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价值、困境与实现
2020-03-12唐秀华陈全顺
唐秀华,陈全顺
(1,2.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亟需改善的大背景下,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会议上,他明确提出,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性为重大国家战略。同时指出,在明确黄河流域之于人民的重要意义后,应加紧研究流域生态保护与周边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策略,各地应积极探索适宜当地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模式。作为黄河流域中的重要一极,黄河上游地区囊括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五个省区,流域面积占了整个黄河流域总量的51.3%,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因此,要想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必须将黄河上游地区作为重要切入点,充分发挥其战略意义。
一、现实维度与历史回顾:黄河上游地区之于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现实维度:统筹国家、人民、黄河三位一体布局的时代需要
从国家层面来讲,第一,作为国家战略,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当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上游地区人民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的重要指标。第二,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助力器。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将至,任务紧急。当下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不能辜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小康社会付出的种种努力,不能让生态环境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绊脚石,更不能让生态环境成为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拦路虎。黄河上游地区的人民更应该紧追小康社会的脚步,积极投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重大任务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砖添瓦。
从人民层面来讲,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在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而美好生活的需要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正如习近平所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2]69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应是我们党和国家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目标。
从黄河层面来讲,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人与黄河和谐共生的良好契机。我国当下正处于发展不平衡阶段,从某一方面讲可以归结为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人类不合理开发的需求与自然界基本固定的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二是人类无限度掠夺的需求与自然界有限资源的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人类需要的东西来自大自然,而遭到破坏的自然界此时不能满足人们的索取,就出现了人类的需求与自然界的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对于黄河来说,人与黄河流域之间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黄河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等必要条件,而人类不合理、无限度地开发整个黄河流域,使得人与黄河之间不能和谐相处,这是自然界的悲哀,更是人类的悲哀。同时,黄河上游地区对于整个黄河流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黄河发源地,上游地区肩负着水源涵养的重大使命,其生态保护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发展。再加上黄河上游地区大部分处于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差,一旦开发过度,影响的不仅仅是上游地区,还有整个黄河流域。
(二)历史回顾:治理黄河问题的历史延续与现实使命
“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3]7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1.经济发展为主,生态保护为辅:新中国成立以前黄河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黄河上游地区的真正开发利用始于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形成为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在丝绸之路被打通之后,汉武帝便下令移民耕垦、军士屯田。内地的先进耕作技术与经验逐步被传到这里,自此掀起了一波大规模的黄河上游地区两岸的开发热潮。大开发使得粮食迅速增加,不仅满足了当地军民的需要,还开始支援其他地区。“它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在西北地区建都立国以及隋唐时期西北地区的又一次大开发奠定了基础。”[4]162但大规模的开发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大批农业人口迁入并开始垦殖土地,破坏了草原的植被,同时由于修建宫室、日常炊事等各种需要开始大规模砍伐林木。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本来就干燥,降水量又少,再加上多风,经过农耕后的土地裸露在外面,经过大风一吹很快流入水中形成流沙。黄河及其很多支流都开始变得浑浊不堪,黄河这个名称便出现于此时。“《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所载汉高祖分封功臣时颁布的封爵誓词说:‘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爱及苗裔。’这是黄河名称见于文献的最早记录”。[4]179泥沙增加,河床必然抬高,进而引发下游的水患。历朝历代治理黄河要么堵,要么疏,治得了一时,却治不了一世。等到明末治黄专家潘季驯的出现才有所改善。他一反往常的疏、浚、塞并行之说,认识到了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治沙,他创造性地提出以水攻沙的理论,用合流的方式将泥沙冲走,虽有创新,但却以为黄河泥沙来自河南而非上游地区,并没有认识到黄河上游地区的问题,同样以失败告终。总之,中国古代很多统治者基本没有意识到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本身的重要性,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与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因此针对黄河上游地区的保护措施基本上没有涉及。
近代以来,以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为代表,创造性地提出了治理黄河的理论。李仪祉将外国的先进治水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经验融合,提出了上中下游全面综合治理的方案,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以保持水土,修建横坝以拦截泥沙,修建水库以拦蓄洪水,下游稳定中水河槽等理论让人耳目一新,但无奈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家国难保自不必谈保护黄河。总体来说,黄河流域的开发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古代史与近代史,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一以贯之,但在保护层面缺乏系统性与彻底性,在意识层面也没有意识到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所在。
2.经济与生态齐头并进: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上游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措施
