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对自然天象崇拜到“七夕鹊桥会”传说

2020-03-11

工会博览 2020年23期
关键词:牵牛乞巧牛郎织女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七夕》中的诗句。诗人在 “七夕”之夜,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相聚情景,不由想起爱妻早亡,于是创作此诗以思追悼。

牛郎织女故事及其故事中相关意象的诗歌,产生很早。大约2500多年前,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就有了牛女星座诗歌的记载。而到了汉代以后流传的古诗词中,牛郎、织女逐渐完成从神到人的变化,即由星座的记录观望到爱情故事的变化。这在西汉傅玄的 《拟天问》中,就有 “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的记述。

上述可知,中国 “七夕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不仅涵盖中国人对自然星象的崇拜,也包含着中国人对爱情的忠贞执着和憧憬。

“七夕节”的起源以及历史演变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宋,有文字记载已有2500多年了。节俗流传至今,人们围绕着古代人对牛女自然天象的认识和崇拜,以及衍生而来许多美丽的爱情传说,从而派生出除 “七夕节”之名以外许多富有自然与社会意义的节名。如,“七月七、七巧节、七姐诞、女儿节、七七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乞巧节”等,成为了中国历史悠久、富有内涵的传统民间节日。

要说 “七夕节”的起源,应是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崇拜信仰。

说起中国古代的崇拜,首先来自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对祖先的崇拜也就有了古时人死后,子孙以陪葬、祭祀等方式安慰先灵,祈求祖先保护自己等民间习俗。除此之外,古人还对原始部落、部落联盟和氏族共同体内的领袖、英雄、圣贤等进行祭祀和崇拜。

其次,来自对鬼神崇拜。殷商时代兴盛崇尚鬼神,社会上下广泛兴起祭祀神灵之风,这时有了专营此业的巫祝。 “巫、祝、医、卜”成为古代社会宗教活动不可缺少的职业。周继殷商而统治天下,把祭祀天地和崇敬祖先统一起来,成为敬天尊祖,此时祭祀神鬼成为国家祀典,形成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神鬼系统。汉初刘邦注意保护传统祭礼,便增祀 “五帝”。人们相信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及结果,都是鬼神意志的体现,从而对自己产生神秘的保佑作用。这样,原始的宗教文化形式就产生了,并成为上古社会的普遍信仰。

其三,来自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加以崇拜和祈祷。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等。中国上古信仰体系中,星辰占据了显要地位。星象与收成、兵战以及个人、家族的命运包括生死健康等等都有神秘的关系。从先秦、秦汉社会通行的用于趋吉避凶选择的 《日书》中,可以看到根据星象判断行为宜忌的内容。如,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天地如何起源,月亮为何圆缺,昼夜怎样形成等大量问题。

以笔者看,正是因为以上三种崇拜,从而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而 “七夕节”的由来,也正是由古代中国人对天体自然的观察认识和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并演绎出观星文化——“牛郎织女”。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远古时代,古人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 “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 “分野”。古代分星与分野的目的主要是为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在古代星宿体系中, “牛宿”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个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也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了一个头上有两角,却只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 “牵牛”座。这头 “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 “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地方,是 “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 “罗堰”3星,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一 “织女”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 “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称为 “织女星”。人们将 “牛宿星”与 “织女星”合称为“牛郎织女”。

人们对 “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由来已久,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 《春秋命历序》记载, “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汉书·律历志》也说, “指牵牛之初,以纪日月,故曰星纪;五星起其初,日月起其中。”而 《说文》中讲, “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 《天官书》写道, “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于辰在丑,越之分野,而斗牛为吴之分野也。”又据中国古代天文著作 《开元占经》卷61引石氏曰,“牵牛生于列泽之邑,以主越国”。这里的牵牛星是指吴、越之地的分野星。古代关于 “牛郎织女”的天文星空区域所对应地面上的具体地域分野,收录于 《汉书·地理志》中。此志写道, “粤 (越)地,牵牛 (牛郎)、婺女 (织女)之分野也,今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牵牛婺女”最初含义是粤 (越)地用以作天文星区对应地理分野的 “分星”。

