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HI报告在奶牛场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2020-03-11谷艳波胡文昊魏景龙李籍春徐亚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乳脂牛场奶牛场

李 臣,谷艳波,胡文昊,魏景龙,李籍春,徐亚杰,任 锐

1.白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白城 137000;2.白城市畜牧总站, 吉林白城 137000;3.白城市畜牧兽医技术指导中心, 吉林白城 137000;4.白城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吉林白城 137000;5.洮北区畜牧业管理局,吉林白城 137000;6.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DHI是指对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等指标进行测定及分析,获得一系列繁育牛群各方面资料的一项奶牛群改良措施。通过DHI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并透视牛群的健康表现,可以为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奶牛育种繁殖工作提供完整而准确的参考资料,是提高奶牛群管理水平和原料奶质量水平的有效工具,已成为奶牛场生产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奶牛群遗传改良计划(2008-2020)”2008年在我国颁布实施,自此DHI测定大规模开展,参加测定的牛群数量和生产水平逐年提高。据中国奶牛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参加DHI的牛群平均305 d产奶量达9 000 kg,305 d产奶量年增长率为2.5%,乳脂、乳蛋白年增长率为0.03%,体细胞下降50%。取得此成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牛群DHI测定并合理运用DHI报告指导牛场的生产管理。

本研究以白城地区某规模奶牛场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DHI数据资料为素材,对DHI报告中的泌乳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尿素氮等进行解读分析,旨为该奶牛场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数据材料来源于白城地区某规模奶牛场214头泌乳牛2018年9月~2019年8月的DHI数据资料。

1.2 试验方法

1.2.1 数据整理

对2018年9月~2019年8月共计12个月的DHI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各个泌乳月的日产奶量、305 d产奶量、高峰日、高峰奶、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胎次和泌乳天数等指标。

1.2.2 指标计算公式

1.2.2.1 日产奶量是鉴定日全天24 h产奶量的累加。计算公式为:日产奶量=ΣF/M式中,Σ为累计的总和,F为测定日每头奶牛的乳量,M为参测头数。

1.2.2.2 平均乳脂率,计算公式为:平均乳脂率=ΣF/M式中,Σ为累计的总和,F为测定日每头奶牛的乳脂率,M为参测头数。

1.2.2.3 平均乳蛋白率,计算公式为:平均乳蛋白率=ΣF/M式中,Σ为累计的总和,F为测定日每头奶牛的乳蛋白率,M为参测头数。

1.2.2.4 平均体细胞数,计算公式为:平均体细胞数=ΣC/M式中,Σ为累计的总和,C为测定日每头奶牛的体细胞数,M为参测头数。

1.2.3 数据统计分析

应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牛群产奶量

2.1.1 泌乳牛群日产奶量

从日产奶量曲线(图1)可以看出,该牛群305 d产奶约7 200 kg水平,从9月开始基本上是逐渐上升趋势,2月骤然下降,然后逐渐上升,次年4~6月达到最高,7~8月又开始下降。

图1 牛群的产奶量变化

2.1.2 全群泌乳曲线

从奶牛群体的泌乳曲线(图2)可以看出,该牛群可以维持产后产奶量逐渐上升,达到产奶高峰后逐渐下降,但各胎次产奶量均未能达到理想高峰奶量。

图2 泌乳曲线图

2.1.3 高峰日和高峰奶量

该牛场高峰日在71~90 d之间;高峰奶量在北方寒冷季节及炎热夏季有所下降。

图3 高峰日、高峰奶量的变化

2.2 牛群的乳成分情况

一般情况下荷斯坦牛平均乳脂率3.66%,平均乳蛋白率3%。该牛群平均乳脂率3.39%,较正常值低7.38%;平均乳蛋白率2.65%,较正常值低11.67%。

图4 牛群乳成份变化

2.3 牛群的体细胞数情况

该牛场2018年8~12月体细胞高,且月平均体细胞数均大于50万/mL(图5),表明该牛场乳房炎发生率较高,进入2019年乳房炎逐月降低,得到改善。

图5 牛群体细胞数变化

2.4 牛群的胎次和泌乳天数

2018年9月~2019年8月该牛场牛群的平均胎次2.3胎,各胎次比例为一胎牛46.48%、二胎牛21.83%、三胎及以上31.69%,本场三胎及以上牛所占的比例偏低;平均泌乳天数203 d,胎间距是466 d。