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国的“能源流域”,能源资源极为丰富。以上游地区的甘肃省为例。“以甘肃兰州为中心的黄河沿岸被称为中国的‘黄金走廊’和‘冶金谷’,有色金属储量极其丰富,10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占全国的11%左右。金昌市是中外闻名的‘镍都’,白银市是著称于世的有色城”[4]394。正因如此,甘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成为了国家建设重工业的战略要地。“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156项骨干工程中,仅陕西、甘肃两省就占了40项。”[4]394在此后的数十年间,甘肃省又经历了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以此为契机又迎来了一波工业迅猛发展。八个黄河流域产业带的其中之一便是陇中产业带,是甘肃和大西北经济建设的重点基地。工业发展、人口激增、城市迅速扩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给人民带来了苦果。甘肃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为甘肃人民遗留了众多环境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正式揭开了新中国规模有序治理黄河问题的序幕。中央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其主任即著名水利专家王化云提出了“除害兴利,蓄水拦沙”的治黄主张和“一个方针、四套办法”的治理措施。总的思想即为“上拦下排”,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黄河中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随着“大跃进”和大炼钢铁对森林的破坏,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受到了严重阻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才重启黄河流域的保护工作。1999年,江泽民专门在郑州召开黄河治理开发工作座谈会,指出了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善生态环境。胡锦涛随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得到空前重视,被列为“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近期在河南郑州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足以彰显黄河流域之于中国的重要性。
总之,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过去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有其特殊的现实原因,同时还要看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严重失衡。既要充分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增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信心与底气。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现实情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发展模式理应被现代摒弃。根据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特点开启新的建设模式,积极主动地把握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与黄河的和谐共生。
二、困境与突破: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存在的偏差
(一)原则遵循偏差与主体把握偏差
原则遵循偏差是指不能正确认识人与黄河的关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但人们无节制的开发对有着固定承载力的黄河造成了巨大伤害,最终也反馈到了人类本身。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首先应归结于人们本身没有正确看待人与黄河的关系,违背了人与黄河实现共存的原则遵循。正是人类没有正确看待黄河作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对于人类的意义以及其本身延续性的作用,致使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主体把握偏差是指不能准确把握人民中心作用。在过往的生态治理中,我们出现了生态治理的主体把握有一定的偏向的问题,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治理的本质目的与力量来源,导致了“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发生。生态在另一种方式下继续受到破坏,生态问题在不断暴露,证明了我们必须要整装旗鼓,重新回到生态治理的出发点,认清生态治理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
(二)制度执行偏差与能力发挥偏差
制度执行偏差是指制度的完善与执行不能形成统一思路。首先,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需要完善的生态治理制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如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建设不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不健全、污染监管制度不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制度不仅需要更全面更深刻的完善,也需要更坚决更深入的实施。其次,在制度实施中仍有监管不力、实施偏差、个别制度未能展开进行等问题的出现。
能力发挥偏差是指贫困现状的限制与治理着力点偏差。一方面,贫穷落后的现状限制了生态治理的脚步。伴随着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越拉越大的现象的出现,落后地区想迎头赶上的愿望愈加强烈,但贫困的现实与美好的愿望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要想解决贫困必须发展生产力,同时也要兼顾生态利益,就应该探索出一种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治理着力点出现偏差。经济发展模式面临转变困境,贫困问题尚没有完全解决,技术的更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都是我们如今面临的重大考验。一切治理都必须着力于正确的落脚点,不然就会致使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
(三)意识改造偏差与系统统筹偏差
意识改造偏差是指思想层面的改造不彻底。生态治理不仅仅是在治理生态环境本身,也是在改造人民的生态观,使之从一个没有生态意识的人变为“生态人”。因为如果没有秉承正确的生态观,基于此的开发就会出现偏差,在行为上就会出现破坏生态的现实活动。相反,在正确的生态意识指引下,人与黄河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温和的状态,人类不再是固执己见地一味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是在双方和谐共存的基础上展开利益交换。
系统统筹偏差是指战略把握不够全面。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生态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文化问题、民族问题、国际问题。实现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过硬的手段措施与制度体系,更应有宏大的战略眼光,全面系统地统筹战略布局。目前存在着不能发挥黄河流域全部积极要素的有效性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需要用更加开放的视野看待黄河问题,需要更加宏大的视野处理黄河问题。
三、基调与把握: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我们应该积极吸取古人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黄河治理的种种经验教训,充分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决策层面的科学性与不足性。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层面,我们更应该以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黄河问题,以做到真正掌握治理黄河的核心要义,积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思想,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二)整体性与地域性的关系
