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城》爱情悲剧的原因探究

2020-03-11杨倩

牡丹 2020年2期
关键词:顺顺天保船夫

杨倩

《边城》是沈从文牧歌式抒情小说的代表作,以天真可爱的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湘西世界,寄寓着作者自序中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美好理想,但是故事的结局却浸润着悲剧色彩。这场发生在“桃花源”般小镇上的爱情故事最终以女主人公失去亲人,独自等待不知是否归来的男主人公而告终。正如沈从文自己所说:“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朽的痛苦经验,一分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在创作一开始,沈从文就决定了这场爱情的悲剧性,他让读者去感受人性的美好、善良,感受青年男女纯真又质朴的爱情,又亲手把它撕破、破坏给读者看,让读者在欣赏人世间单纯美好的同时,又能品味作品背后暗藏的田园牧歌式的悲痛。关于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人们可以从故事情节命运“不凑巧”的安排、人性的善和现代文明的必然冲击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命运“不凑巧”的安排

沈从文曾在《水云》中有这样关于《边城》的解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因此,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首先是命运的“不凑巧”安排。

通过小说开篇的介绍,人们得知翠翠的父母私奔不成,双双离世,只留下翠翠与老船夫相依为命。在这样悲剧的阴影下,老船夫看到与母亲日益相似的翠翠,害怕她重蹈覆辙,因而有意做了一些安排,而正是这些安排,命运的“不凑巧”也就此开始。爱情是非理性的,有着一见钟情发生。端午节上三位青年人的相遇让爱情就此萌芽,而翠翠又正值青春年华,羞于表达内心的情感,虽然心中爱慕傩送,却总是难说出口,而老船夫为了孙女的幸福着想,卻属意豪爽忠厚的大儿子天保,想把翠翠许配给天保。爷孙俩各自的心思使得本来两情相悦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变得微妙起来,这就产生了第一个“不凑巧”。而后老大天保就马上展开了他的行动,托人去翠翠家说亲,老船夫一方面希望翠翠的婚姻能幸福美满,一方面又希望翠翠能与喜欢的人相守,因此拒绝了这门婚事。老二傩送虽然也心仪翠翠,可是命运却给他们安排了第二个“不凑巧”,磨坊主的女儿也喜欢傩送,并以磨坊作为陪嫁,这使得船总顺顺动了心,希望二儿子可以迎娶磨坊主的女儿。傩送一边深爱着翠翠,却又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也使他们的爱情无形中产生了很多阻隔。最终,都爱上翠翠的两兄弟决定以唱歌的方式竞争求爱,老大自知不是弟弟的对手,退出了竞争并下河游历,成全弟弟的爱情。本以为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在这里可以收获幸福,可是命运的“不凑巧”始终在两个人的爱情中阻隔,大老遭遇不测失踪,傩送去看望翠翠的时候,凑巧翠翠不在,老船夫的表达让傩送误会,而船总顺顺的顾虑也让傩送烦恼不已,命运“不凑巧“的安排使得傩送也一去不归,只留翠翠一个人独自等待傩送未知的归期。

二、人性的善

边城的人物命运,看来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又是宿命般的必然,但是边城儿女身上向来流淌着与命运不断抗争的血液,命运玩笑的安排虽然使他们陷入困境,却不会让他们就此放弃,因此造成他们爱情悲剧除了命运的阻碍之外的,更深一层原因是因为湘西的文化。

边城作为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抛却了宗法制度,社会法律,正如文中所说,“一切都为一个习惯所支配”,如果人与人之间产生利害相争,“照例习惯方法来解决”。这里的人尊崇名誉、责任、孝道,这里的人们身上了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他们对于命运有着不懈的抗争精神,却又遵循伦理道德,但是也是因为他们身上拥有的这种美德,使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翠翠的母亲曾与军人相恋,虽然文章中并未阐明他们不能相守的原因,可是从老船夫的话语中可以嗅出,当年他是反对这门亲事的,于是相爱的两个年轻人决定大胆抗争,争取自己的幸福,可是私奔的前夕,翠翠母亲又出于孝道,不舍留下老船夫一人,军人与翠翠的母亲私奔失败,出于对名誉的坚守,军人自杀了,翠翠母亲却已经怀上了翠翠。她因为对老船夫的孝顺,难以离开老船夫,但是军人的死又让她陷入自责,在道德和孝道矛盾的双重交织下,她在生下翠翠之后也选择了死亡,以悲剧收场。

