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的特色培训发展模式研究
——以中南大学依托学科优势开展行业特色培训为例
2020-03-14范太华
吴 斌,范太华
(中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国家战略就是为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而综合发展、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国家力量的总体方略。国家战略事关国家全局、长远和根本利益,指导和约束其他战略,是一个国家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涵盖范围最广、涉及领域最多、投入力量最大的战略。[1]“一带一路”、新能源、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等都是我国的国家重大战略。国家发展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国家战略落实到战略措施上,就是重点行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行业的规划与发展,高校则通过以其学科优势培养人才——在非学历继续教育范围就是行业特色培训——的途径,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而履行服务国家战略的社会责任。
高校行业特色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基因中存在的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学科优势,在其所在行业及领域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得到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也为学校开展行业特色培训带来市场和机遇。
一、高校依托学科优势开展行业特色培训的基本要求
比较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对非学历继续教育提出的“满足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任务[2]和2020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继续教育要在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任务[3],显见培训工作的地位得到很大提高,任务也越发艰巨。
行业特色高校应主动担当起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重任,加强人才培养,为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智慧保障和人才储备,[4]这是已形成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有力度、有质量、有效果地为服务国家战略而开展行业特色培训。
(一)全校上下对培训工作要有使命意识
如果在高校中还是如传统认识那样,继续教育是边缘,非学历培训又是继续教育中的边缘,那么,培训就只能蜷缩在创收或附属的地位苟且生存。如果学校高层不重视,培训就难有必要的条件开展各项服务;如果专业学院不重视,培训所需的师资就只能是临时的、普教化的、来帮忙的,而非具有培训专长的;如果直接管理部门不重视,培训就仅仅是一个短期的简单讲座拼凑。
全校上下都必须树立并深植培训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认识并践行培训为国家战略服务,要珍爱服务国家战略这个高大的平台,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的问题上想尽办法,下足功夫。
(二)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掌握送培企业需求
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危兴衰和人民福祉愿景,制定国家战略的依据是国内主要矛盾和国际环境。国家战略是宏观的,战略措施和战略目标是具体的。服务国家战略的培训应当以国内外形势为背景,以国家战略为主线,以送培单位需求为立足点,做到雪中送炭,有的放矢。这就意味着同一个培训主题对于不同企业应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对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人群也应有不同的讲授组织,即便对于同一企业同一人群,因形势变化也应有不同的阐述内容。
可以说,服务国家战略的每一次培训讲座,都是信息含量大、内容更新快、专业知识新、行业要求高、联系实际强,但学员来源广、培训时间短,所以都是必须认真准备的新课。
(三)培训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培训是一次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也是一个国家战略。[5]但培训是一种短周期的集中学习,通常为5天,除去观摩、考察等活动,能安排的讲座不超过10个。送培单位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希望安排密切结合本部门工作的讲座,因此时间十分紧张。这就提出了通过讲座思政达到培训全程思政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求授课教师高度重视培训中的立德树人,做到立德为任、树人为责、师风高尚、讲座干净。不但不能因为讲座的观点前卫、内容新颖而“自由地”突破政治纪律的底线,还应合理、自然、顺畅地将严肃的政治思想教育、正派的道德导向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融入到每一个讲座中去。
(四)紧贴国家战略要求,精心设计培训课程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都体现出逻辑缜密、基础厚实、结构稳定、关联守序和运行可靠的特点。在培训中,尤其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培训中,由于强调时效性、精准性和创新性,培训的总体方案就往往呈现拼盘状态,各讲座是独立的,相互关系是离散的,系统性较差。
我们应当认识到,服务国家战略的培训不是普通培训那种例行的补能“闪充台”,而是高标准、重实效的“加油站”,因此必须紧贴国家战略宏观要求,通过全面的系统策划,强化各讲座之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汇交力系,突显培训目标。服务国家战略的培训更不是听故事、舒心怀的休憩驿馆,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补知识、充能力、开眼界、鼓干劲的训兵场,因此必须紧贴国家战略具体要求,精心研究每一个讲座的讲授脉络、内容和讲授策略。
二、中南大学行业特色培训项目研究的基础与优势
中南大学是由原卫生部所属的湖南医科大学、原铁道部所属的长沙铁道学院与教育部所属的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具有行业特色优势的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行业特色明显,具有世界上最完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采、选、冶、材、工”有色金属学科体系链,引领和支撑国家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具有完整的轨道交通学科体系群,为我国既有铁路6次大提速、高速铁路、高原铁路、城际轨道等重大工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1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的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享有“南湘雅”的美誉。
学校继续教育培训立足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医疗卫生系统三大行业,兼顾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从战略高度把握时机,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求实的态度去认识指导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现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体现了融系统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继续教育培训特色和优势。
(一)学科优势服务行业特色培训
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坚持以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为引领,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一带一路”、新能源、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等方面,开展培训体系、培训项目、培训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持续提高继续教育支持服务能力。