“七夕”,即月逢七、日逢七,也为 “双七”日。古代对 “重日”非常崇拜,一般列为吉庆日。在古代,日、月、星都叫曜,而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就叫 “七曜”,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在 《尚书·考灵曜》记载, “七曜俱在牵牛初度”。 《永乐大典·易纬通卦验补遗》说, “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而 《易传》说, “日、月、五星,起于牵牛。” 《汉书·天文志》: “牵牛,日、月、五星所从起,历数之元,三正之始。”正因为有了双七之日,牛郎星、织女星相会,这就增加了许多对天象的崇拜。

从历史文献、古俗遗迹以及流传着的民间传说来看,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对 “牛郎织女”自然天象的崇拜以及祭祀祈福等节俗的发展。其中,天象中的婺女星,后来被文人墨客衍化成神话中的女神,民间称为 “七姐、天仙娘娘、七星娘娘、七娘妈”等,她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七月七日 “牛郎织女鹊桥会”便诞生了。后来历代文人墨客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赋予了 “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

我国汉代是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七夕”之俗渐出现于文献上记载。在西汉学者刘歆的 《西京杂记》中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或是 “七姐诞”习俗的文字记载。南朝梁代宗懔在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蟢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仪式已颇为复杂,不仅要拜祭 “牵牛织女”两星、月下穿针,还要在庭中摆放瓜果。

经过社会发展和民俗文化的演变,牵牛婺女天文字星象更被赋予了人格化的 “牛郎织女”美丽传说。到了唐代,宫中甚至还要在 “七夕”这天设专门的“乞巧楼”,嫔妃、女子在月光下,以五色线穿九孔针乞巧。据 《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 “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唐代 《岁华纪丽 (卷三)》引述汉应劭 《风俗通》佚文说,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到了宋代, “七夕”习俗相当隆重而普及。宋代不仅将 “七夕”之俗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而且还增加了节日娱乐性及商业气息, “七夕”节日气氛达到顶峰。宋代词人秦观有的 《鹊桥仙》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 “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 “七夕节”。

宋代学者宋罗烨、金盈之的笔记录 《醉翁谈录》里也有 “乞巧市”的记载。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 “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说明这一节日是当时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到了元明清后, “七夕节”伴随着 “牛郎织女鹊桥会”的美丽爱情故事,一直在民间传颂着,人们以各种不同节日习俗而过着浪漫节日。

“七夕节”起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或地区也有庆祝“七夕”的习俗。

古诗中所反映“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2500多年以来, “七夕节”传承着中国儒家文化的基因流传下来,也赋予了 “七夕节”许多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是在传统社会倡导做一名心灵手巧的女子。随着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深入人心,牛郎和织女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尊敬。因为织女心灵手巧,是个奇能百巧的女工,她在人间时,曾把超群的织锦绣花技术传授给大家。所以,每年到七月初七,我国许多地方的妇女在这一天供奉颂扬她,向她乞求灵巧,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女红技艺。

南朝梁诗人刘遵的 《七夕穿针》诗写道: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而南朝梁简文帝的同名诗也写道: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再看南朝梁诗人刘孝威的 《七夕穿针》诗: “缕乱恐风来,衫轻羞指现。故穿双眼针,持缝合欢扇。”可见,古代女子对“七夕穿针”的重视,这也反映了受儒家思想影响,社会上倡导向织女学习做一名心灵手巧的女子的社会风尚,由此也带动了传统中国纺织刺绣业的发展。

到唐时,女子乞巧习俗更为盛行。诗人崔颢在《七夕》诗中写道,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此诗写 “七夕”之夜,长安城里家家户户的女子都在月下兴高采烈地比赛穿针引线,形象描述了都城长安 “七夕节”穿针乞巧风俗的普及。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是唐代诗人林杰的 《乞巧》诗,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也有了传统中国民间男人崇尚找个 “巧媳妇”的希冀。

清代女诗人徐瑛玉 《乞巧》诗,以其女性所独具的细心和体贴来看乞巧,别有新意。诗中写道, “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置妆台。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

