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研究
2020-03-13田晓冉
田晓冉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要求,要加强“区块链+”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审计领域,将是对审计模式的一种创新。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开展审计工作应对被审计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验证。在资产核查方面,传统审计模式不仅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资产的盘点,还要实施较多复杂的审计程序,从而导致审计工作量大、审计效率较低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可以保证审计工作中数据来源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特征,可保证被审计单位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严防其他人篡改数据等进行造假行为。“区块链+审计”模式的运用,较好的改善了审计工作中存在取证的信任缺陷。因此,近几年,“区块链+审计”模式被各大会计师事务所研究。例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区块链+审计”实验室;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积极与区块链技术相关公司合作,努力推动“区块链+审计”的应用。
一、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最初由2008年中本聪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中所提及。区块链主要是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一个个小区块组成,各小区块间能相互调用,最后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将各个区块链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区块链技术就是将企业之前分散在外的数据,通过一个个的区块进行分块汇总,在利用各区块之间数据相互调用的方式,将数据进一步整合,实现了数据间的有效链接,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访问效率。简而言之,区块链就是一个系统的数据库;区块链技术就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分布式记账方式。区块链技术具有一下特点:
(一)去中心化
区块链网络中,各个区块由众多节点组成,数据的储存管理不是由一个大的中心节点来管理,而是散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各个节点之间地位平等,可自由实现各种数据间的交换,无需通过中间机构的许可。这有利于防止中心节点出现,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灾难,保证了使用的效率。
(二)不可篡改
区块链的众多环节均使用了密码学原理,对数据信息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区块链上所有的数据采用加密技术,在数据存储时,应通过所有节点的验证,才可将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每个节点数据的录入都会复制到其他节点上。因此,数据一经储存,不得篡改。如果想要修改单个节点的数据,应该获得系统内51%以上节点的信任,才可进行更改。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三)共识机制
区块链技术采用密码学机制,就是将两个节点之间发生的交易,通过系统验证之后,数据不仅仅保存在单个节点上,还保存在所有区块中。因此,某个交易的发生并通过验证之后,发生的交易数据将会快速保存到全部区块中,迅速实现数据的更新。这样的共识机制,使得任何交易信息公开透明化,区块链上任何节点的信息都可被信息使用者查阅使用,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
(四)可追溯性
区块链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系统内众多节点的验证而储存起来,数据的存储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将每次交易的时间进行记录,按照时间顺序将交易数据进行存储,一方面,保证了数据存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信息使用者查阅信息的效率。
二、“区块链+审计”的优势
审计工作是一项独立于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独立第三方,对公司的账务进行审核,并做出审计报告的一项专业工作。“区块链+审计”是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应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记账方式,将数据进行分块储存,并实现信息间的共享机制,优化了传统审计模式中繁杂的审计程序,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及交互性。
(一)区块链技术简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以“计算机+手工”的模式进行,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证据的采集、审核、出具的审计意见等这一系列流程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在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将数据进行分块储存,能更好的简化审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以应收账款的函证环节为例。
传统的应收账款函证无论从人力、时间、准确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传统的应收账款函证,在发函前应由审计人员重点确认:地址、金额等;发函后可能存在函件丢失、发函对象不能及时回复等情况,审计人员针对以上情况可能实施替代程序,由此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审计成本也将大大提高。应用区块链技术,省略了审计人员对函证程序的设计与实施,当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发生时,审计证据直接在区块链上所形成,并根据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审计证据无法被删除或篡改。根据区块链可追溯性的特点,审计证据在形成时,对证据收集的时间进行记录,以此保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当审计人员在使用审计证据时,只需通过只读方式访问区块链上的审计证据,无需实施繁杂的审计程序,以此优化了简化审计流程,提高了审计效率。
(二)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差错做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可能由多种因素产生,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素、管理者素质因素、审计技术因素等。但是,在审计工作中,影响审计风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财务造假。例如,2019年轰动整个资本市场的财务造假事件:“康美药业”。在资本市场上被称为“白马股”的康美药业,通过伪造、变造票据和存单,虚增营业收入和货币资产等造假行为,被证监会查处。换言之,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记账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全流程追溯,区块链中数据的不可篡改,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票据的造假,康美药业的造假行为将被及时遏制,或许不会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
(三)区块链技术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
传统的审计工作,在获取审计证据时,无法对总体项目进行审计,采用样本抽样的方式进行审计,并且对样本的选取还会聘请专门的审计人员进行验证,并对账务进行审核,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还可能由于总体项目的判断错误得出不恰当的审计结论,降低审计质量。然而,在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可对总体项目进行快速审计,改善了传统审计中对样本抽样审计的缺陷。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性和不可篡改的特点,保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轻了审计人员对证据真伪辨识的困难程度,降低了审计成本,提高了审计质量。
三、“区块链+审计”的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区块链技术的先进性未来将在审计领域广泛运用。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巧妙的解决了传统审计中的众多缺陷,提高了审计效率,因此,“区块链+审计”是未来审计模式创新的大势所趋。
(一)提高审计证据的安全性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比比皆是。图谋不轨的人员总会采取非法手段篡改公司财务数据,牟取自身利益,从而为审计工作带来困难。“区块链+审计”采用密码学原理及不可篡改的特点,杜绝了不法分子篡改和删除数据的行为,保证了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审计质量。
(二)促进了审计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审计模式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事后审计,加大了审计人员对审计意见发表的困难程度。“区块链+审计”将审计工作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演进,构建出一个关注实时的审计架构,逐渐演变为一种动态的审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