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焙烧温度对1,4-丁炔二醇加氢制1,4-丁烯二醇Ni-Al2O3催化剂性能影响

2020-03-12郜宪龙莫文龙马凤云陈隽陈莉

应用化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孔径组分载体

郜宪龙,莫文龙,马凤云,陈隽,陈莉

(1. 新疆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煤炭洁净转化与化工过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2. 新疆美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库尔勒 841000)

1,4-丁烯二醇(BE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农药、医药中间体,其下游产品种类较多[1-7]。为进一步提高1,4-丁烯二醇的产率,有必要开发兼具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8-16]。Roh等[17]研究焙烧温度对Ni/MgO-Al2O3催化剂油酸脱羧性能的影响。结合Ni/MgO-Al2O3催化剂的TPR表征分析,焙烧温度增大,油酸的还原度降低。Gao等[18]研究显示,焙烧温度1 000 ℃制备的试样,具有较高的CO转化率和CH4产率。Qiu等[19]发现,焙烧温度升高,Ni晶粒尺寸增大,并于800 ℃达到最大。综上所述,焙烧温度通过引起催化剂结构、表面酸碱性的变化,进而影响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存在状态,使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性能[20-23]。

本文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Al2O3催化剂,以水相1,4-丁炔二醇(BYD)催化加氢制备1,4-丁烯二醇(BED)为探针反应,研究焙烧温度对Ni-Al2O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Al2O3、Al(NO3)3·9H2O、Ni(NO3)2·6H2O、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氢气(99.9%)。

101-2B烘箱;SDTGA 100马弗炉;78-1行星式球磨机;CJF-605高压反应釜;AL204电子天平;GC-2014C 气相色谱仪;Rigaku D/max2500型X射线衍射仪(XRD);日立H-6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Tecnai G220 Stwin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ASAP2020 HD88型氮气吸附仪;LEO1530VP型能谱仪;SDTQ-600型热分析仪;TP-5080吸附仪。

1.2 催化剂制备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Al2O3催化剂。按化学计量比称取Ni(NO3)2·6H2O、Al(NO3)3·9H2O和NH3·H2O,置于行星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球磨60 min后取出,于110 ℃下干燥12 h,不同温度下焙烧3 h,冷却至常温,即得催化剂。根据所设定的焙烧温度,将所制备的催化剂命名为MCT300、MCT400、MCT500、MCT600、MCT700、MCT800(其中数字代表试样的焙烧温度)。

1.3 催化剂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催化剂的XRD晶相结构,采用化学吸附仪测试催化剂的H2-TPR性能,采用能谱仪对样品元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物理吸附仪对催化剂进行N2低温物理吸附-脱附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催化剂的表面形貌信息,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的微观结构,采用吸附仪表征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NH3-TPD)。

1.4 催化加氢性能评价

催化剂评价在50 mL高压釜中进行,P=4.0 MPa,T=110 ℃,t=3 h,r=500 r/min,催化剂用量0.3 g,原料BYD浓度35%,用量30 mL。

BYD加氢涉及的主要物质为BDO、BED、BYD和HBD,采用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检测并分析上述物质。以BYD转化率(X)、BED选择性(S)和BED收率(Y)评价催化剂的性能。

主反应

副反应

HO-CH2-CH2-CH=CH-OH → HO-CH2-CH2-CH2-COH

BED HBD(4)

BED收率(Y)=S×X×100%

式中,Ci表示组分i的摩尔百分含量。其中,i=1,2,3,4分别代表组分BYD、BED、BDO和HBD。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表征

2.1.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图1a为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在焙烧后的XRD图,图1b为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还原后的XRD图。

图1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焙烧体和还原体XRD图Fig.1 XRD pattern of catalyst calcined body and reduced body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由图1a可知,各试样在2θ=37,45,66°均出现Al2O3的特征峰,说明作为载体的Al2O3稳定性较好,经过不同温度焙烧后并无明显区别。另外,随焙烧温度的增加,NiO的衍射峰强度降低,特别是位于2θ=28.2,43.4,63.1°的NiO特征峰强度降低更为明显,甚至于温度≥700 ℃之后基本消失。

