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通志》所反映的清代东北环境状况
——兼论《盛京通志》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2020-03-11武玉梅
武玉梅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盛京通志》为清代官修东北地方总志,从康熙二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九年历经五次纂修,形成五部通志:康熙二十三年的32卷本,雍正十二年的33卷本,乾隆元年的48卷本,乾隆十三年的32卷本,乾隆四十九年的130卷本。《盛京通志》是研究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以前东北区域史的重要资料,也包含着颇为丰富的环境史资料。五部《盛京通志》,以乾隆四十九年130卷本最全面,且“体裁精密,考证详明”,其内容大部分涵盖了前面四志的内容,故本文以乾隆四十九年130卷本《盛京通志》为主进行研究,同时也兼及其他版本内容。130卷本《盛京通志》共设39志,其中许多门类都包含着环境史内容。
一、《山川》《物产》等志反映了东北的自然环境状况
方志一向重视地理,《盛京通志》也不例外。《盛京通志》中对东北自然环境记述较多,尤以《山川》《物产》两志最为集中,而《疆域形胜》《京城》志中也有零星史料。具体说来,记述东北自然环境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京城》《疆域形胜》志对盛京及所属地区自然环境的记述。《盛京通志》中有一些总述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卷18《京城》的“形势”和卷24的《疆域形胜》的“形胜”两部分。
卷18的《京城》分述盛京、兴京、东京的创建、形势、事迹等,其中盛京“形势”云:“盛京之地跨接东瀛,金墉带涘,雉堞峻隅,形势崇髙,水土深厚,长白峙其东,医闾拱其西,巨流、鸭绿绕其前,混同、黑水萦其后,山川环卫,原隰沃膴,华实之上腴,天地之奥区也”。①兴京“形势”云:“兴京之地东傍边墙,西接奉天,南界凤凰城,北抵开原,层峦叠拱,众水环洄,扼诸城之要区,据三关之雄隩。”②东京“形势”:云“东京之地以辽阳为屏蔽,以浑河为襟帶,北接开原、铁岭,南连海城、盖平,山林蕃薪木之利,沮泽沃水族之饶。”③这些描述是对三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概述。卷24的《疆域形胜》叙述盛京及所属各地的疆域与形胜,形胜部分是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概述,比如盛京统部的形胜概述为:“全辽形势地当渤、碣之间,东包沧溟,西连燕代,辽河堑其左,冷陘屏其右,控潢水,帶龙江,俯登莱,通松漠,广轮周延数千余里……”④辽阳的形胜概述为:“披山带河,沃野之地。”⑤吉林的形胜概述为:“江带三方,田沃万顷。”⑥这些都属于环境史内容。
(二)《山川》《盛京全图》志对东北山川、森林、岛屿的记述与描绘。《盛京通志》卷25至28的《山川》志,详细记述了奉天府各属、吉林各属、黑龙江各属的山脉、河流、湖泊、森林、岛屿,志后的《古山川附考》对古籍中记载的东北山川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山川》志记山川不仅解释山川之名,比如满语山川名的含意,还记载山川的位置,河水的发源地、流向,与此山川有关的事迹等。记山时,有河或泉源出于此山必记;记河时,汇入何水也必记,这对我们了解河流水系变迁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记蒲河:“城西北四十里,源出香炉山,经永安桥,入莲花泊。”⑦可见当年蒲河是经过永安桥的,且与浑河没有交集,但现今的蒲河已不经过永安桥,且最终汇入了浑河,因而该处记载实为蒲河改道的重要依据。
