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文化内涵打造书香校园
2020-03-11杨小菊
校园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的品质象征。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发扬传统,将传统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在校园环境建设、学生活动方面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达到提升学生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建设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校园文化具有着激发创新、凝聚学生、传承文化的功能。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毕业后的思想与认知产生重要影响,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本院校的自豪感。校园文化是学校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它影响着在校园中成长的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环境的浸润熏陶下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文交流中感受当代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产生文化认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领会优秀传统文化实质,这是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在校园建设中的体现
(一)校园建筑中的传统文化
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历史传承性,岁月积淀变迁在学校的办学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符号,这种符号与校园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不一样的校园建设风格。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秉承“厚德博艺,真诚求索”的办学理念,经历三次搬迁,最终落户巴南,学校建筑风格定位“艺术反映真实”,按照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合理展开布局,遵循绿色、生态、环保的总体思路,学院因地制宜,“凭山叠院,左岸艺道,才秀四方”。其中“凭山叠院”的建筑思路源于传统文化房屋建设的层叠式结构。学院内有一条小溪由北向南缓缓流淌,沿溪小桥的形状、材质多样,有拱形、平行、木质、竹艺、铁索等,给人不同的感受。溪水欢快向下,竹亭蜿蜒向上,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画面皆可再现。顺竹亭到达山顶,南山枇杷园与北山杏树交相呼应。学子游走其间,赏心悦目,自然的灵性唤醒人的灵性。校园建设遵循传统文化中自然、和谐的观念,建筑之间相互呼应,比邻而生,用自然的山水将各个建筑群合理分割,建筑被赋予艺术的灵动、飘逸、空灵,充满活力。整个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疏密相间。学院山顶有一栋具有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巴渝坡屋顶民居,其见证着学院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办学历程。
(二)建筑命名、校訓中的传统文化
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是表现文化的一种形式,而艺术的本身不能完全代表文化,艺术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与手段。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在学校各教学楼、景点命名上体现着传统文化经典。三大主体教学楼分别命名为“厚德楼”“博艺楼”“求索楼”,体现学校校训“厚德博艺,真诚求索”。“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效仿天而自强不息,效仿地而厚德载物,校训意指学院的学子必须具备两种品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探索艺术、文化之精髓,只有厚德才能容纳百川、担当大任。“博艺”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常言“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博艺”才能出众,为达到真正的“博艺”,学院提出以“四能四会”(能说会道、能唱会跳、能编会导、能拍会照)为人才培养标准。“真诚”出自《汉武帝内传》“至念道臻,寂感真诚”,强调待人接物坦诚。诚信是我国道德体系的根本和基础。这既是中华民族道德思想发展历史的如实写照,又是当代中国道德体系内在结构的现实反映。诚信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精神内涵。“求索”出自《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勉励学子坚信虽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学子应志存高远,不懈探索。厚德楼玻璃墙立面用玻璃钢制作,采用先秦小篆字体并以巨型秦汉刀币为外围装饰。小篆和秦汉刀币均为中华传统文化象征物,形神兼具的字体外形和内涵也是文化和艺术的最美契合。
(三)校园社团活动中的传统文化
学校要倡导学生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活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民俗和传统美德。艺术教育、艺术表演、幼教等专业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举办具有文化内涵的活动。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有嘉懿汉文化社,取名自成语“嘉言懿行”,嘉、懿意为美、好,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社团以“嘉言懿行,怀瑾握瑜”为宗旨,希望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汉文化传递下去。“三五文学社”既是文学会友的交流平台,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接受文学熏陶的场所。剪纸社利用传统剪纸艺术传播、传承传统文化。民乐社包含民族音乐中的传统乐器演奏,社里吸收了众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某次社团活动中,声乐专业、音乐剧专业收集整理民歌,器乐专业学生利用琵琶、古琴、二胡、笛子等乐器演奏曲目,给校园的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其用开展活动的方式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艺绘社博采众长、内容丰富:儿童画、刮画、素描、线描、丙烯画、木刻版画、书法、手编等都有涉及,这也体现了学院“博艺”的办学宗旨。这些社团活动增强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激发了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应该从教育做起,传承传统文化精华,深化书香校园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让校园环境建设浸润书香气息,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历史认同感。传统文化要体现在校园文化各个方面,在建筑、精神、社团活动等多方面渗透,让学生熟悉并热爱传统文化。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艺术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732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小菊(1981-),女,四川阆中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文学、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