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家族的风貌与精神,构筑一个人的三观
2020-03-13紫宸
紫宸
时隔17年,钟南山院士依然像一颗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公众面前,熬到双眼血丝密布依旧目光灼灼,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而这一切,与他家族的风骨、父母的指引、妻子的爱意、亲友的扶持,都密不可分。《人民日报》对他如是评价:既有国土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近日,钟南山院士的哽咽,刷屏了。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这位鞠躬尽瘁的84岁老人难忍眼里的泪水。
但你知道,这位救国民于危难的硬核男神,有一个怎样的婚姻和家族吗?
1957年,著名导演谢晋的电影《女篮五号》上映。在那个文化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一群明媚的女篮姑娘像一道炫目的光,惊艳了男女老少所有观众。
电影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上海女子篮球队的故事。原型是1952年前后组建的首届中国女篮,其中有位漂亮的主力队员叫李少芬——后来,她成了钟南山院士的妻子。
李少芬与钟南山同龄,且都来自广东。家中长辈原本就相识,但他俩之前并不熟。彼此开始亲近是在1955年。这一年,19岁的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也就是如今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据说当时钟南山经常去看望一位姨婆,恰好李少芬训练之余也常去看望一位姑婆。巧的是,姨婆和姑婆是一对闺蜜。所以缘分这东西,一旦来了,挡都挡不住。
两人投缘除了天时地利,还有共同的兴趣——都热爱运动,还曾一起备战全运会。
钟南山的田径、球类都极棒,最强的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400米栏比赛,以54秒6打破男子组全国纪录。他还以非运动员身份参加百米赛,跑出了11秒2的好成绩。
别人恋爱总是花前月下,他俩恋爱却经常约在球场。因为李少芬频繁集训和出国比赛,聚少离多,直到8年后他们才結婚。新房是体委安排的,不足10平米,只摆得下一张床和最简单的家具。和那个年代大多数婚礼一样,没有钻戒、美酒、婚纱,客人们吃块喜糖就算办了仪式。
婚后第二年,李少芬还在法国举办的“四国女子篮球比赛”中夺得冠军。直到1966年,她本来可以留在国家队当教练,但还是执意离开,选择回到了广东,原因特别朴素:要照顾养母和公公婆婆。同时,李少芬仍旧在广东女篮打球,直到38岁退役。
之后她又相继担任广东女篮教练、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篮协副主席等职务,至今还在为最爱的体育事业效力。
李少芬和钟南山院士生了一儿一女:女儿钟帷月,儿子钟帷德。他们亦非常优秀,在各自的职业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女儿钟惟月,优秀的游泳运动员,获得过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冠军,打破了短池蝶泳世界纪录。她的丈夫是美国人,叫费利伦,也是个篮球迷。儿子钟帷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泌尿外科专家。
女儿遗传母亲的体育天赋,儿子继承父亲的医学事业——这样的婚姻和家庭,令人艳羡。
再往上一辈追溯。钟南山院士的家世风骨,总让我想到那句“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父亲钟世藩,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又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是著名儿科专家,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钟南山院士向来以敢说真话、只说实话著称,这源于父亲对他从小的教诲, “父亲很少说话,但他说话都是有证据的”。
钟世藩教授75岁的时候,患了严重的眼疾,身体十分虚弱,但仍坚持撰写出长达40万字的儿科医学著作。而钟南山院士将这一精神真正地继承并传承了下来。
母亲廖月琴博览群书,经常给小时候的钟南山和妹妹讲故事。她本人在医疗事业中也非常了不起: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而她也有着不凡的出身,是有名的“鼓浪屿廖家”后裔。