《山川》志中,还记载了吉林、黑龙江地区的窝集,窝集为满语,即原始森林之意。卷27记录了吉林境内的纳穆窝集、塞齐窝集等二十余处窝集,卷28记录了黑龙江地区的库穆哩窝集等四处窝集。在初记纳穆窝集时,编撰者解释了窝集的意思,并记载了窝集的大致分布情况:
凡山多林木者曰窝集。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云:“窝集东至海边,接连乌拉、黑龙江一带,西至俄罗斯,或宽或窄,丛林密树,鳞次栉比,阳景罕曜。如松柏及各种大树,皆以类相从,不杂他木。林中落叶常积数尺许,泉水雨水至此,皆不能流,尽为泥滓,人行甚难。有熊及野豕、貂鼠、黑白灰鼠等物,皆资松子橡实以为食,又产人参及各种药料,人多不能辨识者,谓与南方湖广、四川相类……”⑧
《盛京通志》卷首有《盛京全图》,其中的《盛京舆地全图》《兴京图》《奉天将军所属形势图》《奉天府形势图》《锦州府形势图》《吉林将军所属形势图》《黑龙江将军所属形势图》《长白山图》《医巫闾山图》《千山图》等,对山川的绘制非常清晰,尤其是河流的分合十分直观,保存了乾隆四十九年的河流状况。不仅如此,其他四部《盛京通志》均有图,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四十九年的该地水系变化的情况。
(三)《物产》志对东北植物与动物的记述。《盛京通志》卷106、107的《物产》志,分五谷类、衣被类、食货类、蔬菜类、草类、木类、花类、果类、药类、禽类、兽类、水族类、虫豸类,记东北的动植物与矿产、珠宝,或记其物种来源、形态,或记其产地、古籍中的记载,全方位地反映了东北的植被、动物、矿产等情况。比如关于茶的记载:“今海城诸山中亦有产土茶者,土人采以为茶,特味精而薄。”⑨这说明海城曾经产茶。关于虎、豹的记载:“(虎)今诸山中皆有之,边外间有白质黑章者,尤猛鸷。”“豹似虎而小,白面团头,色白者曰白豹,黑者曰乌豹,文圆者曰金钱豹,最贵重,文尖长者曰艾叶豹。”⑩这反映了当时虎豹的常见及种类的多样化。
《物产》志的食货类、宝藏类,对铜、铁、水银、煤、金、银玉、宝石、东珠产地情况等都有记述,其中对金、银的记述较为详细,如:“《元史》:‘产金之所辽阳省曰大宁、开元,至元十三年于辽东双城采金。’……按:辽双城县今铁岭界。”“《元史》:‘产银之所辽阳曰大宁,延佑四年,辽阳恵州银洞三十六眼,立提举司办银。’《明一统志》:‘海州卫出银。’按:银冶之制始自渤海,于铁岭置银冶,故铁岭曰银州,今以发祥重地不复采取”。这反映了唐渤海国和元明时期东北的金银开采情况及清朝为保护发祥地环境不再开采的情况。卷108《杂志》记录了重要事件与罕见之事,其中也有一些关于罕见稀有动物的记载,比如,“康熙五十年间,出歪嘴雀,罗雀者多得之,形如阿蓝,色微黑,上嘴直而下嘴曲,后亦不见”。“雍正十三年四月,辽河得一鱼,重三百六十筋,无鳞刺,惟背上有若骨者一行,共数十片,炼其油色赤,不知何名。”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
二、《户口》《田赋》等志与清代东北人口增殖及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人口与耕地情况反映人地关系,也是重要的环境史史料。《盛京通志》卷35至38的《户口》《田赋》两志对清代人口、耕地有较为详细的记述。
(一)对清初招民垦殖政策及百年休养生息成就的记述。卷37的《户口》门之首是《盛京丁赋户口规制》,其中有顺治十年起实施至康熙七年停止的鼓励招民垦荒的政策:“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簿,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这反映了清统治者发展祖宗之地经济的积极举措,也侧面反映出清朝初年盛京地区地广人稀的状况。对招民垦荒、休养生息的成果也有记述,例如在《户口》序中云:“自世祖统一寰寓,休养生息,逮今百数十年,耕屯相望,户口日増,尽勿吉、挹娄之境,莫不云连栉比,蕃庶殷昌。我皇上御极迄今,民数几倍前时,历巡所至,熙穰成风,所以培植本根者至宏且远也”。这反映出盛京地区自清初至乾隆时期一百多年的发展成就。
