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传播的困境与消解
2020-03-13聂丽君
聂丽君
(南昌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话语作为一种有声的文化符号,在思想传播中扮演着“文化神经”的重要角色。话语理论是教育理论的重要分支,对于教育学科建设意义重大,关系到各国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话语的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期,复杂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急切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和净化。作为中国特色的话语理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是适应时代需要的重要产物,是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推动网络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耦合,形成区别于传统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新话语体系,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理论进校园、进网络,提升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传播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在理论建设、实践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领域。网络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建构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然而,从实际观察中不难发现,网络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仍面临着一系列耦合困境,集中表现在语境差异、话语权转换和意识形态冲击等方面。
(一)语境的差异影响了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传播
网络话语作为网络社会新兴的语言,有着随意性、口语化、生活化以及更新速度快等特点,适应了偏好个性追求的学生需要。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由于学科性质的要求,一般来讲遣词严肃、用语规范,即使到了网络环境中,这种话语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此外,传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在表达现实社会问题方面能力较弱,接地气不足,不像网络话语那样总是在第一时间捕捉并传递最新社会动态。这说明,教育工作者对网络时代的中学政治生态变化不甚敏感,对网络语境学生接受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了解,进而使得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在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学生面前缺乏针对性和可读性。
(二)网络媒介转换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权
一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主体趋向模糊。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完全掌握着话语优先权,语境中的主体和客体地位分明。而网络时代则不同,人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传统语境中的话语主体。二是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表达严肃有加,活泼不足。而网络语言简洁明了、个性张扬、灵活多变,话语表达的不同也会影响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力。三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网络教育理念的逐渐生成,势必会引发一场教育领域的大变革。如何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形成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体系,如何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中形成兼顾传统和网络特性的新的话语体系,发现和掌握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传播规律,将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目前,各中学都建立了校园网站,教学也进入多媒体和“慕课”时代。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体系在多媒体运用的形态、传播能力和渗透性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还有距离。西方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优势,在虚拟空间中有意或无意地向我国传播着他们的文化,中学更是西方国家重点关注的地方,新一轮的话语争夺战正在网络世界中展开,这就使得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不仅面临着西方网络话语的冲击,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也增加了其价值判断难度。因此,面对网络时代西方话语的挑战,如何加速提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传播力,争取网络话语主导权,在当下显得十分迫切。
二、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困境的消解原则
基于现实和学科要求重新审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变化,必须切实把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规律,从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阶级本质、服务对象以及自身强化等方面反思其困境的消解原则。
(一)政治服务性原则
中学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要确保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的政治服务性,起到引领网络社会风向标的作用,就要正确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学传播中的政治导向作用。各中学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和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网站,探索和研究网络时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播规律,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充实网络媒体,真正把校园网打造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战场、筑牢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平台。此外,要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主导者,还必须处理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与网络话语的转换关系。
(二)大众化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党的传统,也是党一贯倡导的。网络话语传播的特殊性,将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提出更高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要在网上有声,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善于与学生交友,掌握网络时代学生的话语习惯。只有在实施教育中将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话语通俗化,通俗化的话语网络化,网络化的话语生活化,才能打牢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根基,才能彰显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固有魅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在线交流、恳谈。这种方式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便于主管部门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言论进行及时纠正。
(三)兼容性原则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决定了网络条件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建设的兼容性。网络时代各种流派、各种意识形态齐聚在网络世界中,竞相发出自己的声音,力求引导网络舆情。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网络环境,了解学生时尚话语、网络话语、非主流话语,加强对网络话语文化的研究,同时要大胆汲取网络健康话语,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打造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新环境。同时,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创新还要树立民族意识和全球意识。话语资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国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一方面,要大力汲取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学会用中国文化讲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大道理;另一方面要用世界眼光对国外网络条件下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进行研究,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学会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三、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困境的消解路径
面对近年来我国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与网络环境的耦合困境变化,各中学应该在遵循政治服务型、大众化和兼容性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教育思维、教育主体、话语资源等角度建构顺应时代需求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
(一)确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新理念
一是在教育环境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提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在尊重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前提下,教育工作者还要学会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话语传递教育内容[2]。二是融情感话语于网络教育中。对学生而言,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宣泄个人情感的大舞台,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网上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善于倾注真情实感,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增强话语传播中的人文情感。三是直面现实,使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内化为学校的主流话语。网络时代的学生不再满足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而是比较关注外面的世界。因此,网络时代的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传播必须走出书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网络,用主流话语来解释问题,用主流价值理念来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渗透力。
(二)增强中学教育者的网络话语表达能力
网络的隐蔽性极大地改变了中学传统的师生关系。面对新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要做网络教育的领跑者。一是要有熟练驾驭网络技术的能力,不断学习网络新技术,精通网络使用技能,增强网上话语表达力,用好用精用活网络教育新资源。二是在网络教育的主导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提倡教育工作者从角度、尺度、风格、语态等方面追求话语的标新立异,学会用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主流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图片来提升话语感染力,以强化教育的引导力。三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研究工作。随着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理论成为网络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对网络文化、网络话语、网络环境的研究,探索网络教育的新规律,同时学会利用互联网媒体去汲取广泛的资讯,从而形成适合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理论新体系,唱响网络教育主旋律。
(三)丰富中学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内容
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话语表达的灵活性,生动鲜活的话语对教育内容的传播往往有着放大的功效。中学是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在互联网时代起到主流思想的引领作用,应该在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做到传统话语与网络话语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借鉴。坚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将思想品德教育理论话语与学生的精神追求密切结合起来,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借助网络与学生谈现实,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真正地融入学生生活,不断充实网络正能量,把网络打造成中学育人的新摇篮。大胆借鉴网络话语新内容,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的感染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网络文化,吸收借鉴适应学生群体需要的话语内容与形式,摒弃低级趣味的网络话语。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话语交流中,教育工作者还应利用好网络将抽象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网络话语,不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话语表达的感染力,准确把握网络话语使用特点,努力推进思想品德教育话语体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