在大众印象里,鼓浪屿是文艺清新的旅行地,到处是花与树、海水与阳光。其实那里更是精英辈出的人文宝地,各行各业都有杰出人物出自“鼓浪屿廖家”。比如钟南山的舅妈陈锦彩女士,她在鼓浪屿上是个公众人物,人们都叫她“廖医生娘”(廖是夫姓),善良热心,当地人大事小事都会找她。
前几年钟南山院士还回了一趟鼓浪屿,80岁的他与99岁的舅妈陈锦彩相聚,地点就选在了鼓浪屿医院。
陈锦彩女士说过一番话,很能概括这个神奇家族的特点: “鼓浪屿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拥有一种特质,在掌握自己专业的同时,还在音乐、体育、文学、外语等领域有所精通。”
母亲廖月琴的堂姑姑是廖翠凤,而廖翠凤的丈夫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语堂。廖翠凤与林语堂的爱情也是人间佳话。
早在廖翠凤之前,林语堂心底早有一片“白月光”。 “白月光”叫陈锦端,是圣玛丽女子学校一位学美术的女孩,林语堂曾回忆她“其美无比”。
两人情投意合,但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不同意,嫌林语堂家里太穷,不愿女儿受苦,还索性把邻家的女儿廖翠凤介绍给了林语堂(另一说是陈锦端为邻家姐妹廖翠凤牵的线,具体不详)。
见廖翠凤欣然同意,母亲狐疑:“林家那么穷,你不怕嫁过去受苦啊?”廖翠凤十分豁达:“穷有什么关系。”
结婚之后,林语堂—把火把结婚证烧了。廖翠凤要发飙,林语堂却说:“结婚证只有离婚的时候才能用上,留它干嘛?”他们就这样,从国内到美国到德国,从贫贱到富贵,不离不弃生活了50年,直到林语堂先生去世。
林语堂先生生前感慨: “我好比一个气球,她是沉重的坠头儿,若不是她拉着,我还不知要飞到哪儿去呢。”
回头再看廖翠凤当初,她不顾非议的婚姻选择中,可见识人准确,判断力出色,沿袭了鼓浪屿廖家一脉的气质。
金婚纪念日,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枚金胸针,上面铸着“金玉缘”三个字,还精雕细刻了林语堂翻译詹姆斯·惠特坎·李莱的名诗《老情人》。
提及这一段往事,我想表达的其实是,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家族的风貌和精神都会沉淀在血脉深处,构筑起一个人的三观。
可以这么说:在体育圈,钟南山是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在医学界,李少芬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最近,钟南山院士的一组健身照刷遍网络。年复一年的高强度工作下,他仍然半点不见老年人的疲态,精气神十足。他的夫人李少芬亦是如此,气度干练优雅。只要有空,一家人还是常常一起打球、一起游泳。家里改造出简易健身房,跑步机、双杠、哑铃、动感单车、拉力器……随时锻炼。他还常常打球,跑步一般5公里左右,这些都是他常年保持年轻状态的方法。
硬核家族、硬核伴侣,造就了硬核的“钟爷爷”。
他思路清晰,目光坚毅,给医学生们上课,抛梗接梗流畅自如:“其实我们差得也不多,你们是‘90后,我是‘80后。他公开痛批吸烟危害,劝比他大6岁的袁隆平戒烟。
17年前的非典期间,他面对全国媒体的长怆短炮,坚决不说空话套话,字字属实句句见血: “按照你们的看法,是不是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什么现在已经控制?根本就没有控制!”“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没有!”
他的耿直引起一片哗然,但这实话却是抗击非典最急需的“药”。
别人不敢接的烫手山芋他抢着接:“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早些年,他从自己身上接连抽血做了近30次试验;为了研究清楚一氧化碳对人体影响究竟多大,他冒着生命危险猛吸大量一氧化碳。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有网友抛出了一个锋利却实在的疑问:如果不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多少人还会一如既往记得这位老人?
多数人的天性,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
但时隔17年,他依然像一颗定心丸,在最危急的时刻出现在公众面前,熬到双眼血丝密布依旧目光灼灼,传递着必胜的信念。
是的,做人,总要信。
而这一切,与他家族的风骨、父母的指引、妻子的爱意、亲友的扶持,都密不可分。真正的名门贵族,不是家财万贯挥金如土,不是豪门恩怨后宫争斗,而是代际沿袭的精神财富,担当国民栋梁的格局和能力。
摘自微信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