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与情感:特殊时期短视频的人文传播路径
2020-03-14张玲平冯蓓蓓
张玲平 冯蓓蓓
摘 要:在特殊时期的新闻宣传中,传统主流媒体担起了排头兵的重任,纷纷扛起传统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全天候、多维度的全新尝试,改变了原有新闻传播的样态,在特殊时期高效科学地应对了危机,重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模式,切实履行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当下不断探索的新路径。
关键词:疫情;短视频;具身体验;社群;人文传播
新闻媒体在传统电视传播布局之上,大胆将目光转向短视频领域,二者合力并行打造传播矩阵。短视频媒介的社交性、交互性使得用户信息共享、情感共通,加之以“真”为先行,以“境”为支撑,以“情”为导向的叙事传播策略,让短视频在疫情防控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让受众在疫情之下做到知行合一,命运共体。
一、事实呈现与社群聚焦
在信息爆炸发展的今天,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网络传播的社会化更是起到了“扬声器”的作用。在“媒介即讯息”的时代下,无论是“大屏”还是“小屏”,真实性是保证传播环境清朗的重要前提与保证,特别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虚假信息会加速传播裂变,造成严重后果。
(一)打破信息饥荒
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Crosth)曾提出著名的谣言公式 : 谣言 = 事件重要性 × 事件模糊性 ÷ 公众批判能力。由此可见,谣言的形成与事件的重要性与影响范围息息相关。而作为具有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的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短视频井喷发展的背景下,媒介“瞭望”作用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信息缺位”从而产生“信息疫情”。而在突发情况之下,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真实准确的新闻报道才是抚慰民心的一剂良药。传统媒体积极入驻主流短视频平台,在疫情通报、科学预防、防疫一线、信息辟谣等方面体现出了专业性与全面性。而在“人人皆是媒介”,人人都可成为信息源的今天,个人话语也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UGC、PGC的内容生产使得信息快速有效传播,成为战疫中一支生气勃勃的主力军。“林晨同学”1月22日在bilibili发布的“武汉up实拍vlog”播放量高达1002.2万。特殊时期,个人用户与媒体合力搭建起了真相的堡垒,筑起了钢铁长城。
(二)消除“生存孤岛”
传播是使社会聚合在一起的粘合剂,特殊时期的物理隔离使得手机成为人们唯一的社交工具,人与媒介、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也因之被重新解构。在大数据的牵引下,网民用户通过短视频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聚集结群至同一圈层,形成价值取向趋同的际遇群,并在“行为效应”的影响下规范自身行为,打造出了全新的社会景观,以显著的速度加入到了防疫抗疫的实践中去。圈层的生存要靠吸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其“流动的黏性”,强化了互动的频率,使得不同圈层的交集不断扩大,用户在其中实现了资源的共通、共建、共享, 短视频成为了信息共享的有效载体。而在信息的裹挟之下,被隔离的人们为寻求集体归属感,也将现实社交转化成“云社交”,将社群的影响力与现实世界相勾连,获得心理上的“社会补偿”。同源内容与异质需求在网络传播作用机制下,为短视频社交功能提供了重要逻辑基础,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模式,消除了“生存孤岛”。
二、传播“境化”与具身体验
环境是传播媒介延伸的重要支撑点,主体认知与现实环境的交互是避免“传而不通”的有效路径。当然,这里的环境并非我们现实中所接触的客观环境,而是媒介所打造出的“拟态环境”。这种“拟态氛围”使得主体认知不断丰富化、全息化,沉浸式切身性的体验进一步推动了主体的情感表述,使得符号化的传递不断延展。
(一)打造空间场域
在传播环境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对客观世界的复制与创新催化了新的场景,极大地拓展了媒介呈现客观世界的语言方式与符号形态。短视频充分利用了自身传播优势,积极打造“环绕式”空间场域,使得受传者在“拟态环境”中通过可听可视可感的画面内容对特定事物产生回馈,形成感官共振。当武汉被按下“暂停键”,这座城市也随之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央视新闻”官方抖音号发布的短视频《战疫VLOG》以总台记者为主体深入探寻武汉抗疫现场,以其亲近透明的视角,通过“方舱医院”、“火神山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这些符号化空间,拼凑出了一个多维度、全景似的“武汉空间”,成为受众进入武汉的重要切口。截至2020年11月7日,武汉日记记录者“蜘蛛猴面包”于大年三十发布的《封城日记》播放量已达1030万。这种沾着“泥土气息”的实录构建出了“我在现场”的空间场域。当生命的讯息被嵌进情感时,这种情感的聚合便会生成“最大公约数”,推动着舆论的发展。
(二)确立“身体在场”
