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设计与评价
2020-03-14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徐立冬蔡闻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马 琛 徐立冬 蔡闻一 刘 楠
一、 引言
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按照“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在第七次工作会上作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目标。
为贯彻落实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精神,积极响应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率先作为,发布实施了“改革+”、“智能+”和“航天+”的改革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以下简称“产业”)新形态为呈现目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推力。其中,“航天+”从产业布局的角度实现了产业形态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但是,围绕十九大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向的重大判断,以及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开展工作,也存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未确立、评价标准较匮乏、评价支撑体系不健全、措施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运营管控体系、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研究院亟需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 总体要求
(一)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其发展最鲜明的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环境下,研究院的产业逐步集中并形成核心业务,但是部分产业依然面临着盈利难、经营风险大的问题。存在这些阻碍的关键原因是没有找到靠什么业务来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形成支柱性的、对整个产业起决定性作用的板块集群。放弃速度偏好、重视发展质量,是关系产业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产业未来的发展更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稳健的增速规模;通过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转变产业增长模式;通过转型产业增长动力,推进市场化转型升级。
(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
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提出了向“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建设和国防建设”转型发展的“三高”要求;在产业层面,高质量保障产业重大工程、高效率完成产业核心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同时,研究院结合“三高”要求对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创新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为加快解决长期以来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问题提供了目标和方向:重大工程是产业发展质量的根基,蕴含着产业发展可行性升级的增长动力;核心任务是产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未来,加快航天强国建设,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发展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进方向。这也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的发展思路、方向路径及实施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
(三)加速产业的“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形成转型发展新动能
研究院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径主要包括“增量崛起”和“存量变革”,为进一步推动研究院产品的模块化向高技术壁垒进化,产业的价值链向中高端迁移,新产业的生态圈向一体化流程搭建,必须优化存量产业,拓展有竞争力的增量经济,通过系统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转型发展,深耕研究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一是增量崛起。拓增量,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培育代表研究院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领域,打造天地一体信息应用、商业航天、智能制造及新材料、无人系统、航天创意等项目。
二是存量变革。优存量,实施产业赋能,加速转型升级,在煤化工、特种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推动智能化转型,打造差异化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延伸和模式转型。
三、 高质量体系构架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研究院确定未来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产业政策、进行资源配置的一个根本要求,研究院必须加快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产业的高质量体系构架主要涵盖以下5 个层面。
(一)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基础,必须要放在发展的首位,因为这关系到研究院的产业发展是否长远。研究院通过统一员工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协调产业发展整体风险,规避“木桶效应”,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有序、高质量的产业发展。此外,研究院还需要对产业发展的经营项目设置刚性约束条件,建立全面、具体的负面清单,严控产业经营风险。研究院应通过依法合规经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控制存量风险、杜绝新增风险等手段,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二)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妥善处理快速发展中的各类关系,加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形成统筹全局、巩固根本、考虑长远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研究院应充分挖掘内部运营潜力,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的归核聚焦,坚决实施“‘两金’压控”“降杠杆、减负债”等重大专项工作,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新旧动能转换为技术创新的应用提供了机遇,没有深刻的创新动力变革,质量、效率、效益变革都难以实现。研究院要迭代新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原创性成果,需由投资驱动转向“技术+资本”驱动,实现研究院产业协同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方案(航天之星)的快速落地,依托研究院专项基金持续投入,形成具有航天特色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格局。
(四)模式转型
模式转型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转型后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增长动力缺乏后劲的问题比较突出,发展速度不均衡,体系开放的利益共享机制暂未形成、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研究院通过产业协同联动激发动能,以“智能+”改造存量产业,以“航天+”的商业航天、军民一体化、“星箭云”3 个新平台串联起优势企业,加强产业链联动,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培育商业航天新动能,携手各方共创商业航天新高度,实现商业航天的产业化发展。
(五)“航天+”新业态
“航天+”新业态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终呈现形式,研究院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要在“航天+”思想体系和思维模式下,打造“航天+”产业新形态,进而谋求更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更为丰厚的收益回报、更为显著的社会价值。研究院坚持发展航天云检、长征云等新产业,打造形成“航天+”产业新形态,培育新的系统级项目。图1 为研究院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模型。
图1 研究院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模型
四、 建设目标
研究院通过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运行实施,切实引导研究院产业发展的归核聚焦,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产业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提质增效得到有效落实。
(一)2019 年体系初建
研究院将航天科技集团“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发展能力目标纳入产业发展考评体系范围,实现研究院产业高质量发展监控体系与考评体系的统一。
(二)2021 年格局初成