国家发展战略应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协调在同一个基准线上。黄河流域是一个整体,在治理时无论是解决地方问题还是整体规划都需要坚持黄河整体思维,不能顾小失大、顾此失彼。在秉承一个整体的理念的同时,还要兼顾好局部的利益。黄河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流域,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特征,在治理层面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上游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游地区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3]8。以甘肃兰州为例,作为一个传统重工业城市,更应该做出实质性改变。“对甘肃来说,哪怕是牺牲一些GDP,只要是把黄河保护好治理好,就是对国家和民族最大的贡献”[5]50。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中央根据国家发展情况作出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政策,但最终还是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不能只看到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更要下大功夫推进实际工作的顺利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得黄河治理更具实际效益。“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3]11在政策执行与贯彻过程中应该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不断反馈新思想并完善解决方案。
(四)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我们既要运用国际视野观察问题,也要用国际视野解决问题。一方面,在观察问题上,应该坚持国际视角。我们要看到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同时以此为戒。以苏联为例。苏联对于西伯利亚的大规模开发在一定时期内给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但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西伯利亚便从资源重地变成了污染废地,苏联在追赶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终归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苏联的早期领导人是重视环境的保护的,列宁高度重视环境问题,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但随着过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迅速赶上美国的需求,便逐渐在决策层面出现了经济战胜生态的局面,以牺牲生态的加速工业化使得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渐拖垮了国家,等最后发现也已经为时已晚。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做法值得我们深思。生态的严重破坏拖垮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生态的破坏作为苏联覆灭的重要原因。苏联的建设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警惕。
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上,我们也应该坚持国际视角。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黄河上游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域发展可以借助国际的力量解决。虽然地处内陆,但交通早已今非昔比,对外交流方便快捷,要知道开放不仅仅是沿海城市,内陆城市也可以发光发热。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保护,积极展开国际交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将黄河流域的保护治理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规划讨论中,通过踏上国际的列车解决黄河的问题,未尝不是良策。
四、路径与优化:黄河上游地区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一)生态治理立足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人的来源来看,“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410,“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6]998。当人类去破坏自然时,得到的必然是惩罚。在这一点上,历史不止一次地向我们提供了鲜活的事例。“许多昔日繁华的城市因为黄河的溃决而被泥沙深埋于地下,如今河南的开封市和河北的巨鹿县城等。据文献记载,从元初到清末,开封城曾七次被河沙掩埋,现在的开封城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所建。”[4]351当人类去呵护自然时,得到的必然是馈赠。“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就是根据岷江的洪涝规律和成都平原悬江的地势特点,因势利导建设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7]10
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源于自然,未来也不能脱离自然。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资料,而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大部分都来自自然界的馈赠,生产力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脱离不了这三者,自然也脱离不了自然界。人如果离开了自然,即相当于失去了自己的心脏,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东西。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更多地诠释出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性。正如前文所说,人类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自然界失去了人类可以继续存在,但人类失去了自然界将无法生存,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于自己必需的东西,人类应该清楚其价值,珍惜其所在。破坏生态一是毁了大自然,二是毁了人类自己。
(二)生态治理主体:人民群众
生态治理应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人民群众这一生态治理主体。一方面,从生态治理的目的来看,生态治理是为了人民。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7]12。生态保护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人民。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满足感与获得感。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建设美丽中国,首先支撑的是‘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化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关系如何走向‘和解’的对立统一关系,旨在为中国人民提供宜居的自然环境,满足其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手段。”[8]37
另一方面,生态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生态治理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也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应尽义务。深入实施生态治理战略的首要目标就是将生态治理思想深入人心,通过展开各种生态宣传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生态保护涉及自己的利益、关乎自己的责任,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治理的现实活动中来。只有发挥人民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三)生态治理制度:完善与实施并举
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就是在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基础上,发挥出制度体系的作用。制度与法治对于破坏生态的行为虽不能完全遏制,但也具有相当的威慑作用。完善制度与法治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同时在客观上促进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与主体意识的提升。1952年的英国伦敦被称为“雾都”,爆发了严重的污染灾难。在巨大的环境灾难之后,英国接连发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虽没有完全解决,但起码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这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即制度对于生态治理的作用不可忽视。黄河流域目前已基本建立完善的生态治理制度,但在某些制度层面有所欠缺。首先,是要全面构建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度。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实际上处于并不充裕的水平,但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巨大,全面构建合理的水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有利于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要系统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积极落实政府与企业的生态责任,通过合理的考核标准督促政府生态治理绩效的提升以及企业生态治理目标的实现。最后,要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国家公园作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重要载体,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要积极发挥此类生态产品的积极作用。
