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
2020-03-13罗兴望
罗兴望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且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6例作为此次调研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例,对照组术后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且为观察组患者分别行综合手术和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抽烟酗酒等,对患者行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骨科创伤;下肢静脉血栓;因素
【中图分类号】R322.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2-138-01
骨科创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应当秉承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否则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临床中治疗骨科创伤疾病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为手术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缺陷性就在于术后患者不能自由活动,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诱发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2]。此次调研通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且行骨科治疗的的手术患者共计16例,分析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研讨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且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例(对照组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观察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5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为(64.1±3.6)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例子,女性患者2例,平均年龄为(65.6±3.3)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性。
纳入标准:经过临床医生的联合诊断,患者病情状况属于此次调研预选取对象之内;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参与此次调研。
排除标准:对此次临床试验使用药物具有过敏史的患者;患有严重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患者;拒绝参与此次调研的患者。
1.2 方法
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两部分,即机械辅助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手术治疗组。机械辅助药物治疗组:辅助患者取仰卧位,抬高下肢和心脏呈30°角,使用绷带将患者下肢进行固定,然后将膝关节弯曲至15°,再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如患者血栓形成时间在3d内,可对尿激酶溶栓干预,初期还需行抗凝剂干预;行皮下静脉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使用低分子右旋糖和复方丹参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综合手术治疗组需要在机械辅助药物的基础上行手术除栓干预,具体措施为:切开患者下肢静脉,然后置入生物过滤器,行超声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酗酒因素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各因素比例;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下肢肿胀消失,能够自由行动;有效:患者下肢肿胀明显缓解,但未完全康复;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导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因素分析
观察组患者中患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酗酒习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种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将行机械辅助药物治疗的患者和综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行综合手术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骨科创伤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骨科创伤疾病患者,能够为患者帶来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预后。但是骨科创伤手术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由于患者在术后不能自主行动,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导致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且患者可能本身就患有一系列慢性疾病,也一定程度增加了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因此,需要对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干预,才能改善其病情,临床中对病情较轻的患者通常会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病情严重者则采用综合手术治疗[3]。
通过分析此次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组患者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更高,有抽烟酗酒习惯的患者比例也相对较高,说明以上因素会增加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4]。此次试验对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分别采用机械辅助药物治疗和综合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综合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行机械辅助药物治疗的患者,说明综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更佳[5]。
综上所述,导致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和抽烟酗酒。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为机械辅助药物治疗和综合手术治疗,综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人杰,赵海贵,廖永孝.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J].健康必读,2019,(9):215.
[2] 俞静.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24):231.
[3] 许元智.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9):52.
[4] 王政.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6):5-6.
[5] 吴卫国.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