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民职业化发展趋向研究

2020-03-13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职业化社会保障劳动力

李 强

(青海民族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民生活环境有巨大的改变,但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然处于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一环。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都明确提出要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的战略部署,在政策的支持下如何实现农民职业化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一、职业化农民的概况

关于职业化农民和传统农民的定义在农民学中争论已久,最早提出职业化农民的明确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他认为职业化农民与传统农民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农民主要是把维持生计作为自己农业生产的目的,遵循自古传统,在社会等级中维系着其所属的社会身份定位;而职业化农民将农业作为一个全新的产业来经营,全面地进入市场,利用其已有条件尽可能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生产目标,在最小的风险基础上进行最大利润的生产。传统农民和职业化农民最大差异在于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一种传统的社会身份,而职业化农民则是像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是农业市场化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呈现的一种全新的身份属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群体,职业化农民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身份农民而言的,它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职业化农民强调农民是一种全新的职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份农民,职业化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是否是自愿性的选择从事农民这一职业,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化农民是专门从事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

职业化农民具有一定的现代劳务经济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创新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高素质生产者。总的来说,职业化农民具备以下素质:在专业技能上,要具有专业的生产技能素质,知道并了解现代农业技术,能熟练的掌握多项生产技巧和专业性技能;在道德品质上,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素质,崇尚科学、自立自强、知法守法、诚信有爱;在经营管理上,要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务和土地等资源进行专业专业化生产并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

二、发展职业化农民的困境分析

素质是指据市场需求组织和控制生产的能力。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封建传统的制约,我国大多数农民对市场规律信息接收和反馈能力差,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动态,把握市场情况,适应市场生产发展。由于缺少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协调、组织能力不强,由此带来的是承担风险的冒险家精神和竞争精神的不足,闯劲干劲的优良品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农业管理的教育和培训,从事经营活动大多数靠碰运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渐扩大。在农业生产方面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了农村劳动力“欠专业化”、农业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这种专业技能不足、结构失衡的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严重阻力,社会各界学者对未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缺失的都很担忧,担心日后会出现无人耕种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经验来看,美国、英国、法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1980年就分别已经下降到2.6%、3.5%和11.2%。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人口为93727万人,乡村劳动力总量为53222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为48.21%,201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27.4%,远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1]。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依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将影响职业化农民发展的进程。

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从农民工年龄层次来看,2012年,50岁以下农民工的比例占到了84.9%[2]。在职业化农民发展过程中需要高技能、高素质及创新能力强的中青年劳动力,而中青年劳动力又是各部门创新能力最强的生产要素。所以说,我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不利于职业化农民的人才储备。

传统农民技能制约农民职业化。农民职业化的转变过程其实也是农民专业培养化和农民市民化转变的统一过程。农民职业化改变农民的旧面貌成为终身职业来培养,农民市民化最终发生户籍和身份的转变融入到城市当中。但从目前农民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来看,存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普遍现象。一方面,从事农业的农民专业技能素质偏低。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农民所占有的收入不高的土地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第二来源。

三、发展职业化农民的对策分析

中国农民身份的职业化转变,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与鼓励,而且本身也是一种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国家政策的扶持在身份转变中起关键作用,由于获得农民身份在其中具有独特的被动感和固化感,这是历史制度演变的结果,若制度政策没有发生改变,则农民的身份转变就会陷入瓶颈。随着我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生产方式和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影响并冲击着阻碍农民身份转变的障碍,但是职业化农民身份还没有得到制度性的硕果,农民职业化身份没有得到制度的保障与认可。所以,未来农民职业化发展仍需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首先,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解开农民与土地的相互依存与束缚。现阶段,农业的组成结构还是以传统生计农业为特色,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形态,这样的模式形态决定了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速度较慢,分散的农业生产形式成为阻碍农业生产技术应用和产业化进程的屏障。与此同时,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也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实现土地生产规模化经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是实现农民职业化,让广大农民成为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掌握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知识。与此同时,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农村积极有效实施,重点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改革。其次,户籍制度的创新。户籍制度的创新意在摆脱户籍制度产生的社会认同差异。户籍制度创新首要的核心目的是转变农民身份,消除对农村户口的歧视,恢复户口的初衷与本质,并且逐步剥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许多功能,包括就业、社会保障、学校制度规定的特殊户口要求。最后,政治权利机制的创新,构建平等的权利机制,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我们要以公平对待农民为立足点,消除制度性歧视农民,农民国民待遇的权利受损和不公平的现实,政府应该在制度安排、体制设计和政策制定等切实考虑农民和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关系,从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并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化、标准化的支持体制,这是解决农民问题,加快农民身份的转换的方法。

加强职业化农民的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农民职业化。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以培养素质过硬、数量相当和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根据职业化农民培养的瓶颈限制,加强政府和财政支持的责任,注重培训效果,构建农民终身教育的服务平台;给予农民培训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比如政府补贴学费,无息贷款等。此外,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优化知识结构和技能,教育模式上有灵活的时间、空间和内容,如教学下乡,勤工助学组合。增强吸引力和培训的效率,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以及设立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基本标准,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确保职业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建立有效的筹资机制。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在劳动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其次,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体投入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其形式主要包括来自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应通过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的方式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投资。此外,农民自己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社会保障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障贫穷农民的利益,努力减少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经济负担,鼓励和保护农民的流动,不人为地设置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障碍以及专业的限制。逐渐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目前,我国城乡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所以为了维护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要缩小城市与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差距。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健全社会保险保障的基础上,加快在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等保障原则来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平衡城乡间的社会保障水平。最后,明晰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与职能方式,各级行政队伍落实权责明细,加大对管理人员素质与工作实施专业培训,从而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经济承受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保障真正具有其应有的社会性、福利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目的。

四、结语

乡村地区是实现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重要战略部署的主阵地,对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农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培训和发展是实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准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因此,推动广大乡村地区的农民职业化发展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措施。乡村人口迁移背景下,乡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也是制约乡村人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职业化农民的发展不断加快,但仍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对职业化农民发展的学术研究还需进一步推进,对职业化农民发展的探索也会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下更加成熟。

猜你喜欢

职业化社会保障劳动力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