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战疫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笔谈

2020-03-12周兴樑,邓双全,陈联俊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抗疫中华民族防控

全国战“疫”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提升

周兴樑

(中山大学教授)

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统称。其民族凝聚力,是指我国各个民族、不同政党和全体民众所产生形成的内向聚合力,及外向吸引力。今年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在武汉市爆发与肆虐,并向全国各地迅速蔓延扩展。它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伤害与阻碍着社会经济之发展。这场疫情之来袭,对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个严峻的考验,也为它的进一步提升和强化提供了机遇。

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疫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之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蔓延势头;1月27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武汉视察疫情防控工作,及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声令下,一场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即在武汉及全国各地打响了,经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战“疫”,我国第一阶段的防控工作已获得巨大胜利:武汉在“封城”76天后,于4月8日零时解封了!各省市区之战“疫”也捷报频传。全国卫健委之统计称,截止8月16日,据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报告:现共有确诊病人612例,疑似病人4例。这与美国、巴西及印度等,目前每天之新增的感染者仍以数万人计、疫情处于失控状态,简直有天壤之别。中国前段战“疫”之伟大胜利,来自党中央的英明坚强领导,及中华民族凝聚力之进一步提升;同时这也彰显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战“疫”过程中之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我国执政党与参政党间的政治亲和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中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共是执政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八个民主党派是在中共领导下参政议政。在此次武汉疫情发生后,中央之战“疫”令一下,共产党人固一马当先逆行抗疫,各个民主党派也积极动员党员参与战斗——仅援鄂的民主党派医护人员就有800多人。各党派之白衣战士并肩携手,成为抗疫的一支中坚力量。(二)全国医疗卫生界的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协同抗疫,筑起了一道道防控疫情蔓延扩散的肉体长城。我国疫情爆发之初,武汉市和湖北省是疫区。全国卫健委根据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科学地组建与调度一支支疾控队伍支援武汉和湖北抗疫,从除夕夜上海首支医疗队抵汉后,到3月8日时全国已有346支医疗队,计4.26万白衣天使抵达湖北抗疫;他们来自解放军及全国19个省市区的各级医院,在武汉战“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留守各省市区的医护工作者,则本着守土有责、担责与负责的精神,奋战在本地的抗疫第一线。(三)全国的各族人民大众,不分民族,不分职业与信仰,不分年龄和性别,都坚信恪守“防控疫情是责任”,而形成了万众齐心的战“疫”聚合力。于是,城乡所有的小区、村庄都设立监测站,检测来往行人的体温;广大民众皆宅居家中,做到不走亲访友,不听传谣言,及坚持多通风、勤洗手,出门一定戴口罩。这是一场十多亿民众人人参与、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抗疫人民战争!以上这些,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空前强大的战“疫”之民族凝聚力。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国家动员

邓双全,陈联俊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教授)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的达到Ⅱ级及以上严重程度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紧急事件。2020年1月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家动员是国家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员、资金、物资等各类资源的征集和利用的行为总和。影响国家动员能力的因素较多,从硬件要素看,主要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等;从软件要素看,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核心价值、外交政策、领导体制、历史文化、民族特质、大众舆论等。国家动员的战略目标主要集中在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展重大社会活动等方面。政治制度是国家动员能力的重要因素,它使国家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人员、获取资金、调配物资、形成广泛而坚定的凝聚力,“在关键问题上取得全国万众一心的支持”,从而“塑造国内共识,以便支撑国家基本政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制度优势愈发凸显出来。中国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中国共产党能够第一时间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的巨大动力,迅速组织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相关资源,成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强大政治保障。国家从不同方面凝聚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制度力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成为保证战胜疫情的内在动力。在2003年“非典”肆虐期间,国务院发布并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成为在公共卫生事件爆发过程中应急创制的典范。国务院组建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其他13个部门的应急管理、生产监督、减灾救灾等职能进行深度整合,更好地统筹、协调、征集和利用物资储备和应急力量,组建应急救助体系,指导推进应对突发事件各项事务,充分体现了政府部门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发挥的资源整合的关键作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资源整合、后勤资源整合、数据资源整合等方面都有巨大进步。中国政府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医务人员、社区人员担当作为,扎实工作,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优势和国家动员能力,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当然,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统筹协调不力、机构配置不完善、舆情防控不到位等问题,需要不断研究改进。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一项系统过程,要从理念更新、顶层设计、应急机制、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升国家动员的治理效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抗疫大考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练

