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高中语文古诗词文学的鉴赏与审美
2020-03-14冯兆阳
冯兆阳
以唐宋时期为杰出代表的古诗词文学艺术,无论从语言、音律还是内涵、情境等方面来说,都蕴含着无可比拟的“芸芸众美”元素。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古诗词鉴赏来加强审美教育,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现象。笔者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德育、智育、美育”既紧密一体又相互融通,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三驾马车”。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海洋中,唐诗宋词是一朵璀璨耀眼的珍异奇葩,蕴藏其中的景色情美时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缕缕香气,是滋养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优质资源。高中学龄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时期。那么,如何借助语文学科古诗词鉴赏开展“审美”教育呢?
一、善于从背景回照、跨越还原中体悟古诗词的美妙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其中的一个“情”字,精准地揭示了文艺作品的创作根本和解读之道。古诗词具有“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基本特点,这又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对后来者应用“知人论世”解读方法的实质性启迪。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背景回照(了解作者生平)、跨越还原(感知创作背景)”为抓手,以此寻找源头与线索,从而在感知与触摸中更好地体悟蕴藏其中的美妙情感。比如,“登高远眺看风景”原是一件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事情,但杜甫在《登高》中说道“最苦无山遮望眼”,这个“苦”字积淀了诗人的满腹情感,既是“诗眼”又是“情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创作背景“还原求解”——“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内忧外患,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作者漂泊在外、抱病等堂、北望中原,怎么不发出悲苦之叹呢?
二、善于从倾情多读、表象唤起中品鉴古诗词的美妙意境。苏轼强调指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其意重在强调“读(多读、熟读、深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俗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古诗词来说,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恰是濡染心绪、传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说,无论感知古诗词形象,理解古诗词内容,还是领悟它的美好意境和情感,我们应当通过反复深入地“读”,进而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内外互动”中唤起表象、体悟幽远、激发共鸣。比如,在《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归”字为着眼点,首先组织并引导学生進行个体悟读,在此基础上,再以同桌对读、小组研读、集体探读等多种形式,开展相互之间的涵咏吟诵和交流共享,以此把“方宅、草屋、桃李、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相融合,进而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切实可感的形象,从“悟文、读图、融情”中体会诗人的幽远志向和超然心境。
三、善于从精细品析、语言涵咏中体悟古诗词的美妙内涵。古时有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有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有王安石历经多字而终得一个“绿”字。所有这些,都在体现严谨治学的“炼字”精神。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字眼”或关键性词句,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精析品读、含英咀华,在弄懂字词句和整个语篇基础上,更好地把握中心内容、体悟作者情感,进而从总体上实现“成功鉴赏”的教学目标。比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普普通通的“瘦”字,不仅是词作的精神灵魂,还聚焦了词人“苦苦相思”的内在情感。笔者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细细咀嚼,既明晰了李清照为情而“瘦”的缘故,又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西风瘦菊、对花兴叹”的美好画面。如此而为,以“瘦”为牵引,让学生更好地走进作品,更好地走向作者内在心灵。
四、善于从人文挖掘、增进审美中注入古诗词的美妙力量。普高语文新课标强调:“要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古典诗词这一支优质资源,对学生积极开展“启智益能、铸造精神、塑造品格”的“教书育人”活动,以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基本特点,并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现象。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跟随作者通过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一些历史人物的追怀与褒贬,深刻体悟他那一心复国的雄心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苦忧愤。尤其最能体现凸显主旨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作者借助历史人物在充分表达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为人传递勇于进取、充满正义、催人奋发的正能量,而这恰是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必需品和营养品。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背景回照与跨越还原”“倾情多读与表象唤起”“精细品析与语言涵咏”“人文挖掘与增进审美”等开展鉴赏活动,有利于不断放大“德智美”育良好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