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试验后的逆行勇士
——追忆当年“十八勇士”抢救取样车的故事
2020-03-13王美/文
王 美 /文
国家今天的和平安定局面,使我们格外怀念那些为奠定中国的大国地位而投向核武器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老一辈科学家,同样怀念奋战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战线上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普通员工。
是他们,“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壮美和崇高,用青春、鲜血乃至生命践行着“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铮铮誓言。“三路探索”“九次运算”“百日攻关”,一个个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故事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代从事核武器事业的人。而今天开启的“十八勇士”的尘封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1994 年6 月10 日,西北大漠,骄阳炙烤着戈壁,粒粒沙石反射出灼目的光晕。执行国家某重要试验任务数据抢收工作的A 队队长杜葵阳和他的队员们,刚刚完成紧张的实验“零后”数据抢收工作返回驻地,还没来得及喝上一杯水,就得知“一辆取样测试车因后桥断裂无法撤离现场”的消息。
作为一名老作业队队员,杜葵阳深知测试车无法撤离意味着什么——测试车上装有核爆后采取的气体样本,需要尽快送至测试中心!一旦耽误了时间,这次国家试验任务取得的实验数据将不完整,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败!取样车必须拖回来,而此时的实验现场已被放射性严重污染!“怎么办?”杜葵阳和B 队队长秦德安陷入了沉思。
就在此时,门忽然被推开。2 个作业队、46 名驾驶员涌进休息室,将还未从忧心忡忡的思绪中走出来的杜葵阳和秦德安二人团团围住。年龄大些的说:“我们有经验,让我们去把测试车子拖回来!”年轻一些的不服,嚷回去说:“我们年轻的有力气,让我们去!”师傅吼着徒弟:“你家孩子还小,去什么去,我去!”外面挤不进去的人大声“告状”:“他老婆身体不好,还是让我去!”
大家争先恐后地挤着报名,各喊各的优势,眼睛里透出坚毅和果敢。刹那间,杜葵阳和秦德安热泪滚出眼眶。两位队长挤出人群商量,杜葵阳说,作业队的负责人是我,我带队去。秦德安说,我是支部书记,这种时候,我必须上。看着秦德安坚定的神情,杜葵阳没有多说,两人立即按照抢险现场工种需要,迅速挑选出技术好、心理素质好、家里已经有孩子的抢险队员,组成了一支18 人的抢险队伍。
名单一宣布,空气立即就像凝固了一样,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都知道这将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被选中的抢险队员摩拳擦掌,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未被选中的队员,拍打着选中的队员的脊背鼓励打气。老师傅拉着年轻徒弟,一边帮着整理衣服,一边不停地叮嘱,到了现场应该怎样处理,那语速,真是恨不得在这一两分钟就把毕生所学一股脑儿地塞进徒弟脑子里。临行前,时任院长的胡思得同志亲自送行,再次叮嘱“大家要小心,平安归来”。
时间就是生命。车队在戈壁滩上飞奔,扬起漫天的黄沙。在众多撤离试验场地的车流中,这支逆行闯入生命禁区的车队格外抢眼。在与他们擦肩而过时,驶离试验场地的解放军司机不时投来惊讶的眼光。
此时的试验场地,黄沙烟尘弥漫,放射性计量监测依然超量程。抢险的勇士们全然不顾,穿着笨重的、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呼吸不便的防毒面具,在时任副院长唐惠龙同志的带领下进入现场。
情况比想象的要糟糕很多。取样车的后桥完全断裂,一动不动。而为了保证采样质量,车里放了块2吨多的配重铅板,加上车的自重,想要直接将钢丝绳套在车上将它吊起来,困难远远超乎原来的想象。唐惠龙副院长紧急和大家商议,往车下垫枕木,将钢丝绳套在枕木垫上,把车子捆起来再往上吊。
六月的戈壁,下午两三点日头正毒,地表温度达到了50℃~60℃,穿着厚重防护服的他们,一动不动都汗流浃背,要在车下垫枕木何其艰难。抢险队员们先将车周围的沙挖开,然后爬到车下把车顶起放枕木套绳。干了不一会儿,汗水已然湿透了衣服,防毒面具的过滤网更是让人呼吸困难,眼罩上也布满了水珠,他们大口喘着粗气,一把取下面罩,心一横,“不管了,戴着没法干。”
枕木垫好,年轻的姜国华刚要爬到车顶去拉绳,却被一旁年长的王国英、姬长玉赶了下去。王国英、姬长玉认为车顶没有铅块防护,辐射剂量更大,这个高风险的活应该由他们年龄大的人干。十分钟、二十分钟……整整两个小时过去了,队员们才将钢丝吊绳拴好,挂在吊车上。因为吊车的转轴出现了故障,抢险队员们只得使出浑身的力气,慢慢地拉着吊车转动,直到把取样车稳稳地放到拖车上。而此时,18 名抢险队员已在弥漫着放射性的环境中工作了两个半小时。
唐惠龙副院长激动地握着双手,表达对勇士们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经过18 名抢险队员不顾个人安危牺牲的顽强拼搏,取样车终于安全、及时地从试验区抢回,确保了国家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秦德安、杜葵阳、莫维本、迟日东、曹志国、王国英、秦长德、张荣和、李道清、杨国清、肖勇、姜国华、牛勇、姬长玉、蒲华荣、彭道祯、王启华、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