解丽霞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和“重大战略成果”,既充分彰显了强大的中国力量、伟大的中国精神和罕见的中国效率,又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必将以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滋养。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奋斗精神。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既有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又有各位党员的闻令而动、英勇向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斗争态度。同时,广大医务人员义无反顾,成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还有向着疫区挺近的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让世人读懂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迎难而上的顽强斗志,生动地诠释了“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战胜疫情的自强不息的乐观态度。

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这是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秉性。面对极其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有中央的协调调度又有地方的各尽其责、既有军队的闻令而动又有大批企业的主动请缨、既有城市社区工作者的严格排查又有乡村村民的辛勤值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国人民秉持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和强大合力不断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

顾全大局、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历来有家国情怀的传统,每当遇到艰难险阻和面临紧要关头,总能以国家命运、民族利益为重,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舍己为公、共克时艰。为顾全大局,武汉人民以果敢的决断勇气、无畏的牺牲精神,自我隔离、自我封闭,以实际行动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展现了识大体、顾大局的英雄形象。局部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全局的安稳和有序,这是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也是舍己为公的奉献和牺牲,更是战胜疫情的硬核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担当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中的内在基因,是在代际相传中鼓舞和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砥砺前行的强大硬核力量。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广大人民群众以超越个人的集体意识,用生命和行动展现了尽职尽责和担当奉献精神。同时,中国及时主动通报信息、分享抗疫经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开展国际科研交流合作等方式,为全球抗疫合作注入了力量,体现了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大国担当。

从医护人员的崇高精神品德看我们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左双文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武汉,随之蔓延到湖北全省并波及到全国。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新冠肺炎染病人数已达2500多万人,疫情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中国,疫情发生后,经过一个短时间的混乱,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批医护人员、警察到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对口支援,人数达到数万人,这估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从这些医护人员调集的情况看,在地域上,有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顶级医疗专家,包括好几位院士、解放军医疗机构的少将,也有全国各地最边远的一些省区的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从年龄上看,有钟南山等七、八十岁的老专家,有张文宏等年富力强的中年专家,也有20岁左右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很多人克服了各种家庭和个人的困难,义无反顾,冒着完全不可预测的生命危险,奔赴抗击瘟疫的第一线,真的是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而且值得肯定和格外庆幸的是,他们从最初的缺乏经验、茫然失措中很快总结掌握了这个可怕的疫病的治疗和防护的基本知识,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挽救了大批的患者,包括一些危重患者,绝大多数的赴援人员都安然无恙,胜利凯旋。在危难时刻,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他们身上,确实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的最值得弘扬的一面,他们是新时代全社会最值得尊重、最值得信赖的一个很伟大的群体。他们中的一些人,平时由于一些医患纠纷,受到各种伤害,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当然,在风暴的中心,在武汉市和湖北省,当地的医护人员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如何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和公共卫生危机就对措施,是这次疫情给我们提出的重大任务。。

另外,在抗疫期间,有个别地方卫健委、医院的个别领导,抗疫工作不认真、不积极,敷衍了事,专业水平低下,甚至超等级地占有一线救援工作人员的特殊补贴,克扣他们的待遇,这些人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理,这是严重影响国民和单位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问题,必须得到果断及时的处理,树立正气,打击妖风邪气。

疫情中武汉民间志愿者群体所展示的民族凝力

何方耀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志愿者(Volunteer)的数量和表现是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而在武汉因为疫情而封城的八十多天时间里,志愿者们的惊艳表现刷新了人们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民族在巨大空难面前所展示的民族凝聚力。

