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谈谈“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2020-03-11李姁圣

牡丹 2020年2期
关键词:牧羊人植树教学内容

李姁圣

每个教学环节都绕不开“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但是,比起停留在单纯理论的探讨比较,笔者认为更需要从课堂效果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课堂反馈,来分析两者的重要性和实践性。本文以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尝试分析“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以及这篇课文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是因为在一次课改优质课评比赛中,笔者旁听了一场以《植树的牧羊人》为案例的同课异构比赛,

收获颇丰。

一、形式与内容

从理论上看,“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其实就是形式与内容的问题,“教什么”,反映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怎么教”反映了课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安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与结构(或表现方式)之间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两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不存在没有教学内容的语文课。另一方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合理的语文教学活动和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语文教学方法应以内容为前提,“教什么”起决定作用,是“怎么教”的基础和前提,而“怎么教”也会影响“教什么”,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在听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位老师在整体感知板块中提到,如何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列出了一个“人+事+果”的概括方式。在笔者看来,这个错误的教学内容影响了整节课的质量。概括的结构组成必须是并列的,对故事叙述的概括可以是“起因+经过+结果”,或者是常见的“六要素”概括法,而不能把不同层次的概念混淆在一起。教学内容的错误比形式更为严重,这也说明了内容比形式更重要。

二、课程与教学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对形式太过看重,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认为好的活动设计更能突出课堂效果,而欠缺了对课程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活动安排上丰富多样。例如,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牧羊人和“我”进行对话,从而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活跃课堂气氛。又如,在讲到植树的话题时,提到植树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向学生发放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动手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整体上显得富有活力。但是,人们更应该反思一节语文课结束后,学生真正收获了什么。在笔者看来,实际上,这是已经偏离了语文教学主题的语文教学,看似热闹非凡、花团锦簇的课堂,并不能真正落实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上,也没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语言、思想。

三、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明确“教什么”是“怎么教”的前提,教师要清楚教学目标和内容。笔者认为,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

人们对教材使用的传统观念是“教教材”,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获得教材所提供的系统化的知识,将教材内容等同于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而“用教材教”则是教师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探讨学科课程与教材,以课程内容的自主创造为前提,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用教材教”的教学活动,关键是怎样“用”教材。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一直植树?教师可以选择围绕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不仅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教师时时把控好主题方向。教师要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开发紧扣课程目标进行指导,而不能让学生随意展开,如讨论环保等教材略有涉及但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

(二)教什么

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此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让学生学会默读,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圈出关键词,体会“我”三次见面时高原发生的变化。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思考题,都强调了掌握默读能力的必要性。二是让学生学会有效学习,不断在阅读中思考,主动追问,发现植树行为与牧羊人身份不符合之处,探究植树的意义,让学生理解,种下的不仅是树还有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的力量可以创造和改变世界这一深刻主题。

(三)怎么教

在教学中要避免空洞无效的教学,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要做到有感情,但究竟什么是有感情地朗诵,又如何做到,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缺乏具体指导是学生朗读能力难以切实提高的原因。朗读能力的培养要落到实处,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停顿、抑扬、重音、连读、悠扬等朗读技巧,提示学生在书上作标记,才是真正的教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学生学会抓关键句分析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如何定位关键句,是教师教学的重点,而不是让学生仅凭语感去猜测,这也是许多语文老师所忽视的教学内容。

四、结语

一篇课文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点,最能显露教育者个人的教育眼光和教学理解,也最能反映课堂教学的深浅度。每上一节新课,教师放在首位的应该是教学目标,教学中再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方法,学生才能有所收获。“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什么”不等同于教教材,而是教师要树立好教学目标,用教材教,重在教能力,教方法。

(南通大学文学院)

作者简介:李姁圣(1995-),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牧羊人植树教学内容
植树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植树真快乐
植树鸟的来信
牧羊人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牧羊人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