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策略
2020-03-14李艺
李艺
当前时代的发展使得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而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之下得以有效的进行,通过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有效的发展,能够使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基于上述角度,文章从全局观与大局观的角度,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创新性工作机制以及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并且对如何使农村成人教育予以优化的方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农村成人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育扶贫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共享调节机制相对欠缺
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自身需要充分的对农村以及社会等诸多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并且使相应的资源能够获得有效的合理化共享,然而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重视程度予以逐步提升的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整体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及自身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具有着较低的整合性,整体资源共享及协调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就其原因而言,可以总结为整体政策所具有的针对性相对薄弱,并且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以及各个管理部门在进行具体的统筹与协调过程中,其自身的统筹协调力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使其自身在发展中的规划职责无法得到有效的明晰,使活动中心文化站等诸多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开放,使相应的资源共享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在整体成人教育扶贫的开展过程中,资金层面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问题,使整体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成熟体系化运作模式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培训项目设施适切度相对较低
在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培训项目设置及课程安排中存在一定定度现实问题,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其自身农村教育课程无法进行有效的实际调查与研究,并且无法对农村成员的具体学习需求进行有效的考察,从而使整体教育培训的内容无法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与有效的创设,根据相应的调研可以发现,多数农村在进行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过程中,主要集中于劳动力转移以及家政服务方面,而无法对农村种植以及相应的养殖类技术进行有效的培育,使整体课堂所具有的广度与深度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使整体农村教育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适切程度相对较低,由此使整体农村教育无法获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三、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有效优化的方式
1、对政府的支持力度予以增加
在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使成人教育获得政府的支持,各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与教育部门进行有效的联合,对农村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及相应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的探索,对整体农村成人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予以有效的开展,对多元化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监督评估等诸多工作予以有效的优化,在经费上进行有效的保证,使整体农村成人教育事业能够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使其自身在发展中的经费投入情况能够获得有效的专项监督。
2、对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及科学性进行有效优化
在整体精准扶贫的教育扶贫背景之下,相应的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中需要使自身的培训项目以及各类的课程设置所具有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得以大幅度提升,在进行课程的具体设置之前,需要充分的对农村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调研,对其农村自身所拥有的经济结构进行有效的探索,对农村居民群体所具有的真实性教育需求予以有效的研究,使整体培训课程能够够分的将脱贫致富的理念予以有效的应用,对农村农民群体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各类综合技术进行有效的提升,使整体项目自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及。用性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使整体培训在具体开展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农民能够充分的对其急需掌握的各类专業知识以及脱贫致富的技能进行综合性的学习。
四、结语
精准扶贫背景之下,需要充分的对农村成人教育进行有效的开展,使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能够以教育扶贫的方式得以有效的实现,使我国农村居民在发展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生存技能得以有效的优化,使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创新技能的学习,而使自身的综合技能得以有效提高,由此使我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意性特征得以大幅度增加,各级政府及扶贫专项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对农村成人教育予以有效的重视,使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在发展中所存在的有效性得以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农村教育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红延.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3):60-64.
[2]张小鹏.新时期下关于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网络的建设与发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4):185-186.
[3]潘文.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4):196-197. DOI:10.3969/j.issn.1007-7103.2019.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