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落俗套写劳模
2020-03-12
(作者单位:工人日报社。文中仿宋字体的部分是引用的笔者已刊发稿件中的段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时代怎样发展,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不变。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
时代需要更多的劳模,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劳模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入挖掘劳模背后的动人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劳模形象?笔者在 《工人日报》当记者10多年,采访过不少劳模先进人物,现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何不落俗套写劳模。
到工作现场观察劳模
2017年,我采访了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部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宪新,写了通讯 《“给每个工地带去一些变化”》。初次采访是在他来北京参加一个创新博览会的间隙,在会场展台附近,他一脸拘谨,问一句答一句,还有点“磕磕巴巴”。那次采访完,我没有找到写稿的感觉。后来,我决定再去南京他所在的项目部跟他聊聊。在那里看到的他判若两人,无论在工地跟同事交待工作还是在办公室回答记者提问,都显得自在和自信多了。这次采访经历,让我深切感受到受访者身处 “主场”和 “客场”时全然不同的状态。
很多劳模都是从一线兢兢业业干出 “名堂”来的,而且可能依然奋战在一线,他们跟记者接触较少,难免容易紧张,而在他们熟悉的 “主场”采访,可以极大地缓解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劳模之所以成为劳模,往往源自对工作的一腔热爱。当他们在自己付出很多汗水的现场,谈起自己曾经或正在全心投入干的活儿,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以及专业素养所带来的自信,这个时候他们自然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了。这个时候,采访也更容易进入一些较为深入的话题,挖掘出对方精神层面的一些东西。
到工作现场采访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用眼睛观察劳模的工作状态而不是单单用耳朵听或是 “脑补”。耳闻不如目睹,亲眼所见不仅能给稿件带来现场感,也会发掘到一些有意思的细节,对人物特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今年我采访全国劳模林云志,写了通讯 《林云志,将创新 “做到极致”》。采访先是在会议室进行,后来我提出去他的办公室看看。走进他的办公室,最打眼的是一个试验操作台。介绍起操作台上的设备,他的眼睛立马亮了,从中你能真切感受到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创新工作的那份热情。
在林云志的办公室里,一进门就是两张桌子拼成的试验操作台,摆放着模拟轨道和动车机头,那是他针对磁悬浮研究自行制作的模拟站场。
车轮和轨道上的一圈圈细丝铜线以及外接的电源转换模块正是结合磁悬浮线路做的仿真,能随时进行技术研究。
“这是一个距离产业化还有点遥远的项目。目前试验的功率还太小,只有几十千瓦,下一步的‘小目标’是几百千瓦。”
他兴致勃勃地讲解起这个正在研发的项目,神情像是天真的孩子对喜欢的 “玩具”保有着最单纯的热情。
从独特之处挖掘劳模
写劳模的报道比较多,单单围绕技艺如何精湛、怎样吃苦耐劳来写显得比较 “套路”。劳模身上有些共性的东西,比如认真、勤奋、爱钻研,也有一些个体化的特质,毕竟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尽相同,而如何挖掘出 “人无我有”的特质,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2018年夏天我去刚果 (金)采访,中国有色集团旗下的迪兹瓦矿业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在承建该项目的中国十五冶对外公司迪兹瓦项目部,副经理唐家义是有口皆碑的 “劳模”。可一见面,一脸憨厚的唐家义反复念叨一句话: “我不会讲话。”面对记者,他有点紧张。从部队转业的唐家义,从铆工起步,当过班长、工长、生产经理,直到项目部常务副经理,而质朴的军人本色和工人本色在他身上还是有着深深的印记。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不会讲话”。
比如,对于远离家乡在海外干项目的员工,春节是人心浮动的关键时期。 “逢年过节谁不想家?我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小孙子,我当然也想回去。我不会讲话,我只知道要是自己回家过年,人家在这里大干,我放心不下。”每当这个时候,唐家义总是身先士卒, “你看,我都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回家。”