在有色金属方面,发挥世界上学科体系最为完备的有色金属学科群优势,为国家资源战略安全、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着力提高学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在医疗卫生方面,发挥湘雅医学优势,抓住推进“健康中国2030”的契机,主动融入国家医疗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人才队伍竞争力,培养拔尖医学人才,不断增强医学前沿研究和人类重大疾病诊治贡献力。在轨道交通方面,发挥轨道交通学科群特色优势,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高铁“走出去”等战略契机,深化与轨道交通领域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行业科技人才培养,助推我国轨道交通科技强国建设。
同时,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级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基地,参与国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领军人才培训;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参与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教育部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协作平台,参与共建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协作机制,开展干部专业化水平提升培训;与湖南省商务厅合作,积极申报商务部“一带一路”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海外工程管理与新技术人才培训。
(二)行业背景助力特色培训发展
中南大学的行业背景,正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适应高速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建设,为行业特色培训发展提供了广泛市场。学校继续教育落实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制定的“走出去、引进来、借船出海”的工作部署,纳入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培训计划。
根据中南大学较强的行业背景和办学优势,继续教育培训重点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学校董事单位的合作。利用学校学科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校企合作潜力,共同开展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资源利用共享、培训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学校在培训体系、培训项目设计,国家、省级、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申报等方面,打造精品示范,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拓展和持续提高继续教育对行业企业的支持服务能力。建立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和服务对象回访制度,持续扩大培训规模,每年在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类培训人数,占培训总规模的70%左右。
学校长期服务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和医疗卫生行业培训。第一,根据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重点围绕矿产勘查、资源保护、新材料及新设备应用等领域的关键岗位,在“走出去”矿产资源开发中遇到的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学校与有色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契机,先后为中国长城铝业包头铝业、铜陵有色等近20家大型有色企业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为企业培养大批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二,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完善科技人员队伍结构的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要求,依托学校铁路行业特色,以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外语等专业学科为支撑,主动服务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开展国际工程技术、国际商务及综合素质培训。第三,充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的高水平教学与医疗资源,根据国家、湖南省卫健委公布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各类医学项目培训班,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依托学科优势的行业特色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校继续教育培训主动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突出服务行业特色。提出以学校行业背景、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为依托,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以行业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精品化、国际化”培训发展规划。加强管理与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大力开拓培训新领域,重点发展以提高行业中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党政领导干部、职业技能人员三支队伍水平为主体的专业培训,为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培养大批亟需人才。
(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企业“走出去”特色培训项目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承载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梦想,而且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走出去,中非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强国际化人才培训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和做大做强国际业务的内在需要和有效保障。
学校继续教育放眼铁路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国内经济带区域,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为重点,通过学科优势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论坛建设等形式,积极推动继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学校连续三年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国际化骨干人才国际工程高级研修班”项目、“青年海外人才英语及国际商务研修班”项目,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拓和发展海外市场而举办的骨干人才培训班,学员分别来自中国中铁下属24个企业的海外项目,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系统性地学习语言、工程、国际商务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学校连续五年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举办“铁路企业走出去业务强化班”“专业技术人员英语强化班”等培训项目,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对海外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施工组织管理、境外法律环境、国际商务谈判的系统认知,更好地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学校连续十年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举办为期半年的“国际化人才‘242登高计划’”“技术管理骨干英语强化培训”“国际化人才‘631计划’”等培训项目,助力中国中车实施“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化”发展战略和“转型升级、跨国经营”全球化战略,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学校在轨道交通行业的继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学校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精品、示范培训项目。
