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精准化建设
2020-03-13付晓春侯晓蕾
付晓春 侯晓蕾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1 背景分析
1.1 政策背景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仁川宣言》和《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明确指出:2030年全球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宣言对未来世界的教育发展规划了蓝图确定了目标。继而,各个国家对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也提出更加具体的举措。
2019年2月,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中国政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积极主动兑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for Education)的重要举措,对于国际社会早日实现2030教育目标在方法论和内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1]:①更加注重以德为先。②更加注重全面发展。③更加注重面向人人。④更加注重终身学习。⑤更加注重因材施教。⑥更加注重知行合一。⑦更加注重融合发展。⑧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这是对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教育实际情况充分融合与提炼的结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确定了基调和原则,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如何发展好职业教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称“职教20条”),对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更从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这在全国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学习。大家信心满满,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贡献力量。
1.2 实践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过渡到内涵建设提升的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职教20条”中也强调[2]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等成为影响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困惑主要包括:大家对“双师型”概念的认识还不尽相同,“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和流动机制不够通畅,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方案还未完善等等。因此,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什么是“双师型”教师?
2 概念的提出
“双师”概念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一个特有的概念,具有“中国特色”。最早是由王义澄先生在1990年12月5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并阐释。概括地讲,“双师”就是“教师+工程师”。1995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首次从政策层面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职业教育界对于“双师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于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了最初的共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进步,大家对于“双师型”的认知和理解也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视角,对于“什么样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具有不同的解读和认定标准。
3 概念的演化
“双师型”概念的演化,概括起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3.1 双师=双能力
1998年,《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提到,文化课教师应了解专业知识,专业课教师应掌握专业技能。要求“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双重能力,即“双能力”说。“双能力”较明确地指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要求,但不容易量化和考核。
3.2 双师=双身份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也就是教师应该具备双重的身份,即“双身份”说。“双身份”规定了“双师型”教师的显性身份特征,辨识度高,但可能偏于形式化。
3.3 双师=双素质
2002年,《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强调“双师型”教师既应有实践经验,又应有理论基础,同时具备教师和某一专业领域的职业素养,即“双素质”说。“双素质”与“双能力”相似,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和标准化,否则难以操作。
3.4 双师=双证书
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专业教师还应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在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基础上,还应拥有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说。“双证书”在实际工作中可行性强,但难免流于形式。有的教师也许具备某一职业资格证书,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却不尽如人意。
3.5 双师=双职称
2004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提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和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从教师人才资源的水平上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即“双职称”说。职称晋升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认可,职称晋升制度是对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潜在指导。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上应有差异。职业教育应依据其本身的教学特色设立教师职称晋升制度,而不能全盘借鉴普通教育的制度模式。这样会使职业教育的晋升制度丧失活力。对于通过“双职称”的方式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3],应注意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综上,“双师型”的概念经历了提出与演变的多个阶段,大家对于“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还在不断地深化之中。对于概念的讨论与辨析有利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概念的争论也不可怕,反而是促进交流和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
4 什么是精准化建设
4.1 从质化到量化
1995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是最早规定“双师型”教师数量的官方政策文件,即提出“双师型”教师要占实习指导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1/3以上。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建议》(教计〔1997〕95号)和《教育部关于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中皆明确要求,将每个专业至少配备2名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和2名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本专业“双师型”专任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标准。2004年《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2004〕16号)强调,在高职院校评估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可评为合格,若达到70%则可评为优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规定,从2019年起,在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公开招聘中,原则上要求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与此同时,还要求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教师要实行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可见,随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和明确,有标准、易量化、可考核是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有效策略。
4.2 从个别到整体
