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新探索
2020-03-14饶平县贡天职业技术学校张良环
文/饶平县贡天职业技术学校 张良环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卢志高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要求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除了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关键课程作用外,在其他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习实训中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协同育人效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新职教理念下,不局限于思政课程德育教育功能,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挖掘所有课程的德育元素,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以品德修养为撇、技术技能为捺支撑起来的“人”,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人才培养的重大任务。
二、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的内涵解析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信息技术》是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在所学专业与相关领域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劳动就业和继续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就是要在教学中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特性深入挖掘内隐的思政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更好地将十九大精神、榜样精神、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等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间接、隐性、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从而实现该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
(二)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普遍将重点偏向于对学生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培养,长期以来“重技轻德”的现象普遍存在。要么功利化教学,为证而教,技能证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业水平测试测什么就学什么,导致考试拿高分对于实际操作却无从下手;要么技术实用化教学,什么实用教什么,什么流行学什么,使学生简单地沦为技术的使用者,很少关注学科思维及独特的育人功能。要破解“只见技术不见人”的困顿,在课程的教学中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度,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与价值认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技轻德现象,有助于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时期中职生心理、思想与行为问题分析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中职生无论是心理、思想还是行为品德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中职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逐步形成时期,心理尚不成熟,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容易被网上的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所诱导,容易被电脑占卜等伪科学信息或一些蹭热点的谣言信息所蒙蔽,严重影响其思想,危害其健康,加上网络上相应的管理条例、法律相对滞后、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其网络犯罪。据统计,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以30%的速度逐年递增,其中就不乏中职生参与的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行为。另一方面,部分中职生公德意识严重缺失,行为品德较差。如上机时随意删除文件、私自篡改系统设置、恶意设置开机密码等行为屡见不鲜,甚至是设计或传播计算机病毒、恶意攻击政府网站、破坏金融机构数据、窃取考试信息走上犯罪道路。这些都说明了对中职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逐步培养中职生的辩证思维,能够帮助其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能够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自觉的摒弃不良影响,真正成长为在技能操作、心理思想上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程思政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途径探索
(一)增强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
在当前立德树人大背景下,仍有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传授课程知识,或者说让一个非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思政教育既浪费时间,又不专业。这都是对教师职责的片面理解也是对课程思政的误解。
教师是课程教学实施的主导者,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首先要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的制度及考核标准等,明确要求教师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学之中,树立“课程有德育,教师讲育人”的理念,开展专题培训、课程思政优秀课例示范和政治理念学习等,逐步提升教师学科育人的意识与能力。其次教师层面要有“大思政”理念,“身教胜于言传”,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以提升育人能力,多关注时事热点和形势政策,并引导学生作出科学的分析,主动挖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契合点,最大化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二)在教学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渗透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其规划、建设和实施完全渗透了教学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首先,要结合新颁布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学科特性,在课程目标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具体将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糅合的项目任务,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教学目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微信公众号、云课堂智慧职教、学习通软件、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平台灵活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倡加入思政元素的项目式教学,通过“隐性”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培养,形成“自尊自律、精益求精”品格和“向善向上”的心理品质,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主动作为,团结合作,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实现润物细无声;最后,调整和完善课程教学反馈评价体系。重新规划专业评价和思想政治评价的占比,将原来只有专业知识与技能考核的评价标准改进为加入25%的思想政治评价体系。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评、互评及生(师)评进行多元化评价,提高评价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师(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最后要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情况作为教师评教、评优奖励、职务(职称)评聘重要指标内容,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
(三)结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没有合适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要建设好就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和内容,深度挖掘课程中思政内容,找准思政切入点。以中职信息技术的基础模块为例,如在“认识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内容的教学中,在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前景和比尔盖茨、马云、李彦宏、柳传志等领军人物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履行数字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在“传谣与辟谣”的信息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用正确的方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程序设计入门”的教学中引出软件发展对国力的重要性,从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国芯”引导学生担当起科学报国的使命;通过学习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引导学生做人做事需要遵守规则,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通过数据的溢出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度,即情感、情绪、理智处在平衡状态,不要过犹不及;通过代码的编写练习,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在“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的理论教学中,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来向学生传达正确学习和运用网络安全和防御技术,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维护好个人、企业、组织、国家的信息安全,积极构建网络安全的思想。在“人工智能初步”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技术展示、项目设计等方式,展示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能物流、智慧交通等典型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勇于创新,学会学习。
而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遴选的案例与素材,除了“家国情怀、法治文明、诚信友善”等公共思政的融入外,还要本着公共基础课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从讲解范例、处理对象、教师的示范、案例分析等角度寻找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专业最有利的结合点,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段落排版,学前教育专业选择的范例是“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电子商务专业选择的范例是“从刘关张到唐僧团队的案例分析”;统计的数据学前教育专业是“潮州市教育发展的相关统计报表”,电子商务专业选择的是“2019年双十一各行业销售报表”;编辑的音频视频学前专业选择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电子商务专业选择的是马云关于电子商务的演讲等等。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新尝试,中职信息技术思政建设还处在探索期,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与思考。本文通过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课程思政,以期为其他课程提供一些思政思路。当然不同课程有不同的特色及思政元素,需要我们教师主动增强育人意识与提升育人能力,不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实践和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熏陶,引导其塑造健康人格,助推德技并修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