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粤派名师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0-03-14熊焰高慎英于慧
熊焰, 高慎英, 于慧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研修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2.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教师队伍是学校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新时代要求下,在长期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的实践基础之上,如何深化教师培训,引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发展,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孵化器”功能,助力名师成长,整体提升广东基础教育质量,这需要超越具体的培训项目和培训经验,反思广东基础教育及教师发展的特色优势,做好培训理念更新和顶层设计。
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教育传承,造成了区域教育和置身其中的教育人的独特性。“粤派教育”一词应成为表达广东基础教育内涵的关键概念,我们通过凝练“粤派教育”理念,打造“粤派名师”,走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名师培养的实践探索之路。
一、缘起:“粤派教育”理念的创生
广东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教育和人才的支撑至关重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长期从事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工作,在引领名师培养工程、促进名师成长的实践探索中,尝试从“文化与教育”视角思考名师成长之路,探析名师成长的形成要素,致力于“传承文脉、寻文化之根”,彰显区域文化特色,提升文化自信和教育自觉,构筑“粤派教育”,成就理念先进、风格独特、精进有为的粤派名师群。
(一)岭南心学传统孕育了“粤派教育”理念
“粤派教育”理念的提出,旨在挖掘岭南文化之根,探寻滋养教育的动力源泉,从文化视角看教育的现实样态与应有之义。
岭南文化不等于粤文化,粤的范围较岭南小,但精神上是一致的。岭南文化是在兼容中迅速崛起的文化,有学者认为,岭南文化主要经历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次大的兼容,也出现了三次发展高峰[1]。能够称得上岭南文化名片的重要历史人物主要有:唐代的六祖慧能;明代的陈白沙、湛若水(湛甘泉);清末民初的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
陈白沙是岭南地区第一个获准进入文人祖师孔子的故乡(山东孔庙)朝拜的文人,故称作为“岭南第一人”。陈白沙原名陈献章,生于新会县(今属江门市新会区)新会村,他开启明代心学先河,创立了“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学贵自得,学贵知疑”的“白沙学说”,或称“江门学派”。后经陈白沙的衣钵继承人湛若水的完整化、精致化、思辨化的发展,在岭南形成了一个异于正统理学的理学新派——岭南心学[2]。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明代时期的新塘镇叫甘泉都),他在“以道为本,以自然为宗”的学说上,提出“随处体认天理”[3]的主张,深得陈白沙赞赏,陈白沙临终前将其讲学的钓鱼台,交与湛若水,以示衣钵相传。
湛若水41岁时考中进士,被任为翰林院庶吉士,赴京就任,而王阳明正在吏部讲学,在北京二人相见,当时王阳明34岁。可以说,湛、王相遇,对二人来说,都是人生发展的重要事件。湛若水与王阳明在维护各自学术主张的前提下,又共同推进着明代心学的发展完善[4]。35岁的王阳明遭贬,在贵州龙场悟道,悟出“本心”强大,“心即理”,内心强大与意志力是最重要的。5年后,王阳明遇赦,与湛甘泉誓约终身共同求学,致力于圣学的倡明。湛若水50岁时,回到增城,两人友谊持续一生。王阳明57岁时从广西平定宁王之乱后,到增城与湛若水相见,为湛若水撰写诗文《甘泉居记》,回浙江余姚途中,不幸去世。湛若水为王阳明撰写墓志铭。
唐代的惠能六祖创立了禅宗,禅宗对岭南心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惠能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 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禅宗的一个信念就是“自我解脱”。这种自我解脱,虽有时借外缘的启发,所谓禅机、机锋,但关键的一步全靠自修自悟。自修自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听别人讲千万遍不如自己亲身感受更亲切、印象深刻。
惠能强调的“自度”“自悟”的方法论意义为陈白沙所吸取。陈白沙融合儒、释、道三教精义,强调“静中养出端倪”,以“宗自然”与“贵自得”为基调,既有庄子“坐忘”的影子,又有佛者“坐禅”的路数,倡导“心在万物上”“贵在自得”“彻悟自省”。湛若水沿着“宗自然”与“贵自得”的路径,进一步提出“随处体认天理”,鼓励“学贵自得”。
当把心学传统与学校教育和人的学习与发展相联系时,就会发现,心学所倡导的“内心强大”“意志”“自得”和“静悟”等自我修炼和志学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岭南文化与粤派教育强调,帮助学生学会“自学”和“体悟”。第一步:尽可能做到“静”。静能生慧,凝神静气,宁静致远,学会自我节制和自我管理。第二步:锤炼意志,持之以恒,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增长本领、培养多方面兴趣。第三步:整体感悟,融会贯通,自悟自得。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带来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又一次大飞跃。康有为融古今中外文化为一体,创立了近代中国以变革为主旋律的维新思想体系。孙中山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大量撷取西方文化,创立“三民主义”学说。康有为、孙中山二人由兼容而创立的思想学说,不仅是近代岭南文化的丰碑,而且是近代中华文化最高成就的体现。康有为的“三世说”与《大同书》对于岭南文化与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