一、志愿者展示了新时代的国民素质

2020年1月23日,武汉下达了封城的命令,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城市就此按下了暂停键,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巴士、地铁、轮渡等所有公共交通停止运营,所有人员、车辆禁止进出武汉,但城内的一千多万人的生活还得继续,于是,封城带来了平时无法遇到的困难,特别是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甚至上下班都成了问题。于是从快递小哥、出租车师傅、私家车主、小店老板到一般市民纷纷以微信群的方式组建起各种志愿者团体,或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或搬运急需的抗疫物资,或接送逆行回归武汉的医生,或者冒险运送病人。这样的组织从少数人的发起到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他们承担起了按下暂停键后所产生的各种非常任务。正如一篇报道所说的那样,“谁也说不清,在武汉,像王昌(志愿者)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少。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共享着同一个名字——‘摆渡人’。”正是这些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被媒体聚焦的无数的“摆渡人”帮助武汉渡过了艰难的新冠抗疫之河。他们无需政府组织,无需任何回报,稍稍地来,稍稍地去,解决了问题便无声无息地散去。没有鲜花相迎,没有掌声相送,却处处彰显了新世纪中国公民的素质和精神,展示了我们这个民族新时代的风貌和凝聚力。

二、志愿者展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

这批不图名、不图利,不需要组织、不需要动员自发组织起来为抗疫服务的“摆渡人”之所以要冒着生命危险(据报道的确有很多志愿者被感染)为武汉市民、特别是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服务,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这座城市、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当灾难袭来的时候他们有责任和义务挺身而出。无数武汉本地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之所以不顾危险地冲进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凶险之地,就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而这种主人翁意识和担当精神正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和动力。

三、志愿者展示了大爱之心和家国情怀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即对这个民族的爱和家国情怀。而这次抗疫活动中志愿者所展示的正是这种大爱之心和家国情怀。例如在武汉封城之后有一批十堰藉的武汉医护人员已经回到老家十堰市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但听到武汉的同事投入抗疫战役之后,他们自动建起微信群,准备组织起来逆行返回武汉,但担心抵达武汉后没有交通工具运送他们到工作单位,得知这一消息后武汉志愿者迅速组织了15辆私家车和一辆大巴与他们对接,深夜在高速路口将连夜赶来的医护人员接往各自所在的医院。逆行的医护人员和深夜接送的志愿者共同谱写了一曲家国情怀的协奏曲。

今年的这场疫情来势之猛和波及面之广可以说史无前例,中国虽然已基本控制住了危机,但整个世界仍在疫情阴影的笼罩之下,这场疫情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难以估量。而在这场改变历史进程的灾难面前,这批志愿者的冒险逆行,这批“摆渡人”的生死去就,也将在我们民族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为我们这个历史悠久民族的凝聚力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开出一条希望之路。

当代大学生视角下的中国战“疫”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殷丽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所有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大学生们也不例外。笔者通过组织13个教学班进行主题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网络讨论和作业批改,真切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通过这次中国战“疫”,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理解与认识,立志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体验疫情防控,深化了中华民族吸引力的理解。疫情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这个“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力求各项责任落地;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他们昼夜无休,救死扶伤,迎难而上,坚守一线;无数的志愿者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协助各基层组织进行核查、测体温、登记信息、卫生消杀、送防疫物资等;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各项规定和要求,全民居家,自觉落实隔离要求;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的宣传作用,努力将最新的防疫资讯及时传达给全国人民;危难时刻,祖国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海外学子,克服困难,寄去健康包,使海外学子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怀和温暖。

感受中国力量,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向心力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共中央启动一级响应,各级政府立即行动,农村和社区几天立即封锁控制,商场和工厂立即停业,疫情扩散的渠道迅速被阻断;对于患者的救治,中央制定严密的治疗方案,将“集中收治”和“床位扩容”相结合,构建由“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构成的分级分类分流救治体系来区分轻重症患者;全国迅速聚集一切力量参与抗疫,企业生产线提前复工复产,不舍昼夜生产防疫物资、建设抗疫医院,仅仅十天时间,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千余床位的医院便竣工。中国在自身防疫任务艰巨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援助,毫无保留地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分享防疫经验和研究成果,积极开展防疫合作。

