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探析

2020-03-13吴铭洲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法治

吴铭洲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表现出与一般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1]。目前,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中学生出现主观上抵制、态度上偏激、情感上偏离等逆反心理。本文在明确厘清“逆反心理”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并剖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最后提出教师应辩证看待逆反心理、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完善自身素质,与家庭、社会等互相配合,构建合力机制等应对之道,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首先,主观上抵制,部分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学与不学、学好学坏都无大碍。究其背后,则是由于目前社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少学生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空洞无物,只要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即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课堂提不起兴趣,对教师的讲解不积极回应或者毫无回应,频频冷场的现象屡见不鲜。

其次,受教育者年龄尚小且缺乏实践经验,有些学生面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态度表现较为偏激,对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往往站在自己所谓“新思维”的角度对主流思想和价值观进行解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明确的“范式”作为自身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指导与基础,造成了自身逻辑思维的混乱,其中鲜明表现为学生对榜样教育的负面理解。榜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教育者通过先进人物事迹或实际案例感染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开学第一课”“感动中国”包括评选身边的“优秀之星”一直都是进行有效教育延续的方式手段。本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传播正能量的效果,而在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中,习惯性会对老师或者家长口中的榜样人物、先进事迹持有负面的情绪,认为这些全都属于过度宣传,甚至存在夸大或者虚构的成分。他们还会利用新闻媒体中的负面新闻来为自己的理论“发声”,以自己的负面理论引以为傲。

最后,部分学生故意做出与老师要求相反的行为,认为和老师作对是一种“非凡”的表现,抨击刻板的理论课更是可以引起同学们不一样的目光与注视。除此之外,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认为自己已经脱离了年幼时代的单纯,故意违反校纪校规,可以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对所谓的“哥们义气”顶礼膜拜。更有甚者,在不良氛围的推动下,选择结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与之为伍。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探析

(一)主观因素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心理动态来分析逆反心理。具体来说:中学生思维的快速发展为逆反心理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特别是其思维方式、思维视角等已越出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独立性日益增强,“自我”意识愈发强烈,对外部世界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见解,急切的情绪促使他们审视成人,审视自我,希望得到身边人的支持与关注。再辅之好奇心的驱使,对于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对于不了解的东西越想了解,这就是所谓的“禁果逆反”。

同时,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只是通过大众媒体等有限方式来了解社会,知识根底不深厚与不系统的他们往往容易被信息的潮流所裹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其认知向行为的转化中,没有客观看待与接受社会的要求,导致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当遇到挫折或者自尊心受挫时,变得极为敏感,往往选择出乎自己意料的“反叛”行为来引起师长和社会对其存在和要求的重视。

(二)客观因素

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本身体系的设置、家庭教育的有失妥当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都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诱因。从课程出发点来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想精神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公共理性的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课程目标是极好的,但是课程分数在应试环境下所占比例较少,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往往对道德与法治课付出时间较少、重视不够。中学生渴望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促使自己达到对社会和人生的一次飞跃性认识,然而目前部分道德与法治课通过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把现成结论告诉他们,把课本的知识生搬硬套到他们的笔记和脑子里。这种填鸭式的方法剥夺了学生通过实践习得相应价值观的社会体验,导致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值得重视的是,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丑恶和不合理现象,教材内容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导致很多人觉得课程只是在单纯说教,过于“假大空”,实用性不大。

从教师自身来看,部分教师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不注重更新,并不能完整掌握社会要求,有时甚至在无意中曲解社会要求。还有少数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并不认同国家与社会所宣扬的主流价值观,仅仅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照本宣科,无法切实为学生答疑解惑,这又如何使得学生信服主流价值观念。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要发挥实效,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形成合力。家长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味“讨好式”教育或“超前式”家庭教育,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舆论的影响,也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容易对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正能量产生怀疑,加剧逆反心理。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之道

(一)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合理利用正效应

逆反心理的确对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也应一分为二看待,追本溯源,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根源在于对权威的一种反抗与质疑,从这个角度看,这种反抗正是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2]。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给学生一定自由的空间,充分利用逆反心理中的积极心理,合理发挥正效应,促使教育顺利开展。对于已经或者即将产生的逆反心理,不应“一刀切”,把握好教育时机,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疏通。

(二)在教育内容上,从泛政治化向回归生活世界转变

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是为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需求所服务的,过去常用的手段是以道德说教为主,如让学生从楷模或者先进人物身上习得优良品质,侧重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共性需要而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教育内容多是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为主,片面强调政治性和规范性,偏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缺乏与学生的深度交流与价值塑造。基于此,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疑点话题来提炼观点,选定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内心感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选择。通过案例教学等让学生们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直观体验,与时俱进,引导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知识进行合理判断,将教学要求真正合乎社会实践和个人发展要求的认知行为相统一,唯有如此,学生的逆反心理才能得到有效防治。

(三)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人性化转变

要打破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刻板印象,需要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人性化转变,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中学生接受的思想日益丰富,个性逐渐开放,视野愈发开阔,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双方都应尝试努力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可通过启发诱导式教学等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不只是通过生硬的知识灌输或者违背教育规律的强硬手段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共享知识和经验,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消解其逆反心理。教师要带有感情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社会要求,提高政治素养,不断自省,勇于自责。其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要求,正确对待学生逆反心理。网络时代,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易接受程度往往高于教师,在新媒介的使用方面往往也先于教师,这导致学生对新事物的了解某种程度上甚至高于教师。如果教师观念依旧守旧,那么师生之间就会缺乏共同语言。师生之间存在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自身诉求得不到教师回应和重视的学生将会逐渐滋生逆反心理。最后,教师自身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身体力行,增强人格魅力与感染力,不但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而且运用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政治理论。

(五)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合力机制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疏导逆反心理的良好家庭氛围。英国学者达纳佐哈等指出:“具有心灵智力的父母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和期待简单强加在他的孩子身上,而是提供一个空间,一片智育的土壤,在其中他的孩子能够超越父母,甚至超越他自身而成长。”[3]家长不应以爱的名义来强迫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而是顺其自然,促进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其次,民主的沟通渠道必不可少,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耐心聆听孩子们真实的声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这有利于把握孩子的心态变化,真正融入他们的世界,挖掘发现教育中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更好地抓住教育契机。

良好的风气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构建合力机制。学校除了不断更新硬件设施外,也应注重隐性建设,即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社会舆论需要扮演积极调控的角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社会环境的好坏是教学内容的现实参照。创设和谐优良的社会大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有利于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消极因素,有效地防止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猜你喜欢

中学生道德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