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03-13侯东静
侯东静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以及正确的法治理念认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之间不应该出现脱节的现象。因此,以生活化教学法为引导,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本文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贪玩、好动成为了该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自觉、自律、自强地参与到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的主要特点
1.学习时空具有开放性特点
道德与法治实现生活化的主要教学场所不仅是教室,还能够为课堂准备环节收集的各类资料基本来源于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区、家乡方面等其他场所,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到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方面的各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同样会学到。随着广大学生深入了解现实生活情况,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和相关先辈事迹等存在一定的认识,实现学习时空由课堂内部不断延伸到校外范围,由过去方式不断延伸到过去方式和未来方式,真正推动学习时空实现开放化发展,确保广大小学生对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展望。
2.教学内容具有生活化特点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较为枯燥,老师只是单纯地把课本上的各类道德知识传输给学生。在目前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的课堂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主要从丰富的自然界环境、学校方面和各类社会资源以及当今媒体网络平台等,深入挖掘教学基本素材,对过去传统的教学基本素材开展补充开发和深入拓展,高度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内心情感诉求。同时,教学知识主要来源于日常实践,日常实践检验真理,确保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脱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况。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1.现场深入体验,真实有效感受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工作如果简单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是不可行的,日常生活里面的各类切实体验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德育工作产生的力量,因此,不能完全脱离思想道德的生活。教师在开展课堂理论教学工作之后,能够有效结合各方面理论知识,积极组织学生采取社会实践的基本方式开展丰富的生活实践。广大教师能够合理组织学生到实际现场,真正体验平时所关注的各类问题。利用这样的合理方式,有效帮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要求学生在实际过程中开展适当的生活实践,实现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理论方面的知识实施系统的连接,积极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相关信息,促进学生在教学工作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地提高基础认知能力,不断丰富学习过程体验。
2.加强生活实践体验,培养知行合一的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也很重要,让学生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素养。将生活实践体验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将知识学习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习惯。
比如,在开展《我是一张纸》一課的教学时,学生已经知道每张纸都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就从节约小小的一张纸开始,教师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用纸呢?老师和学生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比如作业本要节约使用,试卷的背面可以作为草稿纸使用,在和爸爸妈妈到饭店用餐时也要节约使用餐巾纸,按需使用,用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费,用过的纸张还要扔到纸篓里保护环境。设计“我是环保小达人”的活动,让学生坚持节约用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提高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动态追踪评价,提升教学的合理性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效果,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合理的应用生活化资源丰富课程内容,选择与单元知识类似的生活化素材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教材内容,发现课程素材的背后含义,掌握每单元课程的学习任务,逐渐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教学工作需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设置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展开动态追踪,收集学生于课上的表现、随堂测试、课后作业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结合分析结果思考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掌握教学模式的关键要素,结合教学期间收集的信息,分析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学任务实现等多个层面设定标准,查看教学实施情况与教学目标间的差距,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平,于学生能力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能力水平,合理地设置教学计划,提高课程教学的合理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借助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多角度、全方位挖掘生活化元素,将生活化元素合理地穿插到教学中,形成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一个更系统化地学习环境,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卞开元.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18-20.
[2]陶艳秋.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中国新通信,2020,22(04):201.
[3]唐燕.教学如何“接童气”——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77-84.
[4]王卓.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2020(Z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