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劳模造像 讴歌时代精神

2021-01-14

工会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张涛肖像

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共有79人获得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他们是首都各行各业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

2015年起,北京市总工会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开展劳模主题创作活动。今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各专业师生以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为创作题材,用艺术再次记录了新时代劳模的风采。日前,本刊记者来到为劳模造像写生现场,探访央美师生为劳模造像幕后的故事。

淡墨素彩写“嫦娥”英雄

用淡墨精致地刻画出劳模的五官特征,用率性潇洒的毛笔勾勒出了“航天五院”的战袍,用浅色描摹铺排出熠熠生辉的工作环境,这样一幅具有航天特征的水墨肖像在画家廖勤的笔下逐渐显现,且惟妙惟肖,水墨画面里的人物就是探访“嫦娥”的科学家孙泽洲。

在写生现场,全国劳模孙泽洲笔直地坐在廖勤对面,他穿一身白色长大褂,神态平和地说:“我第一次做模特,特别紧张。这与我平时工作差别很大,我希望给画家呈现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写生创作,一幅水墨淡彩的人物画圆满完成。对孙泽洲的肖像刻画入木三分,五官笔墨分明,眉宇之间有着坚毅的神态,尽显人物的英姿勃发。廖勤在翻阅孙泽州的资料时,敏锐地发现了一个细节:这位劳模的脖颈某处显得比一般人要粗,虽心怀疑惑然而并未随意改动。在现场孙泽州为廖勤破解了这个“秘密”:由于长期从事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孙泽洲的颈椎曾经出现各种问题,因而脖颈一处显得比一般人粗。怀揣着对劳模的敬佩,廖勤随即对画像进行了艺术处理,但这一微小改动让艺术家内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

此幅作品在背景的创意也是独具匠心,廖勤大胆利用冷色系来渲染流光溢彩的航空组件,与孙泽洲形成明暗对比的视觉效果,使孙泽洲的形象更加生动和具体。孙泽洲看到作品兴奋不已,说自己的形象第一次通过艺术家画出来,特别有意义,即便对艺术不懂,但是对这幅作品特别满意。

廖勤为孙泽洲画像

李翔为苗保河画像

笔精色妙绘科研先锋

一张宽60厘米高80厘米的写实油画创作吸引了众多观者,这是一张农业科研工作者苗保河的肖像。画面人物造型采用了全国劳模苗保河在实验室里的工作状态,人物神态专注认真,表现了其严谨的科研精神。画家李翔对人物肖像的油画写生,采用了传统写实主义油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表情以及手势动作,生动地表达出苗保河的人物特征。背景颜色大量选用了绿色,代表了苗保河扎根京西农业科研,创造出了欣欣向荣的无限生机;而实验台中的蓝色、黄色、白色、粉色的器皿以及液体,丰富了画面的冷暖关系,更加鲜活地表现出苗保河的五彩人生。

苗保河看到此幅作品特别惊喜,满脸微笑的说:“学生们说我平时就是这个不苟言笑的样子,今天,通过画家的创作我才算是真正看到自己工作时候的样子了。”,如此逼真的肖像让他满意至极。听了李翔的构思讲述,苗保河也更加明白了作品中的精神意义。他表示将继续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为祖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木板刻出豌豆“掌门人”

在一张木板上,卢标用手中的刻刀完成了一张全国劳模张涛肖像的创作。与其他画种不同,木质版画的现场创作工具极其简单,艺术家利用手中的一把刻刀把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传达给观者,木板上的深一刀浅一刀交相辉映,如同岁月的历史痕迹,长短曲直的线条疏密有致,营造出一幅朴质无华的人物肖像版画。

张涛在劳模肖像写生现场

卢标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的大三学生,接到任务之后,着手收集了张涛的各种资料,包括她周边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对豌豆花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创作。结合前期的艺术构思和写生资料,卢标决定利用木质版画的最大的特点,采用黑白构图的形式,以简洁朴素的艺术风格去创作张涛的肖像。在现场,与张涛一起再次仔细观摩卢标木板上的人物形象,细节生动别致,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宽边镜架,以及围绕在人物周边各式各样漂亮的豌豆花,让观者惊叹版画的艺术魅力。

写生结束后,张涛说:“我是一位地道农民,由于长期与土地打交道,自己的形象和气质本身就很朴素,经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木质版画的艺术风格与自己追求的精神格调特别吻合。”同时,她也对中央美术学院广大艺术家发出了邀请,热情欢迎到她们基地写生创作,因为那里有全国最美的豌豆花。

创作后记:用艺术作品记录时代精神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呈现劳模风采,展现劳模成就,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2015年始,北京市总工会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开展为劳模造像的专题创作活动。

今年,为了更好地完成为劳模造像的艺术活动,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并遴选了百余位教授、学生共同完成此项创作任务。除了常规的油画、水墨肖像外,组织方也充分考虑了最终展览的呈现效果,特意增添了版画、雕塑、水彩、素描、剪纸等艺术形式,使今年的活动艺术成果更加丰富多样。

据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岳洁琼介绍,为劳模造像的活动已经是中央美院和北京市总工会连续合作五年的艺术项目了,中央美术学院无论是范迪安院长还是其他参与创作的师生都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劳模致敬,表达对劳动的尊重,本身也是一个向劳模学习的过程。为了把此项活动做的更好,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展览部与北京市总工会劳模工作部以及中央美院多次进行调研,总结以往经验。此次活动与往年有几个方面的不同之处。首先,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不能大规模组织现场进行写生活动,而是采取了少量分批次写生,也许或多或少缺少了现场劳模肖像写生的生动性。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今年在收集劳模资料方面,全院师生下了一番功夫,各尽所能地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也进一步加大了对劳模的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保障。第二,美院师生为劳模造像艺术活动的参与度一年比一年高。从2015年进行大规模的写生以后,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表示,通过这样的艺术创作,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劳模精神深深感染了参与的每位师生。老师和同学们出于热爱,在为劳模造像的主题创作中,获得幸福感,一方面是给社会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自己的人生也更有意义。第三,为了提高弘扬劳模精神的艺术影响力和感召力,把此次活动定义“为劳模造像”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突出主题性的艺术主张。这也是中央美院多年来引领全国主题性创作的实践印证,重在倡导弘扬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艺术体现。为了保证此次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个画种都有一位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一批优秀的老师们亲自参与并指导学生创作。

本次由北京市总工会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太庙艺术馆承办的“劳动创造生活:依模做范——劳动写生作品展”将于近期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展出。

猜你喜欢

中央美术学院张涛肖像
张涛书法作品
冰城“方舱”开建!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中央美术学院夏理斌博士“家乡记忆”油画赏析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艺术再长征
寇月朋作品欣赏
《怪诞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