(二)对盛京各地不同时期人丁、人口数的记述反映了清初到乾隆时期人口的增殖。例如《户口一》记载盛京各府、州、县、地区的人丁数与所征丁银数。其中奉天府记康熙七年、二十一年、五十年,雍正十二年,乾隆六年、十六年、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四十六年各年份的数字,奉天所属各州县、吉林、黑龙江及所属地区记雍正十二年以后各年份的数字。这些统计数字表明,东北各地的人丁数一直呈增长态势,比如奉天府,从康熙七年的7953丁,到乾隆四十六年的37677丁,增长四倍半还多。再如《户口二》记载了奉天府、锦州府、吉林、黑龙江及所属各州县、地区的户数与人口数。有乾隆六年、十六年、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四十六年几个年份的数字。所有数据显示,无论户数还是人口数,一直呈增长态势。如奉天府乾隆六年的人口是138190口,四十六年达到390914口,增长近三倍;锦州府乾隆六年人口221434口,乾隆四十六年达到398179口,也增长了很多。《盛京通志》中这些具体到个位数的记载,对了解东北地区在清代的人口增殖情况,研究人地关系的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三)《田赋一》所记盛京各地不同时期耕地面积反映了耕地的增长情况。《盛京通志》卷37的《田赋一》记述了盛京各地的耕地及赋税。其中,对耕地的记载不仅记各府州县及地区一些年份起科地亩数,还记载了一些时段的“续报起科地”数量,也就是新垦耕地的亩数。比如奉天府康熙六年至二十二年,续报起科地14万4千5百多亩,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四年续报起科地14万7百多亩,雍正五年至十一年续报起科地及清丈地88万零97亩,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续报起科地及清丈地5万2千3百多亩。从中可以看出,清初至雍正末年耕地增速明显,但自乾隆元年以后的四十余年,新增土地数量不多,说明可垦荒地有限。另外,《田赋一》还记载了有些地区一些时段内耕地被水冲沙压毁损的情况,比如承德县(今沈阳)乾隆元年至四十五年续报起科地中,有水冲沙压地2千9百69亩,乾隆三十年至四十五年清丈出私垦地2万1千3百36亩,其中水冲沙压地75亩。锦州府乾隆元年至四十六年续报起科地中,水冲沙压地有4万七千九百多亩之多,可见新垦田地被冲毁破坏的亦不在少数。
(四)《田赋二》记载了盛京各地官庄、果园、官泡、旗地等信息。《盛京通志》卷38的《田赋二》记述了奉天各属官庄(果园、官泡附)、旗地,吉林各属官庄、旗地,黑龙江各属官庄、旗地,各属税课、各项杂税。其中对官庄的记述,各记所在地,离城里数,属何旗地界,总记各地区官庄的统计数字和隶属情况、庄头及应上交农作物数量等。对官园的记载,除记每一处果园所在地及离城距离,以及生产何种水果和管理机构外,还有汇总统计数字。
对奉天地区官泡,也就是池塘的记载,分别记载了十五处官泡所在地区及离城距离,以及隶盛京礼部管理、打鱼或采摘莲藕交官的情况。对奉天地区旗地的记载主要有顺治初年、康熙三十二年,雍正五年、乾隆四十五年的旗地面积,盛京界、兴京界等十五城的旗地数量,以及旗人余地的情况。对吉林、黑龙江所属官庄、旗地的记述主要记每个地区官庄数量、旗地面积,不如奉天详细。