表1牛群的胎次和泌乳天数

2.5 牛奶中尿素氮情况

该牛群MUN水平为22 mg/dL,MUN正常范围10~18 mg/dL,用于评估奶牛蛋白饲料利用程度,对产奶量及繁殖效率有重要影响。

3 讨论

3.1 牛群的产奶量及乳成分

该牛群产奶量从2018年9月开始是逐渐上升趋势,4~6月达到最高,2月有个下降,7~8月下降明显;高峰日在71~90 d之间;高峰奶在寒冷季节和炎热夏季有所下降。产奶量的这种变化与气候变化、春节效应有关。建议冬季做好牛舍的防风保暖工作,夏季做好牛群的防暑降温工作,并给予抗应激的日粮及药物,以减少冷、热应激反应的发生对奶牛生产的不利影响,同时关心注重职工节日生活。

奶牛机体任何部分发生病变或生理不适或应激,都会首先以减少产奶量的形式表现出来。DHI报告中产奶量和乳成份明细表可以提供每头奶牛个体产奶量的信息,通过指标分析,可以判断当前奶牛的饲养管理是否合理。高峰奶和乳成分低,表明奶牛遗传水平低、管理或泌乳前期管理有问题;冬季奶量下降,北方天气寒冷防寒工作不到位。需加强奶牛繁育工作、管理上注重产犊时理想的体况评分、干奶期管理、产犊期及产后疾病、挤奶环节和乳房炎的管控。

3.2 牛群的体细胞数(SCC)

体细胞计数是乳房健康的指示性指标,也反映一个牧场总体管理水平,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正常情况下20~30万/mL,该牛场2018年8~12月体细胞高,且月平均体细胞数均大于50万/mL,表明该牛场乳房炎发生率较高,可能是防治效果不理想。建议对DHI报告中SCC大于50万/mL的牛只进行疾病因素排查及治疗。制定乳房炎控制目标,通过比较新感染牛和已治愈牛的头数变化,评价管控措施是否有效。

3.3 牛群的胎次和泌乳天数(DIM)

理想的牛群结构为一胎牛30%,二胎牛20%,三胎及以上50%,一般情况下,牛只生产需要达到2.5胎以上才能为牛场带来经济效益,该场牛群结构不合理,三胎及以上牛所占的比例偏低。建议牛场应制定合理的繁殖计划,逐步调整牛群结构往合理化方向发展。

全年均衡配种的情况下,较理想的群体,DIM范围应在150~180 d。该牛场的平均泌乳天数和胎间距显示牛群繁殖管理和产后护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建议查看繁殖问题,检查发情鉴定率及怀孕率,同时检查奶牛始配天数与奶牛营养。

3.4 牛奶中的尿素氮

牛奶中尿素氮的浓度,用于评估奶牛蛋白饲料利用程度,对产奶量及繁殖效率有重要影响。正常值美国为10~14 mg/dL,我国为10~18 mg/dL。尿素氮水平与繁殖力呈负相关,上下浮动超过25%即繁殖出现问题。该牛群MUN水平为22 mg/dL,尿素氮异常的牛只比例超过10%,表明日粮结构可能存在问题。建议:每月逐头测定,分析日粮中能氮失衡、RDP比例,调整优化日粮结构,减少蛋白饲料的浪费,降低成本。

4 结论

通过对DHI数据分析显示该场牛群整体繁育工作失衡,牛群乳房炎发生率高,日粮能氮失衡,牛群的饲养管理存在问题。因此建议该牛场管理者加强奶牛繁育工作,调整日粮结构,改善奶牛应激期的饲养环境以及奶牛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乳脂牛场奶牛场
洛绒牛场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方法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规模牛场健康养殖技术
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