制度本身的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个别群体或个人往往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制度的建立是基础,制度的实施才是关键。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控住每一个重要关卡,既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行为,遏制破坏生态的不良风气,又要积极鼓励保护生态行为,宣扬保护生态的良好作风。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本身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不断推进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治理现代化。
(四)生态治理能力:全面发展与系统落实协同推进
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好黄河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语重心长地指出了其关键所在。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的迅速扩张加大了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占有程度,取得的巨大成就掩盖了曾经的过失,获得的飞快速度掩盖了发展的质量。但自然界尤其是黄河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与承载力的,它的反馈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998
如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如果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重。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7]8。发展经济本质上是为了给人类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层面享受,即实现人与人关系的更加和谐。现代工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对大自然的更具规模、更有效的开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更高级形式。但发展模式的不准确为这一美好出发点制造了实现路径上的偏差。粗放式发展是一种低级的发展模式,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工业发展表面上实现了技术上的进步,却是一种观念的倒退。社会主义精神应该体现出公平正义与社会福利的要求,触及人民根本利益的经济建设是违反公平原则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才是对人民最大的福祉。保护生态不是完全抛开经济发展,成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维护者,而是应该实现经济生态双赢。我们不能迷恋于过去的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应该看清速度背后的实质,进而转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附近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贫困状态,当人们在为生存发愁时,必然无暇顾及生态保护,因此脱贫也是影响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从某种角度来看,贫穷是最大的污染。黄河上游地区的人均GDP一直位于全国靠后的位置,这是客观的事实,也是我们值得反思的问题。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们应该认识到绝对贫困的问题即将得到基本解决,但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存在。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下定决心,发挥出地区优势,积极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适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积极构建乡村旅游方略,多方位开发黄河周边的旅游价值,以期创造出更多的生态产品。
充分发挥技术对环境治理的重要作用。加大科技投入,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技术虽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污染问题,但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有着积极作用,例如污水治理技术、生态荒漠化治理技术等。即时的反馈让人们看得到美好生态的希望与未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生态治理的进程。但也要认清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避免陷入技术拜物教的怪圈中。清晰地认知技术问题不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不能过分依赖于技术手段所带来的益处,不能看到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之后就忽视了问题的本源。“这样的策略一般不能解决问题,只是达到一般的、局部的和有限的转移。”[9]121因为技术解决的是环境表面,真正抓住问题核心的应该是做好防治,遏制生态污染的源头。
(五)生态治理意识:从思想上改造人民对生态保护的看法
“所谓‘生态意识’,就是要在人们的意识中增添生态学的内容,使人们在判断、评价、认识、处理问题时,要有生态学的视角,生态学的维度,特别是看待经济发展、评价经济行为时不能仅仅盯着经济总量的飙升,而是要有更加广阔的生态意识。”[10]15意识层面的更新,才能让生态的保护更加深刻。从思想深处查找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才能让生态的保护更加全面。从人们思想层面改变对自然的看法,改变对经济的看法,才能使得生态保护一以贯之。道德建设与生态保护乍一看毫无关系,但仔细分析来看,对环境的破坏的根源在于人们思想层面的问题。积极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态意识,是当务之急。
发挥黄河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生态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文化宣传的方式促进人们对于黄河的认知与了解,明确黄河对于人民生活与国家发展的意义,让其切身感觉到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积极扩大生态产品的受益群众,通过切实的接触明白黄河及其文化的重要性,鼓励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环保意识。正如习近平所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就是在保护国家,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保护人类自己。
发挥诸如祁连山之类的生态产品的积极作用。“2017年7月,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中央通报批评,百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这一案例的极大震慑作用在新中国生态环保史上是空前的。祁连山加强整改,到2019年初,保护区内144宗矿业权分类退出,水电站生态流量得到落实,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全面解决,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效果初现。”[11]28祁连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承担着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向人民宣传生态保护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积极鼓励引导人民多参观游览这类生态保护区,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发扬祁连山保护区的生态精神,多方面展示生态产品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创造出更多诸如祁连山一类的生态产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出生态产品的生态优势与生态底蕴,多方面多层次地发掘出生态产品的积极作用与引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