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二)
2020-03-11主持人吴勇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主持人:吴勇毅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应用语言研究所
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始于1961 年的“出国储备汉语师资”,迄今,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从本科(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培养链”,且渐显中国特色,筚路蓝缕,奋斗不止。这样一条“培养链”,打造不易,发展更难。一窝蜂式地上马,使得目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建设出现了各种问题,微词和责难在所难免。但这些问题“并非专业设置本身的问题,而是办学规模与质量管控的问题”(见本专栏吴勇毅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办学模式要创新,人才质量要提高,观念转变是关键;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着力培养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才是目标。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以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甚至品牌专业、一流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孟宪承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对大学精神或曰大学理想做过精辟论述。他指出,“大学的理想,实在就含孕着人们关于文化和社会的最高的理想”,它包括“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三个基本要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获智慧,修品行,更重要的是要能为民族和社会(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如何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课程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领航学院(2019),正在尝试走一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之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是课改的抓手。在主持人看来,其核心是“价值引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新冠疫情的积极应对也证明了其优越性)。他们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就是打造一条“物、器、道”——“跨文化践行”的课程链,经“格物、器物、化物”以成“正果”,值得借鉴。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各类院校都在孜孜探索的。中央民族大学以民族学科见长,尽管其“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生态环境优势不明显”(见本专栏江傲霜文),但他们在积极探索“知—行—研+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要“服务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和家国情怀,具有‘三语三文化’能力素养、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国际汉语教师”(同上)。“靶向”是要建设成“一流本科专业”,“走出去”“走进去”且“立得住”,看似口号,实为目标。
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知识和精神层面的“传道、受业、解惑”固然不错,但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大学教育必须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双创”(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历来是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办学特色之一。通过双创活动,不仅拓展了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刘弘(见本专栏)以该校十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立项的双创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项目特点及其与现行课程设置的关系,尤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