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价值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研究
2020-03-13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彰显了国家政治理想、社会规范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为转化一般经历由认知到认同,再到践行的过程,亦即个体由外在主导要求转化为主体自我意识、内在需求及实践诉求。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只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才能调动个体的主体意识,激发个体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心。因此,以个体价值实现为导向,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价值观自为转化的逻辑进路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2]。任何一种价值观在全社会的确立,都是一个内化与外化相辅相成的过程。价值观的自为转化即实现自在状态到自为状态的转化,是指一种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主体内在需求、自我意识及实践诉求,自觉外化于行,指导实践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自为存在一般可认为是理想性,反之,定在(自在)则被表述为实在性[3],自在存在不能自己建立或规定自己,完全是为他的,而自为完全来自自身,亦即由自己建立起来的自在自为的存在[4]。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要实现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化,形成自觉斗争的阶级意识,自为是使命自觉、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的三重统一。价值观的自在状态是指对价值观的认知与把握尚停留在理论与表象层面,未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原有价值观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规约,通过不断强化价值观内涵要义而产生情感认同并形成理性认知,自觉将个体价值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紧密相连,将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实践中,以需要和自我意识为驱动,自觉传播和践行符合国家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价值观,即实现自为转化。价值观的自为转化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实现的,个体对于社会既成的价值观念并非毫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经历价值的理解、认同、选择与整合等心理过程,获得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认识、价值体验乃至价值情感,并被实践证实、被他人或社会认可[5],经过反复加工与强化,这些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在头脑中逐渐固化,作为个体的新的价值观念在较长时间内发挥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为转化主体同样经历认知、认同到践行的逻辑进路,在此过程中,个体将固有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对照、评价与衡量,确定事物的好坏与行为的正当与否,由此产生情绪反应并表明态度,趋近好的事物与正当的行为。黑格尔认为离开了规定性而坚持“自在存在”,只会是对存在的空洞抽象[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现实的规定性,是实在性转向理想性的中间环节,能规范和鼓励正当行为、抑制和纠正失当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及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7]。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8]。大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在新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多元思潮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加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体价值观已经开始自觉形成并指导个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生选择,另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灵魂上的迷茫困惑与思想上的彷徨失措时而出现,价值观存在模糊、错误甚至极端认识倾向。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的过程中,很多人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作国家与社会的外在主导价值,甚至认为其约束和限制个体的自由发展,从而将个体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割开来。事实上,二者并不冲突,而是互为支撑、相辅相成。
二、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的内在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遵守个人与社会关系原则下,以中国文化为载体,从个体与整体关系性角度审视个体与整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则成为个体融入整体、整体规约个体这一辩证关系的理论与现实进路,亦即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题中之义与应然之举。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为个体价值实现提供规约向导。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0]。马克思指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11],个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整体规约,人们总是在已有知识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生活标准和社会阅历进行价值选择、定位和评判,即个体价值的目标选择、理念规范、实践路径等,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与引领之下。个体以主体身份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同时,能够独立承担社会义务,自觉接受与内化国家和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并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独立生活的意义,以此建构主体身份和实现自我价值。这一从自我出发、历经社会打磨、再回归自我的过程自觉内含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统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与个体价值追求的双重进路。个体价值只有更好地映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才能拥有强大的动力支撑。彰显了个体立足社会大环境这一天然土壤,通过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更好地指导价值追求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为其个体价值实现提供着价值规约、方向指引与实践支撑,二者只有同向同行,才能在个体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接受与认可,更好地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另一方面,个体价值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的现实基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离不开个体的价值追求与实现,只有个体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更好地自我构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为转化,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蔚然成风。无论是个体价值观还是社会价值观,总与特定的主体相关联,脱离主体的价值观不但无法被评价,且会逐渐丧失生命力,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根据[12]。从自我意识、社会承认、主体身份等多重维度确证了个体价值必须是个体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作为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的主体既可能是个体的人,也可能是群体的人,甚至是整个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3],社会并非作为抽象的东西与个体对立[14],社会是人的社会,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5],在社会性意义上对人自身价值予以高度肯定。人是价值观的主体,也是价值的主体,个体价值实现的实质在于个体自我满足和社会满足的双重实现。人失去自我价值,就不可能为社会作贡献,也不可能创造社会价值,人越是努力创造自我价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其社会价值[16]。个体价值实现是国家、社会整体目标实现的前提基础、构成要件与战略支点,任何理念、规范、道德的内化与外化都需要依托个体目标与价值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蔚然成风要依靠、汇聚个体力量并最终落实到个体的价值追求与实践活动中。国家和社会精神也要依靠每一位社会成员精神的维护,离开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国家和社会都将不复存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正是在个体与整体的互动关系中,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终极指向,以个体为核心解决人的思想立场问题,并使之适应国家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关注个体价值成为觉解其内涵的关键维度,能激发人作为价值创造主体和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的能动性,使其根据生存发展需要设定价值目标,进行感知、选择与判断,实施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17]树立既符合个体价值需要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与个人的前途幸福、人生追求紧紧相连,通过解决其现实的价值困惑,更好地破解思想误区,激发个体内生价值自觉,使之达成主体需求与现实要求的统一,从而获得生活的意义感与价值感,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真正实现“不教而教”。
三、个体价值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着力点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8]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前沿阵地,国家《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以个体价值实现为着力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个体内在渴望和自我发展需要,调整高校教育教学策略,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