科技的一次又一次飞跃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不断追求从“模仿”现实到“重塑”现实,最终实现“身体-身体”的本源交流。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使得“具身媒介”成为可能,将媒介与人“合二为一”。在媒介高度介入日常生活的当下,尤其媒介交互性、场景化和超现实的特性极大延伸了媒介的“生物”体征,逐渐打破媒介作为物与人之间的“他者”化区隔关系。融媒体语境下,短视频传播者深谙这一特质,将大量同类视频定向狙击、精准投放,让“身体在场”的反应链不断延长,形成持续的价值引导。《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是传统主流媒体与短视频融合的一次创新性尝试,94集的战“疫”故事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和“他者”视角的拍摄手法,提供了生活“场景”和体验“情境”,这种“如真”体验带来的强烈代入感已非单纯的“感同身受”,而是在消解传受之间的距离之后,在无意识“情感传染”的情况下达成了“身体共场”的一致性,生命的厚度与力度也在这一刻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故事讲述与情感认同
信息量的爆炸發展满足了受众对消息的渴求,而 “信息焦虑”也在此时应运而生。特别是在特殊时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压倒人们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人们亟需填补心中的空白。温情的抗“疫”故事,是人们心中曙光的方向,是唤醒群体记忆与情感的坚实基础,是打赢抗“疫”攻坚战的底气与力量。
(一)转化传播语态
起到“吹哨人”作用的传播媒介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快速、及时的反应充分彰显出了媒介的“四力”。短视频通过具有强烈日常化和个体视角特征的视听文本,以一种自洽的形式进行着自身的一套与主流媒体话语相适应的语义生产。“央视新闻”抖音号发布的68集《有你真好》播放量达35亿,以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服务者为对象,以人情味的传播语态生动展示了抗疫中的方方面面,直击人心,使人难以平复。不同于以往的视听文本,这些视频打破原先仅有文字与图片的双模态转向多元模态,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符号双向加持,创建了新的“语言规则”。例如将视频主题如“武汉加油”“致敬逆行者”通过放大加粗的形式鲜明地嵌进画面中,配合极具渲染力的背景音乐,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三突出”是样板戏电影中的重要原则,即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也与当下重大新闻报道中采取的手法不谋而合,而在疫情的报道中,“去中心化”的报道方式也屡屡出现,除了公众熟知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我们也认识了一群冲锋一线的医护人员。被感染医护人员隔空比出“OK”手势、医生夫妻在隔离病房前的偶遇、武汉医生患病经历的自述、人民解放军除夕夜出征、“英雄機长”申请执飞……视频中的人物故事,或宏大或微小都在脚踏实地中收获惊喜与感动。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上,“央视新闻”都显示出了对情感类视频的偏移,而这种共有情感方向的集纳式展现,让这场战“疫”充满了力量与温度。
(二)强化身份认同
作为一种仪式媒介,传播可以唤醒或重塑共同体的价值与文化记忆,吸引受众参与到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中。在疫情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情感也会随信息流向不同的接收点,当个人的情愫与集体情愫相融合时,这种“移情”就会转化为“共情”。2019年8月24日,“央视新闻”在抖音发布首条短视频,2020年1月20日发布首条疫情类短视频, 10月26日用户订阅量超一亿。截至2020年11月7日,“央视新闻”共发布3656条作品,其中点赞量前五的视频中有四条与疫情相关。无论是议题的设置还是传播符号的打造,繁密的内容输出营造出了不同情感振幅的互动情境。这些真实、生动的影像消弭了此刻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触发了普遍性的情感共鸣,形成了同命运共呼吸的文化共识,也使得短视频成为抗疫阻击战中的主要舆论阵地。而在“央视新闻”抖音号评论区域,一对多的网状节点式互动,主页设置的《有你真好》《战疫VLOG》合集,都在树立“共同战疫”专有语境,灵活开放地吸纳新的个体加入并赋予其身份。在后疫情时代,“央视新闻”抖音号配合央视新闻不定时的直播,与央视频、“央视新闻”微博账号联合跨屏直播,为讲述抗疫故事打开了窗口,为发出中国声音搭好了梯子。这一系列实践,无不唤醒了群体的情感能量,使其逐渐表现出“共同行为”的特质,加速自我身份的确立与认同,而精神层次与符号内涵也在一次次的身份认同与情绪堆叠中更加深化与丰富。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短视频对传播进行了重新破界与勘界,构建了传播生态的新范式。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守望者”的传统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的积极实践与转型。话语转化,专业并行,以态度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归宿,让2020年的寒冬渗透出了丝丝春意。在特殊时期语境与空间维度下,短视频打造出的“境化”空间与“具身化”体验,加强了受众的身份与情感认同,唤醒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全国人民俨然成为互关互联的“命运共同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讲述着属于中国的抗“疫”故事!
参考文献:
[1] 唐永勇.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的短视频传播模式[J].青年记者,2020(29):63-64.
[2] 朱婧雯,欧阳宏生.认知传播的理论谱系与研究进路——以体认、境化、行动的知觉-技术逻辑为线索[J].南京社会科学,2020(05):109-115+124.
[3]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世界是平的[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