三、《风俗》《星野》《津梁》等志反映了当时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盛京通志》卷105《风俗》志,记述了东北各地各民族的风俗生业,有勤于农耕者,有善骑射者,有擅鱼盐者,但都与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其中有些记述非常直接地反映了那时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比如记述黑水靺鞨之风俗:“黑水旧俗随水草以居,迁徙不常。”记载女真风俗:“女真部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栅,覆以板或桦树皮,冬极寒,屋才高数尺,独开东南一扉,扉既掩,复以草绸缪之。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记载索伦之风俗:“索伦人以射猎为生,挽弓皆逾十石。尝自缚于树射熊虎,洞身,曵之而归。”这些都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康熙二十三年本、乾隆元年本《盛京通志》的《星野》志,附有《祥异》部分,这部分记述异常物候,其中有不少自然灾害资料。以乾隆元年本为例,该版《祥异》记录了东北自周以来至雍正十三年的地震、风雨霜雪冰雹异常、江河暴涨、旱灾蝗灾等情况,比如记明嘉靖二年夏四月,“大风连日不止,损禾苗大半。己卯至壬午大雨,河水泛涨,冲没田禾,男女漂溺一百四十名口,牛马等畜四百五十有余,倾倒城垣、公馆、民舍甚多”。嘉靖四年冬,“辽阳、金州、复州大雪深丈余,人畜冻死者甚众”。这些都是重要的环境史资料。
卷34的《津梁(附船舰)》志记载了盛京各地桥梁、渡口、渡船,以及各地运粮船只,应属于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资料。而且,有些桥梁还记述了流经的河流,对我们了解河流的改道和历史变迁,也是重要的资料。比如记永安桥:“城西三十里,蒲河经其下,俗又名大石桥,敕建本朝崇徳六年。初,我太祖始定沈阳,以西路道途沮洳,命修叠道一百二十里,太宗时复建此桥,以便行旅,至今赖之。”现今永安桥仍在,但桥下已无河水流淌。卷38《田赋》所记税课情况,有些也属环境史资料。如“木税”条目下记呼讷赫河、清河、辽河、太子河、爱哈河、哈鲁河、大凌河、小凌河、六州河等河运木材收税税额,是研究当时的自然资源开发与河运情况的重要史料。此外,卷52《兵防》的《盛京牧政附载》部分,对大凌河牧群马营、哈达牧群马营、边外苏鲁克牧牛羊营、边外苏鲁克黑牛群牧营等所在位置、创设时间及规模等情况也进行记述,这些是了解盛京地区牧业情况的重要资料。
四、收录诗文的《圣制》《天章》《艺文》等志汇集了各类环境史资料
《盛京通志》卷1至卷16的《圣制》《纶音》《天章》志收录的是清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有关盛京的训谕、诗文等。清圣祖曾于康熙二十一年、三十七年两次东巡祭祖,清高宗曾于乾隆八年、十九年、四十三年、四十八年四次东巡祭祖,沿途诗作有不少是动态的环境史资料。《盛京通志》的艺文志分《历朝艺文》(卷109至卷114)与《国朝艺文》(卷114至卷130)两目共22卷载录诗文,其中所选诗文,有很多具有珍贵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一)反映环境变迁。《盛京通志》所录反映环境变迁的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因战争等原因所致环境改变的诗文;一类是反映建桥修路给出行带来改变的诗文。
1.反映战争以及东北旗人从龙入关对清初东北环境影响的作品。《盛京通志》卷129所录张尚贤于顺治丁亥年的奏疏《敬陈奉天边地情形疏》云:
……合河东河西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河东城堡虽多,皆成荒土,独奉天、辽阳、海城三处稍成府县之规,而辽、海两处仍无城池,如盖州、凤凰城、金州不过数百人,铁岭、抚顺唯有流徒诸人,不能耕种,又无生聚,只身者逃去大半,略有家口者,仅老死此地,实无益于地方,此河东腹里之大略也;河西城堡更多,人民希少,独宁远、锦州、广宁人民凑集,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此河西腹里之大略也。合河东河西腹里以观之,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