岭南文化精神的心学立场和兼容开放传统,为“粤派教育”注入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底色。
(二)名师培养机制的深化研究催生了“粤派教育”
广东“名教师”的比例低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这与广东经济强省的地位不相称,不能满足人们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推进和实施分层次、分类型、分学科名师培养工程和高端培训项目,并发布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加大政策、制度、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启动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工程等。
系列高端培训培养项目的培养对象都在本区域和本学科领域内获得较好的业绩和成果,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教学特色。这样一个“准名师群”,更需要帮助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提升其在国内或省内的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深化培训研究,创新培训模式,形成培训特色优势[5]的基础上,引领教师聚焦问题、升华风格、传播思想,围绕“教学风格”展开名师培养机制和培养内涵研究;从认识风格、凝练风格、展示风格、反思风格和升华风格等方面设计系列培训活动,助力名师对教学经验特色的反思与升华,在互动对话、展示分享中生成培训成果。
相应地,培训项目成果围绕教师教学风格编写系列丛书,每位教师以“我的教学风格”“我的教学主张”和“他人眼中的我”来梳理提炼个人化的教学风格。项目实践成果《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风格形成的实践模型》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随着名师培养项目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粤派教育”和“粤派名师”等关键词的提出,可以说是名师培养机制研究的逻辑推演与理念引领。名师培养项目的设计实施,更注重顶层设计与理念引领,进一步强化培训成果的生成,把培训成果系列丛书统一命名为《粤派教育》丛书。它凝聚广东基础教育教师优质资源,是深化岭南文化与“粤派教育”的系统化研究,构建“粤派教育”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让“粤派教育”发出应有的声音。
《粤派教育》丛书分若干“名师成长群落”,分学段或学科或区域,既保持统一体例,又允许各分册呈现自己特色。设总序,突出粤派教育和岭南文化特色。设分册序,内容包括项目介绍、与总序的衔接回应、板块导读语、供稿教师姓名罗列(按内容顺序),等等。
整个丛书系列构成,大体分几个系列,分类线索:校长/名师/骨干教师群;区域/项目/学科/幼儿园。各分册独立成书,采用教师叙事研究方式,致力于找寻“粤派教育”的优势特色。各分册体例大体一致,主要分学科板块呈现,每个学科板块包含5~8位教师成果,全书大致5~8个学科。每个学科板块包括:
◆导读语:教师肖像、教师成长要素、学科特色及教师风格归类小结。
◆名师成长档案:自拟主标题,以我的成长历程为蓝本,关注自己在生长生活、求学、教学的地域风俗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处理文化冲突与文化理解。突显教师成长要素和关键事件:文化浸润、热爱学习、勤于实践、重视研究、善于反思和注重写作。
◆学科教育观:自拟主标题,由“我的教学风格解读、我的教学主张与他人眼中的我”整合完善而成。可添加真实的教学案例、教学过程材料等补充说明。如:助力学生成长、课堂教学改进、师生关系培育等等。
◆育人故事:自拟主标题,以学生喜欢的教育方式为主线,讲述“我”与学生的故事,如激励学生、指导学生个体学习或班级管理智慧等。
◆附录——教学现场与反思(“我的教学实录”,增加本节课的自我反思)。重点反思3个方面:一是课程(文化,含地域文化)资源开发与教学设计;二是课堂教学对话与教学生成;三是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
《粤派教育》丛书努力做到3个超越:第一,超越教学风格,打造粤派教育;第二,超越课堂教学,展现教育智慧;第三,超越常规培训成果体例,突显启发性和可读性。让每个名师在叙说和反思中凝练智慧,更真实完整地呈现名师成长轨迹和关键要素。
(三)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建设成就了“粤派教育”
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学校内涵品质,促进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以“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宗旨,以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区域教育为目标,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优质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并非“同质化”发展,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的同时,应该发掘区域教育独有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实现特色办学、特色发展,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
乡村学校要注重挖掘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寻找乡村教育的独特内涵,重建乡村教育生态,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美”得有特点、“优”得有亮点。城镇学校追求的也不只是现代化的教育设施,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之路,充分开发利用校本的和区域的优势资源,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体系,打造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这是学校教育优质发展的必然选择。
