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应用
2020-03-13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团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在团内生活与社会活动中区别于一般青年,以及团组织区别于其他青年组织的思想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它既是团员政治觉悟与团性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员精神上的标志、思想上的“身份证”,也是团员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作用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是影响团员先进性的基本因素。团员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与实践来获得和保持的,团员意识教育正是针对培养团员的这种意识而产生的。
开展团员意识教育既是共青团组织带有根本性、全局性与长期性的问题,也是由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团员人数占九成之多,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人群。这一现象使得很多大学生团员极易忽视自身的团员身份,加上部分高校中共青团组织建设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也造成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足、大学生团员的归属感不强等问题。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仪式在学校教育的场域下,去除了宗教的色彩,被赋予了隐性教育的功能与价值[2]。仪式教育因其独有的象征性、集体性、规范性等特点也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团员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团中央早在2011年研究制定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试用版)》中就明确指出,“仪式教育是分类引导青年工作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是,仪式教育在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应用仍存在着仪式形式化、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在新时代,团中央注重巩固提升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的背景下,与团员意识教育相关的仪式化活动会越来越多,而且对这类活动的开展水平与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亟待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指引。
将仪式教育应用于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探索其中的运用策略,不仅可以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团员意识教育提供一个方法性指引,让大学生的团员意识教育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还可以为高校具体实施团员意识教育提供操作化的对策建议,使大学生团员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一、应用于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仪式教育类型分析
高校的仪式教育不仅具有仪式文化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在其发展演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属性。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仪式分类理论以及当今高校仪式、团员教育的内在特征,应用于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仪式教育类型主要划分为“通过”型仪式教育、组织生活型仪式教育、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和泛化型仪式教育等四类。这四类仪式教育的仪式资源并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在实操层面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
(一)“通过”型仪式教育
法国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在其著作《过渡礼仪》(Ritesof Passage)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体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开头和结尾的一系列阶段所组成”,“其中每一个事件均伴随着仪式,其‘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3]。在高校,“通过”型仪式活动往往伴随着大学生个体身份角色时序性或阶段性的转变。
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通过”型仪式是指伴随大学生团员所处的角色、状态发生重要变化而举办的仪式活动,鼓舞与引导团员青年不断适应阶段性的成长变化。这类活动通常发生在团员通过了某一个特定的“关卡”的时候。根据大学生团员一般的成长规律,高校内常见的“通过”型仪式教育活动有开学典礼(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共青团入团仪式(从一般青年到共青团员的角色转变)、成人礼仪式(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角色转变)、新任职团学干部履职宣誓仪式(从团员到团学干部的角色转变)、共青团各类颁奖荣誉活动(从普通青年到模范青年的角色转变)、毕业典礼(从大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共青团离团仪式(从共青团员到非共青团员的角色转变)等。
(二)组织生活型仪式教育
