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简单而高效
2020-03-11林培治
林培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提供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其核心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激发潜能,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展示智慧的舞台,让数学課堂简单而高效。
一、投石问路,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年龄小,具有喜欢游戏,不喜欢被束缚的特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引导数学学习。因此,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乐学心理,使学生积极进入知识的探究中。
笔者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原型,多媒体播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秋节到了,明明一家一起赏月吃月饼。只见爸爸拿出3块一样大的月饼,他首先拿出其中一块平均切成4小块,并递给明明的妈妈一小块,明明见了,喊道:“1小块太少了,给我多一些。”只见爸爸拿起第二块月饼,并把它平均切成8小块,递给明明2小块,乐得明明直叫好。一旁的妹妹也叫道:“我要比哥哥和妈妈多!”爸爸拿出第三块月饼,平均切成12小块,递给妹妹3小块。一旁的妈妈笑得弯下了腰。笔者问:“妹妹真的分到最多吗?”学生纷纷围绕该问题进行思考并讨论。同时,笔者引导学生用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代表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动手操作验证。就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新课的学习。
在导入环节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更有针对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不仅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也培养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因势利导,激活问题意识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带动着数学教学的方向与进度,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只有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与知识的衔接处,因势利导,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以问题为导向,增强学生的思维张力、情感张力和智慧张力。
如“三角形的分类”的教学,某教师让信封中的三角形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猜是什么三角形。生■:“它可以是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生■:“它一定是个锐角三角形。”师:“它到底是什么三角形?你能从这个锐角看出它是什么三角形吗?”生■:“锐角三角形必须有三个锐角,而我们暂时只看到一个锐角,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师:“再露出一个锐角,大家能否猜出来呢?”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锐角三角形。”
这时,教师把图形完全展示出来,是钝角三角形。学生一片哗然。接着,教师及时抛出问题:“为什么会猜错呢?什么样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呢?”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形的特征。
接着猜测第二个图形。教师从信封中抽出一个直角,学生思考后回答是直角三角形。教师:“为什么看见一个直角就能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而看见两个锐角还不能准确判断呢?”学生交流得出“直角三角形,最大的角是直角。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最大的角是锐角”。紧接着,教师说道:“现在不露出图形,如果只给一个提示,你们希望老师怎么提示你们?”学生:“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就这样,凭借教师给出的最大角是什么角,学生进一步掌握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三、多元评价,实现自我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学习的发展与变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适时做出教学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我发展。
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笔者首先设计了以下口算闯关游戏。
3×3=?摇?摇?摇?摇3×30=?摇?摇?摇?摇3×300=
6×2=?摇?摇?摇?摇6×20=?摇?摇?摇?摇6×200=
笔者让学生仔细观察以上每行3个算式的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主动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中实现方法的迁移与运用。在巩固拓展环节,笔者没有通过大量枯燥无味的习题进行机械训练,而是设置不同层次、开放灵活、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题目。
1. 谁是冠军。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12=180?摇?摇?摇?摇24×25=600
15×120=?摇?摇?摇 ?摇240×25=
45×12=?摇?摇?摇?摇 12×25=
2. 拓展题: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米,把长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把宽扩大4倍,这个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它的边长是多少?
学生做不同类型的题目,笔者给予适时评价,促使学生加深对积的变化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就这样,教师在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为学生提供弹性思维空间,让每位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四、走进生活,拓展思维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深度融合。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笔者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长方体的包装盒,让学生从实物中观察长方体的表面特征。笔者再适时设计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有哪几组相对的面?如果长方体沿棱长拆开,可以发现棱长具有什么特点?就这样,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能量。
又如,在复习“面积”时,笔者布置这样一道题:假如给家里的餐桌铺上玻璃纸,要买多少平方米的玻璃纸?这道题是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这是要求桌子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再让学生回家后实际动手测量得出桌子的边长或半径,并引导学生求出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玻璃纸。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笔者在讲解时进一步提问:玻璃纸是要比桌子大还是和桌子一样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数学问题不再抽象、枯燥无味。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维,学习空间更为开阔,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素养也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七小学?摇?摇?摇?摇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