早在2009年就有学者提出“新粤派语文”这一说法,并对新粤派语文建设提出建议:第一,要突出广东优秀文化传统优势,不断总结、提炼粤派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并与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把根深扎在广东传统的优秀文化中,从优秀的语文教育实践积淀中吸取营养。第二,要凝聚共识,铸造共同的价值观。第三,要鼓励创新,突出个性,凝练风格。第四,要注重打造教育学术共同体,有意识地扶持、推出广东优秀教师。第五,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6]。
浸润在浓郁的岭南文化传统中,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培训工作者,需着力思考的首要问题应该是:如何将岭南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教育,实现特色育人?如何用岭南文化精神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如何成就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名师群共同体……
能够构成岭南文化元素的,除了心学传统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南洋精神及其“侨文化”。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都是近代中国老百姓外出务工、人口迁徙的重大历史性事件,而“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路程最远的一次跨国大迁徙,其路途危险程度和谋生的难度远非国内迁徙可比。与闯关东、走西口相比,“下南洋”更为壮观,经历时间更长,历史影响更深远。
中国人是依恋故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中国人下南洋的迁徙历史,打造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迁徙精神”,这是中国人的现实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也表现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跨越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下南洋的岭南人用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改变着岭南人的命运。人们向海外迁移的同时也将文化传播到异域,华侨文化是岭南文化结构的独特形态,广东“侨文化”特色鲜明,它形成于异国他乡,反哺于祖国家乡,集中体现为敢为人先、爱国爱乡、兼容中西、包容开放的文化特质。
岭南文化的这些文化元素不同于“京派文化”“苏/浙派文化”“鄂派文化”[7-9],有其独特的文化品格,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风民俗之中。处于岭南文化圈的“粤派教育”拥有独特的、适宜的土壤和滋养,置身其中的教师被文化引领,文脉代代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粤派教育的根深扎在广东大地上,具有深厚的广东地域特色和文化品格。改革开放以来,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融入其中,融合变通,让广东教育人的文化背景更为丰富,创造着更具独特文化特色的“粤派教育”。可以说,“粤派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岭南文化精神与广东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探索: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名师培养实践
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名师培养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构想层面,而应将其付诸实践,推动“粤派教育”理念的落地,更好地总结、研讨和探究粤派名师专业成长之路,在名师培养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
(一)依托举办粤派教育高峰论坛,扩大粤派教育影响
系列化“粤派教育高峰论坛”的策划与实施,旨在坚定“粤派教育”的文化自信,提炼“粤派教育”的成功经验,创新素质教育的广东范式,为建设南方教育高地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3月24日由肇庆市教育局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主办,广东肇庆中学协办的“粤派教育高峰论坛暨肇庆市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结业典礼”顺利举行。《广东教育》以《构建粤派教育,为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发声》作了专题报道,来自广东省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等地的教育管理者、一线名师名校长汇聚一堂,共同求索岭南文化,追踪时代大势,探寻教育大道,在教育思想的纵横交汇中为新时代南粤基础教育的崭新发展书写“奋进之笔”[10]。本次高峰论坛分主论坛、校长分论坛和教师分论坛,论坛主题围绕“岭南文化”“学校教育改革”“名师成长”等关键词展开,在系统梳理岭南文化源头和文脉相传的基础上,提出“粤派教育”实践探索要围绕新时代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学校教育必须办出特色,以特色育人,要聚历史之源,创教育之法,在彰显新时代要求、文化传承和协同创新上下功夫。名师成长则最需要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成就名师需要教师能够将一切外力推动转变为“内在自觉”和“内在成长”,要不断地自我觉醒、自我激励和自我提升。