这篇奏疏反映了清初盛京地区因明末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及民众逃亡和旗人从龙入关带来的人烟稀少的荒凉情形。其后虽有人口增殖,但荒城废堡的状况改观不大,这在清圣祖、清高宗东巡沿途诗作中多有反映。比如清圣祖的《晓过宁远》云:“破垒荆榛满,村鸡向晓鸣。”清高宗的《小凌河》云:“颓垣败垒动经过,防御当年事若何?”等等。
2.反映铺路修桥给出行环境带来改变的作品。清高宗于乾隆十九年东巡时所作《永安桥》诗及诗序,形象地描述了清太祖初修叠道,清太宗又建永安桥,使盛京至广宁由泥泞难行,变成师行无阻的坦途的情况,其另一首《题永安桥》(卷15)诗也以诗咏叙此事。
清高宗于乾隆四十三年东巡时所做《叠道》诗,除讲到前诗所提叠道、永安桥外,还记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承徳、锦县、宁远、广宁四地商民捐资修筑的广宁至柳河沟叠道,该诗序云:“盛京以西向多沮洳,其近沈阳者,自太祖命修叠道百二十里,太宗复建永安桥,以便行旅,至今赖之。而广宁之柳河沟,当夏月阴雨,尚患泥泞。丙申岁,承徳、锦县、宁远、广宁四属商民捐赀筑治叠道,中间多架木彴,以通污潦,今过其地,居然坦途……”。其作于乾隆四十八年的《叠道叠戊戌诗韵》诗及序亦咏此事。
清高宗的两首《渡句骊河》叙述了句骊河(即辽河)附近以往泥难行,修筑道路为商旅通行带来的便利。其中乾隆四十八年《渡句骊河》诗注云:“河左右百余里,每遇夏雨,泥淖难行,崇德三年,太宗命修盛京城外至辽河大岸,宽十丈,髙三尺,两旁掘濠,以便行旅。康熈五十八年、雍正六年叠次兴修,遂成坦途……”以上作品,都反映了建桥修路对出行环境的改善。
(二)反映东北自然环境的作品。《盛京通志》收录了很多反映东北自然环境的作品。例如反映元代辽海地区自然环境的文献有元代陈思谦的《请辽东置畜牧司疏》:“辽海延袤千里,地髙气寒,水甘泉美,无非牧养之地,宜设置群牧使司,统领十监,专治马政,并畜牛羊……”这段史料说明元朝时辽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适合畜牧业。有反映明末沈阳周边环境的史料,如清太祖“天命十年乙丑三月己酉”圣谕,该谕旨认为迁都沈阳,除征明、征蒙古、征朝鲜均便利外,沈阳周边环境更为难得:“且于浑河、苏克素护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清圣祖的《阅窝集》序云:“古松林数十里,荫翳无际,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诗云:“松林黯黯数十里,罕境偏为麋鹿游。雨雪飘萧难到地,啼乌野草自春秋。”清高宗的《驻跸库勒讷窝集口》云:“窝集夫何许?遥瞻已不凡。真堪称树海,乍可悟华严。”《窝集行》云:“渐进萧森失见后,只容线隙露天光。”
清高宗《瑞树歌》描绘了长白山里的高大树木,同时也描写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塔儿头歌》描写了两山之间铁锈色的沼泽湖,诗云:“深林大谷太古然,林有落叶谷有泉。泉渟叶积成锈水,渍泥蔓草相连牵。草腐为壤壤生草,月长日引经淫潦……”汪由敦、金德瑛亦分别有《恭和御制塔儿头歌元韵》诗(卷121),均描述了这种特殊的沼泽湖。清高宗的《射虎行》描写乾隆八年东巡途中围猎情景,其中“郁葱万木森亏蔽,豁开大泽天无际,朝岚忽卷崿峰烟,树色山光斗苍翠”,以及“饶获麋麅类”,和亲自射虎的描写,都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的植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的状况。