参与社会实践,强化了对中华民族亲和力的意识。面对疫情,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他们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基本的防护工作,安心宅家读书学习。不信谣,不传谣,利用互联网实时了解疫情相关信息,关注国内外疫情动向,向身边人传播正确信息;积极参与社区或乡村服务,在家督促家人遵守防疫的相关规定,在外做防疫工作的志愿者,为防疫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结合自己的师范专业,参加学校组织的“牵手助学,共抗疫情”云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为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一对一”的线上学业辅导与服务。

通过体验、感受和参与这场中国战“疫”,当代大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国情,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表示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自身的成长过程之中,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从中国战“疫”看中华民族的亲和力

刘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华民族的亲和力,是中国赢得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的一大成因。透视年初以降中国战“疫”的大潮,中华民族确曾展示了蔚为大观的超强亲和力,而且,其极其生动和丰富的表现,也足以引发人们深化对中华民族亲和力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由中华民族的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共同构成,其中的亲和力,最早被诠释为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和力量。诚然,这一诠释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但是对照在战“疫”大潮中展现的亲和力,则显现出片面化和平面化的不足。实际上,在战疫大潮中展现的亲和力,不仅显现于各兄弟民族之间,凸显于各社会群体之中,而且更为生动鲜活地反映在各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之上。从逻辑上看,中华民族亲和力的终极载体只能是个体的社会成员,唯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在“纵”的方面形成由高到到低排列并且承载亲和力的社会各阶层,从“横”的方面呈现并且同样承载亲和力的众多社会群体。至于“纵”“横”的同通之处,则在于二者同属承载中华民族亲和力的主体,只不过是组合的形式不同而已。因此,笔者以为,与其将中华民族的亲和力诠释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亲和力量,莫如求本探源,将之概括为中华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量,如果从民族国家的视角看,也可以视之为公民之间的亲和力量。

为说明问题,不妨从纵横两个方面约略解析武汉战疫中出现的两则故事。

1月27日,素以亲民作风见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亲切看望和慰问不幸染疾的新冠肺炎患者、奋战在战役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者等广大群众,释放出令人暖心的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社会阶层分析的视角看,他所释放的亲和力是国家顶层的社会管理者,亦即总理本人及其所代表的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向全社会释放的亲和力,因而必然要引发社会各阶层强烈而积极的反响。因为,民族国家的顶层管理者,代表着最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居有引领各阶层亲和力发展的核心地位,其所表达的“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亲民理念、实施的为新冠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等举措,具有难以估量的感召力。因此,在中国战疫的大潮中,包括弱势群体和俗称的蓝领、粉领、白领、金领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均尽其所能地释放出了各自的亲和力,以至于全社会出现了上行下效、各阶层亲和力相互激荡、良性互动的局面。由此足见国家顶层社会管理者的亲和举措是何等的重要。

武汉快递小哥汪勇提供的则是抗疫志愿者的故事。他和他组织的团队着力为医务人员纾困解难的事迹,可以从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全球青年抗疫榜样”两项荣誉中得到反映。透过汪勇的个案,我们有必要注目全国各地无处不在的志愿者。他们或许对自身所处的阶层地位不甚了然,却不能不明了自身所在的家庭、社区、行业、单位、组织、群体、民族乃至于政党。他们何以能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地在战疫大潮中贡献绵力,展示爱心,使受惠者感受到暖喛的亲和力?答案只有一个,即以“和”为内容的中华优秀文化熏陶使然。如是,则可以断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和”文化,是广大中华儿女释放和增强民族亲和力的动力源泉。

论中国特色的抗疫模式

黄红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副主任)

