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
2020-03-14林小燕
林小燕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文化传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威望与魅力有一种充满依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1]。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丰富着当代大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催人前进、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厚植于每个群体心中,引领着大学生挖掘激荡的时代风貌;承前启后、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升华于每个民族心中,指引着大学生理性认识党的宗旨与实践逻辑。“大思政”教育的发展进程与生命力在历史与现实上都与特定的文化相关联,受其影响,文化自信是“大思政”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价值和规范的源头,是提升人的社会感悟力和道德责任感的前提[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当代社会的复杂性、联系性、广泛性更进一步凸显,缺乏文化自信支撑的大学生容易在面临选择时产生意识形态模糊、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将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价值整合、思想引领、精神凝聚、动力创新的作用,增强大思政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觉性。
1 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底气溯源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历史底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构造着中国人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为大思政提供了素材和资源。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4]。中国文化是一部浩瀚连绵的教科书,有探索、有发展、有辉煌、有苦难、有崛起,一直延续着最鲜明的文化基因,荟萃着最深层的思想精华,展现着最独特的精神魅力,慎始如终。它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造就着大学生的特质与禀赋,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提供丰富养料。中华文化所强调思想和理念,兼具时代特质和时代价值,始终散发着生命力、影响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我们要善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把握大思政教育的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创造价值性。
1.2 革命文化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时代记忆
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诉说着中国精神的革命性、民族性和大众性,为大思政提供了信念和勇气。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革命经验与革命精神,所体现的客观现实和历史样态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基因与逻辑媒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考与资源,是大学生感知时代与体悟生命的有效手段与途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习实践是构建“大思政”格局有序性、有效性的一种手段。在价值功能上,革命文化关注大学生的精神和信息需要,聚焦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物质文化资源,强调大思政与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思想内核的一致性;在教育功能上,革命文化探索其价值理性与功能引领性,突出思想引领、道德示范与历史感召。这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精神记忆,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理念、激昂的斗争精神引导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真知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时代号角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为大思政提供了方向和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价值领域确定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着中国根本话语方式与中国特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着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是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深厚支持,为“大思政”育人格局建设提供了历史的、现实的、世界的、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体系文化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以理性的眼光彰显现实需要性,指导着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立论根据、逻辑关联和实践意义,切实提高“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广度、深度和信度。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一方面重在实施大学生道德体系建设工程,另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大思政的育人成效。
2 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遵循依据
文化自信蕴含着最根本的育人基因,这种基因有着延绵的遗传性与恒久性;积淀着最深层的育人追求,这种追求有着穿越历史的厚重感与穿透时空的传递性;涵养着最独特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有着高尚的思想境界之美与理想的思辨之美。当我们在构建考察“大思政”育人格局未来发展向度时,首先要将其放置于中华文化体系中,从历史规律、实践探索和社会需求的视角来梳理文化自信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依据遵循。
这是基于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文化的公信力在于全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认同和主体素养,这种价值自信与拥有的素养是大思政所倡导的政治引领、家国需要和社会规范,是“大思政”教育的目的与归宿。文化自信揭示了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的历史规律,总结了“大思政”教育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文化自信在历史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本质与脉络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是对其科学的认识。将文化的精神文明构建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养成相互融合在一起,是对其积极的应用。文化对思政的作用有其自身规律,探寻纷繁复杂的文化与思政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思考其演化和发展的历程,可以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思考与依据。
这是基于实践探索的认真总结。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与效果准绳,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并反作用于文化建设。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认识到文化自信要求高校以文化为内容,将中华文化与日常教育相渗透;以文化为载体,将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相结合;以文化为引领,将价值依归与社会良知相协调。在实践中对大思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样态进行把握与考量,形成文化自信作用于“大思政”的发展路径。
这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客观认识。未来中国的发展活力与发展优势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文化不仅能够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充实而健全的保障,还能以其强大的精神影响力、价值引导力和人格塑造力为大学生的自强、自信、自立夯实基础。文化自信以精神的力量构造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力,创造更加轻松、自由的文化生长条件,通过包装加工、发展重构思政工作以达到实质输出是基于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道德凝聚和公共关怀的深切认识,是“校园软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认同,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3 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意义