研究院为解决历史遗留的重大经营风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核心竞争优势,打造一批增量明显的产业项目,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三)2025 年成效显现
研究院建成了市场化激励机制以激发人才动力与产业活力,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公司,产业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五、 发展举措
研究院以问题为导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以构建产业新业态为目标,着眼可持续发展全局,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模型,形成推动研究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具体包括5 个层面。
(一)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形成5 个“退出”清单
1.逐步退出战略关联度弱的业务
研究院的产业根植于军工与航天,业务发展不能从单一领域出发,不能从头开始,需要与自身核心的技术、资源和能力紧密结合,应依托已有的优势力量着眼未来的发展方向,着力发展关联产业。
2.逐步退出非主业业务
研究院应聚焦自身核心优势领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且市场地位稳固的业务,系统牵引、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发展,逐步退出与主业关联度不大或经济效益差的业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退出风险类贸易业务
研究院要保持对贸易类业务风险的敏感性,坚决杜绝高风险、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非贸易主业的单位坚决退出一般性贸易业务,回归产业经营本质,通过稳健经营来实现提质增效。
4.退出高风险运营业务
研究院应建立提质增效的长效工作机制,探索多渠道退出方式,清理淘汰一批资不抵债、连续3 年亏损、出现大额亏损、零利或微利的公司等,进一步提高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5.退出资源不能支撑的业务
在开展项目前,研究院需对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风险高的项目进行充分论证,稳妥开展自身可掌握关键技术或资源的“专、精、特、优”业务,对于非主业范畴、或已出现重大问题的项目,原则上不再追加资源投入。
(二)落实业务监测与风险防控,推进3 个提质增效目标
1.提升盈利能力
研究院需夯实自身产业成本管理,在保障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物资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环节的成本管控潜力,加强对应收账款与存货的管理力度。
2.降低债务风险
研究院应将下属各级单位纳入监控范围,减少经营负债,防范债务风险。精细划分并推进不同单位的降杠杆减负债工作,重点监控重资产及资金周转期限较长的公司。
3.优化资产状况
研究院要持续开展产业公司结构优化,坚决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推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产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研发核心技术,推进4 个“强化”创新思维
1.强化创新项目立项
研究院要推进创新项目质量变革,提高政治站位,以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航天技术内核,提升创新质量,增强立项项目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将精力重点投入附加值高、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创新技术研发工作中。
2.强化创新技术研发
研究院应推进创新技术效率变革,突破并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实现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形成一批具有航天自主知识产权的差异化技术,重点突破e–航海、油服装备等核心领域的单项技术。
3.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研究院要推进创新平台动力变革,加快“航天之星”院协同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成立长沙等区域平台项目团队,推进航天机器人创新中心落地运营,加速孵化产业链条。
4.强化创新机制突破
研究院应推进创新机制的市场化变革,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新体系,建立投融资机制,推动骨干人才持股,利用商业化手段,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
(四)加快资源配置重塑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向新领域、新项目转型升级
研究院需形成一批支撑产业未来发展的新项目、新领域:各三级单位自主创新,积极孵化产业发展潜能;研究院产业基金助力加速培育产业系统级新项目;院所两级协同,合力打造“航天+”产业化大项目;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智能+”赋能,形成产业规模增量的情况。
1.新产业——新发展
研究院要应用新的科研成果、新型技术,关注高增长、高利润产业,充分挖掘现有产业需求,创造并抓住新的市场需求,通过差异化竞争创造新的产业需求。
2.新业态——新动能
研究院应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业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聚焦当前的信息技术革命、5G、氢能、物联网、平台经济等创新活动,加速资源整合,从现有的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形态。
3.新模式——新方向
研究院需构建产业发展平台,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与融合,加速市场形态转型及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方式,进行结构重组与效率配置,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五)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航天+”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1. 以“航天云检”为代表的行业级运营平台
研究院为了发挥在航天试验检测领域核心优势,以“中国航天检测产业发展联盟”为载体,通过“航天云检”平台对社会、集团内外部优势的检测资源进行整合运营,构建新型商业模式,形成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的产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平台。
2.以“长征云”为代表的院级协同联动平台
研究院打造了以“长征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先进制造+ 工业互联网”新业态,构建了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航天智能制造新生态,升级商业模式完善营销体系,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加快推进“长征云”产业生态落地。
3.以部分专业厂所为代表的资源融合平台
部分专业厂所明确资源融合发展思路,通过产业融合实现外部融资,从而推进产业扩张。针对融合典型市场,建立外部资本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产业活力和改革红利,打造行业领先地位。
4.以“e 万源”为代表的技术服务平台
研究院通过“传统产业挖潜+转型、新兴产业转变+创新”等方式重点发力,提升传统动能,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缓冲期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依托“e 万源”平台,构建涵盖居、购、行、旅、教、娱、食、医、养等全方位服务内容的 “e 万源”智慧社区云台,探索创意化、产业化发展模式。
六、 评价体系
随着新时代和新阶段的不断发展,研究院的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研究院按照产业公司的业务领域、发展阶段、客户属性等要素及发展实际,建立产业高质量科学监测和评价体系。
(一)指标维度
研究院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于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理念的5 个层级,即风险管控、提质增效、技术创新、转型升级、“航天+”新业态,形成产业高质量指标体系维度。
(二)评价原则
研究院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形成实证与规范相统一的评价原则,建立可指导、可量化、可考核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评价原则主要包括以下4 个方面。
导向性评价:坚持战略导向,进一步归核聚焦。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模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评价。
差异化评价:按照产业公司的业务性质、发展阶段、主业性质不同,选取差异化考评指标,分类设定考评权重。
问题型评价:通过考评,发现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防止问题积压留存,进一步优化解决。
严约束评价:强化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严格对标,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体系框架
根据上文,可以得出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见表1。
表1 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
七、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引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精神,以及研究院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发展的要求,实现产业体系开放,进一步提升产业的体系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实现在新时代保军强军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