最先提出“中国特色抗疫模式”,应该追溯到世界卫生组织赴中国考察专家组负责人布鲁斯·艾尔沃德,他于今年3月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首先提出“中国抗疫模式可以复制”(人民网,2020年3月7日)。考察抗击新冠疫情在内的新中国抗灾史,可以发现,防治吸血虫病时,毛泽东最先提出“领导+专家+群众”中国模式,他又在“鞍钢宪法”中,提出诸如“两参一改三结合”,成为中国特色的抗疫模式理论来源。

当今各国抗疫方式不尽相同,大体有:(1)领导+专家+群众三位一体中国模式;(2)精准管理韩国模式;(3)资源不足伊朗模式;(4)群体免疫英国模式等。

从主体视角审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党中央采取果断的决策,专家应用科学精准治疗,全民参与联防联控……三者结合起来,自然形成领导+专家+群众三位一体抗疫模式。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发挥抗疫组织效能的根本保证。遭遇新冠疫情,习近平多次重要发表讲话,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等思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变成物质力量。从武汉封城、湖北决战到整合资源,驰援湖北;从全民免费治疗到医院应收尽收;从搭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到组建方舱医院等等,充分体现总书记的英明领导,彰显“两个中心”思想的魅力和中国共产党快速应对危机的组织处理能力。不久,中国就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

其次,专家精准施治是防治病毒的技术支撑。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大国医为代表医护专家团体,面对危险,逆风而动。钟院士亲赴武汉调研,金口直断“新冠病毒人传人”;张伯礼以中药配方,治疗大批病人;陈薇第一个启功疫苗项目,夺得先机;李兰娟、张文宏等众多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一线,全面防疫,精准施治,谱写了新时代“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抗疫英雄赞歌。

最后,人民群众联防联控是防止病毒输入扩散的强大网络。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抗疫的强大力量。全民参与,联防联控,如同打开无数张网,让病毒无空可钻。一旦发生零星疫情,预防机制马上响应,对疑似病人核酸检测,对接触人员进行健康观察,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南沙建立“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中心,运用“小网格、大服务、一支队伍管到底”,形成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综合防疫网络体系。佛山祖庙把支部建在小区,物业主任任支部副书记,确保党对抗疫工作的绝对领导。病毒无情,人民有情,组织群众,发挥群众智慧,能战胜一切危机……

根据新加坡Blackbox Research发布的“民众对政府抗疫满意度的调查报告,中国大陆民众对政府抗疫的满意度最高。”(人民日报,2020-5-8)人民满意具有强大凝聚力,有人学习,有人攻击,有人提出“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实际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拯救就蛰伏在抗疫经验借鉴之中,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说:“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多一条中国特色的防疫经验,世界就少一份盲目,多拯救一条生命,这就是本文“文以载道”的初衷。

从疫情防控看中国力量的不竭来源

郭勇

(佛山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经过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展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来源于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检测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病亡率,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与某些西方国家实行所谓“全民免疫”形成强烈反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党心民心高度统一,这是中国力量最根本的奥秘所在。

中国力量来源于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疫情,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形成了抗击疫情强大合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再次震惊世界。与此同时,疫情还在一些国家大肆蔓延,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这次疫情防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这是中国力量的制度保障。

中国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这次疫情防控是最接近“战时”的一次全民抗战。人民战争靠人民,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抗击疫情的号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广大企业捐款捐物,履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在大战大考面前,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地与党和政府站在一起,这是中国力量的根本底色。

中国力量来源于我国改革开放积累的发展基础。疫情发生后,党中央明确举全国之力支援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迅速开设火神山、雷神山集中收治医院,以19个省份包市对口支援,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在最短的时间以最有效的方式构建了全国一盘棋的防控格局。这考验的是我国人力组织、物资保障、科技攻关、军队调配、资源统筹的能力,是对综合国力的一次大考,背后作支撑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累积的发展基础,这是中国力量的物质基础。

中国力量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疫情防控中,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广为弘扬,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根本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这是中国力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支撑。

