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比较教育学思维的中国教育学反思

2020-03-11胡浩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前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教育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学家着手加强教育反思,对之前的中国教育学进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比较教育学,可以提升反思效果,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思维;教育领域;中国教育学反思

引言

教育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教育领域发展基本动力。为了进一步的推动我国教育领域的前行,培养出更多的国际性人才,我国的教育学界进行了教育学反思,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现状,对以往的教育学进行回顾,对未来的教育学发展路径进行规划,确定未来的教育学发展方向。以比较教育学思维为基础的教学反思,需要在教育环节,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在发展中国式教育的同时,积极的借鉴他国教育思想,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教育体系,推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前行。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中国教育学概念与欧洲国家教育学概念对比

教育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学科,教育学思想的形成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文化因素对其影响是最大的,在歐洲国家,教育学是老师培养体系中的必要科目,通过教育学的灌输,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教育领域。以德国教育为例,德育教育学中并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法,对老师产生的指导作用比较有限,其中主要渗透出了反思思想,主要体现出了教学反思,促使老师可以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的强化自身,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且教育教学论还会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要求教师加强对学习价值和学习内容的重视,还要重视学生有没有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的价值。我国古时候的教育学家孔子曾在《论语》中对他的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有关仁的真正涵义,并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各类的问题解答,这和德国的化育理念极其的相似。德国教学论相对全面,其中涵盖了许多的内容,对老师的专业性知识进行补充,完善知识体系,而且还体现出了自由的属性,在这种属性的影响下,老师的教学也具有很强的自住性,学生 因此而获得了高度自由,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教育学的提出,主要目的就是让老师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其中并没有提出详细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能力,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教育。就我国当前的教育领域来看,在对老师的培养方面,过于注重理论性灌输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在入职之前会进行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缺乏自由专业练习,忽视了教学自由,把老师的教学思维限制在了一个框架内,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获得自由,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他国文化的冲击,比如美国教育文化,在许多的学科教学中,都渗透出了课程论,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教育学的发展,而且对于人才培养事业的建设也会产生比较不利的影响。

2 基于比较教育学反思维的中国式教学反思策略

2.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传统文化民族的瑰宝,也是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障,同时,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据,在中国式教育学反思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现阶段,针对中国教育学生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传统教育思想的研究。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优秀文化,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主要包含了教育家以及教育方法、目的的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全面。以教育目的为例,需要重视对君子教育文化传统的培养,重视社会教化文化的传统,还要加强在道德教育文化传统的研究,主张要知行合一,特别是要重视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教育文化传统,这些内容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需要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扬和传播。第二,对近代教育学思想的研究。近几十年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近代教育学是当代教育学的雏形,经过多年的发展,近代教育学中的各种精华不能随意的摒弃,需要重点的研究,加强教育学反思。

2.2加强跨学科研究

我国需要将教育学当成是单独的学术性科目来进行创建,但是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别的学科优秀的思想和观念。假如教育学被认定是极为复杂的科目,那么主动的学习和借鉴美国和英国教育界专家的观念和经验,也是教育学实施跨学科深入探索的必要方法。从最近几十年欧美国家对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上看,针对教育学实施交叉式的探索和研究,的确会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不但提升了教育实践的质量,还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2]。例如,对学习科学或是神经教育学进行的深入研究,也对我国的构建主义思想的理解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而且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学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经验都是以各样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这样的情况可以有效的丰富教育学思想,对教育实践进行有效的改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开始慢慢的对我国教育学进行反思和研究,要始终遵循着和而不同的观念,把其当作理论基础,对我国的教育学发展方向进行重新组建。对教育体系的重建和反思,是目前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的教育学发展,离不开对教育学的不断反思。还要结合我国的优秀传统教育学文化,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学思想,实施经验性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对我国教育学反思工作的重视,有效的创新教育学观念,保障我国的教育学稳定前行,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和平,段俊吉.校园雕塑的未来主义及教育学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5):65-74.

[2]赵森.近15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反思性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的量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9):4-7.

[3]肖凯.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对当前“反生存”现象的教育学反思[J].中小学管理,2018(11):46-48.

[4]徐胜阳,扈中平.人性假设的教育学反思——兼论“比较人”假设及其教育意蕴[J].基础教育,2018,15(04):5-13.

[5]丁邦平.基于比较教育学思维的中国教育学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6):7-16+29.

作者简介:

胡浩,出生年月:1999.0302,性别:男,民族:彝,籍贯(精确到市):云南省普洱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650032)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针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分析
微课时代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
反差——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