由图1b可知,与还原前相比,NiO的特征峰均已消失,在2θ=52°和76°左右均出现了Ni的特征峰。说明催化剂已被成功还原,能够用于1,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由图1b还可知,焙烧温度为300~600 ℃下所制备的试样均具有较强的Ni衍射峰;进一步提高焙烧温度(≥700 ℃),活性组分Ni的衍射峰强度反而降低,并无明显的Ni衍射峰出现,甚至消失,可能是由于焙烧温度过高,活性组分在高温条件下流动性增强,进入了Al2O3的晶格,无法形成晶体结构。

2.1.2 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 图2为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H2-TPR结果。

图2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H2-TPR图Fig.2 H2-TPR results of the calcinated samples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由图2可知,焙烧温度为300 ℃的催化剂,出现了明显的α类型的还原峰,处于289.5 ℃,还原温度较低,表明这类催化剂的还原较为容易;而其余催化剂的主还原峰处在690~820 ℃,属γ类型的还原峰,还原温度较高。另外,除试样MCT300外,其它试样均仅存在一种类型的还原峰,即还原温度较高的γ类型的还原峰。

由图2还可知,焙烧温度越高,还原峰峰温越高且随着焙烧温度升高,γ峰的峰温向高温方向偏移,这表明较高的焙烧温度会导致NiO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增强[24]。有文献显示,γ还原峰可能是高温焙烧进程中所形成的NiAl2O4尖晶石,而本文XRD中并未发现该尖晶石的衍射峰,进一步说明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的催化剂在高温下活性组分进入了Al2O3晶格,需在很高温度下方能还原。

2.1.3 X射线能谱(EDX) 不同球磨时间催化剂焙烧后EDS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元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焙烧温度增大,各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600 ℃焙烧的试样Ni含量达到最大值,为23.14%,超过了20%的理论负载率。另外,相比于试样MCT600,进一步升高焙烧温度,活性组分Ni负载量反而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焙烧温度过低,温度改变了活性组分在载体中的分布,引起所测定的Ni含量差异较大。

2.1.4 扫描电镜(SEM) 图3给出了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放大倍数为2 000条件下的SEM形貌图。

图3 不同温度焙烧后催化剂SEM图Fig.3 SEM image of the catalyst after calcination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a.MCT300;b.MCT400;c.MCT500;d.MCT600;e.MCT700;f.MCT800

由图3可知,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催化剂形貌有较大的差异。MCT300表面明显富集蛐乳状的催化剂颗粒,进一步升高温度,变为似鱼鳞的片状;MCT500、MCT600和MCT800均呈球形颗粒状,且MCT600分布更为均匀及细化;MCT700为金针菇形状,底部出现烧结或团聚现象;焙烧温度为800 ℃,这种现象更加清晰,可以明显观察到如豌豆般的颗粒。

2.1.5 N2-低温物理吸附(BET)

2.1.5.1 焙烧后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曲线 图4为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a)和孔径分布曲线(b)。根据IUPAC分类法,根据图4a可知,以Al2O3为载体的试样等温吸附线属典型的Ⅲ型,其主要特征是吸附热小于吸附质液化热,这种曲线会随着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大于与所用吸附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吸附过程得到加强。由图4a可知,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N2吸附-脱附曲线影响不大,只是吸附-脱附回滞环在稍有减小后复又增大,说明其平均孔径亦经历同样的变化趋势。

图4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N2吸附-脱附等温线(a)和孔径分布曲线(b)

由图4b可知,试样的孔径范围在10~100 nm之间,属典型的介孔结构,这主要是因为载体Al2O3属典型的介孔材料所致。其次,最可几孔径集中分布在60 nm和85 nm左右,这说明制备的催化剂属于介孔-介孔多级孔材料。

2.1.5.2 孔结构参数 表2给出了不同焙烧温度制备催化剂的孔结构参数。

表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

由表2可知,各催化剂比表面积在185~290 m2/g之间,说明焙烧温度(300~800 ℃)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影响较大,随焙烧温度增加,催化剂表面积明显下降;孔容在0.35~0.45 cm3/g之间,平均孔径在4.9~7.0 nm之间,属于典型的介孔催化剂,这与N2吸附-脱附曲线图的结果一致。其中,MCT300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290 m2/g,较小的孔容,为0.38 cm3/g和较小的孔径,为4.94 nm。

2.1.6 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图5为不同温度焙烧体试样的NH3-TPD图,主要测试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

图5 不同焙烧温度焙烧体试样的NH3-TPD图

由图5可知,各试样均在260 ℃左右出现第一个明显的NH3脱附峰,归属于固体的表面弱酸中心。MCT600在570 ℃左右,归属于固体表面的中强酸,MCT300、MCT400、MCT500、MCT700、MCT800在650~700 ℃出现的第二个NH3脱附峰,归属于固体表面的强酸中心。