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角色缺位、链条断裂、重心偏移等问题[5],用文化自信参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充分利用文化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汇集不同的正能量,将文化自信转化为认识思政意义、认同思政的“三全育人”方略。
3.1 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全员育人
文化自信中基本和深沉的社会属性、民族性与认同性是全员育人的力量源泉。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自信的思想动员力量,坚持教育主体从“单”转向“多”注重政府的引导教育,协调配合学校教育,用好家庭教育,积极探索社会教育的辅助功能,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涵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集聚起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精神品质,以普惠性和全民性的方式凝聚起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学生的力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通过探索文化自信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层凝聚力和引领力,促使各群体弘扬主旋律,输出正能量,助力大学生实现道德自律、情感自律、行为自律,强调高校大学生行为意志的规范性、趋同性与全员性,从意识形态上强化思政效果。
3.2 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全程育人
全程育人的连续性表现在时间维度上的持续参与与不间断发展,要求从各年级覆盖到不同班级,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特质和需求,渗透进学生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使教育入脑、入心、入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必须扎根于文化土壤,才能吸收养分,实现可续持发展。文化自信的全程育人说到底是通过中国先进文化进头脑、进课堂、进教材,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程育人,就是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离校教育,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基于宏大历史根基的中华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内在动力。
3.3 文化自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性——全方位育人
中国文化重完整性,尚“调和”,提升思政实效,需要从空间维度上,协调各个环节同向发力。文化自信视域下推进全方位育人,是对思政工作的统筹与协调。要立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以文化为着力,文化自信为动力,完善健全第一课堂、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关切回应网络课堂,破除三个课堂之间的壁垒,使之互融互通,建立起矩阵建设、内容生产、运行管理、队伍合理的“三全育人”流程体系。再者,以“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将“十大育人体系”覆盖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分阶段、项目化、模块化进行教育与管理,发挥文化自信的激励教育作用和示范教育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4 文化自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路径思考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持与坚定。文化自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底蕴与文化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自信的实际应用、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文化自信依托思政的育人效果来延伸发展,思政教育以文化自信为目的,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通过文化自信认同、发展、重构“大思政”育人格局,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新路径。
4.1 思政自觉:积淀“大思政”育人格局思想准备
“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教育的文化属性。思政自觉是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思”的找寻与认知,对“践”的实现与发展,对“悟”的规律把握与指引。将文化自觉与思政自觉融合是个艰难的过程,首先要对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掌握思政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核心要素,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较,并去协调、适应与应用;其次要对思政文化的现状加以辩证。讲究文化的秩序,在文化发展中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强大自我,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最后要对思政文化的未来有预判,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多元化社会结构的冲击和主要矛盾的转变,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拜金主义、个人崇拜、历史虚无主义等一些错误思潮也趁机渗入,学会在冲突中自觉解析,在冲击中保持定力,强调思政上的自悟与他悟,强调自律、自尊、自爱,用文化自觉勾画“大思政”格局。
4.2 思政认同:夯实“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心理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相同性,思政认同是心理体认上的肯定和情感上的趋同,是一种“根”,它潜移默化地将国家、民族、社会的精神内涵对应于人类社会与高校的生命构建,用以支持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通过构建思政认知基础——强化思政价值认同——促进思政情感共鸣这一路径,从思想和行动上进行个人认同,在寻求对思政的共识、共振、共合中,对思政进行系统、全面、完整的判断与梳理,达到思政的集体认同,而个人和集体认同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增强对思政共同体的文化互动、心理归属与情感认同。
4.3 思政创新:孕育“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深厚沃土
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与低效辩证交替中演绎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创造是文化发展的源泉,是文化自信的动力,也是“大思政”育人格局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呈现、多方面创造的深厚支持。“大思政”的理论架构创新与实践模型的构造既要汲取20世纪中后期的“三育人”经验教训,也要厚重新时代“三全育人”的价值底气,不仅要保留传统思政教育优势,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进,寻求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异化。尊重传统思政,在守正中创新;支持改造思政,在锻造中革新;善待新生思政,在创造中创新。敢于、勇于、乐于鼓励和支持“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新内容、新方式、新尝试、新体系。坚持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思政,从而丰富思政内涵,提升思政水平,突显思政价值。
4.4 思政自信:熔铸“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动力引擎
文化自信是“大思政”育人格局构建合理性的客观认识和文化根基,是逻辑性的理性重构和文化传承,是价值性的充分肯定和文化实践。在某一程度上,文化自信育人的价值在于认识大学生、指引大学生,认同思政,意识到思想文化的优越性与价值性。文化自信在“大思政”上的应用能够使“三全育人”脉络得到合理诠释,不同的主体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在时间和空间角度上输出文化正能量,探讨“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建构,从心理上强化文化自信和思政自信的紧密关联性,以文化自信强化思政的理论自信,探索思政的实践自信,树立思政的价值自信,印证思政的应用自信。找寻思政自信的方式,不是局限于“全员育人”的点式集聚,而是突出系统、联系的整体式育人;不是局限于“全过程育人”的简单贯穿,而是强调持续、始终的拓展性育人;不是局限于“全方位育人”的单一层面分割,而是紧扣时代、互有交叉的复合层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