从“双师型”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无论是“双能力”“双素质”或是“双证书”“双职称”,我们之前的理解都较侧重于个人的素质和条件。然而,正如我们不能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成为全才一样,也很难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文武双全、样样精通。每个人的天赋和经验不同,一定有属于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任何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对于概念理解的藩篱,把“双师型”从个人扩展到整个职业教育教师团体,即个体与群体关系的重塑。与个体指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维不同,群体指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强调的是具有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教师和具有传授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师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职业教育教师共同体。教师应该是一个共同体[4],是一个具有共同的目标,以主体的地位共同参与自身专业发展的计划、实施和反思的智力团体,由此实现共同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个体发展。把“双师型”教师看作一个群体概念,将在理论和技能教学两方面分别具有优势的教师进行互补,整合构成“双师型”教师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思路拓宽之后[5],有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作为“双师型”教师的整体建设又该遵循怎样的路径呢?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应该由他所承担的课程任务来决定,即课程类型决定教师素质。职业院校的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类:通识类、专业类、实践类。对应不同类型的课程,对于教师又有什么要求呢?①通识类课程的教师是带领学生打实基础和仰望星空的引领者,应该注重理论的修养。通识类课程就是培养学生“不变”素质的课程,例如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现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个大学生在大一学到的知识可能在毕业时已经过时,我们的教育应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通识类课程的教师也应适当地了解本地区本学校的产业和专业近况,将其渗透到基础课程的教学之中。②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对于本专业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良好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成长铺就道路。专业类课程教师的任务较重,要求也较高,是“双师型”教师的中坚力量。因此,专业类课程教师在努力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应通过交流、访问、实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升自我在该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方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③实践类课程的教师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桥梁,可以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保驾护航。此类课程的教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最高,最好是企业兼职教师,有相关行业就业创业经历,或在实际岗位锻炼过的教师来担任。例如,目前有些创业课程的教师本身并没有创业经历,在课程教授中难免照本宣科,不能现身说法,导致课程的实效性不高,学生收获不大。
4.3 从单一到多元
4.3.1 准入制度的多元化 据教育部调查显示,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中,超过50%的教师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而在有些地区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可见,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存在单一化和理论化的问题。高职院校旨在培养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的技术技能人才。而教师却大多来自普通高校,实践经验比较缺乏,这样的教师队伍是难以完成高职院校培养任务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明确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可见,国家对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并从“进口”把关,确保教师的条件与素质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4.3.2 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评价机制是影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因素。普通高校和一般企业各自有比较成熟的奖惩、晋升和评价机制。而“双师型”教师因其跨界性,兼具学校和企业的双重体系的特点,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高校,也不能照搬企业的做法。目前,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正从单纯注重科研成果,逐渐发展为科研成果和实践成果并重,激励效用进一步显现。此外,对于学历、职称、年龄等的限制也逐渐放宽,呈现出打开大门、广纳贤才,一派包容兴盛的气象。
4.3.3 培训方案的多元化 建立完善多元的教师培训方案,不仅为新任教师适应岗位打好基础,更是整个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对于有些学校的教师队伍的彻底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在改革的同时,将原有的教师努力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中提到,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方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灵活变通的。既可以是会议讲座、交流访学,也可以是实习实训、项目合作;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企业。不拘一格地培训人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操平台优势,挖掘潜力,提升能力。
5 双师型教师如何适应未来社会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国家对于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人才的顶层设计。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等已经在真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如何适应未来的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呢?
5.1 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教育者先受教育”。教育者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重要使命,坚持人为本、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努力成为“四有”好教师,做“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统一”。正所谓“身正为师,行为世范”。想要培养大国工匠,教师首先应具备工匠精神。建设教育强国,必强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之源。没有高水平的“工匠之师”,就没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6],其基础是专业技能和技术,具有难以替代性,重点是具有敬业、追求卓越、意志力和创造性等特点,关键核心是奉献精神与个人价值实现,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源泉。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在培育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7],其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品行修养更是“培养工匠的工匠精神”。正如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考察职业教育时强调的:“职教教师们不仅要会讲解书本知识,同时要能更好地传授职业技能;不仅要能指引学生服务国家和社会,同时也要培育学生们修炼匠心、格物致知;除了成为一名灵魂工程师,更应成为‘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
5.2 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成长的立身之本。正如之前所述,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任何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分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职业的分工更加趋向于精细化、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努力钻研,实现自我专业素养的不断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职业院校的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应把专业成长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
5.3 终身学习
Schoology发布了《全球数字学习现状》。这是一份通过调查和访谈来自89个国家的2 846个教师而得出的报告。报告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职业学习社群和个人学习社交网进行职业发展学习是最有效的,协作可能是解决职业发展课程的关键。在智能和网络时代[8],旧有的学习方式已渐渐被打破,更加便捷、个性、形象的学习方式将愈来愈普及。由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天然紧密的联系,“双师型”教师更要顺应潮流、拥抱时代,将最新的思想和技术融入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并不断创新。这一切都要求作为教师本身,应首先做到拒绝停滞、不惧改变、不断学习。
6 结语
有学者指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主动思考、善于创新和实现教育变革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诚然[9],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根植实践、拓宽思路,从粗放式的改革之路向精准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