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发展
——以陕西省图书馆“智能文化云地标”的建设实践为例

2020-03-13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陕西省数字图书馆

陆 路 秦 升

西安,古称长安,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建都于此,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我国四大古都之首。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历史遗存俯拾皆是。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将西安重新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陕西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9月,是我国建成时间较早、西部地区建成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全馆总建筑面积132,740余平方米(含在建新馆),馆藏文献总量525万余册(件),年接待读者260余万人次[1],是文化和旅游部授予的国家一级图书馆。该馆兼具文献借阅、信息咨询与知识交流功能,系陕西省地方文献收藏中心、陕西省图书馆协作协调与业务辅导中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分中心、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同时陕西省也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最早实施的六个试点省之一,陕西省图书馆在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服务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遂使文旅融合成为新时期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现实课题和重要风向标[2]。于此背景下,陕西省图书馆立足于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省级文献信息资源富集高地这一优势,尝试推动全省开展以“智能文化云地标”(下文简称“云地标”)为核心的新型数字文化服务创新,促使古都长安的历史文化秉赋与省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深度融合。

1 “云地标”建设的时代与技术背景

1.1 供需失衡的地方公共数字资源建设背景

近年来,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一直是各地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重点[3]。以陕西省为例,省图书馆自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以来先后建成了以陕西秦腔秦韵、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陕西当代艺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陕西帝王陵、陕西宗教文化、陕西历代名人、丝绸之路等为主题的系列多媒体资源库,并建设了一批以《丝绸之路明清俗曲》《西安鼓乐》《关中唐陵》《秦川佛韵》《探秘陕西舞台艺术》等为代表的文化专题片。截至2019年初,陕西省图书馆相关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总量达115TB。但这些已经建成的海量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播与服务范围的扩展,造成了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的供需失衡。

其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半径存在天然地理限制,既往图书馆在推广地方文化数字资源时,一般只以当地居民与读者为假想服务目标群体,没有考虑到数字文化资源易于传播的特性,忽视了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共同文化需求。这种仍以传统服务空间分布为主的服务,限制了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的利用。目前不少基层图书馆在服务形式上仍以借阅、讲座、亲子活动等传统服务为主,对如何利用省馆海量的地方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推广与传播都缺乏经验,数字化服务就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这也使得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与需求相偏离,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4],导致数字文化资源服务的价值在现实中很难得以充分体现。

因此,对于基层公共图书馆而言,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实施需要回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本意,从注重“铺点建设”、低水平覆盖向强调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转变,而需要重点思考的领域,也应该是如何畅通传播渠道,充分发挥地方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的应有效能。陕西省图书馆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的指导下,大力建设基于云技术的资源与技术保障平台,以期通过“公共文化云”的服务真正实现数字化服务,“云地标”就是一个具体的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手段与措施。

1.2 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

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5]。所谓“全域旅游”,指的是突破景区、景点的限制,区域各行业、各部门都参与满足游客体验的新旅游理念[6]。

在全域旅游的趋势下,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一般的游山玩水服务模式,越来越注重于“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的旅游文化体验。比如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表明,仅2018年国庆长假期间,就有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其中37.8%的游客文化体验时间为2至5天[7]。但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长期以来各具其名,自成体系,没有真正实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的目标,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说明了“诗与远方”需要以理念为基础进行深度融合[8]。

在全域旅游和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基层文化单位应该更加注重开展文旅融合服务。基层图书馆、文化馆拥有地方特色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而旅游部门拥有游客资源,文旅融合的趋势必然是资源和渠道的整合。例如2019年初我们在对西安白鹿原、大雁塔、大明宫等景区的“人工智能导游”等服务进行调研时发现,游客只需要通过扫码的方式就可获得景点信息。这种“人工智能导游”信息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基础,其创建既有旅游景区自身的努力,也有类似携程、途牛、驴妈妈等为大众提供旅游服务的公司的协助。在全域旅游的概念下,旅游区域已经逐渐超脱于单个景区,旅游部门仅从自身的人才储备与关注重点出发,已经难以独自承担整个区域的文化宣传重任。这就给拥有大量地方文化数字资源的公共文化单位,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启动文旅融合项目,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和效益,提供了广泛的建设空间和合作机遇。陕西省图书馆“智能文化云地标”项目的建设,正是契合了盘活现有文化系统地方数字文化资源的工作思路,其目的是为陕西省全域旅游服务提供助力。