《盛京通志》收录的诗文中以描写东北山川者为最多,如清圣祖《过广宁望医巫闾山》《望祀长白山》《入千山》,清高宗《杪秋游医巫闾山得五言三十韵》(卷13)《游医巫闾杂咏》(卷13)《咏医巫闾山四景》(卷14)《题医巫闾山四景》(卷17),高士奇《扈从游千山恭纪》(卷120)等,不胜枚举。其中以明程启充《游千山记》(卷113 )、周祚《游医巫闾山记》(卷113)、吴兆骞《长白山赋》(卷115)、张玉书《游辽阳千山记》(卷127 )、方象瑛《封长白山记》(卷127)的描写最为详细,史料价值最高。方象瑛《封长白山记》记康熙十六年奉命登临长白山及天池,封长白山山神的经过,对长白山林木情况、山峰高度、夏天山头积雪等情况均有记述。张玉书《游辽阳千山记》是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游览千山的游记,描写千山景色十分详尽,其中对大面积的梨花的描述,对虎啸、虎迹的记录,还有群鹿饮水,常堕虎口的描写,都反映了当时千山的生态状况。
另外,乾隆元年和乾隆十三年本《盛京通志》的艺文志中也保存不少乾隆四十九年本未收的描写东北山川风貌的诗文,如承德知县章经的《盛京赋》《巨流河辞》,郝浴的《游千山登璎珞观》《罗汉洞》《金刚峰》,左昕生的《泛舟鸳鸯湖》, 沈荃的《宁远温泉》,姜希辙的《浴金汤温泉》,孙成的《观音洞》《十三山》,福璐的《晚入辉山过莲花泊月夜登向阳寺》,张橓的《广宁道中望闾山》,陈廷敬的《首山》《医巫闾山登览》,孙在丰的《大凌河》《十三山》,汤右曾的《前卫》《医巫闾山》《十三山顶》等等,都属于这类环境史资料。
(三)反映东北物产的作品。清帝御制诗文及《艺文志》中有不少吟咏东北物产的作品,如清高宗的《盛京赋》叙述地形后,以“故夫四蹄双羽之族,长林丰草之众,无不博产乎其中”开始,分蹄类、羽类、其草、其林、海错等叙述东北物产,反映了东北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的环境。
清高宗的《盛京土产杂咏十二种》,咏五谷、东珠、人参、松花玉、貂、鹿、熊罴、堪达汉、海东青、鱏鳇鱼、松子、温普。其序云:“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礴,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是以地不爱宝,百产之精,咸粹于斯,农殖蕃滋,井里熙阜,而且瑰珍可以耀采,嘉珉可以兴文,丰毳可以章身,寿苗可以寿世,矧采于山、猎于原、于江,不可胜食不可胜用……”
东北物产丰富,但并非如清高宗所言“不可胜用”。康熙三十四年《谕大学士伊桑阿、阿兰泰》的谕旨这样讲到:“雅克萨诸地风产佳貂,比年罗捕,殆已至稀乏,若以貂不及格之故,遂复治罪,则官员徒尔受过,佳貂实无可得。”这段资料反映了因捕貂过多,以致出现了资源“稀乏”的情况。
(四)反映东北气侯及自然灾害的作品。清高宗四次东巡,每次都会写到东北的气候,其中乾隆八年东巡时近冬犹暖,当降雪而下雨,他写的《雨》记述了这一异常现象。诗注云:“盛京往年早寒,九月已有积雪,今年则甚暖,立冬以后尚雨,人咸以为奇云。”反映了气候的常态与异常。乾隆十九年东巡时,清高宗因为天气回暖,写了《暖》三首,诗注云:“盛京向称极寒地,癸亥东巡时,亦觉暄暖异常,曾有‘人言群道带阳归’之句”。乾隆四十三年,清高宗东巡返程途中,写了《广宁途中对雪》,与乾隆八年的天气进行了对比:“癸亥归舆冬对雪,今番雪对季秋时”。此外,清高宗《锦州道中得诗二首》有“风沙碍眼手频摩,凭轼还听劳者歌”之句,这段话反映当时锦州的风沙情况。
