级传递的一种过程,许多食物链交织成食物网。而我们的生态系统就是靠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从而维持了自身的稳定和发展。在紧凑型城市的建设中,依据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原理建设成利用物质进行传递、供应、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产业链;根据能量的不同,品质的差异,进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根据水质的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和不同需求实现水循环利用的生态产业链等。
3.环境承载力理论。自然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人类宝贵的先天财富和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但是环境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是有一定承载力的,且这种环境承载力并非一成不变,它因人们的改造、创造、再改造、再创造而发生内质和外显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求,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外部环境,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规律紧密结合,做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相统一。
2.坚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原则。环境和生产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城市的发展不能将二者割裂或者使其形成对立面,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生产力是环境的衍生和必然条件,只有环境中各项资源得以充分保护利用,才能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将环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方环境、资源、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不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城市发展要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资源环境优势,避免片面地崇洋媚外,要结合所在城市实际情况,找准着力点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就是让进入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或物质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达到一种低排放、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模式。可持续发展坚持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规律,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紧凑型城市“绿谷”系统规划
生态城市理论的本质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协调经济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文化文明建设。通过对当今城市发展深入剖析,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构筑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共同体,避免城市盲目“摊大饼”式无序扩张,就必须考虑建设紧凑型城市,强调土地资源复合利用与理性密集开发策略,主张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地方,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共圆中国民生梦。但是考虑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城镇化飞速发展,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在建设紧凑型城市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亟待谋求解决。
《城市环境绿皮书》中提出“紧凑城市”的城市发展理想,即“促进密度与多样性、效率、时间与能源的节约,以及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完美结合;并恢复历史遗留下来的丰富的建筑式样”[2]27-31。不难看出紧凑型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多利好层面,但同时也面临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新兴的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紧凑型城市现状问题分析
1.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与建设。高密度的城市开发与建设造成了五大指标不断攀升,包括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建筑总量、单位面积空气污染指标以及单位面积小汽车数量五个方面的不断攀升,除了以上五个显著指标外,还有不少潜在因素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凑型城市理论认为,高密度城市的开发有助于缓解土地所承受的压力,保护土地资源,抑制城市蔓延。紧凑型城市给人们的生活出行也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城市建成区工业企业废气排放、发电采暖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大量空气污染物所带来的空气质量降低、灰霾天气数量增加;城市人口聚集膨胀所造成的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下、热岛效应;高层建筑林立所造成的城市通风不畅,污染物扩散困难等。面对如今正不断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环境问题也会随之愈演愈烈,成为城市顽疾。
2.集约型土地利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的设计理念已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明确用地性质、规模、开发强度并赋以法律效力,城市核心区、CBD等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诸如土地的重新整合,城市土地开发密度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建设用地指标,实现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城市绿地、广场用地指标远不及建设用地指标增长速度。大面积的购物中心、商务办公区、交通枢纽站等场地的建设往往重视建筑和交通组织,而忽略掉配套绿化景观建设,久而久之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空气、噪音、光污染等不断增加,人们对使用小汽车作为出行方式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现在大中城市随处可见“马路拉线”,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也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数。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最大可能地实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实现土地混合使用,打造成具有复合功能,生态、宜居的城市外部环境。
(二)城市“绿谷”的含义
城市“绿谷”即处于城市建筑物之间的道路、河流、绿地、广场等的绿色生态峡谷。绿色生态峡谷是一个多功能的生态组合体,这其中包括:供人行和自行车安全、舒适通行的人工“绿谷”;供野生动植物繁衍、庇护的自然“绿谷”;供人们出行游玩、健身活动的生态“绿谷”等。
(三)紧凑型城市“绿谷”建设的策略
1.划分城市基本单元,构筑和谐共生的环境。将城市分割成一个个的基本单元,通过研究单元内的人口数量或单位数量资源供给与消耗情况、物质吸收与产出情况等,与目前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对比,确定环境承载力的高低,通过“绿谷”在城市更新和改造时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达到和谐共生的目的。诸如:在城市某个地块内,通过测试研究分析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每一立方含量为A,而目前此区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所能吸收分解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每一立方含量为B,只有当A值不高于一定范围内的B值时,环境承载力才没有饱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区域,如果A值高于一定范围内的B值时,就要在城市更新和改造时进行调整规划,使其达到理想值。
2.依托交通系统,通过“绿谷”建设倡导绿色交通。依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在原有城市道路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建设低碳、环保交通工具配套服务设施,确保其在公共资源分配上占据优先地位。诸如:在先天具备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城市,设置封闭式多向车道的自行车专用道,并且采取先进的技术(“绿波”交通、潮汐车道等)减少在道路交叉口等候的时间,通过人性化公交站台的设计减少分流上、下车乘客穿插道路造成对自行车行驶的影响,同时通过绿化环境的设计提高在炎热夏天和寒冷冬天骑行自行车的舒适度和风环境。
3.“绿谷”与城市发展模式相结合,实现多元化、多中心发展模式。将“绿谷”与城市发展模式相结合,使其成为动态调节的一种有效方法途径。城市中心区的人口高密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单中心,通过循序渐进的“绿谷”建设,即加大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宽度,逐步增加中心城区有限土地面积上的绿化面积,逐渐减少中心城区有限土地面积上的建设面积,最终实现中心城区减少人口密度,加速消除城市病的危害,加大绿化面积,提高居民舒适程度,将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发展中心城区周边郊区城市建设,实现人口转移,多中心良性城镇化发展。
结 语
基于生态城市理论下的紧凑型城市“绿谷”建设与研究,不仅可以为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也可为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热点、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新思路、新方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如何在当今紧凑型城市发展建设中运用生态学理论建设绿色生态峡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且富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