刘西渭曾评价《边城》:“作品中的人物虽说全部善良,但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来带在人物的气质里。”老船失去女儿的悲痛让他想去抗拒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这种对于命运的抗争使他由衷希望翠翠可以获得幸福,天保踏实可靠,让他满意,可是翠翠的心意模糊,让他隐约觉得翠翠真正喜欢是老二,这使他不能越俎代庖给翠翠做主。他摇摆的态度让两兄弟误解,老大驾船出事,船总顺顺和老二都误以为是老船夫作的怪,顺顺不再愿意与他结亲,夙愿未了的船夫也因此孤单地死去。而对于年轻的一代人来说,对命运的抗争和道德亲情的交织,也使他们彼此痛苦,陷入了悲剧的深渊。

天保和弟弟爱上了翠翠,面对弟弟的竞争,天保并没有就此放弃,他首先选择本能性地争取,但难以割舍亲情,最终他远走边城,来成全弟弟和翠翠的爱情,但他却遭遇不幸。傩送为了爱情,大胆与父亲抗争,不愿意娶磨坊主的女儿,却因为天性之中难以割舍的手足亲情让他放弃了翠翠,在他看来,哥哥是因为成全他们而死。亲情与爱情之间两难的抉择,使他无法再与翠翠在一起,也远走他乡。湘西特有的文化氛围使这里的人对善有着不懈的追求,也使他们能够同命运大胆地抗争,可是正是这种文化氛围下,人们所具有的美好品德使他们在爱情与亲情面前难以寻找到平衡,最终在命运和思想的矛盾下以悲剧收场。

三、现代文明入侵的必然

爱情与亲爱的双重交织使这个隐蔽的小镇里发生了两场爱情悲剧,可是当人们回归现实会发现,导致这一切最深层的原因在于现实因素。一方面表现在小说中潜在的物质与爱情的对立上,另外一方面表现在沈从文对于现代文明不断冲击湘西文化现实的思索上。

学者凌宇认为:“构成作品情节冲突的,是人物主观精神上对爱情的自由追求,与这种追求在客观现实中难于实现的矛盾。”这种现实的阻碍就是“物化的人格力量”。虽然整篇小说贯穿着“义”大于“利”,可是在细节之处还是可以发现许多物质与爱情的冲突,比如在观看龙舟比赛的时候,团总女儿的位置是在顺顺家窗口最好的位置,也因为碾坊,老船夫第一次感受到了双方家庭的差距,而且直接影响了他的行动。因为自己只拥有一座渡船,缺了底气,但是出于对翠翠的疼爱又不能让他放弃,因此采取不断试探的方法,反而使船总对他有一些厌恶,船总顺顺作为集中代表边城人物重“义”轻“利”的美好品格的代表人物,他面对团总的陪嫁时,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准备让大老娶翠翠,让二老娶团总的女儿,从而“渡船”与“碾坊”兼得,这也是老二傩送面临爱情和亲情抉择的导火索。虽然老二不愿意去选择磨坊代表的物质,但是他父亲对于金钱的选择使得他不得不迈入金钱和爱情的抉择中,最终使他在面临大哥失踪、父亲的反对、爱情的不确定中选择远走。金钱和爱情对立使得爱情悲剧必然发生,可是《边城》人物对待金钱的态度却又是矛盾的,因为不管是傩送还是天保,他们都宁愿选择渡船而不选择碾坊,他们既面临选择,却又不愿意选择,因此作者在结局留有希望,可是希望有无,却难以定论。作者一方面渴望建立一方乐土,重新营造理想的社会伦理道德,一方面又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是必然的,虽然不愿意面对,却也不可能回避。自然人是平静的,可也是悲哀的,反映了作者面对现代工业文明侵入湘西社会的清醒、痛苦和无奈的情感。

(青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顺顺天保船夫
哲学家与船夫
那一刻,我感到愤怒
船夫和风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蟹蝴蝶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融资额:1800万美元一夜成名的顺顺留学
船夫和儿子
东川区天保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