二是传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婚终身的爱情宿愿。千百年来,人们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及其悲剧性形象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民间广为传诵。汉初 《淮南子》中有 “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记载,两汉时也有中国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形象的绘画和雕刻。如班固的 《西都赋》和张衡的 《西京赋》,都记载了长安西郊昆明池边设有牛郎、织女石像的事情。汉代流传的 《迢迢牵牛星》诗中写道,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这一主题逐渐完成了从神到人的变化,即由星座的记录观望到爱情故事的变化。

“有情人终成眷属”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与子携手,白头到老”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朴素的爱情观。在这种爱情观影响下,牵牛、织女这一对相互倾慕的恋人,经过历代文人 “加工”,本属天上的传说愈加丰满生动。在今天,因 “七夕”被赋予了 “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也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并产生了 “中国式情人节”的时代文化含义。

“七夕”习俗多,而今为啥流行“送木梳”

在中国民间 “七夕”节俗中,各地各民族过节习俗很多。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在山东、浙江等乡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在一些地区也有听悄悄话习俗;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还有 “结扎巧姑”习俗。

传统中国,在 “七夕节”,民间围绕 “牛郎织女鹊桥会”而兴起的风俗习惯可谓丰富多彩。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方 “情人节”习俗的融入,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 “七夕节”也被青年人赋予了 “中国情人节”之名,并开始用中国的方式过 “情人节”。

“七夕”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复兴意义深远,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近几年,年轻人过 “七夕情人节”开始把中国元素 “送木梳”赋予新的年轻人喜欢的内容。

那么,为何 “七夕节”年轻人流行送木梳呢?笔者认为:

其一,梳子从古至今一直是最具实用价值的物品。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发是残害身体,是不孝。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 “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 “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二十岁也称 “弱冠之年”。可见,梳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场价值很大,送梳子不仅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而且也能代表 “结发”后,保护头发干净利索又无丝毫损伤的希望,代表日子日久天长,幸福快乐。

其二,送梳子蕴含着愿做一辈子结发夫妻的意思。实际上在我国传统民间习俗中,梳子的民间使用非常广泛,可以说 “婚葬嫁娶”都有索配送梳子的习俗。而用在女子婚姻大事上,订婚、出嫁等都有配送梳子的习俗。譬如,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其三,木梳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古代的梳子主要是木梳,木梳手感舒适,有保护发质等功效,尤其以桃木梳为佳。桃木亦名 “仙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桃木之所以具有这等神力,根植于古人认定桃树为百鬼所惧的神秘观念。古人还用桃枝洗澡,以为可避邪气,制成梳子理所当然,长期使用不但保护发质,还能提神醒脑,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其四,年轻人用中国的方式过 “七夕情人节”,作定情信物。当下,在年轻人心中,至少有两个 “情人节”。一个是西方的 “情人节”,一个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众所周知,西方的 “情人节”似乎是送玫瑰、巧克力等礼物,而送木梳这一习俗的兴起,属于中国的 “七夕节”中的一种局部地区和民族的婚姻习俗。

除此之外,送梳子被演绎出许多带有现实意义的内涵。若送情人梳子,不仅代表要与其白头偕老之意,也让梳子代表相思之情;另外,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它与你的密切性,代表着爱情。总而言之,“七夕送梳子”:一为定情信物,表明己之选择和许下终身不移其志;二为表明定情信物价值和蕴藏含义。其意义:一是梳子日常生活中具使用价值;二是蕴含永做结发夫妻之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2006年5月20日, “七夕节”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文化和旅游部获得 “七夕节”保护单位资格。今天,与洋节相比,我国的 “七夕”等传统节日在文化和内涵上更有潜力可挖。如何在坚守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内涵不变的前提下,融入更多中国节日的时代元素和西方有意义的浪漫、温馨、娱乐等时尚元素,让中国 “七夕节”更精彩更富有时代性?这是当下复苏振兴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要做的工作。

猜你喜欢

牵牛乞巧牛郎织女
《乞巧》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乞巧七夕
牛郎织女
观星地理之牵牛岗
牛郎织女渡鹊桥
走过茑萝牵牛的花丛
垂吊牵牛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