另外,焙烧温度增大,第一个NH3脱附峰峰温向低温方向发生偏移,削弱了NH3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这表明焙烧温度增加,催化剂的表面酸性更弱。试样MCT600在570 ℃左右出现第二个NH3脱附峰,即存在适量的中强酸。

2.1.7 透射电镜(TEM) 为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还原后的低倍透射电镜图。

图6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还原后的TEM图Fig.6 TEM image of the catalysts after reduction at different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a.MCT300;b.MCT400;c.MCT500;d.MCT600;e.MCT700;f.MCT800

由图6可知,制备的催化剂均呈网状结构。另外,MCT300催化剂活性组分Ni呈颗粒分布在Al2O3载体上;MC400表现出多层网状结构叠加,MCT500、MCT600和MCT700均有较为明显的活性组分Ni镶嵌在载体Al2O3上。

2.2 催化剂性能评价

图7给出了不同焙烧温度Ni-Al2O3催化剂的BYD加氢性能的评价结果。

图7 催化剂BYD的转化率、BED的选择性和收率

由图7可知,焙烧温度增加,BYD转化率先增加后减小,焙烧温度600 ℃制备的催化剂MCT600具有最佳的性能,BYD转化率最高,BED选择性好,为94.08%,收率24.25%;焙烧温度≥700 ℃,BYD转化率下降。结合催化剂表征可知,MCT600具有较优异的性能,可能与以下二个原因有关:①活性组分Ni负载量(23.14%)超过理论负载量(20%);②表面中强酸强度较高。结合催化剂H2-TPR表征分析可知,可能原因在于MCT700和MCT800存在γ-NiO,还原性能较差,无法提供足够的活性位。

2.3 加氢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图8是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用于BYD加氢反应后的XRD图。

图8 加氢反应后催化剂的XRD图

由图8可知,在2θ=52°和71°左右仍出现了活性组分Ni的特征衍射峰,与反应前相比,出峰位置和峰强度几乎没有变化,说明经过高温高压剧烈连续搅拌,活性组分Ni在Al2O3载体上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另外,Al2O3特征峰出峰位置和峰强度也未发生变化,说明在1,4-丁炔二醇加氢反应中,载体Al2O3的晶型结构较为稳定,并没有因发生水合作用而被破坏,还说明其抗水合作用强,结构稳定性好。

2.3.2 N2-低温物理吸附测试(BET) 由图9a可知,Ni-Al2O3催化剂用于BYD加氢反应后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均属典型的Ⅳ型等温线,其特征是等温线的吸附分支与等温线的脱附分支不一致,存在明显的H1型回滞环。另外,相比于反应前,等温吸附线和回滞环类型未发生变化,说明在高温搅拌下,未破坏催化剂的孔结构类型。

由图9b孔径分布图可知,试样的孔径范围在10~100 nm之间,属典型的介孔材料,最可几孔径同样为60 nm和85 nm左右的多级孔特点。说明本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孔道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图9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N2吸附-脱附等温线(a)和孔径分布曲线(b)Fig.9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and pore distributions (b) of the catalysts

表3为反应后催化剂的孔结构参数。

表3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Table 3 Specific surface area,proe volume,mean pore diameter of the catalysts

由表3可知,与反应前相比,反应后的催化剂比表面积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原因可能在于,液相加氢反应过程中由于H2进入催化剂丰富的内孔道,产生一定的扩孔作用。

3 结论

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Ni-Al2O3催化剂,焙烧温度不同,Ni-Al2O3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和表面酸量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焙烧温度600 ℃下所制备的Ni-Al2O3催化剂MCT600表面具有适量的活性组分Ni,并具有一定量的表面中强酸,表现出较佳的催化性能,在反应压力4 MPa、温度110 ℃、搅拌转速500 r/min、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BYD转化率为25.77%,BED选择性为94.08,收率为24.25%。

猜你喜欢

孔径组分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组分分发管理系统在天然气计量的应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黑顺片不同组分对正常小鼠的急性毒性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
金雀花中黄酮苷类组分鉴定及2种成分测定
大孔径数控管螺纹车床辅助支撑的设计改进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技术
GC法同时测定解热消炎胶囊中4种挥发性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