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表达是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要素
2020-03-11陈庆元
陈庆元
2003年,学院分配三个(其中一个是汇波)教育(现在称作“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让我指导。这三个学生都是在职的中学教师,到了2006年,他们都如期毕业。这三个学生各有所长,其中一个学生获得全国优秀硕士论文奖,汇波和另一个学生则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令其他学生刮目相看。大学教师常有发文难的感叹,中小学教师更难,可是对汇波来说,一年发几篇,不过是家常便饭。日积月累,汇波前后出版了两部研究专书:《言语文本:语文课堂的归依》(2011)和《合作学习方式探析》(2016)。2020年9月初,汇波专程从惠安携《主动表达:点燃语文教学》书稿来请序。
这部专书讨论的主题是语文教学主动表达的问题。汇波认为,“主动”一词是这部书的关键词。汇波还认为主动表达的前提是主动思维,没有主动思维,就不可能主动表达。先有思维,随之而来的是表达。表达的过程,伴随的也是不断的主动思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积极的主动思维,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最积极的要素。思维是内在的,表达是外在的。在主动表达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主动的积极思维,将是不可想象的。教师必须不断启示、引导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因此,启示、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语文教学,教师教的是文本,学生学的也是文本。通过文本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文本的途径,一是阅读(默读),二是朗读。阅读(默读),包括课文的阅读与课外读物的阅读两个方面。课文的阅读,在教学过程中不免带有强制性,学生非读不可。但是,也有主动性的问题。新书刚刚发下来,很多学生常常迫不及待地去翻阅,这是阅读的主动性;下一堂或下几堂课,学生进行预习,也是阅读的主动性。课外阅读,除了教师有意识布置的书目或篇目,都是主动阅读,绝大多数语文学得好的同学,都得益于主动的课外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对提高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和引导学生的主动阅读,可以说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阅读,如果细分,阅是看书,不出声的默读;读是发声把书面的文字读出声。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是读书读出声来。反复诵读、朗读,必然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体会。福建师范大学陈祥耀先生少年时代背诵《秋声赋》,年及百岁,背诵起来依然朗朗上口。如果只阅不读,很难体会出秋声的韵味。复旦大学八十有余的蒋凡先生,用闽南语诵读杜牧的《清明》,抑扬顿挫,入声字的促顿恰到好处,如果只阅不读,不可能体会近体诗的音乐美感,也很难有细雨纷纷的细腻体会。诵读、朗读,潜移默化,作品“其义自见”,语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主动朗读或者诵读,更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鲁迅先生说过,急不择言的毛病,不是没有时间想,而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想。因为平时少积累,又缺少语言表达的训练,口头表达、口头交流难免吃力。经常朗读、诵读,语感增强了,咬音准确了,文句通畅了,口头表达能力焉有不提高的道理?因此,还是离不开“主动”二字。当然,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还有其他途径。如课堂提问,复述课文,场景对话,会议发言、演讲、短剧排练等,则需有教师的设计、课内课外的指导。很多安排和训练,课纲不一定有具体的内容,得靠教师的主动设计,主动操作,并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教师的主动性非常重要。
在语文教学诸环节中,作文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口头表达能力未必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而笔头表达能力则直接关涉到考分。笔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作文成绩必然好。不仅作文成绩好,史地、政治的综合论述题也占有很大的优势。汇波这部书非常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动笔的习惯,是很有见地的。课堂布置的作文,对于热爱写作的学生来说,常常会有一种兴奋,有兴奋说明这个学生对课堂的作文练习带有主动性的迎合,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但是严格地说,课堂的作文教学还不是学生的主动动笔。主动动笔,更多地表现在课外,学生自拟题目,或者根据教师的建议自找题材进行写作。写日记,是一种持之以恒的主动动笔的最佳形式。即便最初是出自教师的建议,一旦动笔,就成了主动的写作。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编写正常交流的短信、微信,也属于主动写作的范畴,不妨多加引导,不可作简单的否定。
语文教学,必须强调素质教育。主动学习,主动表达,强调的就是提高素质。但是中小学教育,升学压力是难免的,应试教学是不可回避的。本书可贵之处,就是作者设立专章讨论主动表达在应试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一般说来,主动学习,主动表达做得好的学生,应试成绩也不会太差,甚至成绩会更好;反之,被动学习,满足于被动表达的学生,拔尖者肯定是极少数。
《主动表达:点燃语文教学》一书,对语文教学如何做到主动表达,在操作方面作了许多有益而且可行的设计,对广大语文教师无疑将有所启示。本书的特色还不止于此,作者对语文学科本质、语境构建方面还作了很好的论述,提高了本书的理论色彩。这样,就将主动表达的实践性和理论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部可供教学实践参考,又可以帮助读者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的著作。大学从事语文学科教学论教研的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可以参考。有较强阅读能力的中学生,也可以从中受益。
汇波1979年考上中等师范学校,1981年毕业,2021年是他从教正好四十周年。现在用人,很看重本科毕业于何校,自考和非全日制的常常被瞧不起。其实,看一个人的学历,必须注意他人生各个阶段的社会背景。1979年是恢复高考(含中专)的第三年。大家知道,1977年和1978年招生并不是像现在由高分到低分、按排位前后来录取的。1979年及之后若干年,渐渐改善,但是和当今还有所不同。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中师的录取分数比大多数重点中学高出许多。中师录取的大多是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汇波经过自己的努力,由中师自考至专科,又由专科自考至本科,后来还考上研究生。汇波不断进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主动学习的过程。汇波发表了70多篇教学论文,即将出第三部专书,则是主动表达(写作)的果实。
汇波考上中师的那一年,我正好离开中学的讲坛。汇波第三部书就要出版了,我问自己,假如没有离开中学,我会怎样?40年间,发表的论著会比汇波多还是少,或者相当?这可能是一个假命题,但是有一点和汇波相通的,就是主动表达,至少是主动写作,我也在不断进取。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