党领导抗疫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启示初探

李文辉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次危机和大考,也是一场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奋战,我们夺取了武汉和湖北攻坚战以及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证明了新时代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力量。笔者认为,其启示主要有:

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维护中央权威,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力。从这次疫情的始发、蔓延到防控、取胜,党中央依据疫情发展态势,频频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科学决策、动员、协调,及时从顶层决策到地方基层工作上部署全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体现了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和“主心骨”作用,也检验了十八大以来党内数次集中教育产生的“全党服从中央”的实际效果。

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发挥,实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执行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为党旗添彩,为党徽增光,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具体落实到最基层,构筑起群防群治、共克时艰的严密防线。

三是发挥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众志成城,展示了我们党的动员力。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医务工作者一马当先,科研工作者昼夜攻关,人民群众全民皆兵,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4万多名来自全国的军地医务人员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和湖北,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默默奋战。火神山、雷神山速度惊异世人。至5月31日,全国参与抗疫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从1月24日到4月10日,来自广东26批医疗队、272家医院或机构共计2484人火速援鄂。还有,物资调配及时,市场供应充足,整个社会稳定,确保了抗疫斗争的胜利。

四是党中央和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成果与崇高威信赢得了亿万群众爱戴和拥护,发挥了巨大感召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铁腕反腐,八项规定精神深得民心。三大攻坚战特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日见变化,老百姓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止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确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约2.3万元,重诊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患者治疗费用则更多,全部由国家承担。而且,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宣传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疫情防控工作,展示了良好大国风范,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都为困难时期发挥党的感召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当前我们应强化忧患意识,加强危机教育,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应更加坚定不移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统一领导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心同德,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

疫情防控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升华

王增益

(中共东莞市委党校讲师)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突袭神州大地,在抗疫过程中,全体中国人经受了一场精神洗礼,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不断的挑战中重构,以集体主义为底色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升华,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打下了坚实支撑。

集体主义即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改革开放后,在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冲击下,中国人对集体主义的理解和认同有不断弱化的趋势,而这次全民抗击新冠疫情从根本上扭转了这个趋势,并且集体主义在新时代得到升华。

一是新冠疫情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同构关系。面对新冠病毒,个人行为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抗疫形势;同时,整个国家的抗疫措施和成效则直接影响个人的健康和生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同构关系再清晰不过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彰显了国家、民族、社会不是“虚幻的共同体”,而是现实的命运共同体。个人和集体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自然被消解了,人们可以在许许多多其他方面轻易发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同构关系,从而为集体主义在新时代生根发芽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是国人通过亲身参与抗疫体验了新的人生价值实现方式。“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价值实现方式作为集体主义精神的核心,以往被普通人看成一种遥不可及的道德圣地。在抗疫过程中,几乎所有中国人都通过各种方式亲身参与,不论是最前线的医护人员、一线工作者和志愿者,还是在家里遵守防疫要求的普通人都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人们自然感受到,不仅仅名人可以“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点滴的小事为国家做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其带来的人生体验超越了个人利益追求的满足,升华了人生境界。“家国天下”的情怀和价值实现方式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人生状态和生活方式,扎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底。

三是通过中西比较确立了民族自信。中国进入近代史以来遭受的苦难和挫折曾经让一代代中国人丧失自信、过度自我批判,甚至导致“逆向民族主义”盛行。新冠疫情也是一场灾难,但这次中国人迎难而上,团结、奋斗、相互关爱,展现了中国力量,在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考验中,凸显了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构建的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的显著优势。通过不同国家抗疫过程和结果的比较,人们切实感受到集体主义的优势,打破了对西方盲目的崇拜与迷信。亲历这场抗疫,许多人发出“幸而生为华夏人”的感慨,进一步树立了“四个自信”和民族自信。

集体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升华,一个自信的民族已经凝聚在一起,做好了引领人类走入新时代的准备。