(一)以“尊重和创造”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自觉意识,具有信仰、价值与意义的意蕴[19]。“尊重和创造”是新时代大学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尊重的教育”即尊重教育及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者的人格人性及教育者的劳动成果;“创造的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创造意识、能力和习惯,兼具工具理性和人发展的目的理性。“尊重”与“创造”是传承与发展、本源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二者在根本上统一于“人”,核心是对人性及其自由发展的理解与实现。教育的本质与真相、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就在于人本身,主体意识的成熟使人产生对价值实现和被充分尊重的渴求。“尊重和创造”的教育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及主体作用,通过切实了解、尊重学生,以真实感人、以真情化人,以真知育人,以真观铸人,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其树立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形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学风作风,保持渴求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美好的情怀。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关乎国家未来,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关键,“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在“尊重和创造”理念指导下,首先要打破传统价值观教育偏重工具理性且多从社会需求和国家本位出发的现象,始终保持对大学生主体的敬畏之情,关注其个体本位价值及全面发展,从学生内心出发,深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关怀其个体发展。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情感复杂,主体意识觉醒,开始以独立人格关注和思考社会现实,价值观正在成型且不稳定,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尊重、认可和赞扬。只有保持教育理念常新,才能深入认识并理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根据其个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有效激发其实现自身价值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变成日常行为准则和人们自觉奉行并大力推广的崇高信念。
(二)教材把握注重个体价值承载
教材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在我国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爱国、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有学者将知识分为四个效度,除了单纯的知识传授、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心智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其获得关于世界、社会与人的意义框架和某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并据此而生活[21]。教育者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教材,但不仅限于教材内容,要实现“教材”与“学材”的有机统合[22]。一是细化与深化教材,即将教材内容有效转化为教学内容,着眼教育对象及其接受规律对教材内容重新把握和梳理,形成清晰完备的专题板块,易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重点;把握教材离不开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品质,要根据时代要求深入剖析教材内容所彰显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内涵,反映大学生主体意识变化,把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确保教材蕴含的知识板块、价值内涵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实践指引。二是扩展与共享教材,将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作为一种纯粹知识的传授,本身就忽视了知识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要善于采纳新鲜材料和生活化的内容,从实际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个人的生活体验,补充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23];拓展“中心—外围”的教学参考体系,以打破教材使用单一现象,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全面掌握,在教材核心内容之外,根据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其进行加工整理、拓展深化和有效补充,以丰富讲授内涵,拓宽学生视野,注重多学科交叉借鉴,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与认同度。
(三)教学设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教学活动能够促进知识传递、情感沟通、思想交流与心灵碰撞,使大学生收获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懂得诚信、仁义、善良、自尊等人类基本价值,兼具知识传授和价值培育双重功能。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大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其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约,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依赖盲从、缺乏反思意识和自主理性判断能力等现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自为。首先,深入研究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全面把握其生活环境、思想动态、价值观念、理想期冀、整体规律与个体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本关怀,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发挥集成优势,促进思想碰撞与正能量传播,厘清“成长需求和教学需求、应急需求和未来根本需求、个体需求和群体秩序需求的相互对接”[24]。其次,在课堂教学知识体系架构中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价值目标。教育者需尊重价值观形成规律,及时反视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避免思想与价值灌输,以学生为首要突破点开展教学方法改革,通过讨论学生关心的问题,关注其个人理想追求与价值诉求,帮助其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系统。再次,课外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只有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大学生才能主动接受,将其内化为理想信念,据此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念[25]。教学实践活动是由学校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实践活动,建立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借鉴国外有益探索,以更加灵活丰富、多元有趣的方式吸引大学生的自觉参加,学生通过角色的参与、体会、互动、模仿与创造,更易受到活动蕴含的价值内涵的感染熏陶。最后,重视人文教育,擅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求深层的精神追求,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和激发国人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强大精神动力,旨在促进大学生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使其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审美能力,增强人文底蕴,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与内化,实现教育向人性的回归[26]。
(四)高校教师擅做学生的“人生引路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7]。高校教师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中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成为决定力量。好教师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能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信仰,帮助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对学生而言,教师作为榜样和典范,除了具备知识优势,其人格涵养、精神状态、人生追求等个体价值取向会在不经意间“教会”学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思维能力、判断是非及知晓如何适当行为的手段,因此,高校教师应将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统一起来,将个人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加强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往何处去”等问题,培养其自信、自尊、自律、自主、自立等品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8],彰显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教师的深切期待。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做好大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才能做好“筑梦人”。
(五)有效利用网络对个体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为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的多方合力。在纸媒日渐式微的今天,要特别重视利用网络在传播声音、塑造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当前,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当今年轻人几乎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由此也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问题。其一,加强主流媒体网络化建设尤为重要。根据国家形势要求,主流媒体实时更新网络传播内容,在网络上及时发声,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平凡个人的真实事迹,以贴近生活的个体典范影响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其二,与大学生朝夕相伴的校园媒体及网络平台时刻传播着大学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影响着大学生的认同、选择、判断,主导着校园文化的话语权。要重视校园媒体及网络平台建设,将专职教师、党委领导下的学工队伍及学生代表纳入,培养优秀校媒干部,规范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打造富含“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满足学生个人价值诉求和心理预期的传播内容,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为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