团的组织生活是共青团组织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员自我教育的具体形式,是团内生活区别于一般青年活动的重要标志。严格团内政治生活和团员教育管理,是确保团组织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增强团内组织生活“仪式感”,对于克服团员意识淡薄、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随意化、团内组织生活平淡化和庸俗化、党团衔接工作形式化和虚化等倾向,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强化团员意识,切实保持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与群众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组织生活型仪式是指团内政治生活中制度化、规范化或程序化的仪式活动,主要为团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团员大会相关仪式;团的基层组织“三会两制一课”相关仪式,即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团员教育评议、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团课开班等的规范程序。
(三)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
纪念庆典活动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公共仪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经成为传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思想意识的重要载体。重大的纪念庆典活动具有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功能[4]。加强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对于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铭记历史,坚定永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纪念庆典型仪式主要是指纪念重大节日、事件或重要人物的仪式活动,包含纪念仪式和庆典仪式两个方面的内容。纪念仪式是指凭借具有纪念意义的日期与符号将民众聚合在一起追思缅怀的神圣典礼,从而形成集体性的文明追求或历史记忆[5]。纪念活动也是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对人或事进行追思、怀念的一种仪式[6]。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曾经掀起过轰轰烈烈的、连绵不断的青年运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青年运动有3次,分别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和1945年的“一二·一”运动[7]。持续深入开展以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等为代表的青年运动纪念活动,就是要通过仪式化的定期纪念来激励当代青年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庆典仪式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在特定的时间举办的集体性、庆祝性的仪式化活动,承载着特定的人文内涵与价值取向。如国庆节庆典纪念仪式、校庆庆典纪念仪式等。
(四)泛化型仪式教育
文化学家坦姆比亚(S.J.Tambiah)认为,“仪式和非仪式之间的界定是相对的而并非绝对的”。他基于文化学视角提出了仪式的定义:“一种结合文化而构建起来的象征交流的系统,是由一系列模式化与序列化的言语与行为组成,通常是借助于多种媒介体现出来。”[8]仪式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固定或法定仪式,它还可以泛化为具有仪式意义的或含有仪式化元素的一切动作与行为活动。
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泛化型仪式主要是指一切非法定、非传统程序化的具有仪式意味的仪式化活动、动作或行为。在高校,任何非实用性的、富有象征意义的动作、行为以及由这些动作和行为组合成的活动,均可纳入泛化型仪式教育的范畴,此类型多为融合上述三个类型仪式元素、自创类的仪式教育。例如新生团员“三证颁发”(“三证”即团员证、团章和团徽)仪式、过团员政治生日等。
二、仪式教育应用于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优化策略
加强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是共青团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新形势下,如何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地用好仪式教育这一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团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是摆在各级团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仪式的丰富内涵与高校团建实际,就如何统筹、协调、融合运用好四类仪式教育类型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找好着力点,强化“通过”型仪式教育的感染力
在高校,团员青年们借助“通过”型仪式,不仅可以为自己上一阶段的状态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会借此增强顺利完成下一阶段成长经历后的成就感与荣誉感,这实际上也是对团员意识教育价值与意义的一种彰显与弘扬。近年来,共青团中央高度重视仪式教育的功能,先后印发了《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超龄离团仪式规定(试行)》等文件,这些文件大大提升了各地开展相关仪式活动的规范性与仪式感。然而,当前的一些高校的“通过”型仪式存在浮在表面、照本宣科、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重形式轻效果的情况,有待进一步优化。
