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
——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为例

2020-03-14李新平

管理工程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李新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传递文明、创新思想的主阵地。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课堂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战场。在西方新自由主义等政治思潮不断冲击青年学生价值观的今天,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成为摆在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工作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亮底色”,着力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结构,推动课堂革命;立足各科课程优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把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的提升相结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厘清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概念,明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1.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德育中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显性教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而课程思政是专业课老师充分发掘各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在专业课程中纳入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二者的功能和本质是一致的,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引领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但二者的课程地位和内容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思政课程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则重在知识体系和价值导向的融合,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育人价值,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渗透蕴含于其中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训练的同时接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2]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二者实现无缝对接。

2.破解思政教育“孤岛”现象,探索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

长期以来,人们狭隘地认为思政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由思政课教师来传授,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各行其是、互不干扰、相互脱节,大学思政课处于“孤岛”境地。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说,思政教育不应该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启明心智,大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与社会、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乃至引领世界的发展,所以对学生来说,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还包括专业课程里面包含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人格培养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思政教育就是一个从理论到认同到践行的一个过程。一位思政课教师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3]

二、着力设计思政课程体系结构,推动课堂革命

思政课是一门特殊课程,政治性、理论性强,内容变化快,无形中增强了学习和讲授的难度;同时高校一味注重科研,德育教育意识淡薄,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偏见,认为思政教育就是意识形态教育、讲大道理、理论脱离实践。所以,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授课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生活,学生普遍对说教式的思政教育不感兴趣,课堂出勤率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后无所收获的现象使得思政教育效果大大降低。因此,如何提高思政课程的“抬头率”、如何增强思政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一直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

1.改革思政课程的授课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传统的你说我听、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平台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比如,采用翻转课堂、专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生问师答”“生问互答”,将训诫教育转化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启发引导式教育,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既展现了思政课的活力,又提升了教学效果。

2.紧扣教学大纲、改革思政课程内容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彰显它强大的生命力。课堂内容须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强思政课堂的吸引力。比如,大学是什么,我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的自身发展有什么联系和意义?为什么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还可以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或围绕一些时政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在辩论中让同学们明辨是非善恶曲直,通过凝聚共识,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结合时事案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全国人民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中国正在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定、自信、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增强了人们的制度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目前,上海高校在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方面,探索出一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又融会贯通的“大思政”创新教育模式。上海大学自2014年起开设了“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从《大国方略》《创新中国》《创业人生》到《时代音画》《经国济民》,这一系列公共选修课程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前途的交汇点上”引领大学生思考未来,规划人生,增进政治认同,增强文化自信。[4]此外,复旦大学有《治国理政》、华东师范大学有《中国智慧》、东华大学有《锦绣中国》、华东政法大学有《法治中国》、上海海事大学有《大国航路》……这些课程围绕95后、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围绕当下热点,回应大学生成长的困惑,授课方式也更多采用专题讲座结合“头脑风暴”式讨论和调研实践,极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5]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命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通过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地将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优秀成分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自强意识,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道德修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中心目标。

三、立足各科课程优势,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担负着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把育人理念和价值引领融入专业课教育中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职业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张黎声副教授,把他教授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他注重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他和学生一起分享遗体捐献者的遗嘱、病例及与疾患抗争的图文影音资料,还带领学生与遗体捐献者座谈、慰问捐献者家属、参加追悼会,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经历了这样的思政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吴毅感慨:“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为了谁。”[6]

同《人体解剖学》一样,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其他专业课程里面的思政资源,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结合起来,实现育人理念和价值引领的完美融合。经济学的使命是经世济民,该专业课程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唯物辩证法及历史唯物论融入宏观经济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进行中西经济辩证对比,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将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个人成长与祖国命运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卓越财经英才的信念;机械工程专业课上,老师们可以把“工匠精神”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观,坚定成为“大国工匠”的信念;环境工程专业一定要融入“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可失去金山银山也要保护好子孙万代的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新发展”的科学严谨、规范的职业态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要融入安全责任意识、专业伦理意识、拒腐蚀意识、责任担当意识、绿色环保意识等,培养打造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百年大计精品工程的高级工程师。

郑州航空工程管理学院在深入贯彻高校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积极探索,不断开拓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1.展示领导示范效应

校党委高度重视、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专题思政课的学习与讲授。校领导班子成员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一主题,共同梳理、分析研判专题思政课的重点难点,突出特色、创新形式,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着力增强专题思政课的思想理论性、现实针对性和课堂亲和力,并分赴各自联系教学院(部),为一线师生讲授主题教育专题思政课。

2.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新模式

为解决思政课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采用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进行线上学习,然后带着问题来到线下课堂,和老师、同学通过你问我答、上台演讲、分组辩论等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既推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的行为习惯,充分调动他们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3.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挖掘和丰富专业课程育人内涵,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创新考察,融入思政元素,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包含的基本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出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总之,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以思政理念为引领,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形教育相结合,实现二者无缝对接,实现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目的。

四、加大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在教师。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讲课大赛等活动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教学能力培训等活动将思政建设要求和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思政教育强化培训机制;通过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的基层教学组织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研究,建立课程思政类问题研究机制。通过这些举措将会进一步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五、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教育队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而高校思政工作正是关系到这个根本问题,关系到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过程,正是基于这样的高度,高校要切实实施思政教育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书记校长走上思政课讲台、知名教授专家加入“思政队伍”、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同频共振的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教育队伍;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

探索“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发挥“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精神,亟须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思政内容的顶层设计、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的创建、多学科优势的发挥、各学科教师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最终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完美融合、协同育人的合力,让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凸显高校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又红又专堪当大任的一代新人,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