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方解读中国2月CPI数据

2020-03-11李司坤

环球时报 2020-03-11
关键词:连平王女士买菜

本报记者 李司坤

继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破“5”后,2月全国CPI继续维持高位。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5.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稳中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CPI涨幅较上月略有放缓,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21.9%。食品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3%,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此外,受季节和疫情因素影响,一些工业企业停工停产,需求减弱,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同比由上涨0.1%转为下降0.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赵茂宏解读称,2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价格走势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冲击,但价格运行总体平稳。食品价格上涨从供给方面看,主要是受各地不同程度实施交通运输管控措施,人力短缺造成物资配送难度加大等原因影响。从需求方面看,受“居家”要求与“避险”心理等因素影响,有的居民出现囤购食品行为,助推价格上涨。

家住北京的王女士10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她在年后买菜时,明显感受到价格的变化。“去年买菜,一百来块钱就能买到的东西,过了年后要将近两百块了。”王女士表示,尤其是五花肉、排骨的价格涨得比较快。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数字其实在大家预期之中的。“主要还是食品的拉动,而在食品中,首先还是猪肉,”连平认为,“猪肉的同比数据比去年上涨了超过135%,这就拉动了食品,而食品又在CPI中占1/3左右”。

连平表示,中国去年年底出台的猪肉政策在推动猪肉生产方面力度很大,估计3月份以后,随着猪肉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也会逐步开始出现回落。“预计CPI在二季度,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出现持续明显回落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连平说。▲

猜你喜欢

连平王女士买菜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贴心的“健康日历”
小兔买菜
叶连平
九旬乡村教师叶连平:“给孩子们上课,我就是享福”
连平举办精品奇石展
捅破“窗户纸”,癌症不可怕
司机摸女乘客腿:就想知道裤子上有洞冷不冷
买菜
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