比如,这些年外面有不少企业开出高薪想挖他,可都被他婉言拒绝。“我不会讲话。”他还是憨厚地笑笑,说, “钱谁都爱,但遇到一个融洽的团队、一个带来成就感的平台不容易。我参建的两个项目都获得了中国境外工程鲁班奖,我挺自豪的。”
其实,他不是不会讲话,而是不会说那些 “高大上”的话,只会说实实在在的大白话。这个说得实在、做得实在的劳模打动了我,写了通讯 《“不会讲话”的劳模》。其实,写劳模有时候不用面面俱到,均衡用力,可以围绕某一个特质来写,可能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另类视角了解劳模
我今年采写的 《干超级工程,每一天都是挑战》,写了用十年时间连干两项 “超级工程”的工程师杨润来。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接连干两个跨海大桥领域的超级工程对他而言是超级荣耀,也意味着超级疲劳。采访中他聊到了两位师傅,一个是刚毕业时遇到的面冷心热的调度员老李,另一个是他真正拜师的全国劳模、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我发现他与这两个师傅的故事恰恰可以串联起主人公毕业10年来连干两个超级工程中的成长,于是我决定从这个角度来写。
老李让初入行的杨润来懂得了什么是专业、敬业和担当。
老李对讲机24小时不离身,不管哪艘船反映有问题,即便熟睡中的他也会立即坐起身响应: “讲。”对方把情况说完,老李几乎不加停顿就能给出处理方案。 “他让人特别踏实。”这或许是对一个调度员的最高评价。
更打动杨润来的是一次处理险情的经历。当时,他带着八九个工人挖基坑,当挖到海平面以下12米的时候,基坑内有一个点突然出现了管涌。 “这是件很恐怖的事。”他说,当时赶紧带着工人用石子、沙包等物料填。老李一直在旁边陪着,突然眼瞅着坑要塌了,他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往后一挡,把其他人护在了身后。
……
老李名叫李智强,已在3年前退休。这个普普通通的老工人似乎没有特别闪光的地方,却又好像处处都在闪光。
杨润来打心眼里敬佩他。 “他不是我师傅,但他给初入行的我带来的触动很大,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专业、敬业和担当。”
林鸣则教会了杨润来如何接受挑战和磨炼,如何激励团队。
在日常工作中,林鸣更擅长随时随地找到可以激励大家的 “点”。一天,他看到模板工人把现场收拾得非常整洁,很高兴,写了张纸条递给杨润来,上面是6个字:寻找积极因子。
这件事给了杨润来很大的启发。越是在太辛苦、太疲惫或者不如意、不满意的时候,越是要用心发现美好的东西,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美好,也可以将其放大,引导团队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努力。 “这是管理艺术,也是人生哲学。”
这两位 “师傅”都在杨润来身上留下了烙印。
杨润来花了一周时间做了一份详尽的施工方案,又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认真听取工程师、技术员和班组长的意见,力争每一点细节都考虑到,比如站着、跪着、躺着、趴着,怎么切割最省力、最使得上劲。
此时的他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师傅林鸣的影子。
……
“现在你爱这一行吗?”记者问。
“干了十年,心里已经接受了自己是个工程人的事实。现在无论到哪儿,每次看到桥都会多看几眼。”
说这话的时候,杨润来语调淡淡的。曾几何时,他身上有了点 “面冷心热”的调度员老李的影子。
从师傅们一言一行中耳濡目染到自己身上一点一点有了他们的影子,从被师傅护在身后到离开师傅独当一面,成为写这个人物的另类视角。这篇通讯写的是杨润来,也是包括他和两位师傅在内的一代代造桥人;写的是一个80后劳模的成长心路,也是那些值得尊重的拥有劳模精神的人——他们可能是像林鸣那样让后来者仰望的一面旗帜,也可能是像老李那样一辈子没有得到过劳模称号的普通职工。
传承的价值,莫过于此。这个另类视角,或许会让人有种别样的感动。
用白描手法刻画劳模
写劳模,有些作者喜欢采用渲染性的词句,希望借此凸显劳模的高大形象,增强人物的感染力。但事实上,真正打动人感染人的东西,往往润物细无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用白描手法来刻画劳模,文字简练朴素,形象鲜明生动,更贴近读者,也更能感染读者。
2017年我写了通讯 《一个女项目经理的一天和十年》。主人公是一个城铁项目的副经理丁秋迪。在项目建设单位,女性很少且通常都是干财务、统计之类的工作,而女项目经理更属于 “稀有动物”。这个人物身上,必然有着跟一般女性不太一样的特质,是风风火火还是英姿飒爽?采访前我有些好奇。
在办公室第一眼见到她,记者的描写是这样的:
她穿一件有点褪色的圆领T恤,牛仔裤,戴副眼镜,乍一看人们会以为是项目部里干内勤的姑娘。
后来,记者随她去到地下施工现场,有了这几段描写:
丁秋迪举着手电筒,检查天花板上布的线,又看看被挪了窝的防护板,不时跟现场作业人员询问几句。 “我三天两头会上现场,看看进度,也看看作业中有没有什么问题。”她告诉记者。
