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重在“联”关爱重在“实”
2020-03-13
重庆涪陵区关工委创新校地联动关爱模式
十年前,一批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学生初次来到新妙镇十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当时,新妙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文喜的家就在十字村。他发现,这些大学生志愿者非常适合做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如果能利用高校智力资源优势来助力五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妙镇和学院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校地合作、关爱儿童”工作模式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历经十年探索,已然成为涪陵区关工委关爱帮扶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
开拓创新丰富内涵关爱机制不断成熟
十年来,涪陵区“校地合作、关爱儿童”工作模式不断走向成熟,内涵更加丰富。关爱内容由单一向多样化拓展。合作之初,大学生志愿者只负责对少年儿童进行单一的课业辅导。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从单一的课外辅导逐步拓展为兴趣爱好培养、传授课外知识、讲述红色故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极大地丰富了关爱帮扶内容。
在关爱时间上,则采取“长短结合”的方式。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关爱活动的时间分为长期和短期。短期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对儿童们进行的帮教关爱活动。长期是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寒暑假为儿童们连续开展一周及以上的关爱活动,其中最长的一次为22天。通过“长短结合”,不仅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更能让孩子们系统地、持续地学到更多知识,获取更多快乐,培养更多兴趣,让儿童们的校外生活更加充实。
起初,推行“校地合作、关爱儿童”工作模式的基地在新妙镇十字村,经过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个基地的功能逐步显现、影响逐步扩大。现在,经济金融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已先后在新妙镇14个村(社区)开展了关爱儿童活动,实际上这个社会实践基地已经扩展到整个新妙镇。
在关爱方式方面,涪陵区关工委和学院还采取了“来去结合”的运作机制。“来”,是指将大学生志愿者吸引到社会实践基地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受到教育,提高自己。十年来,学院共派出大学生志愿者1396人次、140多批次到新妙镇十字村、北门村、白鹤村、互助村、适园村等14个村(社区)开展关爱儿童活动,受教育儿童达3181人次,其中留守儿童3136人次、困境儿童45人次。“去”,就是组织本地儿童跟随大学生志愿者到重庆理工大学去参观校园,观看图书馆、足球场,了解大学生活,让村里的孩子从小树立“认真读书、考上大学、奉献社会”的梦想,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道路。10年来,新妙镇关工委累计组织了95名农村留守儿童代表到重庆理工大学校园参观。
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关爱范围不断拓展
十年的实践表明,走“校地合作、关爱儿童”的新路子,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努力提高儿童关爱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新妙镇与高校共同开展关爱儿童活动,实现了需求互补,既可以提高关爱儿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又可以锤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双方各取所需的效果。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既是关工委关爱的对象,又是参与关爱少年儿童的关爱者。在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了解社会、拓展知识、锤炼意志。
近几年,涪陵区关工委进一步推广“校地合作、关爱儿童”工作模式,除重庆理工大学之外,仅2019年,就有湖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830多名到17个乡镇街道、30多个村(社区)开展“校地合作、关爱儿童”工作,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52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