(二)服务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打造“新能源”特色培训项目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常规的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和补充我国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能源是我国重点支持的科研及产业化方向,学校在新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化等方面,资源和行业背景优势明显,为继续教育培训在新能源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奠定了基础。
落实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学校继续教育培训按照服务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依托学校新能源领域优势学科,重点突出新能源技术与创新、新能源企业管理与发展、新能源产业升级政策等,系统设计新能源领域的前沿交叉课程,打造“新能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培训”高端培训项目。培训项目自2015年开办以来已举办11期来自全国100余家新能源企业的400余名企业高管参加了培训,为新能源企业的管理、技术、创新、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领跑者。培训与科研结合,通过培训搭桥,学校直接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为学校相关科研平台融入上千万的科研经费;培训与实习基地建设结合,通过共建共享,扩大学校实践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培训与毕业生就业结合,通过举办新能源高管培训班学员企业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了上千个毕业生就业岗位。“新能源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培训”高端培训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分级诊疗”特色培训项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为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为老百姓打造更好的健康保障平台,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学校继续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学校优质医学资源,结合湖南基层医疗实际,开展分级诊疗培训,为湖南省培养了大批医卫人才,服务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根据学校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继续教育学院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培训中心共同研发基于基层医疗分级诊疗培训体系。根据我国县、乡、村三级医院基层医生和基层医疗现状,研发基层医疗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要求,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能。设计了湖南省县级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培训项目、湖南省乡镇医院内儿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湖南省乡村医师诊疗技能培训项目,开展系统的基层医生、医技人员培训。
中南大学举办了12届“新湘雅基层医院院长论坛”,落实国家“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思路,面向基层免费培训医院院长、科主任、护士长、管理人员等达3000余人次。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打造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互联网医联体平台,突出人才培养、信息互联互通、双向转诊,推进基层“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升了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带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实现让偏远地区居民也能更便利地享受到高端先进的医疗资源,真正为患者带来便利。
(四)服务“中国制造2025”,打造IT职业教育特色培训项目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创立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要求高校与企业合作并共享教育资源。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围绕制造业五大工程,十个重点领域,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学校继续教育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基本方针,发挥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人才为本方面主动作为。充分利用学校信息类、工程类、管理类学科优势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分类设计突出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以高中后毕业生为主体,为期3年;以企业在职人员为主体,设计“IT职业教育精品培训项目”和短期专题高级研修项目,为期3个月。以培养互联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专注于软件技术及大数据、电子商务及运营管理、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技术领域,实施“人才输送+人才定制+项目合作”培训模式,通过企业师资与学校师资的紧密结合,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建立“双元制”教学模式,增强学员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能力。研发了一套完整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学员职业生涯发展持续提供支持与服务。引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教育资源、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数据化跟踪、管理与评估,确保培训质量。从培养模式、质量管理、学习条件和就业服务等方面,构建了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的培训管理体系。对毕业学员和用人企业持续跟踪、回访,培训项目持续完善、改进。
“IT职业教育精品培训项目”为行业需求、企业发展、创新创业,提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保障,受训学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同时,也为高水平大学开展职业教育,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研究职业教育培训项目,制订职业教育培养方案,探索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实施职业教育过程监控、质量评价等方面,提供经验和可借鉴的案例。
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培训市场。国家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也为高校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发展要求。只有主动顺应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新作为,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南大学的行业背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和社会影响,为继续教育培训深耕行业、厚植培育、示范引领,奠定了坚实基础。继续教育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同时,推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助推了行业、企业持续发展,实现校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