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诚守护“北京蓝”的环保人

2020-03-13刘保献

工会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监测中心高密度监测点

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它浓缩了北京市PM2.5平均变化,也记载了一个人的青春岁月。他就是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

2012年前,北京市的整个监测体系只有三十几个点位,执法队员只能满街转着查污染,北京急需要建立一套高密度的监测网络。但传统的监测点位造价高昂,建设涵盖全市三百多个街道乡镇的高密度监测网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了节约成本,就需要价格便宜、性能达标的微型传感器。为此,团队开展了研发工作,申请了几十项专利。后续的安装也不轻松,“我们经常凌晨一两点刚把设备安装完,五六点钟又爬起来去另外一个点。”刘保献说。2015年至今,监测中心在北京共布设1300余个低成本、小型化、高密度的监测传感设备,精准识别500米×500米网格内不同时段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相关技术直接应用到京津冀地区3000余个热点网格,为精准化环境执法督察提供了有力支撑。随重污染天数逐年减少,刘保献也把青春献给了十余年里的百万个监测数据。

猜你喜欢

监测中心高密度监测点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
砥砺奋进的五年
学习考察,这十个城市是首选
责任源于使命——访辽宁省环保厅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副主任林殿科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