1.3 “互联网+”与短视频传播助力下的现代技术背景

1.3.1 “互联网+”背景下的图书馆跨界合作服务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世界首届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9〕。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10〕,并于同年7月签批《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1〕。这个符号“+”即是变革开放和重塑融合,新形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应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服务转型。例如内蒙古图书馆与自治区的新华书店利用互联网合作推出彩云服务“你看书,我买单”,杭州图书馆与阿里巴巴合作通过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开展免证、免押金的图书借阅〔12〕。这些利用互联网开展跨界合作的服务方式是公共文化机构开展“互联网+”服务的典型案例。

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渠道,充分发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效能方面,陕西省图书馆也进行了大量尝试。比如2018年中秋节期间,陕西省图书馆联合共青团陕西省委、省京剧院、腾讯大秦网共同开展了“京剧数字资源进校园”活动,以播放京剧视频及动画、数字画屏展映京剧画展、互动学习讲座等形式,为陕西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高校平台。这次活动通过腾讯大秦网、腾讯视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求是》圆点直播等诸多新闻传媒在线直播,充分发挥了媒体资源的力量。这次直播活动的收看人数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当年相关排名中居第八位,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对比以往公共图书馆组织的活动,其影响力往往局限于文化系统内部,参与者大多是图书馆的既有读者。通过互联网媒体的参与,尤其是与腾讯这样的优势企业合作,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效能得到了飞速提升。“云地标”也一定要以最新的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注重互联网的传播渠道,才能体现出公共文化云服务的价值所在。

1.3.2 短视频时代的新型数字资源形式

在智能手机时代,短视频成为数字资源传播的重要形式。根据全球领先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美咨询的数据,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3.53亿,37.3%的用户愿意用短视频代替文字交流〔13〕。2018年底,陕西省图书馆与腾讯大秦网联合举办《映像陕西·民俗迎春》大型系列主题活动,为陕西省全域旅游做文化宣传。此次活动以短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文化“短视频”征集、春节民俗随手拍、中外文化交流、在线文化知识互动四个环节,全面发掘、展示陕西春节民俗文化活动。腾讯公司通过腾讯大秦网、腾讯微信、腾讯视频等新媒体矩阵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立体式的传播。根据腾讯后台数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向1800万陕西网友进行了宣传,累计曝光量达1764万人次,参与互动交流的人数接近1200万人次,活动惠及了陕西省三分之一的人口,获得了以往传统数字文化服务所无法企及的收效,充分彰显了短视频等新型数字文化服务手段在现代图书馆大众服务中的巨大潜力。这对陕西省图书馆“云地标”的产生具有启迪作用,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云地标”所提供的数字文化资源应以短视频作为最主要的内容表现形式。

2 “云地标”的服务路径、主要特点与价值功用

2.1 服务路径

近年来,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重建设、轻实用的问题,供需关系本末倒置,无法为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提供帮助,也与现阶段最流行的短视频传播、碎片化阅读、注重个人兴趣等数字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相互脱节。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应从文旅融合大文化的理念出发,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重新梳理整合,把以往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语音化、视频化,并与文化资源所在地、所在单位进行深度合作,从而让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中发挥作用。

关于“云地标”的建设路径,经过前期缜密的调研、思考和筹备,陕西省图书馆提出首先应将业已建成的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整理为图片、语音、短视频等多种资源存储形式,然后采用和大型互联网服务公司合作的方式,在旅游景区、公共文化服务窗口等服务点设置“云地标”二维码,向大众传播新型公共数字文化特色资源。外地游客及本地居民可以随时通过自已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获取个人感兴趣的景点信息以及相关的诗词歌赋、建筑风貌、人文佚事等文化信息资源。