记者随丁秋迪走了一圈,施工现场全都是 “大老爷们”,但扎着马尾辫的她跟现场毫无 “违和感”。身高一米七的她有点单薄,但那种干净利落的气质以及属于专业人士的自信令穿着蓝色工装的她有种别样的潇洒。
三言两语,一个懂技术、会管理的女项目经理形象跃然纸上。
同事回忆起丁秋迪刚工作时一上就是一年半夜班,却没半点抱怨。 “还好,那时候年轻,能熬。”回忆起那段日子,丁秋迪淡淡笑着说。
曾经,运营单位负责人看她是个年轻姑娘,在方案评审时提出了各种质疑,同事记起她当时委屈地哭了鼻子。对于这些吃苦受气之类的细节,丁秋迪说都记不清了。 “我就想着一天天的,把手头的活儿干好。”
寥寥几句话,尽显主人公干脆利落的个性。
在工程建设单位,还必须克服 “漂泊感”,同事说 “那是很折磨人的”,而远离父母且年过三十孑然一身的她依然淡淡的,没有更多情感流露。我在采访后翻看她的朋友圈时才找到一点 “蛛丝马迹”。
2016年7月16日,丁秋迪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过一张照片,那是一栋夜色中的小楼,有几个窗口亮着灯,属于她的那扇窗是暗的。那天她写道: “没有一盏灯是为你亮的,开始考虑换一盏在100米外就能感应到你而亮起的灯……”
那次采访,最打动我的就是这盏灯,它让我一下子找到了这个女项目经理的柔软一面,这个人物变得立体起来。她不仅仅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劳模,也是一个渴望家庭温暖的漂泊着的普通人。采访劳模时,最打动你的一个场景、一句话,就是这篇人物通讯的 “魂”,也将是最可能打动读者的点。
劳模也是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不动声色地把劳模还原为一个普通人,并不会有损劳模的高大形象,反而会令人物形象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写劳模切忌高大全,人为拔高,那样反而会让读者觉得高高在上或是隔着一层,是脸谱化的,没有贴近性,难引发共鸣,也就很难具有感染人的力量。用了心的白描,没有浓墨重彩,却直抵人心。
从工作之外读懂劳模
劳模不只有一面,工作之外的他有哪些爱好,业余生活 怎样度过?挖掘劳模的另一面,有助于呈现一个更为立体的人物形象。比如,个性化的爱好本身看似与劳模身份没有直接的联系,可当你深入了解后,往往会发现,兴趣爱好和工作之间存在某种特别的联系。
2017年我采写了通讯 《一个 “不可思议”的桥吊司机》。主人公叫竺士杰,是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桥吊队大班长,全国劳模,也是一名古典音乐 “发烧友”。一个桥吊司机热爱古典音乐,就像他徒弟说的——有点儿不可思议。正是这种“反差”,引领我饶有兴致地走进这位劳模丰富的内心世界。
稿件第一部分写了竺士杰如何对古典音乐着迷:
屋子中央一左一右立着两个音箱,看上去有点突兀。 “什么位置放音箱效果最好,都是经过反复尝试和研究的。”2月24日,他指着音箱下面10厘米厚的青石板对 《工人日报》记者说, “它有80斤重,音箱搁上面可以隔绝地板与脚架间的共振,使声音的传输更沉稳。”
……
把这套音箱一点点组装起来,前后花了5年时间。 “或许音乐本身没有绝对的最好最差,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我想调出自己最想要的声音。”
随后笔锋一转: 竺士杰对音乐如此,对桥吊更是如此。稿件第二部分就写他如何成为 “桥吊上的国王”。
“我的目标是稳、准、快,我就是想抠到极致。”
他做到了。
……
数十吨重的集装箱从船上提起,落到集卡上的一刹那,从驾驶室里几乎听不到什么动静。像钢铁落到棉花上,是竺士杰追求的 “无声操作”。
那一刻,气定神闲的他仿佛桥吊上的国王。
从 “调出最想要的声音”到 “追求极致的稳、准、快”,两种看似不搭界的东西,骨子里却有着某种一脉相承的特质——追求完美。如果说这是勾连起音乐和工作两者之间一条暗线,那么还有一条明线,就是解压。
“其实,我就喜欢当工人,搞技术,带徒弟,简单。”竺士杰说话的时候,直视着对方的眼神也总是简单、清澈的。 “责任大了,压力也大。”他坦言。
……
眼下,竺士杰的困惑是,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之外,单位还想把其他领域的创新也放到 “竺士杰创新工作室”来做。 “我能力有限,真是有压力。”
来点儿音乐。
音乐成了他释放和缓解压力的渠道。文章的结尾,则把这种连接引向了高潮——
竺士杰所在的宁波穿山港区,坐拥宁波舟山港最长的3400米单体岸线。全透明的桥吊驾驶室,成了不折不扣的 “海景房”。
……
竺士杰也曾一次次陶醉在这样的景色里。黎明的时候,面对大海,他的耳边会响起德彪西的交响乐《海上的黎明到中午》,海上日出就在他眼前上演。
这般的诗情画意,是桥吊对司机的馈赠。
如果你认为一个桥吊司机热爱古典音乐有些不可思议,那或许是源于某种思维定式的桎梏。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能感受美的心,可以感悟海上生明月的壮美,可以感受贝多芬奏鸣曲的意蕴。爱好,可以让心灵更愉悦,更宽广。走进这位劳模丰富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他们愿意为工作付出汗水,也懂得享受人生不同的风景,这或许是更接近幸福之门的钥匙。读懂他,也是在读懂劳模身上所浸润的时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