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2020-03-12郝艳霞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典型性安乐躁动

郝艳霞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对为学做人有精简而具体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又有怎样的价值呢?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思路引擎

《诫子书》作为流传千古的名文,自有它的无限魅力,我们在选择论点的时候可以多方面考虑。可以从“俭以养德”角度出发写“节俭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简朴的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也可以从“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等角度出发写“宁静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还可以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角度出发来写“学习的力量”。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帮助,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才能更加事半功倍……这些方向都可供大家选择。

在选好论点后,还要精心选择论据进行论证,方能成就一篇好的议论文。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两类,它是为议论文中的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提供支撑的基本材料,一旦缺乏,必将导致文章内容空泛,只剩空洞的标语口号,难以服人;论据选取的合理与否,必将直接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一般来说,论据的选取必须遵循典型性、新颖性、权威性这几个原则。

典型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必须紧密围绕论点,能充分证明论点,不能证明论点的论据除了徒增字数之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二是必须在同类论据中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最能证明文章的论点,尽可能抛弃那些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的论据。尤其需要纠正的是,以自己、同学、朋友或邻居亲人的事例作为论据,这就是明显的违背论据典型性要求的错误做法。

新颖性,顾名思义,要时新。有些论据虽然典型,但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断运用,已经完全普遍化、通俗化、泛用化了。因此,必须追求论据的不同和新颖,选取与众不同的材料,尽量避免内容上的雷同现象。但在追求论据的新颖时也必须遵循论据的典型性原则,不能为求新颖而张冠李戴甚至胡编乱造。

权威性这一原则专指事理论据的选取,名言警句、学术理论等自然具有其被广泛接受的权威性。正确选取它们作为自己文章的材料,无疑会为论证增加恰到好处的分量。但在处理这些事理论据的时候,必须注意几点:一是必须是被证明、被广泛接受的事理,不能是那些尚处于有待事实证明阶段的推想和假说;二是必须言之有据,不能打着名人、古人的幌子,编造一些“伪名言”“伪科学”之类的假权威糊弄读者。

病文展示

静下心来练真功

(题目显示作者选择了议论的方向为“宁静”,但缺乏美感。)

在这千姿百态的浮世中,我们总会在无端的狂热中迷失方向,又在所谓的躁动中迷失自我。要想在这浮世中寻一隅安康,便要学会宁心静气,寻找内心真正的安宁,此之谓“真功夫”。

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而受到无中生有的诽谤。在芙蓉楼送别挚友辛渐时,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内心纯洁就不会害怕别人的恶意诋毁,拥有淡泊的情怀,浮世明理便如浮云般不辱耳目不染心志。既不为过去的得失而纠结,也不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不为外物所拘束,不以进或退而喜或忧。(通过王昌龄的诗句证明了分论点“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看待世事”,但论证不够充沛。)

追求内心的清静与安乐,创写不朽的传奇。当昔日使人流连的文坛被各种世俗欲望冲击下(理顺逻辑,注意句子结构),陈忠实选择追求内心的平静安乐,远离喧嚣,把自己“锁”在破败的木屋中,潜心创作传奇《白鹿原》。他深知,唯有扎根底层人民,才能收获文字中动人心扉的光芒。任白鹿原上的强风吹走自己的浮夸,任穷冬烈风榨干内心的躁动,留内心的清静安乐与文字融为一体,震慑整个文坛。静心之后的“星火”,会有“燎原”之势。

追求精神的恬淡,在凡世间接近内心的永恒。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他已经在故宫西三所钟表室里隐居了四十年之久,(不是真正的隐居,只是工作环境安静,应加引号以示比喻)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与专注,安慰了这个变幻狂动的时代。因纪录片而意外走红的他,在声誉前异常淡定,这份淡定是四十年积淀而来的。(故宫修表匠王津是一个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能够沉下心来做事的人,是中心论点的一个很好的佐证。选择事例特别典型,但论证力度不够,语言不够有力。)

外面的世界异常精彩,但我们还要为自己空出一块心灵的境地,用来追求内心与精神的富庶,在浮世的狂热中找到方向,在所谓的躁动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练就一身真功夫。

升格指导

文章的论点明确,层次分明,所选的论据都能很好地证明论点,具有典型性。但在论证方面有所欠缺,力度不够,甚至没有进行论证,很是遗憾。另外,部分语句逻辑不顺,出现语病,应当引起重视。

升格佳作

宁心静气 练成真功

(对偶句呈现文题,既富有文采,又点明观点。)

◎黄沛芝

在这千姿百态的浮世中,我们总会在无端的狂热中迷失方向,又在所谓的躁动中迷失自我,想要在这浮世中寻一隅安康,便要学会宁心静气,寻找内心真正的安宁,此之谓“真功夫”。

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而受到无中生有的诽谤。在芙蓉楼送别挚友辛渐时,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心志。自己内心纯洁就不害怕别人的恶意诋毁,拥有淡泊的情怀,浮世明理便如浮云一般不辱耳目、不染心志。既不为过去的得失而纠结,也不为未来的不幸而忧愁。不为外物所拘束,不以进或退而喜或忧。待人豁达乐观,做内心中最真实的自我,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淡泊的心境,他的世界才会多了些许快乐与惬意;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份宁静的心思,他的世界才又多了几分自在与洒脱。(通过王昌龄的诗句,运用因果论证法证明了分论点:“追求自身的高洁,用淡泊的心怀看待世事”。)

追求内心的清静与安乐,创写不朽的传奇。当昔日使人流连的文坛在各种世俗欲望冲击下变得松散浮躁,(句子成分完整)陈忠实选择追求内心的平静安乐,远离喧嚣,把自己“锁”在破败的木屋中,潜心创作传奇《白鹿原》。他深知,唯有扎根底层人民,才能让文字获得动人心扉的光芒。任白鹿原上的强风吹走自己的浮夸,任穷冬烈风榨干内心的躁动,留内心的清静安乐与文字融为一体,震慑整个文坛。不愧为静心之后的“星火”,充盈“燎原”之势。

追求精神的恬淡,在凡世间接近内心的永恒。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他已经在故宫西三所钟表室里“隐居”了四十年之久,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与专注,安慰了这个变幻狂动的时代。因纪录片而意外走红的他,在聲誉前异常淡定,这份淡定是四十年积淀而来的。修复师的世界安静而充实,一分一秒间显示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艺,也是心志的高洁,精神的恬淡。他们沉浸于工匠无名无我的广阔时空中,面目越来越沉稳,内心越来越敞亮;与此同时,个人“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但也在以奇特的方式接近内心的永恒。(故宫修表匠王津是一个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能够沉下心来做事的人,是中心论点的一个很好的佐证。选择事例特别典型,增加论证语言,使得素材物尽其用。)

外面的世界异常精彩,但我们还要为自己空出一块心灵的境地,用来追求内心与精神的富庶,在浮世的狂热中找到方向,在所谓的躁动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练就一身真功夫。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将论点分层次进行论证。论据典型并且能够为论点服务。作者运用因果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刻说理,物尽其用,在让观点明确的同时,也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成了一篇上乘之作。

猜你喜欢

典型性安乐躁动
齐心
军人情怀
道路躁动
戒指(外一首)
Give Mea Girlat Age Eighteen
游乐
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思考
来源国信息和产品类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天台姑娘
躁动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