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洲蝗灾潜在风险分析及应对建议(2020.2.17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3-11
2月1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发布了沙漠蝗灾害最近一期预警,灾害涉及非洲之角、红海沿岸国家埃塞俄比亚、索马里,有报道乌干达、坦桑尼亚也有沙漠蝗发生,不久将扩散进入周边国家更广泛的区域。红海西岸苏丹、厄立特里亚,阿拉伯半岛沙特阿拉伯、也门已经开始防治工作。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希望全球高度戒备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害虫之一。这种蝗虫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50公里,存活时间为3个月左右。一只雌性蝗虫可以产大约300颗卵,1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近日警告稱,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境内沙漠蝗虫数量已达到约3600亿只,其规模和破坏力使非洲之角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若该区域不扩大应对行动的规模,蝗灾将扩散到东非更多国家。
粮农组织的报告还指出,2020年春季亚洲国家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越冬蝗卵孵化,可形成群居型蝗群导致严重为害,扩散为害区域可到达缅甸西南部。
一、我国蝗虫防控现状
我国有1000多种蝗虫分布,可形成灾害的蝗虫有50多种,主要包括飞蝗3亚种(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亚洲小车蝗、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虫等迁飞性蝗虫,以及白边痂蝗、毛足棒角蝗、宽须蚁蝗等近50种成灾蝗虫。我国蝗虫灾害主要发生在农区和草原省区,最高年份发生近3亿亩,平均1.5亿亩,年均损失18亿元人民币,曾对我国粮食生产和草原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过多年的蝗灾防治实践,我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蝗灾防控应对机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和防控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关团队阐明了我国主要蝗虫灾变规律与迁飞机制,与国家管理部门共同建立了国家四级蝗虫监测预警系统,建立蝗灾绿色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国家农药管理机构联合制定了防蝗真菌农药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研制了绿僵菌、白僵菌等系列真菌生物防蝗新药。该研究成为全国重大生物灾害防控的主推成果之一。
二、沙漠蝗潜在风险分析
关于沙漠蝗,《昆虫分类学》是最早记载分布在我国云南、西藏的报告。专家建议《警惕沙漠蝗的猖獗发生》一文中指出,西藏、云南等边境地区应加强监测工作。我国西藏自治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边境接壤区域为沙漠蝗扩散区,由于环境、气候、食物的局限,对我国境内农业生产威胁不大,由于青藏高原的阻隔,直接迁飞进入我国内陆地区的可能性极小。
沙漠蝗扩散区可到达缅甸西南部,5月份为成虫期,如果印度洋西南季风异常强劲,在700hPa高度翻越横断山脉机会将会大增,迁飞进入我国云南境内可能性较大。如果境外沙漠蝗得不到控制,灾害持续暴发,6-7月下一代成虫在西风急流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共同作用下,进入我国境内的概率陡然升高。
我国内陆地区近30年来没有沙漠蝗分布及为害报道,一旦侵入,将面临发生规律未知、监测技术缺乏、防控困难等诸多不确定性。建议高度重视,加强统一领导,实时动态监测,做好物资储备,制定防控预案,同时建立国际合作沟通机制,加强科学研究力度,共同应对威胁。
三、策略建议
针对此次沙漠蝗灾情,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建议:一是加强统一领导,协调不同省区,统防统治。二是实时动态监测,在可能迁入的区域布置监测队伍、设备,实现实时监测。三是做好物质储备,储备药剂和施药设备。四是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分享灾情情报,协同防控。五是加强科学研究,研究进入我国的可能迁飞路线、落点区域、发生规律和防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