弘扬战役精神 提升国家凝聚力

车孟杰

(佛山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2020年冬春之交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牵动着全球中华儿女的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华民族齐心协力,在残酷的抗击病毒、防控疫情中凝聚起磅礴力量,形成了伟大的战役精神。

科学认识战役精神的理论内涵:展现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许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其中,是中国精神在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战役精神就是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展现,它产生于这场中华民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中。战役精神内蕴于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真实反映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同时,它还承接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宝贵品质。因此,战役精神是一个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概念,它以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素养为核心品质,体现为求真务实、尊重科学的创造精神,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心、积极向上的梦想精神。

深刻领会战役精神的价值意蕴:彰显中国之治的优势

这次战役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战役精神,已经熔铸于中国之治当中,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发挥出凝聚人心共抗危机的强大合力。自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果断决策,科学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尽职尽责,自发地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铸就起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强大精神防线,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因此,彰显中国之治优势的战役精神,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为提升我国国家凝聚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积极发挥战役精神的聚合力量:提升国家凝聚力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国际疫情防控形势仍不乐观,因而我们还未到大获全胜的时刻,依然需要继续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战役精神,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抗击病毒、防控疫情的共同意志。一方面,在国内用好战役斗争这本生动“教材”,宣传好战役精神,增强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构筑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向国外讲好中国战役故事,让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战疫精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实中国方案的话语体系。总之,我们必须积极发挥好战疫精神的强大聚合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国家凝聚力,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提供硬核精神支撑。

疫情防控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赵为洪

(广东岭南美术学校教师)

一、疫情防控下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思考

疫情防控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继续推进,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疫情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对疫情防控下各行业的工作开展状况进行思考,不难看出人们都积极参与到行业的复苏发展中,也贡献自己的力量和疫情做斗争。无论是专攻疫情难题的专家,还是在城市道路中穿梭的快递人员,他们都对疫情防控做出贡献,也在自己的岗位中体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奋斗意识。中国共产党在疫情中的领导原则和正确引导,中华儿女在疫情阻击中的各种表现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也实现民族精神的升华。

二、疫情防控下民族精神升华的体现

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基本上阻断了新冠疫情的本土传播,可以说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整体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实现快速恢复。人民利益至上是一个老原则,共产党员在各项事业中牢记初心就是为了人民谋取更多的福利,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一个具体的工作原则,是在任何时候或者是任何条件必须坚持的。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措施那么就会导致疫情出现蔓延的现象,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或者是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地威胁,党中央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宁可让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损失,也需要坚持人民生命安全为首位[1]。在具体疫情防控期间,老年群体由于体制和基础性疾病的影响成为易感群体,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医护救治那么则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但是经过医护人员全力救治,诸多高龄重症患者也实现临床康复。这次疫情阻击战体现出党中央人民利益至上的工作原则,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身体安全放在疫情阻击的重要位置,在携手互助基础上解决疫情给国家发展和公民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更好展现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

三、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需要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持

通过对中国民族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得知中华儿女有着独特的价值追求,不畏惧各项挑战或者是危险,在凝聚各族群众力量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可以说中华儿女用自身的能力与奉献书写了保卫国家、积极参与祖国建设与积极抵抗灾难等壮丽史诗,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体现。要想打赢疫情防控战争的胜利则应该做出多个方面的努力,更应该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支持,在民族团结努力奋斗基础上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

历史表明在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持,最终是精神耐力上的一种比拼,只有具备奋斗不息和勇于挑战自我精神才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在中华儿女努力拼搏和顽强奋进等精神品质支持下逐渐解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无论是精卫填海等古代神话的探索,还是诸多箴言警句的运用都展现出中华儿女努力奋斗和执着发展的精神认知,只有具备坚韧的品格意志和勇于挑战等优秀思想认知才能应对疫情防控提出的各项挑战,也能推动中华民族的稳定发展。所以在后续和疫情进行斗争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民族精神的升华,坚持不麻痹+思想不松动+努力拼搏的精神认知格局,这样可以让民族发展更加具备生命活动。

猜你喜欢

抗疫中华民族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