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垃圾分类有法更要有“法儿”

2020-03-12

工会博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收运垃圾袋指导员

新修订的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开始正式施行。北京市垃圾分类驶入法治化轨道的1个月以来,成效如何?问题在哪?

已经取得经验的上海市,在立法前就通过多方探索后发现, “党建引领”和 “定时定点”最为有效,因此立法明确了分类责任在居民,并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组成工作组,共同唤醒居民责任。同时,上海市严格执行 “不分类,不收运”,倒逼生活垃圾管理责任人;城管执法、考评结果公开,让全社会知道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上海市不断吸收采纳市民的合理化建议,完善考评指标和配套设施,让垃圾分类最终获得了民心。

目前,在北京市多地区开展的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垃圾分类指导员制,撤桶并站等收运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房山区为引导居民实施垃圾分类推出的 “兼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可追溯垃圾袋等新招儿见了效果。在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试行两种模式:垃圾袋可追溯到户模式和 “垃圾不落地”模式,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100%、正确率达到95%以上。垃圾袋可追溯到户模式即设计专属分类垃圾袋发放给居民,上面印着每一户的门牌号,居民在家分好类,下楼直接投放,投错了可以追溯到户。其中厨余垃圾袋还采用了可降解材质,可以不破袋直接投放。“垃圾不落地”模式即撤销小区内原有垃圾桶,改由流动垃圾车定时定点投放、清运。3辆装有四分类桶的流动垃圾车每天早、晚6点半至8点半开到3个站点,培养居民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在房山区西潞街道海逸半岛社区,刚撤桶并站的时候居民不太适应,还会出现垃圾错分类、乱堆放的情况,只能由社区干部、分拣员和志愿者二次分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发挥党员多的优势,组建起 “绿马甲”团队。 “绿马甲”志愿者共有25人,80%是社区退休党员。小区每个站点设5名 “负责人”,分别是指导员、监督员、分拣员、宣传员和楼长,分批次 “上岗”。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街道郁金香舍社区,20位垃圾分类指导员正在进行专项培训,以便更好地为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指导。朝阳区麦子店的枣营北里社区建立 “一长四员”垃圾分类体系:楼长负责总体统筹协调每栋楼门的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员负责线上线下动员宣传;指导员定时定点守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分类投放;监督员不定时巡查桶站,确保垃圾准确入桶,劝导大家按要求投放垃圾;而分拣员则要把好最后一关,进行二次分拣。

应该说,北京市实行垃圾分类1个月以来,有成效也有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居民的意识没有到位,混装乱投现象也时有发生。垃圾分类投放需要市民的积极行动,如何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则需要垃圾分类指导员细致的讲解和指导。当社区层面实施良好分类工作后,城市后端与之匹配的分类垃圾的处理能力更需提升。同时,建立全民分类的设施条件,建立公开透明、注重实效指标的考评制度等等,都需要想方法出实招。

猜你喜欢

收运垃圾袋指导员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垃圾袋里有证据
会飞的垃圾袋
2025年山西垃圾收运覆盖90%以上自然村
苏州工业园区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收运方案研究
吸管妙妙妙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员量化考核指标
极简垃圾桶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好伙食顶半个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