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领域何以成为谣言“重灾区”
2020-03-12郭晓科
郭晓科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公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不容乐观的是,健康领域已经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
谣言为什么青睐健康领域
首先,这与卫生健康领域的特殊性有关。我们都知道,医学不是万能的,医学科学是经验科学和模糊科学,疾病的未知性与复杂性,导致了与健康相关信息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为谣言滋生提供了空间。
其次,我国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还相对较低。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4.18%。按照“健康中国行动”的要求,到2022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应该达到22%,到2030年应该达到30%。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在预防疾病、早期发现、合理用药、应急避险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还比较匮乏,对健康信息的识别力和判断力有限。
第三,部分不良企业为了追逐商业利益,故意制造模糊信息,也对健康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为了兜售苏打水而鼓吹所谓的“碱性体质有利于健康”,为了卖减肥茶而编造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的“宿便”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健康谣言有哪些类型
最常见的是夸大型。一些谣言夸大某种物质的效果,忽视了科学的量效关系。可能某些物质对身体有益或有害,但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比如番茄素对人体有益,但要是靠吃番茄,可能每天要吃几吨,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第二类是混淆型。一些谣言把实际上毫无关联的事物建立起联系,比如人们相信“以形补形”,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钙,吃猪腰子可以补肾,吃核桃可以补脑等。很多人对这类谣言深信不疑,实际上它们没有科学依据支撑。
第三类则是恐吓型。一些谣言利用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担忧,故意制造恐慌,而此类信息往往通过社交媒体能实现迅速传播。比如朋友圈疯传的一篇名为《多吃主食死得快?柳叶刀的最新研究,打了多少医生、营养师的脸》的文章,进而演化出“多吃肉才健康”等所谓的“健康饮食理念”。实际上,《柳叶刀》的研究只能证明糖类(碳水)供能55%,脂肪供能30%的比例是健康的,却不能推断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5%的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生酮饮食能长寿。
“正经”科普为啥不好传播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为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一些不法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根据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捏造各种健康类谣言,借助刺激性的标题,博取公众的关注,从而提高阅读量,实现推销产品的目的。一方面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缺乏分辨与判断正确健康信息的能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手转发”中不自觉地就成为了这些信息的“传谣者”。另一方面,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缺乏对健康信息的专业把关,一定程度上也对健康类谣言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医学领域的科学性与复杂性,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在做健康知识的科普时,往往是严谨性有余、传播力不足,生产出来的健康信息门槛高、情感度低、内容晦涩难懂,很难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再加上,大部分民众的健康意识虽有提升,但健康知识和科学知识相对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健康科普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因此,健康类谣言凭借“标题党”的手法,往往轻轻松松就能突破10万+,而权威渠道的健康科普,传播力却有限。
谣言传播是否有群体性
的确,老年人、女性等是谣言传播的重灾区。往往这些人群对健康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因为其本身健康素养特别是科学素养比较欠缺,对健康谣言的甄别能力有限,往往比较容易“中招”。而一些商家也会抓住女性爱美的心理,打着养生瘦身的旗号,传播“吃代餐可以减肥”“喝豆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等不切实际、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借此來放大女性的焦虑,推销各种保健品获取暴利。
如何正确应对健康谣言
健康谣言并不是新问题、新现象,早在互联网出现前就已经有了,比如当年的打鸡血、全民练气功等。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为谣言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渠道与平台,健康谣言更多地表现出了网络谣言的特点。
破除健康谣言,首先要从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与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寓教于乐、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力。
另一方面,对比较容易受健康谣言影响的老年人群体等,要通过社区活动、微信群等渠道,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对谣言的甄别能力,避免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传谣者”。
除加强对公众的健康素养与科学素养的教育外,政府应加大对社交媒体的管控力度,弥补缺失的“把关人”角色,加强信源的管理,提升平台的鉴别能力,从源头遏制谣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