第一次粤派教育高峰论坛的成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搭建名教师高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2018年6月23日至24日,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番禺区教育局承办、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协办的“粤派教育高峰论坛暨广州百名校长京津沪名校跟岗访学计划结业典礼”顺利举行,本次主论坛主题为:《岭南学派与广东教育经验》,分论坛分别是:《访学系列:校长学习力——我眼中的名校成长基因》《谨思系列:校长思想力——办学思路的探寻与凝练》《践行系列:校长行动力——学校改进与教育实践创新》,校长们从不同视角和维度探究思考粤派教育的源流、基因和特质,突显粤派教育的“本土化”“时代性”和“生存观”。
为了进一步强化“粤派教育”理念和内涵研究,将“粤派教育高峰论坛”持续下去,彰显培训特色优势,扩大“粤派教育”影响,2019年11月第三届粤派教育高峰论坛顺利举行。此次论坛与前两次“粤派教育高峰论坛”一脉相承,旨在“弘扬岭南文化,面向教育未来”[11],共同探索粤派教育源流变革,展现粤派名师风采,研讨粤派教育改革创新突破点。
(二)依托重大培训项目,培育粤派名师群
以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初中文科、理科名教师培养项目为依托,致力于探索“粤派名师”培养的有效路径。本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培训培养模式,以“成为有独特教学风格的粤派专家型教师”为培训主题,以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理念为引领,促进教师知行合一,鼓励教师理论创新与实践改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和项目驱动为基础,坚持理论研修、课题研究和实践改进相结合,以“学习促反思”、以“写作促成长”,融教师学习、实践改进与反思写作于一体。并提供丰富多样的“名师引领”资源,聘请60位学科导师跟进主题研讨和共同体学习,同时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经过为期4年(2015—2019)的培训培养,努力帮助每一位培养对象成为风格建构者、实践创新者和思想传播者,助力教师在省思、改进、凝练和叙说中形成个性化的“粤派教学风格”,彰显“粤派教育”的优势亮点,使其成长为能够发挥示范引领、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
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名师的标识。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文化感染下,扎根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广东名师要形成基于广东文化特色的“粤派教学风格”,是一个不断探索与批判的过程,一个不断实践与省思的过程,一个不断凝练与升华的过程。“粤派教学风格”的形成,也是一个且行且思的过程,循环往复、层层递进、螺旋上升。
名师教学风格的生成与凝练,不是孤立的教学技能技巧的提升,而是一个人成长历程、文化浸泡、教育信念的整体思考,基于教学风格,超越教学风格,将名师成长档案、学科教育观与育人故事融为一体,撰写“粤派名师成长案例”,找寻“广东省名师成长基因”。
撰写“粤派名师成长案例”,主要包含教师叙说自己的成长历程、表达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主张、教学现场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个人成长历程的叙说,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发现的过程。从“名师成长群落”的视角看,名师成长的路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是在科研兴教中成长起来的,有的教师是从磨课比赛中历练出来的,有的教师是师从名师发展而来的,有的教师是在不断培训提升中成长的,等等;在名师成长路上,有的自幼励志成师,有的阴差阳错“误”入师道,有的幡然顿悟力求成才……最终都因共同的信念汇聚一堂,通过展现他们的历练,他们的境遇,他们的思想,期盼为后来者指明前行道路,找寻名师成长群落基因,明晰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成就名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示范带学、扩大影响力的过程。本项目名师培养过程注重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示范带学、学科研讨、跟岗实践等,把外显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转化为内隐的实践智慧。通过3年的研磨和培育,每一位培养对象都不断提炼和表达自己的粤派教学风格,提交“粤派名师成长案例”。
截至2019年6月,48名培养对象中7人获评为正高级教师,12人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教师,1人获评国家级教学教师奖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立项66项。4年来,48名培养对象共发表教育研究论文291篇,出版教学专著或教材46本,举办市级以上讲座超过661场,真正展现了自我成长与示范引领的名师风采。
(三)依托《粤派教育丛书》编写,提炼粤派教育特质
《粤派教育丛书》分为教师和校长两大系列,编写意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凝聚广东中小学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研究校长与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探寻培养“新时代好校长、好教师”的路径与方法;二是深化岭南文化与“粤派教育”的系统研究,从鲜活的、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提炼粤派教育特质,生成“粤派教育”理论内涵与实践范式,让“粤派教育”发出应有的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自信”,粤派教育力求突出岭南文化特色,讲好广东校长和教师成长的故事,鼓励和倡导培养对象不断地叙说和反思,围绕“粤派名师/名校长成长案例”书写教育故事和教育智慧。《找寻“初中名师成长群落”基因》《羊城名师成长密码》《“走进五邑中小学名师”群落》《走进肇庆名师群落》《走进天河名师群落》是《粤派教育丛书》“教师系列”的代表作。