运用“通过”型仪式开展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关键是要找好着力点,强化仪式教育的感染力。这个着力点就是要打造主题鲜明、能够充分诠释并催化内容的形式,确保“通过”型仪式中应有的元素得到充分表达。以“五四”表彰仪式为例,高校的“五四”表彰仪式时常会被精简内容,比如宣读表彰内容时仅限于读表彰决定或通报内容;仅选取部分受表彰的代表上台领奖,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团员青年获奖者的荣誉感及其带来的激励示范作用。重要时间节点的“五四”表彰仪式应将“表彰”的元素充分显现出来,展现其隆重性,可以体现在隆重宣读获奖名单、为每位获奖者颁奖或者大张旗鼓地多渠道宣传先进典型,增强选树典型的“仪式感”等,以此凸显团员获奖者在一个阶段取得的荣誉,表达对获奖者的尊崇,激励其再接再厉开启下一阶段新征程。
(二)把握支撑点,增强组织生活型仪式教育的凝聚力
团组织生活在团内政治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随着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的改变,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的形势下,想要提高团组织生活的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在现实中,部分高校的组织生活型仪式存在着团内政治生活仪式感不足、组织生活简单化庸俗化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
运用组织生活型仪式开展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关键是要把握支撑点,增强仪式教育的凝聚力。把握支撑点就是要在“严”字上下功夫,严把程序关,强调团内组织生活的庄重性、严肃性与政治性。组织生活如果没有足够的仪式感来开展,就容易使与会者以“无所谓”“无所为”的随意心态来参加会议或活动。高校应通过进一步规范内容和固定部分程序来赋予团的组织生活庄严的仪式感,尤其是要注重凸显“举(挂)团旗、戴团徽、唱团歌、读入团誓言、学团章、交团费、过团日、上团课、学团史、转团组织关系”等团组织的有形标识。例如,高校在组织开展基层团组织生活会的时候,可考虑选取上述标识中的“举(挂)团旗”“戴团徽”“学团史”等三个进行组合,形成规定动作,并以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同时,还要通过规范团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严格团费收缴程序等,确保团的组织生活做到规定程序一步不少、规定动作一个不漏,使大学生团员每过一次组织生活,就唤醒一次个人的团性自觉和团员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团员自我提醒。
(三)找准切入点,扩大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的影响力
许多高校均会借助每年的一些国家重大节庆日及纪念日的契机,由团学骨干引路,在大学生青年中广泛开展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活动。但是个别高校的纪念庆典型仪式存在内容单一、重理性灌输、轻情感体验,甚至有形式化、娱乐化的倾向等问题,其内容与形式亟须进一步完善。
运用纪念庆典型仪式开展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扩大仪式教育的影响力。高校仪式教育的过程性要素包括符号、场所、时机、程序和行为等五个要素。这些要素是仪式教育内在结构的基本逻辑单元。找准切入点就是要围绕团员意识教育,抓住国庆、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庆日以及纪念刘胡兰、雷锋等英烈纪念日等契机,在上述五要素内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展开仪式教育。例如,2019年,团中央把握住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时机,集中组织开展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特别主题团日活动,并专门推出了《共青团公开课——主题团日之仪式教育》实景教学片,统一了该活动的标准流程,充分发挥了“沉浸式”仪式教育的感召功效,引领全国各地团员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在新时代切实发挥好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活动流程较好地呈现了仪式教育的符号、场所、时机、程序和行为等要素,具体环节按顺序为齐唱国歌、参观瞻仰、专题微团课、团旗下的演讲、入团宣誓、寄语团员、齐唱团歌、互动展示。基于这8个程序要点,各级团组织可以结合自身状况,酌情减少或增加一些程序,倡导结合团员青年特点、学科专业特色等来举行该活动。
(四)挖掘结合点,提升泛化型仪式教育的吸引力
近年来,不少高校根据自身所在地区或本校的历史传统与特色来展开本土化的仪式教育活动,如南京地区不少高校在每年12月13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上海师范大学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时期举行女儿节等。但是专门针对高校团员的泛化型仪式并不多,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创新,尤其是在做好最基本的仪式教育的基础上,在制度、内容、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
运用泛化型仪式开展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关键是要挖掘结合点,提升仪式教育的吸引力。挖掘结合点就是要善于结合形势、区域和学校特色、专业特点或本校团员特点展开仪式教育活动,可以是对上述三个类型仪式元素的合理融合、延伸或拓展;也可以将一些新鲜、时代感强的内容或形式组合成一个仪式感强的自创活动,让青年学生对其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与新鲜感。例如,为给大学新生上好团员教育“第一课”,高校可专门设计举办新生团员“三证颁发”仪式,通过现场为新生团员颁发团员证、团章与团徽,提醒刚入学的青年团员们要谨记团员身份与责任,时刻保持团员的先进性;高校还可积极策划开展“过团员政治生日”的活动,通过赠送政治生日贺卡、讲述团员微故事、深入谈心谈话等各类组合程序让团员在入团周年纪念日过“政治生日”,充分传递团组织的关心、希望和鞭策,切实增强团员的荣誉感与使命感。
综上所述,仪式教育是加强新时代高校团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的重要举措。应用于新时代高校团员意识教育的仪式教育类型主要分为“通过”型仪式教育、组织生活型仪式教育、纪念庆典型仪式教育和泛化型仪式教育等四类。结合高校团建实际,融合运用好四类仪式教育类型,抓好各自关键点,强化仪式教育在高校团员意识教育中的影响力与吸引力,从而提升团员意识教育的时代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