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市推进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2020-03-11陈芳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客观规律比较优势协同发展

陈芳芳

摘 要: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当前,我市正在奋力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必须积极推进我市各区域的协同发展。我市区域协同发展的面临着城镇化率偏低、中心城区集聚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大等问题,解决我市各区域应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共同推动我市的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协同发展;比较优势;客观规律;市场配置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国家层面有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省市层面,各地也在积极寻找协同发展的本地方案。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当前,我市正在奋力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必须积极推进我市各区域的协同发展,通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县级城市的带动作用和中心镇、特色镇、美丽乡村的基础作用来提升我市的城市能级。

一、我市在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城镇化率偏低,城乡差距大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虽然继省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提出支持南阳建设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后,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又把南阳列为河南省三大城市之一,但是从人口和城市规模来讲,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和质量是偏低的。目前,我市最大的不平衡依然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依然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

(2)中心城区集聚能力有待加强,未能形成强劲有力的增长极

区域经济学中有一句精髓的话:“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作为增长极的中心城区,只有大幅度提升实力,才能更好地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身处三省交界处,远离省会城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都市圈对我市的外溢效应,中心城区作为增长极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目前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确定的中心城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能源等产业引领带动作用不突出。我市的相关产业集群、产业基地辐射力不大,有些集群甚至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关键在于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作为河南的人口大市,我市中心城区的常驻人口数量与之并不匹配。如何能让外来人口进得来,稳得住,就要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多做文章。

(3)县域经济发展差距大

近年来,我市以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为核心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还是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县域经济都是我市经济的主力。但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区位、改革等因素,我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差距教大,有发展势头良好的邓州、唐河等县,又有刚刚退出贫困县的社旗、桐柏等县。县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差距的拉大,而且在经济结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均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

二、各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

(1)尊重客观规律

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形成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因此,我市应继续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经济作为增强本地区竞争力的战略取向。面对这样的經济空间分布状态,考虑到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特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兼顾产业布局与城市间分工及功能,并有效规范竞争秩序。特别是需要兴利除弊,合理协调经济关系与行政关系。协调关系中要以破除资源流动障碍为出发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发挥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位于我省西南一隅,交通一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障碍,随着路铁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我市应加快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模式建设,提高城市对于产业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同时,具有“中原粮仓”之称的南阳,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邓州、唐河作为超级产粮大县,获得中央财政奖励。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优势。良好的生态一直是南阳靓丽的底色,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凸显这一大背景下,生态优势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完善空间治理

不同空间的自然属性不同,承载能力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空间应该有不同的主体功能。要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需要按主体功能来办事,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4)保障民生底线

协同发展的成果要更多更好的惠及人民群众,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促进迁移人口稳定落户。保证迁得出、落得下。保障农业、生态功能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各区域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

(1)强化产业分工协作

我市各区域差异大,是困难也是潜力所在,有利于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中心城区要紧紧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沿海产业转移等多重机遇,积极对接国家相关的区域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利用我市国家级、 省级平台、基地的品牌效应,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引进有市场竞争力、有较高科技含量、有带动能力的项目,形成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同时,中心城区要围绕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将产业链延伸至各县镇。各县镇也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对接中心城区。县域应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各县域要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市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产业分工协作,产业链的构建是基础,应积极构建产业协作平台。

(2)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

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尤其要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让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存在着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于人口大市来说,清除歧视性的、隐蔽性的行政壁垒,完善配套政策,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壁垒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市实行“零”门槛落户中心城区和城镇的制度,为人才的自由流通打通了一道关键的制度壁垒。但人员要想真正顺畅流动起来,还面临诸多的隐性壁垒。必须要维护进城落户人口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农民的户籍变动应与“三权”脱钩,不能将退出“三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保障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加强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强化就业指导,建立就业培训支撑体系,通过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等方法,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推动其融入现代城镇生活,让农业转移人口安心转移。

2020年在疫情之下,数字经济的价值进一步显现。不管是物流、外卖的强大网络,还是健康码、疫情地图等抗疫产品的迅速推出,其背后都是数据的力量。“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深藏闺中是极大浪费。”早在2016年,李克强总理就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政务数据开发共享。做好数据“共享”文章,讓数据为区域协同发展赋能。我市应研究建立同一的大数据服务平台。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共同构建农业、工业、、教育、城市管理等领域规范化数据开发利用场景。

(3)统筹公共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享

区域间的合作离不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撑,推动公共事务协同治理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备条件,全面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第一,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交通干线连接线建设,打通区域边际“断头路”。形成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区域空间。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合作。促进基础设施联网、公共服务对接,健全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共享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加强教育科技交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开展联合办学、教师互聘等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加强科技合作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第四,推进医疗卫生合作。共享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区域医疗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第五,建立区域合作基金。各区域虽有合作需求、合作意愿,但不愿付出、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根本上改变合作难以持续和深化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区域合作基金,用于公共事务支出。可根据各地GDP或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

(4)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我市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地,也是工程渠首所在地,其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不合理分享,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完善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第一,要充分利用中央对于生态补偿的政策,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资金。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各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商讨建立区域、流域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安排一定的启动资金,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同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补偿方式等,为建立科学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途径,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 孙久文.《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述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

[2] 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

(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河南  南阳  473000)

猜你喜欢

客观规律比较优势协同发展
“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所彰显的客观规律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如何学好语文
论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中的唯物论方法
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