2.2 服务特点

(1)以场景入口激活游客的地域文化需求

知识是流动的,它有几个主要要素:一是开放性,它是知识流动的基础,开放性越高,知识的流动性就越大;二是关联度,关联是将独立的数据解放出来并连接在一起,互联网打破了现行的结构和传统的渠道,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新秩序的建立依赖于关联度;三是传播力,知识开放出来,它需要有更便于交流的外部环境,网络成为它最重要的渠道和手段〔14〕。近年来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的数字文化资源虽可谓汗牛充栋,但因开放不足、关联度差、揭示渠道不畅,大多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如何利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整合相关资源,使之成为助力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的“活”的资源,还需要不断创新探索。

陕西省图书馆近年来致力于在公共文化机构、乡村旅游景点、文化活动聚集地设立“云地标”,通过多样的实地文化场景反复刺激用户对文化资源的需求,自主索取与场景地有关的优秀数字文化资源。正如用户最多的手机新闻类应用“今日头条”的广告语“你所关心的,才是头条”一样,“云地标”也是以用户自身关注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打破传统的资源检索方式,主动提供与场景密切相关的文化信息,以受众的兴趣为突破口,提高数字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突显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多年以来的资源建设优势。

“云地标”是一个必要的场景入口。一个理论设计再好的手机端APP应用或互联网小程序,没有实地场景来激活,没有好的时机去宣传和推广,就得不到大规模用户的关注与使用,最终会在不断涌现的满足互联网用户需求和习惯的海量应用中,被束之高阁成为过眼云烟。旅游景点的显著特点是总以新游客居多,“云地标”确保了新来访者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持续关注,借助具有吸引力的资源形成口碑相传,能有效拓展用户规模,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的显著提升。

(2)以地理位置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拓展

“云地标”天然具有位置属性,利用地理定位可让用户浏览附近的公共文化场馆、预约文化活动。这进一步完善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并在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和服务内容的同时,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种类及位置的可视化、智能化、开放式展示。

根据途牛网发布的《2018年乡村旅游分析报告》,从乡村旅游的出游目的来看,有45%的游客关注体验乡村美食,18%的游客对参与乡村项目和活动有着浓厚兴趣,还有一些游客的出游目的是为了摄影、写生、参加集体活动等〔15〕,而“云地标”就可以针对性地提供有关当地的文化活动、美食、优美风景、历史传说、旅游攻略等文化资源,让数字文化资源满足游客的实际文化需求。例如陕西旅游强县宝鸡凤县的文旅局在准备为游客在县域内树立“最佳摄影点”标识时了解到正在试点的省图书馆“云地标”项目,即要求在所有标识点增加“云地标”二维码,由县图书馆整理上传与每个摄影点有关的文化内容,以提升游客在拍摄地感受到的文化内涵,推介县域内的其他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2.3 价值功用

首先,“云地标”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信息点标识,是陕西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视觉识别。地点设置有“云地标”,就提示用户这里有文化内容,可以在这个场景所在地看到文化信息资源。这种标识和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服务辨识度。

其次,作为一个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检索入口,“云地标”可以引起用户的好奇心理,刺激其对文化资源的实时需求。这是目前触发文化应用的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知晓度问题。

最后,“云地标”也是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效能的数据采集器。由于每一个地标在后台都有独特的标识,可以实现实时、精准的大数据统计,尤其便于对持续增长的新用户进行分析和研判,有助于相关部门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科学决策,解决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满意度和绩效统计问题。例如,我们在2018年11月收集整理了试点建设的146个“云地标”的部分数据,发现用户主要来源于陕西省内,部分来源于离陕西较近的四川、重庆、湖北、山西等省,其中25—45岁的游客占到了旅游群体的60.2%,有32.1%的用户更关注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8.3%的游客更喜欢看短视频文化内容等,这些数据为进一步针对服务对象提高服务水平打下了基础。