“校长系列”以学段、区域或任务为驱动,既保持统一体例,又允许各分册呈现自身的特色,通过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或案例研究,从校长成长的地域文化影响、校长关注/思考/研究的主要问题、校长的办学思想/教育哲学、学校改进实践关键要素与路径等方面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粤派教育”的优势特色。根据校长专业发展阶段和成果类别,“校长系列”主要从“校长学习力”“校长思想力”“校长行动力”等子系列呈现“粤派教育”和岭南文化特色。《校长学习力——我眼中的名校成长基因》《校长思想力:办学思想的探寻与凝练》《校长行动力:学校改进与教育实践创新》《基于学校改进的校长思想力与行动力》是《粤派教育丛书》“校长系列”的代表作。这为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实践奠定了很好的成果性基础,也为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创新探索提供案例参考和借鉴。
贯穿粤派教育系列丛书的主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明线,即名师/名校长的实践创新和叙说反思线;另一条是暗线,即内蕴的粤派教育特质和文化底色。这条暗线的显现既需要自上而下的合逻辑构建,又需要自下而上的层层归纳与凝练。
三、展望:促进名师群落成长的机制创新
展望未来,需要持续不断地开展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名师培养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字面意义来看,“派”即“群”,即“共同体”,是群体成员的共同经验和共同特质的凝聚。因此,促进名师群落成长的机制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制度设计,组建协作机构
粤派教育作为广东教育的代名词,扩大其影响力和认同度,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为了深化“粤派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可考虑组建“粤派教育研究中心”和“粤派教育推广联盟”,前者重在“粤派教育”研究及教师培训研究,梳理“粤派教育”历史文脉,诠释“粤派教育”内涵,揭示“粤派教育”理念、规律,科学提炼基于“粤派教育”的教师培训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方法等;后者负责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宣传工作。还要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多方协同和专家团队参与的省、市、县区与学校的多元联动机制,深耕广东基础教育,探究粤派名师发展规律,系统研究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广东名师与学科领军人物的培育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强化理论研究和专题研究,深化粤派教育研究,可以考虑设立“粤派教育专项研究基金”,创办《粤派教育研究》期刊,将“粤派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列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针对广东教师培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专题研究,为广东名师培养提供专业支持和理论指引,让其感受“粤派教育”的文化内涵,引领广东基础教育。
(二)组织专业引领活动,将成果转化为服务
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体系要想真正引领基础教育实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就需要培训者和导师团队勇敢地走向实践、贴近实践,关注广东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引领活动,帮助教师明晰教学改革思路,促进其专业发展。将“学校精神”“课程文化”“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若干有关“粤派教育”的重要命题进行系统研究,适时推出系列化的广东名师专业发展活动和“粤派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定期举办“粤派教育论坛”和“粤派教育学术研讨会”,把“粤派教育”的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研究,并鼓励教师致力于实践改进,大胆创新,凝练智慧,传播思想,逐步成长为理念先进、风格独特、精进有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粤派名师”。
(三)深化粤派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培育领军人物
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教师培训体系能不能真正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看是否得到实践界的认可,也就是一线教师是否欢迎和接受,能不能被“粤派教育”理念吸引,自愿参与到粤派教育实践探索中;二是看社会影响,也就是“粤派教育”理念能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比较大的成就。
聚焦广东基础教育领域的优秀成果提炼,组织编写 “粤派教育在广州”“粤派教育在潮州”“粤派教育在梅州”“粤派名校”“粤派名师”“粤派名校长”“粤派名班主任”“粤派教育家”等粤派教育系列丛书,从宏观到微观形成“粤派教育”的区域研究、学校个案研究和教师个体研究等系列,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粤派教育成果推广高层论坛”。同时,注重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协同共进,力争造就一批享誉省内外、代表粤派教育特质的领军人物,生成并探索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名师培养创新机制。
基于“粤派教育”理念的粤派名师培养实践探索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好的,需要在梳理中传承文脉,在创新中坚守品格,以现实样态为基础,以理想状态为鹄的,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