《盛京通志》中有一些作品也反映了自然灾害情况,如卷109收录的《明英宗祷雨告北镇庙文》《明宪宗告北镇庙文》《明孝宗祷雨告北镇庙文》都是因辽东旱灾而祈雨;卷111明周斯盛的《发帑救荒疏》奏报了辽东自嘉靖三十六年大水以后灾荒情况。卷112明陈绾《与辽东抚巡诸公书》也叙述了这次水灾给辽东造成的“斗米六七百钱”的粮荒,建议开山东与辽南之间海道贸易接济灾民。卷4收录的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谕奉天府尹王国安》及二十八、二十九年的两篇《谕户部》,均为奉天二十八年“亢旱”“霜陨”致“禾稼不登”而发。卷5收录的清圣祖《御制创兴盛京海运记》记述了康熙三十二年因“盛京谷不登,民艰于食”,而“东北地势旷莽,陆挽维艰”,因此选择从山东海运粮米到盛京。卷4收录的康熙三十四年《谕大学士伊桑阿、侍郎珠都纳、副都统齐兰布、学士嵩祝、户部郎中鄂奇等》《谕户部》亦为该年“盛京亢旱,麦禾不登”而发。此外,乾隆元年本《盛京通志》收录的盖平知县骆云《祈雨再告城隍文》,也是反映当时发生了旱灾的资料。
(五)反映东北旗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娱乐方式的作品。清高宗《吉林土风杂咏十二首》《盛京土风杂咏十二首》,分咏《威呼》(独木舟)、《呼兰》(木制烟囱)、《法喇》(爬犁)、《斐兰》(榆柳小弓)、《赛斐》(木制匙)、额林(搁板)、施函(木桶)、拉哈(圬墙所缀麻)、霞绷(糠灯)、豁山(纸)、《罗丹》(鹿蹄腕骨)、《周斐》(桦皮房)等,反映了东北满洲人适应自然环境、善于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比如《周斐》诗注云:“桦皮厚盈寸,取以为室,覆可代瓦,旁作墙壁、户牖,即以山中所产之木用之,费不劳而工省,乃我满洲旧风,无殊周室之陶复陶穴也。”这段话描述了东北满洲人对桦树皮和山中木材的利用。
此外,刘纶、汪由敦、钱陈群的《恭和御制吉林土风杂咏十二首元韵》(刘、汪之诗在卷123、钱诗在卷124),王杰的《恭和御制盛京土风杂咏十二首元韵》(卷124),也都描绘了东北满洲人独特的生活和娱乐方式。清圣祖《松花江网鱼》(卷5)、清高宗《松江江捕鱼》(卷13)及刘纶、汪由敦的和诗《恭和御制松花江捕鱼元韵》(卷121),描述了在东北的捕鱼情景;清高宗《采珠行》(卷13)及刘纶、汪由敦、金德瑛和诗《恭和御制采珠行元韵》(卷121),则描绘了东珠的形成及采珠过程。清高宗《广宁道中》“囷鹿髙堆富有秋,村农稍为展眉头”,反映当年在广宁一带,狩猎是重要的经济来源。收录于乾隆元年本《盛京通志》的海城知县陈王星的《田猎赋》,反映了当地的狩猎风俗。清高宗《观大凌河养息牧》(卷14)《观大凌河养息牧马群》(卷17)反映了清大凌河附近牧场的畜牧业。
五、结 语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作为东北地方总志的《盛京通志》,蕴含着丰富的环境史资料。其中的《山川》《物产》《户口》《田赋》《津梁》志与《盛京全图》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环境史资料;《风俗》《疆域形胜》《京城》《兵防》《杂志》志中也有环境史资料价值;而载录诗文的《圣制》《天章》《艺文》志,更是环境史资料的渊薮。因此,《盛京通志》无疑是研究东北环境史的重要史料。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盛京通志》作为环境史资料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该志于乾隆四十九年以后未再续修,故只能提供乾隆四十九年以前的史料;另一方面,有些资料信息还是不够全面,比如对自然灾害的记录就有很多遗漏,《山川》志对山的高度,河流长度、宽窄,森林面积基本无记载。因而,欲全面了解清代及清以前的东北自然环境状况及其变迁,还需借助其他文献资料。
注 释:
①②③(清)阿桂等:《盛京通志》卷18《京城》,辽海出版社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刻本,1997年,第3、6、8页。
④⑤⑥(清)阿桂等:《盛京通志》卷24《疆域形胜》,第1、5、20页。
⑦(清)阿桂等:《盛京通志》卷25《山川一》,第15页。
⑧(清)阿桂等:《盛京通志》卷27《山川三》,第20页。