3 “云地标”建设与服务的陕西实践

3.1 延川乾坤湾的“云地标”服务实践

延川县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知青下乡插队的地方,也是陕西著名作家路遥的家乡,县内“乾坤湾”为当地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在此有180°大转弯,景观独特却鲜有人知。延川县是国家贫困县,缺少财政资金对乾坤湾景区进行文化宣传。陕西省图书馆联合延川县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县域的各个景区设立了“云地标”,并整理了大量有关延川县地域的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将乾坤湾景区、文安驿古镇、路遥故居、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等有机地结合,相互推介,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化体验。游客在延川县境内只要通过一个“云地标”来阅览文化资源,那么“陕西公共文化云”移动服务端就会推介当地其他相互关联的内容。而且“云地标”所依托的“陕西公共文化云”还具备人工智能系统,游客只要将“乾坤湾”照片在人工智能系统里比对,系统就会将与“乾坤湾”有关的地理位置及所有文化信息呈现出来,并且延展到县域内安置“云地标”的文安驿镇、最美乡村梁家河、路遥故居等所有与之相关的文化资源。这不仅盘活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文化资源,也因其即时、方便、快捷的检索模式深受游客和旅游部门的欢迎,为“智能文化云地标”服务在全省的试点工作打下了基础。

3.2 文化扶贫进程中的“云地标”服务推广

习总书记曾说:“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16〕近些年,文化扶贫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17]。许多贫困县既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区,但同时也是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传输途径最为匮乏、需要重点扶持的地区,所以陕西省图书馆首先选择在贫困县大面积开展“云地标”的试点工作。从2019年5月开始,此项工作已经在陕西省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展开,截至2019年10月陕西省已向26个区县下发了“云地标”892个。现阶段的“云地标”工作不仅是文化和旅游两领域之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也是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服务基层、以文化助力扶贫的大胆尝试。例如陕西省汉中市的贫困县佛坪,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多田少,农业基本条件差,自古交通闭塞,运输靠人力挑背。但县域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在此均有分布,尤其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密度在全国最高,真正是“大熊猫的故乡”。如何以佛坪县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对贫困县的大文化进行宣传,成为在当地设立“云地标”的主要试点任务。截至2019年10月,在佛坪县文旅局的支持下,在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中心,以及人与自然宣教中心、县文化馆和图书馆、沙窝村红军旧址、仙果寺等公共文化机构及旅游景点设置20个“文化云墙标”,6个文化地标,开设了“文化建设”“历史传说”“红色血脉”“走进秦岭”“佛坪旅游”“佛坪非遗”“佛坪博物馆”7个文化主题频道。县图书馆邀请当地自然保护专家、历史学家共同整理文化内容,以短视频、短音频的形式重新盘活剪辑数字资源,抓重点、创特色,以“云地标”作为文旅融合的抓手,有效助力了当地的全域旅游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3.3 “云地标”促使唐诗与西安街区景观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陕西省图书馆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现有产品的文化潜力,扩展“云地标”的服务领域。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云地标”不应仅仅用于景区景观的浅表性介绍,而应主动制造需求,进一步挖掘现有数字文化资源背后的地理信息,为具有更多文化需求的地区与大众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从2017年12月开始,在报送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家西安·最自豪》研究简报中大量纳入了“诗话长安”项目的研究成果,以《清平调》《长恨歌》等唐代诗词歌赋为线索,以在西安居住过的唐代诗人如李白、空海等历史故事为素材,结合地方历史遗迹、文物,对其时代背景、生活方式、艺术造诣、地理位置等进行了趣味解读。时任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从2018年6月开始,多次予以肯定性批示,提出了将唐诗文化和西安市全域旅游相结合的思路。然而,从全域旅游宣传的角度来看,纸质文献的大众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陕西省图书馆提出利用本馆现有的数字文化资源,以可视化的方式通过“智能文化云地标”将该研究成果与长安历史地点相结合,利用“云地标”促使优质文化资源进入大街小巷,成为普惠广大基层群众、满足游客知识获取需要的新型数字文化服务。

2019年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电视连续剧《长安十二时辰》在全国热播,剧中出现了永兴坊、兴庆坊、大唐西市等大量唐代长安的街坊名称和历史地名,引起了大众对唐代文化以及唐长安城108坊的兴趣,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文化内容。这种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有机结合,恰恰是文化智能云地标的强项。这促使陕西省图书馆进一步思考应该如何利用好馆藏资源,梳理和建设唐代长安城的数字文化资源,通过“云地标”的建设为西安市旅游部门提供相关的文旅融合内容服务。

4 “云地标”的新技术运用及其体制机制保障

4.1 新技术的运用

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呼吁文化共享工程在实际运作中应该重视云服务的运用[18,19]。因此,在“云地标”的试点过程中,陕西省图书馆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尝试在“云地标”中有效嵌入相关新兴技术。具体而言,陕西省图书馆在“云地标”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技术作为服务保障:

(1)采用当前最流行的“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SaaS是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服务模式,供应商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定购的服务和时间长短向供应商支付费用。用户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不用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不用担心硬件的不断升级,按照需求向供应商以租金形式购买服务即可。这种方式注重于购买服务,而不是软件源代码的版权。因为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软件必须频繁的更新迭代,任何事业单位都难以维持软件的高速发展。以SaaS模式作为主要服务手段,就成为了避免政府公共资源浪费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即可实现“云地标”运营过程中服务功能的不断升级与完善。

(2)采用地理位置服务(LBS)技术。LBS技术使得用户通过“云地标”可以就近、公平地享受来自省图书馆及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文化资源。这样不仅扩展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覆盖空间及其网络布局,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全域旅游的文化内涵。

(3)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文化领域的AI技术让数字文化内容与用户在资源认知层面产生了互动,比如用户只需将自已拍摄的照片上传到数据库,AI识别图片信息后为游客介绍该景点的相关信息及照片所无法呈现的景点文化内涵。这样不仅提升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品质,延伸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广泛传播,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4.2 体制机制保障

陕西省图书馆的“云地标”项目目前尚处于理念形成与工作试点的初期阶段,因而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就先期试点实践而论,“云地标”至少需要在体制机制的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逐步完善。

(1)行政主管的协调

“云地标”项目的突出特点体现在文旅融合,其中包含两个工作重点,一是公共文化资源的梳理和传播,二是乡村旅游地的宣传和推广。这就需要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协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与旅游景点开展紧密协作,从“智能云地标”的地点选择和制作到文化资源的再生产,在行政层面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确保项目实施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服务效能的有效提升。

(2)基层工作的激励

“云地标”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手段,增加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尤其在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整序方面需要文化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并提高自身对本地特色文化的再认识,掌握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激励制度,促使基层文化工作者以更高的工作积极性、更大的热情投入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特色文化的传播推广,真正让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赋能于旅游公共服务。

(3)资金的长效投入

“云地标”所展示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系统,需要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人工智能咨询系统也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人机磨合,技术平台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地升级和改良,这都需要建立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只有确保了资金投入,才能让“云地标”的覆盖范围更广,资源展示更有趣和更人性化,从而引导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积累大规模的服务人群基数,促进文旅融合收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4)标准规范的完善

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云地标”的创新实践也不能脱离以上原则,这就需要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随着“云地标”试点工作的梯次演进,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以基本性和均等性为原则,促进项目在不同地区的复制和建设,尤其是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异应在项目建设中予以充分考虑。在资源的整理再加工和云地标的布点宣传工作中,必须持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要符合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制定的适用于全国的统一的数字化工作标准,做到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文旅e家”应用的兼容与对接,提供一致和标准的资源内容。“云地标”的选点应依据公益性、便利性的原则,避免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不当牟利、使用不便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全省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形成一盘棋,实现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5 结语

“云地标”是一项以技术为先导、以提升基层服务效能为目标的文化创新实践项目,也是一项刚刚起步、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文旅融合服务项目。通过试点,我们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在地标设计方面,设置在公共文化机构的云地标相对明显,而设置在旅游景点的云地标则由于体积过小,有时难以引起游客注意。再如试点工作初期,地标序列号印制在地标的背面,而地标大多固定在墙体,若基层工作者疏忽安错了位置,工作人员很难发现后台数据与前台地标的对应错误。为了方便地标后台数据的设置和工作人员的巡检,地标的序列号应该印刷在地标的正面。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基层文化旅游工作者的培训,督导其按照统一要求及时选点安装地标,并有效引导用户形成使用习惯。

以往部分地区的数字文化资源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普遍存在重复建设、网点失衡、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20,21]。2019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第63号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为解决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政策性指导。陕西省图书馆希望以“云地标”为突破口,解决全省数字文化资源网点失衡、技术落后的问题,并在“云地标”的推广过程中逐步完善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资源存储和供给体系,使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能够真正促进文旅融合,实现资源供需平衡,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猜你喜欢

陕西省数字图书馆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图书馆
答数字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